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2 18: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新聞視頻
繼續關注道德模範事跡展播。張麗是一位敬老志願者,她用一腔熱血,十年如一日參與志願服務,用一把神奇的剪刀,為她所服務過的老人們剪出了一個個滿意的造型。也是這把神奇的剪刀,拉近了張麗和老人的距離,把志願服務化身為愛的陪伴,見證著她在平凡中助人為樂,在平凡中播灑人間大愛。
在中城街道八一西街社區的忠誠敬老院裡,張麗帶著她的服務團隊,正在為這裡的老人們理髮。3年來,不論颳風下雨,張麗她們每個月都來,從不間斷。老人們也數著日子,期待著她們「閨女」張麗的到來。
鹽湖區中城街道八一西街社區忠誠敬老院老人 賈月娥
給我們理了頭髮,挺舒服的,有時候也剪指甲、聊聊天,他們做的像兒女一樣。
鹽湖區中城街道八一西街社區忠誠敬老院老人 鄧天月
理過了,我就看著年輕一截,心情就好了。
鹽湖區第一時間志願者協會副會長 張麗
當我拿起剪刀的時候,非常開心,因為我可以利用自己的專長去為老人服務,都說老如小,她有時候還會對自己的髮型比較挑剔一些,那麼我就利用平時閒暇的時間研究學習,在活動中我還和他們去溝通,為老人們理出他們滿意的髮型,這些老人每次見到我都非常高興。
今年48歲的張麗,開過理髮店,幹過服裝銷售。2008年她憑著理髮的特長,報名參加了一次志願活動。也正是那次活動,讓她和志願服務結下了不解之緣。
鹽湖區第一時間志願者協會副會長 張麗
在活動當中,有一位老奶奶理完髮以後,奶奶含著淚拉著我的手說:「閨女,謝謝你。」突然讓我也感覺到了自己服務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我們給予老人不僅僅是服務的本身,更多的是一種陪伴。
張麗說,剛開始加入志願服務的時候只是希望能夠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漸漸地,她把志願服務變成了一種責任。為了讓更多志願者掌握理髮技術,她對大家進行手把手教學,帶領大家開展以免費理髮為切入點的志願活動,為老人送去關愛。
鹽湖區第一時間志願者協會志願者 杜玉廷
張麗這個人心很細,每次理髮的時候我都在她後面她就親自手把手教我,她教會我這項技術以後,我就能給更多的老人服務。
提升服務水平是張麗帶領團隊做的第一件事。接下來,困擾她的就是如何有效的管理團隊,提高活動的參與度。因為有時她精心策劃的活動,卻沒有足夠的志願者來參加。
鹽湖區第一時間志願者協會副會長 張麗
每次看是一場簡單的活動,背後都是非常繁瑣的,從策劃然後到組織都是非常麻煩,往往還得不到有些人的理解和認可,那麼就非常委屈。當一個人的時候也流過淚,不過擦完眼淚繼續往前走。
面對這種情況,張麗總是咬緊牙關。她從自身找問題,通過不斷的學習總結、反覆與志願者交流和溝通,漸漸地,她用自己的真心和實際行動,感染了大家,積極性與熱情度也得到提高。
從事志願服務的十二年來,張麗帶著團隊利用節假日參加各種活動,服務達到了兩百多次以上,她的志願服務時長達1500小時以上。
鹽湖區第一時間志願者協會會長 張昌勤
她還有很大的兩個優點,第一個是她在做事的方面非常務實。第二方面,她非常喜歡學習,每次在做完活動後,她都要把活動進行分析、總結,然後對於志願者服務發展方面,在管理方面給了更大的推進和支撐。
今年,張麗創新舉措利用網際網路授課,以文化為載體,增加團隊的凝聚力,夯實志願協會的文化根基。
鹽湖區第一時間志願者協會副會長 張麗
利用微信開展語音志願服務講座,由志願者去分享,共同參與,內容有說文化,講健康,做志願,講生活,內容比較豐富。通過分享大家增長了知識與快樂,也讓志願者有歸屬感,同時在整個團隊內部形成一種積極上進的良性學習氛圍。通過文化能夠更好地去傳播志願精神,提升素養,更好地做志願服務。
有需要就有作為。張麗說,面對老人日益旺盛的服務需求,她一定會堅守初心,繼續走下去,通過志願者服務活動,來喚醒社會上更多的人加入到關愛老人的行列中來。
鹽湖區第一時間志願者協會副會長 張麗
這次被評為道德模範,也給予我很大的鼓勵和鞭策,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擔當,我一定不會辜負政府給我的榮譽,不忘初心,努力地帶好團隊,為志願服務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END
下載「七彩鹽湖」APP
更多內容
等你發現
記者丨範亞寧 呂希元
編輯丨韓瑩 呂磊
責編丨原小梅
審核丨焦肖飛
監製丨衛江鵬 張文芳
△ 「感人瞬間」 微視頻丨《大醫有大愛》
原標題:《道德模範事跡展播丨張麗:十二年堅守 愛心溫暖老人心》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