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仁波齊轉山,你走過嗎,這段52公裡的山路

2021-01-17 阿拖施曉君JunS

2019年雪花飄飄的轉山路

今天是藏曆新年啊,大家新年快樂啊,如果不是疫情,我估計早飛到西藏去了。

一.岡仁波齊在哪裡

岡仁波齊神山,屹立於西藏阿里,海拔6656米,距離拉薩約1000公裡,等於一半川藏線的路程,它最特別之處在於向陽面積雪不化,背陽面卻常年沒雪,並且印度河、恆河、雅魯藏布江都發源於岡仁波齊。

聽說在正面這一道深深的溝壑是米拉日巴與那若本瓊的比試痕跡,岡仁波齊的傳說有很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了解看看。

2019年9月 岡仁波齊

二.為什麼要去岡仁波齊轉山

岡仁波齊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qí )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神山神秘之處,山的向陽面,不知緣何,終年積雪不化,白雪皚皚;而神山之背面,長年沒雪,即使被白雪覆蓋,太陽一出,隨即融化,與大自然常規剛好相反。

所有來到這裡的人,都是用最原始的一種形式來進行朝拜,那就是行走。步行或者磕長頭,繞神山一圈。

岡仁波齊轉山路線圖

邊防證是一定要辦理的!建議在自己家裡辦好以防萬一,因為像2019年在拉薩辦理一張邊防證大概是1200元,而2014年馬年就完全不能在拉薩辦邊防證,平時的話在拉薩辦理邊防證是4張身份證200元。

在我們這個農村辦理邊防證是,先去村委會蓋章,再去派出所蓋章,之後再去當地的海防大隊,最後就是等邊防證下來。聽說城市很方便。

路線:海拔4560的塔欽,在岡仁波齊南面的山腳下,轉山到了海拔5630的卓瑪拉,已經是岡仁波齊的北面了,再返回海拔4560米的塔欽,全程52公裡的高山徒步。

海拔6000米大概是普通人的海拔極限了,所以如果不是登山登頂的話,卓瑪拉山口可能是普通人一輩子能抵達的最高的海拔,5630米。

岡仁波齊分內轉和外轉,我們正常走的都是外轉,內轉的宗教門檻很高,須外轉13圈後,才能取得內轉神山的資格。麻煩還是尊重一下當地人的習俗……

三.我的兩次轉山經驗

馬年轉山,羊年繞湖。據傳馬年轉山一圈,相當於平常轉山13圈之功德。

2014年8月

馬年,我的本命年,經過26小時的山路奔波夜路不停歇一千多公裡的路程,我來到了神山腳下的塔欽。

這是我目前為止走過最震撼人心的一段旅程,僅一天16小時的轉山之路我在日記本整整寫了十頁,而這一段旅途中包括太多太多,轉了許許多多在藏傳佛教信徒心裡非常重要的寺廟,轉了世界公認的神山世界中心岡仁波齊,轉了作為神山聖湖的瑪旁雍措和妖媚的鬼湖,看了最最是個謎的古格王朝遺址還有那最最神奇的扎達土林地貌。

我是在早上四點鐘調的鬧鐘,實在起不來磨磨蹭蹭到了五點,帶上藏族姑娘借給我的書包,一些乾糧,一罐氧氣瓶,還有我的相機就出發了。還記得滿天繁星為我照亮著眼前的路,有許多野狗一直在叫,忘了帶上登山杖!幸好終於走上了轉山的路上。

抵達第一個休息住宿點,止熱寺,這裡基本是用兩到三天來轉山的人的第一天的休息地,而我看到時間尚早才早上11點不如繼續趕路。

這一路我遇到很多人陪我一同走過轉山路,開始爬卓瑪拉山口,我是邊吸氧邊上山的,回頭看看,那根本不叫路,都是亂石堆裡蹦蹦跳跳就上了山頂啊。每回吸一次氧我都能撐上一陣子也算不錯,走著走著居然也走到了山頂。轉山過程中還看到三步一拜轉山的藏民,看到四五歲的孩子,看到一腳瘸了拿著拐杖堅持下來的人,看到這一些,只想著,為什麼自己不可以?繼續禱告繼續轉山。

從開始下坡時,青海那曲的大叔可能看我累壞了,都不等我了,這時候一位藏族奶奶直接牽著我的手走過最陡最險的那一段路。被牽著的手,滿滿的幸福感,眼前的美景更是讓我一亮,連續的海子與冰川。

我走著走著又遇到兩位那曲的哥哥,最後20公裡的路如果不是他們倆鼓勵著我走下去,我也許在哪個休息點就停下不走了!因為路途太過遙遠,平淡無奇,我可以邊走邊睡,還見不到神山。當年是有邊防證的通行證需要蓋章的,當晚上十點鐘,我把ABC的章都蓋全了,OH,我終於轉完了山!

2019年9月

一起出發的我們,準備好一塊兒去轉山的。華姐前一晚沒有休息好,第二天凌晨四點時決定放棄,當下的我竟不知道怎麼辦。我哥說,反正你華姐不去我是不會去的,阿東說,只要你想轉,那我就陪你。

真的就如樸樹唱的那首歌,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穿過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來到了世界的中心,距離上一次來已經是六年前了,我也從一個本命年的姑娘跨入到三十而立的年紀了。

那麼無論如何,出發吧。

我們頭頂著星辰,就這麼出發了。明明從塔欽出發的時候還在下著雪,不過一小時的時間,又是漫天的繁星,我和阿東走錯了路,走到山上去了,後來是靠著陸續前來轉山的朋友的手電筒才找到了方向。

幸而我穿了一件羽絨背心+一件輕羽絨,還有一件衝鋒衣,要不我都不知道這一天應該怎麼度過。我讓阿東等我,我拍一張星星,雖然稱不上星空,但卻也是我們出發時的模樣。漸漸的從深夜開始到了黎明,天也開始深藍了起來。

離我很遙遠的太陽在這個時候如期而至,緩緩地爬過山坡,輕輕地照射在我能看到的地方,許多藏族人們已經出發了新的一天的轉山,據我了解他們大部分都是一天轉完的,無論男女老少。

岡仁波齊神山又一次在我面前呈現著東南西北不一樣方向的它,也是有幸遇到了有旗雲的它,前一夜的雪漸漸地隨著太陽的升起而慢慢的融化,最黑的時候是黎明之前,最冷的時候是在雪融化之時。

晨曦漸漸來臨,遠處的山頭開始出現了日照金山。我們在第一個休息點跑了一杯奶茶,吃了一塊自帶的餅,就當是今天的早餐了,繼續出發。這個時候人越來越多了。但是走了很久很久,也只見到了藏族人,許是九月下旬的遊客已經漸漸減少了吧。

這個時候我們遇到了一群阿里的婦女,她們正在路邊吃著乾糧,西藏每一個地區的民族服飾都是不一樣的,如果你足夠了解你可以很快就能判斷出她們屬於哪個地方。

阿東一路都領先我在前,做我的領航員,在後來下著大雪的時候,我們兩隻有他有手套,他還是毅然決然地將另一隻手套給了我,好讓我方便拄著登山杖。

人們除了通過行走來朝拜以外,還有一部分人是通過三步一叩的磕長頭來轉完山的,還記得我第一次轉山的時候再爬卓瑪拉山口的時候,是無論如何都不行了,都一定要吸著氧氣才能繼續往上了,可是那會我心裡的想法是無論如何我也要走完啊,你看看人家一路磕長頭都走完了呢。

天啊,我真的又一次來到岡仁波齊腳下了,這種激動的感情大概不亞於我第一次見到布達拉宮的感覺,我很想再次來轉山,沒想到是時隔六年之後又一次來了。

你可別看在這還是晴空萬裡,陽光普照,高原上的氣候永遠都是瞬息萬變的,不過是一頓泡麵的功夫,再出來時,天已經陰了,再往前走就成了大雪紛飛啦!

這裡有拍到一些摩託車,這是轉山信徒的供給,無非是生活上的用品,吃喝住的東西,而如果你是遊客的話,就還是乖乖地全程走完52公裡吧。

就在卓瑪拉山口腳下吃完一碗泡麵的功夫,事實上我就吃了一口喝了兩口湯,不知道為什麼在那麼高的海拔上,一碗泡麵搭配完全燒不開的熱水,已經完全沒有了靈魂,只想要吐。虧得我帶了泡椒鳳爪還能辣得清醒清醒頭腦,雖然不能止餓吧,起碼可以精神。

從帳篷出來的時候,已經滿山都是雪白,我都從來沒有想過我人生的第一場大雪居然是在我轉山的過程中,而且是在爬卓瑪拉山口的時候,不是說卓瑪拉是仙女的意思嗎,為什麼仙女不照顧一下我呢。

我還深深地記得上一次轉山在卓瑪拉山口的絕望感,可就是這樣一堆亂石頭裡,你必須要找到上山的路,幾年不見,人們常走的路仿佛拓寬了不少,再少有最初走的絕望感了。

抵達巨大經幡陣的時候,它們幾乎都被雪覆蓋了,而我們也毫無辦法只想更快的離開這座山頭,找個舒服的溫暖的可以休息的地方。

殊不知過了山頂,更難的是下山,上一次的轉山已經是六年前了我哪裡能記得那麼清楚。當我看著一個妹子在我眼前因為碎石子和太過於陡峭的下山路直接滑下去的時候,我的腿直接就軟掉了,緩了很久才終於緩了過來。

當然我跟阿東都是順順利利地過了那6公裡的急下坡,抵達補給點的時候兩個人不約而同的拿上一杯香飄飄,這個時候再也沒有比甜甜的奶茶更能撫慰我們的心靈了。

其實最後二十公裡平緩卻也不失危險的路才是最讓人崩潰的,我不怕上坡和下坡,我怕的是一成不變的平路。我不怕平路,我怕的是天黑之後,我們之間只有一條僅適合通過兩個人的狹窄的傾斜的土路,那一個晚上我總覺得自己分分鐘要落入萬丈深淵之中。

而且已經快看到光(jin)明(tou)的時候,我的老天,居然給了我絢爛的晚霞,拜託,那你下午到傍晚的那一場大雪叫什麼,就是來看看我轉山轉得好不好是嗎。

總而言之,我跟阿東大概是因為華姐和我哥在塔欽等我們,所以我們不忍多拖一天的時間,於是帶著這樣的信念又是一天走完了岡仁波齊,著實不容易。到的時候華姐給我烤了個雞腿,那簡直了,人間最美味。

一些建議

準備和在路上:

1.轉山選4-10月,我建議最好是錯過7月雨季,11-3月不適合,太冷了而且會封山。一定要多帶衣服,10月去就已經非常冷了,9月轉山的我就遇到了大學,這裡的醫療條件就別想了肯定很差,一定要注意不要感冒,要先適應高原氣候再去轉山。

2.身份證+邊境通行證,相機手機充電寶,這些不用說了,想要留下回憶自然是要注意的。轉山時我沒有帶無人機,因為我知道我的體力,我根本無法在轉山的過程中還飛無人機,那我大概就是個神人了。

3.保證充足的睡眠,帶好乾糧,士力架,牛肉乾,記得帶上登山杖,這個很重要。帶個保溫杯,路上有一些補給站可以加開水,給一點錢,三塊五塊都好,人家在那上面生活非常不容易。還有一定要輕裝上陣!不然你會分分鐘想丟掉你的包。

4.轉山的鞋子很重要,雖然我知道我有個朋友是穿著一雙匡威走完的岡仁波齊,但如果想要走完全程,腳還好好地,那帶上一雙耐穿又防滑的鞋子太重要了。

5.現在轉山路線很成熟了,跟著大家走,就可以了。強烈建議第一晚入住止熱寺,根據19年9月我去轉山的情報來看,這裡已經蓋上了賓館,無論條件如何肯定也是帳篷好的,住在這裡最好的好處是可以看到岡仁波齊的日出日照金山。

一天行程:* 清晨4:00出發 * 中午12:00左右能夠抵達止熱寺  * 下午3:00左右登上最高點卓瑪拉山口 * 天黑前22:00左右返回塔欽

四.岡仁波齊周邊可以去哪裡玩

瑪旁雍措,藏語意為碧綠的不敗之湖,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一路之隔的鬼湖也是不容錯過的,是我見過的西藏最藍的湖泊。

科迦寺位於阿里普蘭縣東南約100公裡的科加鄉科加村孫雀河邊,科迦寺在阿里遠近聞名,寺裡供奉的文殊菩薩曾得高僧仁欽桑市加持。普蘭是中尼邊界的一個小縣城,縣城裡有一條古老房子的老街,全都是尼泊爾木碗批發,特別有味道。

芝達布日寺,這寺廟有點來頭,寺在山腰,象泉河悠悠繞過山腳,河邊有口熱氣騰騰的溫泉池。轉神山之前,都要先轉芝達布日。民間傳說,轉神山而不轉芝達布日,難成正果。

相關焦點

  • 轉山岡仁波齊會迷路嗎?量力而行比結伴而行更重要
    事情是這樣的:轉山隊伍由5人構成,在轉山途中發現1名隊員走失,並且同行的隊伍中又有2名隊員出現嚴重的高原反應,剩下的兩名隊員報警求助,警方接警的時候已經傍晚,天氣發生變化,海拔5000米的山口伴隨著大風,部分路段還有積雪,22公裡的山路走了1個多小時才抵達現場,一組民警為高反遊客送去藥物另一組在轉經路沿途海拔5700米的卓瑪拉山口找尋走失遊客,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尋找,在一處分叉路口找到走失人員,並且安全帶回聚合地
  • 放過那些野生動物,跟它們和諧共存(岡仁波齊轉山路上的土撥鼠)
    在岡仁波齊轉山的路上會看到這些土撥鼠,圓鼓鼓的身體,呆呆傻傻的樣子憨態可掬,四處張望的眼珠子和豎起的兩隻小耳朵顯得它們很機靈,很警覺。可知道土撥鼠會傳播鼠疫!如果把它們帶回家當寵物養,或者獵殺了吃了它們,那是可能染上鼠疫的。
  • 神山之王岡仁波齊,是三教聖地,世界中心
    岡仁波齊是西藏佛教、印度教和原始苯教等教的朝聖中心,素有「神山之王」的美稱。岡仁波齊轉山已成為很多朝聖信徒、旅行者嚮往的地方,這裡也是世界的中心,前兩天轉山路上看到最多的就是藏民、印度、尼泊爾信徒,不同的是印度信徒大都是騎馬,方向相反;整個外圈路線從山口算是52公裡,從塔欽鎮開始算56公裡,似乎來轉山的人都有一個特點:扎西德勒、你好、Hi、加油~互相問候著,成為了轉山路上的一道風景。
  • 徒步岡仁波齊一圈多困難?要走兩天,夜裡只有月光、野狗和狼
    去阿里轉山,本沒沒有這個打算的我,在去往阿里的路上突然覺得自己不能錯過,其實就是一步步走完環繞著岡仁波齊的這條路。但對我而言,轉山路或許只是從拉薩才開始的一周之行,但對於很多一生只能去一次的虔誠信徒而言,可能是要花掉一生的信仰,去走這段漫長路途。
  • 指南丨中國這10條經典徒步路線 你都走過幾條
    總有一些風景是我們的想像到達不了的地方:一片山脈可以綿延數十公裡,密林深處迴蕩著古老部落的傳說,高山之巔隱藏著上古神獸的蹤跡,沙漠深處創造著生命的能量……可能有些路無法帶你去一些地方,但可以帶你衝出城市混凝土的柵欄,領略大自然萬物生靈的神奇。
  • 這十部藏區題材的影視作品,送給宅在家的你
    5,岡仁波齊,《岡仁波齊》是由張楊執導,尼瑪扎堆、楊培、斯朗卓嘎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17年6月20日在中國上映。該片講述了在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該村的10個普通藏族人和一個孕婦一起從家出發前去2500公裡以外的岡仁波齊朝聖的故事。
  • 藏區不可不去的十大雪山,你都知道哪些?
    每年圍繞梅裡轉山的民眾極多,最多時可達十萬之眾。微信搜索dfsyjq,關注單反攝影技巧,進入攝影交流群。 七、阿尼瑪卿 位於青海省果洛州瑪沁縣的阿尼瑪卿雪山,坐落於黃河源頭,和岡仁波齊、梅裡雪山、尕朵覺沃並稱「四大神山
  • 【影片推薦】《岡仁波齊》在線觀看
    他去了西藏,「一路跪拜,一路拍攝」,冬去又冬來,歷時一年的時間完成《岡仁波齊》,他說,他「是在觀照自我,與自己內心開展對話」,他希望當觀眾看這部電影時,也是一個觀照自我的過程。結果,《岡仁波齊》在多倫多電影節全球首映時,震撼了國際影壇。
  • 在世界海拔最高的郵局買張明信片,在這接近天堂的地方,等待日出
    即將離開塔欽的那個早晨,仿佛是獎勵大家的堅持, 岡仁波齊 終於在晨光中露出了臉。金光閃閃的山頭照耀得人不能直視,尚且沒打開相機,就隱去了容顏。也好,至少我曾見過你美麗的樣子。暴走完這54公裡的一車人,活力絲毫沒有減弱的趨勢,達旺大叔則提出改變行程,帶我們去看看聖湖瑪旁雍錯和鬼湖 拉昂 錯,理由是「來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