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寶媽求助說,自家孩子已經兩歲了,每次吃飯都需要哄,一頓飯需個把小時時間,自己害怕這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其實,孩子不好好吃飯,往往是因為沒有養成好的進餐習慣。這時候家長該怎麼解決呢?
常見的幾種錯誤餵養
1.吃飯速度過快
食物吃進嘴經充分咀嚼,唾液中的消化酶才能更好發揮作用,更利於營養消化吸收,而且牙齦和牙齒也得到充分的鍛鍊。如果孩子吃飯過快,牙齒咀嚼程度不夠,不僅影響消化吸收,還會影響牙齒發育。
2.連哄帶騙
為了讓孩子吃飯,有些家長又是哄又是騙的。如果家長兌現諾言,孩子會把吃飯和買玩具、出去玩等聯繫在一起,可能會把吃飯作為要挾你的條件來滿足自己的欲望。如果沒有兌現諾言,孩子很可能不再聽話,自己還會學著說謊,對父母也失去了信任。
3.就餐環境不佳
不少家長喜歡在吃飯時高談闊論,甚至開著電視。要知道,孩子好奇心強,自我控制能力又比較差,這種情況下注意力很容易被轉移,自然也就無法好好吃飯。
4.就餐氛圍不好
一些家長在工作或生活上有不愉快的事會在吃飯時表現出來,這會讓就餐氛圍變得很壓抑。有些家長喜歡還喜歡在飯桌上責罵孩子,使得孩子食慾降低,久而久之產生厭食。
5.強迫孩子進食
有些孩子因為某些食慾不好,如果家長不能好好找到其中的原因,反而還會逼著孩子吃飯,可引發孩子出現神經性厭食,也會導致孩子孩子無法好好吃飯。
良好的進餐習慣如何培養?
1.創造安靜的就餐環境
安靜的就餐環境可以讓孩子專心吃飯。建議在孩子吃飯時,周圍不要有可能會轉移他注意力的物體、聲音,並做到吃飯時間和地點固定。
2.使用專門的孩子餐具
給孩子準備專門的兒童餐具,比如有他喜歡的卡通造型,可以引起孩子吃飯的興趣。
3.增加品種多樣性
大家給寶寶準備飯菜是注意食物的多樣化,確保其形狀、顏色、味道等能引起孩子吃的興趣。對於孩子不喜歡吃的食物,也不要強迫,可以慢慢引導或是改變烹調的方法,讓孩子愛上這些食物。
4.營造愉快的氛圍
就餐氛圍應該愉快的,大家可不要在飯桌上指責或是批評孩子,以免讓孩子對吃飯產生厭惡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