秦公六號大墓結構想像圖
盜墓自古以來都是一個不光彩的行當,於今更為法律所不容,但這一切都不能完全阻斷這個不光彩行當的「傳承」。2011年6月,位於我省鳳翔縣境內的秦公六號大墓遭到盜擾,盜墓分子用炸藥炸出一個深達19米的盜洞,被稱為「黃腸題湊」的棺槨已經暴露。
秦公六號大墓被盜案發生後,寶雞市、鳳翔縣文物執法部門增強了對雍城地區野外文物的夜間巡查,陝西省公安廳及公安部已將其列為掛牌督辦案件,陝西省文物局也將其列為重點案件。「現場遺留信息極少,加之沒有涉案文物出現,就像大海撈針。」專案組決定展開地毯式摸排,先後密集排查500餘人次,調取了案發現場附近的多個治安視頻近一年的資料。
經過數月努力,2011年10月,專案組將以姜濤為首的9名嫌犯抓獲。至此,公安部掛牌督辦的「6·4」盜掘秦公六號大墓案告破。當初抱著「大撈一筆」的9名犯罪嫌疑人,挖空心思想在千年帝王墓中撈到價值連城的陪葬品,然而私慾貪心和違法行為卻為他們撈到了一副副冰涼的手銬。
多次現場「踩點」電腦繪出大墓結構圖
姜濤,46歲,寶雞人,盜掘秦公六號大墓的始作俑者。1995年因販毒被判刑3年,「出來後」一直沒有正經事做,靠父母退休工資生活,是個不折不扣的「啃老族」。這幾年,眼見周圍同學朋友個個事業有成,姜濤心裡的苦悶與日俱增。
世人只知西安以東有秦始皇帝之陵山巍然,豈知西安以西的寶雞也沉埋著秦之先公王墓寢數十處。秦國國君墓葬歷來好大喜功,已經發掘的秦公一號大墓雖發現247個盜洞,仍從墓中清理出各類文物共3500多件。在得知先秦文物年代早、規格高、價值大,盜掘後能一夜暴富,一心夢想發大財的姜濤便開始學習了解古墓葬及文物知識。
2010年春天,姜濤在寶雞城區的大街上轉悠。此時,對面走過來一個人很面熟,此人叫徐勝利,是他久未謀面的老友,二人的偶遇,成為日後走向罪惡的肇始。在東拉西扯一陣後,兩人琢磨起發大財的門道。姜濤一再吹噓自己這些年來雖未賺大錢,卻積攢滿腹的學問,尤其對文物古蹟之類造詣非淺,對倒騰文物經濟效益也了解頗多。「手頭拮据,倒騰文物沒錢不行,但直接挖墓,本小利大……」二人很快達成了共識。
「正月十三那天,我進去參觀時主要就是看沙盤模型和上面的比例尺,那些我都記住了。」2010年春節剛過,姜濤專程坐班車從寶雞市區趕到位於鳳翔縣的寶雞先秦陵園博物館參觀,將展覽的一號大墓剖面圖用手機拍下,「主要是看清楚結構和中心點。」回到家後,姜濤將資料默寫下來,把圖片存到電腦上,隨後開始鑽研,在查看許多書籍資料後,他又幾次跑到寶雞先秦陵園博物館東側的秦公六號大墓周圍勘察,記錄下大量數據並進行計算,最後在電腦上勾畫出秦公六號大墓結構想像圖。
事後警方調查確認,姜濤在野外腳步丈量百米誤差在50釐米內。按照姜濤結構想像圖上標明的墓室上沿離地面19.8米的數據,團夥作案時此距離最後確認是19.6米。墓室中央的定位,幾乎沒有偏差。
盜洞炸到「黃腸題湊」
在掌握了秦公六號大墓詳細的資料後,姜濤不敢輕舉妄動。轉眼到秋天,經道上的朋友牽線,姜濤結識個「高人」——河南陝縣人章又廷。此人是盜墓的行家,有一個盜墓團隊,打探孔的、填炸藥的、上雷管的、分工協作,毫不馬虎。章又廷還有一個合作者,浙江台州人葉在校,專門提供「幹事業」的資金,以獲得高額回報。章又廷、葉在校的鼎力合作,使姜濤感到幹一番大事情,發一筆大財的時日離自己越來越近。
2011年3月,章又廷帶著他的「得力助手」仁欣忠、任建春、南純勃、曹雙冬,租了一輛麵包車從河南陝縣出發,一路奔至寶雞。稍作休息後,就匆匆趕到鳳翔縣城以南的秦公墓園區。在夜色掩護下,姜濤指揮幾個探工連續大面積探查,最終找到六號大墓的墓室。這一次盜挖的是秦公大墓,又兼是「勞師襲遠」,在遠離家鄉的寶雞鳳翔「幹活」,章又廷還真對幾個手下不太放心,他親自出馬,填充炸藥,埋放雷管。一聲悶響之後,直徑10釐米的探孔並未變成一個盜洞,還是一個小孔。「這不是個好兆頭」幾個人趕緊收拾傢伙,倉皇撤離。
回到陝縣的章又廷並不甘心就此罷手,過了兩月,也就是到2011年的5月,章又廷租車拉上葉在校及手下南純勃、南純雨等一干人,從陝縣殺奔而來。南純雨負責望風,章又廷、南純勃打孔。這一次活兒幹得比較紮實,探孔打了足足19米深,直抵墓槨。填充炸藥後引爆一次成功。爆炸後墓室內充斥著有毒氣體,須等毒氣散盡,人才可以下去。為了儘量少在當地留下蛛絲馬跡,章又廷帶人撤回陝縣。
休整幾天之後,章又廷從三門峽某汽車租賃公司租了一輛麵包車,帶領仁欣忠、南純勃、南純雨、張念池等人來到寶雞,從5月28日到5月30日,連續三個晚上用大號洛陽鏟對近20米深的盜洞進行擴充和修整,並由張念池操作汽油鏈鋸對墓內木質構件進行切割。在勉強破壞一根黃腸題湊之後,盜洞上放風的同夥突然發現有兩人靠近,便急忙和同伴跑到自己開來的麵包車上。隨後一天,又有人靠近這塊麥田,加之麥收在即,9名犯罪嫌疑人擔心事情敗露。
「大撈一筆」卻撈來冰涼手銬
2011年6月4日上午9時左右,寶雞先秦陵園博物館文保人員像往常一樣在管護區巡查。隨著巡查深入,在一片尚未收割的麥田中,散落的菸頭、電線、衛生紙、木條等物引起了文保人員的警覺。再仔細一看,文保人員發現一處盜洞,且深不見底!而盜洞周邊堆放的白膏泥表明,這個盜洞已經通達墓室。這個發現令文保人員大吃一驚,因為該盜洞正處於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雍城遺址秦公六號陵園內。
公安、文物部門隨即組織人員趕赴現場進行勘查。在現場,盜洞周圍堆有大量黃土及白膏泥。經文物部門判斷,地面上殘留的長短不一的木條正是槨木。公安人員判斷,這個直徑約為0.4米、深達19.6米的盜洞是由盜墓賊用炸藥爆破擠壓泥土形成的,在洞口附近發現的電線可能就是雷管引線。為確定是否有文物被盜掘,在安全繩的保護下,現場人員冒險進入盜洞,發現盜洞直抵主墓室頂部的槨木,槨木雖遭切割,但並未穿透,墓內文物才得以保全。
秦公六號大墓被盜案發生後,寶雞市、鳳翔縣文物執法部門增強了對雍城地區野外文物的夜間巡查,陝西省公安廳及公安部已將其列為掛牌督辦案件,陝西省文物局也將其列為重點案件。「現場遺留信息極少,加之沒有涉案文物出現,就像大海撈針。」專案組決定展開地毯式摸排,排查重點趨向曾有過文物經驗或前科的人群。「和鳳翔縣、寶雞市文物案件有關的重點人群全部排查,甚至調查到曾參加秦公一號大墓挖掘的工人。」專案組民警介紹說,專案組先後密集排查500餘人次,調取了案發現場附近的多個治安視頻近一年的資料。
經過數月努力,專案組終於在海量信息中梳理出幾條重點線索,數次研判認為,內外勾結、利益共享、風險分擔是案件的主要形式,外省盜墓犯罪嫌疑人與本地人勾結,出人的、出錢的與出技術、出貨的等形成了一個非法的地下「產業鏈」。9月中旬案情有重大突破,鎖定了家住河南省陝縣的6名犯罪嫌疑人。經暗中偵查,10月12日晚,在河南省三門峽警方協助下,專案組抓獲嫌疑人章又廷、仁欣忠、南純雨。隨後,專案組又將姜濤等嫌犯抓獲。至此,公安部掛牌督辦的「6·4」盜掘秦公六號大墓案告破。當初抱著「大撈一筆」的9名犯罪嫌疑人,挖空心思想在千年帝王墓中撈到價值連城的陪葬品,然而私慾貪心和違法行為卻為他們撈到了一副副冰涼的手銬。
盜墓免死或將加劇犯罪
「秦人國君墓葬歷來好大喜功,已經發掘的秦公一號大墓採用了當時周天子墓才能使用的『黃腸題湊』。該墓雖發現247個盜洞,仍從墓中清理出各類文物共3500多件,墓中發現殉葬的人達186個。」考古資料顯示,秦公六號陵園位於鳳翔縣南指揮村,面積264000平方米。據文物專家推斷,秦公六號大墓雖未經發掘,但其人殉的數量、文物的豐富程度,應該也是令人嘆為觀止的。大墓距離地面大約有25米,上面是近20米厚的黃土層,黃土層下面才是大墓的建築主體。這座秦公墓從外到裡由四部分構成,分別由黃漆泥層、防腐木炭層和兩層主副棺木層組成。盜墓賊先是用洛陽鏟挖出3米深坑,隨後用炸藥分別炸下面的黃土層、黃漆泥層,隨後經過加固,盜墓賊再次進入盜洞用炸藥炸開了第三層副棺木層,也就是帝王陵中用來包裹棺槨的「黃腸題湊」,而事發後洞外的棺木碎片也證明了這一點。
鳳翔縣古稱「雍城」,是秦始皇先祖們當年的建都地之一,從秦德公起至秦獻公止,秦國先後有19代國君在這裡建都,長達294年。秦公陵園是1976年村民取土發現夯土層後經文物部門勘探出來的,陵區南北寬3公裡,東西長12公裡。然而,動輒幾十平方公裡、地形複雜的保護區,文保工作基本依賴博物館十來名工作人員和十幾名鄉村文保員徒步巡邏,重點防範。此案發生後,相關部門增加了巡防力量和巡查頻率,但作為一級風險單位,這樣的人防力量還是顯得異常薄弱。
「如今,秦公陵園遭到盜擾,說明盜墓分子已經十分猖狂,急需加大打擊力度。然而,2011年5月1日實施的刑法修正案,取消了對盜掘古墓葬犯罪死刑的規定。」文物保護專家擔憂,當前中國古代藝術品在國內外市場上價格持續走高,國內文物「收藏熱」、「投資熱」不斷升溫,在巨大利益驅動下,盜賊瞄準國家級文物墓穴實施盜竊,王侯級墓葬已成盜墓重點覬覦目標。取消死刑後,盜掘古墓葬,盜竊、走私文物違法犯罪活動將會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