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民歌寫春聯 在京臺胞期待人民大會堂裡團團圓圓過小年

2021-01-08 中國臺灣網
唱民歌寫春聯 在京臺胞期待人民大會堂裡團團圓圓過小年

2019年01月09日 13:3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第十五屆北京新春音樂會公益贈票活動。(中國臺灣網 汪明珠 攝)

  中國臺灣網1月9日訊 (記者 汪明珠)8日下午, 30個在京臺灣同胞家庭收到第十五屆北京新春音樂會公益贈票,獲邀觀賞1月28日(臘月廿三)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北京新春音樂會。臺胞非常期待能夠在大會堂裡歡度小年夜,踴躍報名,門票供不應求。

  唱民歌、寫春聯,新春佳節意味濃

  贈票儀式上,參加音樂會的歌唱家們介紹自己將在音樂會上表演的節目並為在京臺胞及親屬獻歌。「走遍了南北西東,也到過了許多名城,靜靜地想一想,我還是最愛我的北京……」女高音歌唱家黃華麗清唱京腔京韻的歌曲《故鄉是北京》,酣暢淋漓、瀟灑盡興的歌聲獲得熱烈的掌聲。「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唉……」歌唱家代表鄧容現場清唱今年北京新春音樂會將要演唱的臺灣高山族風格的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引發在場臺胞及親屬濃烈的情感共鳴,獨唱變成現場大合唱。

  北京海峽兩岸書畫家聯誼會的書法家代表現場揮毫以書寫春聯的形式祝福在京臺胞及親屬,現場洋溢著歡樂喜慶的節日氛圍。在場的臺胞圍在書法家周圍,討論著字體和內容。「吉日生財豬拱戶,新春納福鵲登梅」、「國泰民安戌歲樂,糧豐財茂亥春興」、「北京歡迎您,共圓中國夢」一幅幅字體雋秀、筆法嫻熟、寓意吉祥的春聯呈現在灑金的紅紙上,引得在場者嘖嘖稱讚。

  小年夜、大會堂,臺胞熱盼音樂會

  「能夠在人民大會堂聽音樂會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並且是在小年夜,更加特別。所以我們開心地報名參加這次贈票活動。」年過7旬的老臺胞詹國強和老伴林明珠早早地到達活動現場接受贈票。他們對記者說,以前常去中山音樂堂聽音樂,但從沒在人民大會堂聽過音樂會。

  現場接受贈票的臺胞及家屬代表都非常高興。北京市臺資企業協會東城分會副會長張文珍向記者介紹,這次東城共有7組臺胞家庭參加了贈票活動,大家報名都非常踴躍,「我們在微信群裡發布消息之後,10分鐘就報滿了。」

  北京大學哲學系(文化體育產業)博士後陳文成告訴記者,他來自臺灣彰化,在大陸生活已經7年,現在已經和大陸姑娘結婚。「非常感謝這次有機會獲得贈票,我特別期待能夠帶著妻子一起走進大會堂,聆聽鄉音鄉情,過一個特殊的小年夜。」(完)

黃華麗現場清唱《故鄉是北京》。(中國臺灣網 汪明珠 攝)

鄧容現場清唱臺灣高山族風格的歌曲《阿里山的姑娘》。(中國臺灣網 汪明珠 攝)

書法家向在京臺胞贈送「福」字。(中國臺灣網 汪明珠 攝) 

書法家向在京臺胞贈送春聯。(中國臺灣網 汪明珠 攝)

[責任編輯:汪明珠]

相關焦點

  • 農民歌手阿寶大會堂辦個唱
    本報訊(記者徐雪梅)「再唱西北風——2007阿寶新年愛心演唱會」將於2007年1月6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辦。這位從中央電視臺「星光大道」走出來的農民歌手,以他獨特的高音曾徵服了無數觀眾。對自己的首個演唱會,實在的他說:「壓力很大,心裡沒底。」  有不少人對阿寶開個唱提出質疑。儘管他發行了兩張專輯,但都是翻唱,沒有一首自己的原創作品,現在開個唱有些勉強。
  • 厲害了,這首歌四大天王在人民大會堂演唱過!
    《青春舞曲》是一首新疆維吾爾族民歌,由王洛賓編曲和填詞,黃飛然和朱逢博演唱。這首歌被收錄在《掀起你的蓋頭來-西部歌王王洛賓和他的歌》、《百歌頌中華2》兩張專輯之中。1993年,四大天王郭富城、張學友、黎明和劉德華也曾在人民大會堂演唱過這首歌。
  • 小年快樂的優美句子,願您合家幸福,小年吉祥!
    一、驅走舊歲的嚴寒,迎來新春的溫暖,小年到來祝福甜,願你時刻開笑顏,生活過得很休閒,賺錢發財不等閒,好運幸運喜相連,幸福夢想都能圓!二、吉祥小年已至,新年開始倒數。快樂提前爆發,喜慶提前登場。平安提前預訂,心情指數看漲。幸福生活在望,萬事如意呈祥。小年祝福,願你幸福!
  • 農曆臘月二十三、四小年 關於小年的詩詞有哪些 小年童謠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北方「小年」。「二十三,糖瓜粘」,今天民間要向灶君供上糖瓜、糕餅等,祈福求順。「糖瓜祭灶,新年來到」,開始進入過年節奏,掃塵、剪窗花、沐浴理髮、守歲拜年…除夕7天倒計時,年來啦。年的氛圍離不開裝點。拿吊錢福字門花燈籠之類把房間裡裡外外一布置,年的架勢就拉開了。
  • 1961年,劉三姐家鄉「歌墟」搭建了一個演唱平臺,唱起了民歌
    你還記得歌劇「年年是歌節,歌聲唱得月兒圓」………中的這兩個詞嗎?劉三姐家鄉「歌墟」真的唱響了勞動人民的心聲。廣西,這個國家南部的美麗風景,早就被稱為「歌海」,劉三姐是著名的山嶽歌手。侗族人民擅長唱歌和跳舞,這在文學和歷史書籍中都有描述,根據廣西柳江縣,「少婦於春時三五為伴,採芳拾翠於山間水湄,歌唱為樂,少男亦三五為群,歌以赴之,一唱一和,竟日乃已,以衣帶相遺贈,謂之結同年。」的記錄侗族「歌墟」是一項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群眾性文學活動。為了讓勞動群眾在節間有一個更加愉快的休息,前後的人民公社每年都要舉行盛大的「歌墟會」活動,搭建歌臺,唱民歌。
  • 2018小年是哪一天,小年的習俗和來歷,小年節日文化,小年飲食
    於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宋代的範成大在他的《祭灶詩》中說:「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熱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角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可以說,這首詩非常形象地說明了古人有關祭灶的風俗習慣。
  • 小年的來歷由來起源簡短介紹 小年風俗習俗南北方有何不同
    於是,漢族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宋代的範成大在他的《祭灶詩》中說:「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熱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角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可以說,這首詩非常形象地說明了古代漢族人民有關祭灶的風俗習慣。
  • 今日小年!怎樣給孩子一個有「年味」的新年?
    「小年」歷來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在全國不同地區,「小年」的日期並不一樣:今天是我國北方地區的「小年」,明天是我國南方地區的「小年」。 也有不同的說法講:古時,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
  • 知道| 臘月廿三糖瓜粘,名家如何過小年
    農曆臘月廿三日(或廿四日),中國民間稱為過小年,是祭祀灶君的節日。送灶寄託著中國勞動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嚮往,祈求神明保佑新年合家平安,吉祥如意,歲歲平安。我們大家庭裡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們這一房在一起吃飯的。從臘月廿三日起,大家就忙著掃房,擦洗門窗和銅錫器具,準備糟和醃的雞、鴨、魚、肉。祖父只忙著寫春聯,貼在擦得鋥亮的大門或旁門上。他自己在元旦這天早上,還用紅紙寫一條:「元旦開業,新春大吉 」以下還有什麼吉利話,我就不認得也不記得了。
  • 蔡徐坤的春節怎樣過?雖然把春聯貼門縫上,但這個舉動卻令人佩服
    2月15日,《蔡徐坤的未完成》系列短片《童年回憶之尋找年味》播出,蔡徐坤的春節怎樣過?短片中蔡徐坤帶著大家體驗了傳統春節的經典項目,讓大家回味過年的那份溫情和喜慶。片中蔡徐坤雖然把春聯貼門縫上,但這個舉動卻令人佩服。
  • 臘月二十三:今日小年
    宋代詩人孫緯這首《獻壽》前兩句寫的是灶神相貌後兩句則是寫祭灶的活動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飽蕭條半月無。雖然眼下困苦但明天鄰家小年祭灶的雞酒一定會拿來與我同食的蘇軾這首詩雖是寫歲末生活的窘迫卻也很樂觀既指庭院內的陳年積垢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傳說「小年」是上古神獸「年」的夥伴喜吃灶糖為了「小年」和灶王爺「能上天言好事」中國人還形成了過小年
  • 歌自磧口來 ——記國家一級演員、山西民歌傳承者陳有平
    2008年1月24日,閻維文、馬玉濤、陳有平、郭蘭英、耿蓮鳳、聶建華在人民大會堂參加中國文聯百花迎春大聯歡  一個出生於黃河邊,聽著民歌成長的漢子,硬是憑著對民歌的熱愛,一路唱著走出小鎮,走出山西,
  • 泰迪柯基過小年——看狗窩窩裡那些創意春聯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是民間傳統的小年。
  • 【在·身邊 愛·回家】線上圖片展:老人的笑容裡寫著團圓的幸福
    這個春節,在「微力無窮在•身邊 愛•回家」2019春節網絡文化活動中,網友們參與熱情高漲,上傳了身邊許多的團圓人、團圓事的照片。對於老人們而言,「年」就是兒孫滿堂的團圓,「年」就是家有孝順的兒孫,「年」就是親手為孩子們做點好吃的,這裡有親情的互動、滿滿的幸福,還有老年人在年裡生動的畫像……
  • 雲飛《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唱響人民大會堂
    7月11日,著名歌唱家吳春燕《明天會更好》2015公益演唱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辦,歌手雲飛作為特邀嘉賓也現身人民大會堂,並為大家帶來了《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這首經典的草原風歌曲,引發了臺下觀眾熱烈的掌聲
  • 兩幅春聯偷走,他一氣之下寫: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貼在自家門上
    搬了家,喬遷之喜,又臨近春節,過了小年之後,王羲之揮毫寫了一幅門聯:春風春雨春色;新年新歲新景。然後,他帶著兒子們把這幅春聯,貼在新居的門ロ。不料,這幅春聯貼出後,沒過一天,就被當地的一個鄰人悄悄偷走了。
  • 2020小年祝福語簡短 小年快樂送給家人朋友暖心賀詞
    2020小年祝福語簡短 小年快樂送給家人朋友暖心賀詞  今天,農曆臘月二十三,是北方傳統的小年。小年過後,春節模式就正式開啟啦!"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小年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貼春聯,掃塵,剪窗花,祭灶等。
  • 明天小年盤點南北方過小年的不同 小年節日由來及習俗介紹
    明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民諺有云:「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由於全國各地風俗不同,故而小年的時間也不盡相同,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稱臘月二十三或臘月二十四的祭灶節為小年,也有不少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冬至也有地方叫作小年。
  • 春聯的來歷20字_寫春聯的具體要求
    在巡視時見到一家沒有貼春聯,朱元璋很是生氣,就詢問什麼原因,侍從回答說:這是一家從事殺豬和劁豬營生的師傅,過年特別忙,還沒有來得及請人書寫。朱元璋就命人拿來筆墨紙硯,為這家書寫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寫完後就繼續巡視。過了一段時間,朱元璋巡視完畢返回宮廷時,又路過這裡,見到這個屠戶家還沒有貼上他寫的春聯,就問是怎麼回事?
  • 寫春聯、貼春聯,這些常識要熟記
    寫春聯、貼春聯,是迎新春、過大年非常熱鬧的一種文化活動。春聯起源於何時?據說起源於周朝時的桃符,直到後蜀國才有了第一副對聯。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云:『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據傳這就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