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理論上講,成年貓,每天早晚各餵一次,而且要定時。中間不給餵食,只提供足夠的新鮮水。很多貓咪挑食,尤其是成年母貓,如果貓食盆裡裝滿了貓糧,隨便她吃,那麼她很可能餓了才過來叼幾口,沒吃幾顆就不吃了。而且對任何事物都不感興趣(我家貓除了對白水煮肉或者生肉感興趣,連魚都不吃)。這樣放開讓吃貓糧的貓,會越來越瘦。
比如小編家現在這隻貓就很挑食。雖然出身于田園流浪貓,但是估計她自己覺的比名品貓還寶貝,經常挑食到連貓罐頭、溼貓糧都吃不了幾口。所以,我每天餵她兩頓,她也就只吃一點兒,除了給她吃煮好的牛肉和牛肝,才能多吃一點。(也不能每頓都吃,只要一吃肉或肝兒,一天都不碰貓糧)
如果你家養的是幼貓,剛斷奶的貓咪離開貓媽,那你可得上心了,照顧一隻小幼貓不比照顧嬰幼兒輕鬆。一個多月大的小貓,需要每天餵很多次羊奶粉衝好的奶,溫度要比手的溫度高一點點,喝涼的可能會拉肚子。兩、三個月時,減少羊奶次數到一日三餐,得餵一些幼貓糧,用溫開水泡開,貓咪吃了好消化。小貓吃飯可能不知饑飽,得控制好食量。不然會撐到生病。四五個月大的貓咪就好帶了,但是調皮異常,家裡能咬得,能爬的,能鑽進去的,它沒有不去幹的事兒,這時候的貓咪食量很大,一天餵三次貓糧,或者自製貓食.
初生型:這邊的初生是我自己定義的名詞,意為還未開化的2,3個月大的幼貓剛脫離貓媽媽就到了你家。這樣的小貓好比一張白紙,可以很快速的接受你的訓練。這樣的小貓以後執行自然採食方案的成功率很高。因為大家都有工作,不可能24小時對它進行看管,所以為了大家都方便可以從小訓練食量,採食方式。但不是說白紙就能接受訓練,因為貓始終不是狗,貓通常擁有較強的個性。如果發現無法訓練自然採食,那請停止這樣的訓練。不要給貓和你自己帶來不愉快,這樣會嚴重影響你們之間的關係。因為是小貓,所以及時的切換餵養方式它也能慢慢適應。還是那句話:你的貓能控制自己那固然是甚好,如果不能請不要勉強,嘗試一下別的方式說不定更適合它的脾氣。
領養型:領養的貓都是見過世面的貓,我們對幼貓的那一套它們是不會買帳的。所以傾聽「上家」的建議是一勞永逸的事情。我家現在是三隻貓。在其他兩隻還沒有陸續來到家裡之前,胖噠黑先從寵物醫院出發來到我家。由於它是來到家裡已經是7個月大已絕育的狀態,醫生千叮萬囑要定量定時,因為它太能吃所以有點肥胖跡象。而且絕育之後更能吃,所以建議不要自然採食。作死的我嘗試過很多種餵食方法,比如自然採食。由於長期在寵物醫院定時定量慣了,它能把滿滿一盆貓糧狼吞虎咽吃完。
以及在餓的時候不停的騷擾鏟屎官,例如抱著我的手一頓亂舔。為了不影響自己的正常工作不得不給它添上,這樣的情況持續了2天,感覺再這樣下去一定吃成大胖子所以就用回原來的方法定時定量。後來我也有改進這個方法,因為工作原因做不到定時,我就只能把一天的量給它添好,用一種「省電吃,吃完今天就沒得吃了」的語氣循循善誘。這樣的和諧一直沿用到第二隻貓來家裡。第二隻貓是真的從車禍現場救下的,所以處事各種小心,來家裡一周都不願意出來見人。這下可好把胖噠樂開了花,把給第二隻準備的貓糧全吃了,還每天得意的舔嘴。我既不能不放糧食又不能阻止,所以索性破罐子破摔兩個食盆都滿上。
有測試過胖噠心裡有沒有數,為了挑戰它的極限,有一天我特地給它添滿,它一吃完我就滿上。我內心:我倒要看看你能吃多少。但是我發現它真的是個無底洞,當給它添到第三碗的時候我不禁感到細思極恐。於是我給胖噠換了個深的食盆「其實是家裡的杯子,迫使它吃到吃不到時用爪子去勾。因為它現在的問題是吃得多還吃得急,這是它還是流浪貓時候留下的壞習慣。」,買了護欄將兩隻貓飯點隔離開,我發現這個方法很奏效。新貓在和我們自然熟絡的環境下還和特別愛奪食的胖大黑隔開保持了安全距離,使得它願意去吃東西了。
如果你家裡有礦,那不妨把工作交給機器來做。可以選購自動餵食器,這樣不管你是否要出遠門都不用擔心愛貓的飲食問題。你要做的就是把機器填滿和注意機器的食物餘量。
還有就是除了流浪貓,家養惡貓都不會有多少飢餓感,一般每次吃了碗中間的一點,就走了,特別是貓糧,我一天餵一頓還是餵兩頓,還是餵三頓,只要碗裡不空,就沒太大區別。都是她自助,少食多餐的那種。
本文由薇薇家常小事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