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無尾象和貓的旅行探險事務所,請隨我一起去發現那些不為人知的小眾旅行故事吧!
去阿里轉山,本沒沒有這個打算的我,在去往阿里的路上突然覺得自己不能錯過,其實就是一步步走完環繞著岡仁波齊的這條路。但對我而言,轉山路或許只是從拉薩才開始的一周之行,但對於很多一生只能去一次的虔誠信徒而言,可能是要花掉一生的信仰,去走這段漫長路途。
在我踏上轉山路之前曾經聽身邊的朋友說過很多次:傳說繞岡仁波齊一圈便可洗盡一生罪孽,繞十圈,就能在500輪迴中免受地獄之苦;繞百圈,就能成佛。所以這裡終年都有不間斷的信徒,他們用一個個等身長頭來踐行自己的信仰。而當我親身經歷便看到這一切的時候,眼淚不自覺地奪眶而出。
我一直都記得在薩嘎的那晚,達旺大叔給我們打起了預防針:「如果要去塔欽,要去轉山,明天5點就要出發。」藏區的5點,黑咕隆咚什麼都看不見,按照現在的行程,第二天要一直趕路8個小時,才能儘可能地在下午踏上轉山路……
而這一段的路也並不好走,特別是從拉孜到仲巴尚且還能有沙土公路,經常是顛得全車人都彈了起來。一過了仲巴 ,簡直連沙土路都沒了,全靠達旺大叔循著記憶和地上淺淺的車轍繼續前行。
心裡一直擔心著時間和天氣的我,真的就差那麼一點,退堂鼓就要敲響了。但有個聲音在催促我,必須去。也似乎每個人到了這裡都會發出同樣的聲音。
我們一車12人中,原本只有5個人要去轉山,科室在一邊趕路一邊「考慮」的過程中,轉山的隊伍一下擴充到了11人,最後除了司機以外,真的全部人都去了。因為我們都相信這輩子只有這一次了。
抵達塔欽已是下午2點,因為臨時起意轉山的小夥伴們需要購置裝備,亂鬨鬨地圍在塔欽鎮上的一家小店裡,挑選了1個小時才出發。(別看塔欽小,因為是轉山的起點和終點,這裡的住宿條件是阿里南線最好的,而且有很多出售登山用品的商店,簡單的雨披、鞋套、登山杖……如果突然想去轉山,在這裡可以買到最基本的裝備)。
轉山門票150元/人,學生證、傷殘證可以半價。個人建議儘量輕裝上陣!不是保命的東西能不帶絕對不要帶!否則走到後半程基本上都會想直接扔掉
收拾好東西,記下救援電話,在司機師傅再三叮囑「不行就馬上下來」「絕對不要睡在山上」後,終於,踏上這一趟最重要的旅程。
轉山沒有固定的線路,但千千萬萬朝拜者早已用腳踩出了一條大道,從塔欽出發可以看到兩條路,一條是車道,一條是步道,車道平坦,但會繞很遠,步道才是正經轉山人走的路。
入口處有藏人趴在地上描繪一些彩色的石頭,和我們微笑著打過招呼,繼續低頭忙碌。
不知是不是出發太晚,神山要給一點鼓勵,竟然在趕走不遠,就看見了 岡仁波齊 的身影……
在剩下不多的 日光 裡,需要走完24公裡,否則入夜後,只有月光、野狗和狼。
剛開始的興奮勁帶著大家健步如飛,走了半小時後,出現了第一個分岔路口,左邊是平坦的路,右邊,需要爬山,誰也沒考慮左邊,直接走上了右邊的路。這條路延伸到山頂,山頂是天葬臺,就是電影中楊培老爺爺最後的所在……
山路上,有不少虔誠的磕長頭者,他們嘴裡念著經文,一個個等身長頭計算著他們前進的距離,我儘量小聲而快速地從他們身邊經過,生怕打亂了他們的節奏,但後來卻發現我們這樣的遊人,並不在他的視線範圍內,他們堅定地磕著長頭,我背著包拄著登山杖,汗水打溼的衣服粘在身上。
儘管強烈的陽光一路陪伴,但4700多米海拔的空氣還是很冷,不知是雪水還是雨水匯成的溪流截斷了石頭路,奔向拉曲峽谷的最低點,走在前面的臨時領隊小強,不得不時不時停下來,撿一些大石頭丟進溪 水裡 為後面的小夥伴鋪成可以下腳的路。
天在晚上9點時黑了,我們也由單獨行走不自覺地變成了幾個人一起走,可擋不住黑暗襲來。「止熱寺」就像一個名字,誰也不知道到底在哪裡。靠著殘餘的 日光 一刻也不敢停下,原以為狗狗可以給我們壯壯膽,這會兒也找不見了,只剩下我們還走在一起的三個人。
「只要翻過5700米海拔的卓瑪拉山口,只要走完剩下的34公裡,我就 成功 了。」一出門,神山就在眼前,只是被霧氣遮住了臉。
很多轉山人會在凌晨4點就起床出發,畢竟這會是最考驗體力和意志力的一天。但由於實在太累,且摸黑趕路的陰影還沒散去,我們睡到太陽出來。幸好,沒有下雨也沒有下雪,只有陰雲。
萬萬沒想到,從止熱寺出發前往天葬臺的4公裡,會那麼難。
這4公裡走得很是痛苦,眼看著太陽一點點落向塔欽的方向,眼看著剛剛還清晰的城鎮變成剪影,眼看著目的地就在眼前,卻怎麼走也走不到……
終於在花費了兩天的時間後,我走完了這條轉山路,也終於明白了轉山為什麼如此之難,我不能用用徵服來形容它,因為在大自然面前,我們都是渺小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