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的購買在進行以前,大家肯定不會只去看房產的價格和交易手續,在於面積上應該也會細緻考慮,畢竟一開始看房屋,都是先看平方數,因為不同檔次的房產,主要做區分的點,就是在於面積上,而近期因為有了公攤面積的政策,讓實際使用面積成了一個迷,那麼建築面積100平方實用面積是多少?建設面積怎麼計算?
建築面積100平方實用面積是多少
一般多層的公攤係數(公攤部分:樓梯、外牆、入口)是15%左右,所以100平方米建築面積,使用面積在85左右高層的公攤係數(公攤部分:樓梯、電梯、樓電梯間、外牆、入口、各種機房)是30%左右,所以100平方米建築面積,使用面積在70左右。
1、使用面積佔建築面積的比例一般叫得房率.一般情況下多層房的得房率在90-95%,小高層80-88%,高層75-80%左右。
2、牆面面積=地面使用面積*3,例如想測算乳膠漆的面積就可以用建築面積計算地面使用面積減去衛生間廚房地面面積乘以3即可。建築面積100平米的房子,牆面積大約在200-220之間。
3、牆面面積:(長+寬)*2*房高-門面積-窗面及其它。套內建築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陽臺建築面積。
建設面積怎麼計算
1、建築面積=有效面積+結構面積=使用面積+輔助面積+結構面積=結構面積+輔助面積+套內使用面積
(1)建築面積:指建築物長度、寬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積再乘以層數。它由使用面積、輔助面積和結構面積組成。
(2)使用面積: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直接為生產或生活使用的淨面積的總和。
(3)輔助面積:指建築物各層平面為輔助生產或生活活動所佔的淨面積的總和,例如居住建築中的樓梯、走道、廁所、廚房等。
(4)結構面積: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的牆、柱等結構所佔面積的總和。
依據不同的使用目的建築面積可分為以下幾類:
2、依據對建築物建築面積的組成部分可劃分:
總的建築面積=地上建築面積+地下建築面積,這些術語是為了描述獨幢建築物的總的建設規模,以及地上部分建築規模的量和地下部分建築規模的量。這些概念主要出現在《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中土地出讓金的計算依據、《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中建設項目的建築規模的審批情況說明、項目竣工驗收後房屋的初始登記需做的《房屋測繪成果技術報告書》中等很多環節。
上述內容主要所描述的就是小編對於建築面積100平方實用面積是多少?建設面積怎麼計算的具體介紹,房產建築之中,對於面積上的規劃其實並沒有那麼少,所以要系統的去看,完全是沒有問題的,當然這有關一些計算方面的事情,所以要進行,必須得要先懂得幾個計算公式的使用,從而也就不能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