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中,很多老人通過觀察關於自然、生活中的一些經驗現象,然後總結出了一些俗語、老話,這些俗語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直到今天我們還能聽到。其中有一句老話叫做「竹子開花,趕快搬家」,那麼這句俗語是怎麼理解的,又有什麼科學依據呢?竹子真的會開花嗎?
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如果看見竹子開花了,這就是不好的兆頭,有不好的大事要發生,住在這個地方的人就要快快搬走。這句話的準確性究竟有多少呢?植物學中表明,其實不是這樣的。在我們的印象中,竹子青翠蔥蔥,文人對其一直喜愛非常,但沒有什麼人見過竹子開花。其實,竹子跟我們種植的蔬菜瓜果和其他經濟作物一樣,也會經歷開花和結果的。只不過,竹子生長得比較慢,因為竹類植物的壽命和人一樣有百十來年的生命期,等到它開花的時候也就是它壽終正寢的時候了。
竹子在開花前可以生長几十年或者百年,開花時,竹葉的顏色有些枯黃,竹枝間會長出一些藤一樣的東西,上面還有一些小粒子,這就是竹子花。竹子這一生只開一次花,所以人們想見到竹子開花並不容易。久而久之,古人就認為竹子開花是不祥之兆了。
此外,竹子開花還有一種原因,那就是,竹林的土質比較貧瘠或乾旱,竹子得不到應用的養料,竹子就會過早衰老,也就會提前開花,在開花後,竹子也就會枯死。從這個角度來說,「竹子開花,趕快搬家」這個說法也有一定的正確性。畢竟如果竹子這種生命力頑強的植物都活不了,那麼這個地方的環境一定是非常乾旱缺水,其他的經濟作物也活不了多久了。在這個時候,如果不搬家,那古人很有可能顆粒無收,所以古人會選擇到另一個時候居住的地方,重新種植經濟作物和糧食,更好地生存下去。
所以,竹子開花並不意味著有不好的事情發生。人們也無需驚慌,也不用為此搬家。這個現象只是竹子在幾十年到百年生長之後一個生命結束的過程而已。古人之所以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因為缺乏科學技術,所以無法解釋這樣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