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已成人忘卻了詩人和牧笛 心中偶爾渴望原野 只是當年的風不再

2020-11-23 一詩一文

一詩一文 每一天的原創詩歌和夢想,不要再和我擦肩而過

【很有深意的句子】

1.少年已成人,忘卻了詩人和牧笛,心中偶爾渴望原野,只是當年的風不再。——牧野

2.想收藏無數個瞬間,比如火車鳴笛的瞬間,閃電劃破天際的瞬間,日出日落的瞬間,還有見到你時,怦然心動的瞬間。

3.有人說光速靠近你的人,有天也會以光速離開,是對的,但不完整,因為許多慢慢靠近的人,也會以光速離開,漫漫人生,孤獨是常態,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4.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會安漢,木蘭從軍就可以保隋,也不相信妲己亡殷,西施亡吳,楊貴妃亂唐,那些古老的話。

我以為,在男權社會裡,女性是絕不會有這麼大的力量,興亡的責任都應該由男的負。

但,向來男性作者大抵將敗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這真是一錢不值的沒有出息的男人。——魯迅

5.我們都是52赫茲的鯨,渴望被人懂,卻從未得到過真正的理解。

6.越長大,越覺得孤獨竟是生命的必然,每個人都是質數列中孤單卻特別的存在。或許,說不上特別,也就算個普普通通,再或者說,用」普通」都誇張了些。我們都是那孤獨的質數,我們都承受著質數的孤獨。——《質數的孤獨》

7.書生的筆不僅有鸞漂鳳泊的痕跡,還有對她字裡行間的脈脈溫情。——《書生》

【散文組詩】文/萬加強【黑龍江牡丹江】

<秋的背影>(外二章)

我為螞蚱的悲壯而歌。

那最後縱身一跳,滄桑悲懷,渺小託舉偉大。

秋風落葉已盡,一聲咳嗽,心比曠野蒼涼。

農事載著倉儲的滿足,漸行漸遠。

一條曲徑瘦在山崗的黃草裡。風的隱約,似父愛的手掌,粗礪,傾情,柔懷,一直伸向哽咽的嵐巔背後。

江邊林帶寂寥,枯鴉聒噪,聲聲發自肺腑。炊煙綿柔低矮,把村莊的鄉愁散落在異鄉。

霜降過後的雪藏在積雲的心裡,俯瞰一群牛羊最後一次親吻乾淨的土地。

慵懶的日頭,沉昏有限的光芒,竭力支撐嚴冬來臨之前,原野依舊充盈,江水依舊歡顏,山巒和村莊依舊高聳和心怡。

<光陰短吟>

駒子騎乘的雲朵,掠過曾經的原野。

喧囂消逝後的曠寂,隱藏無際的欣然和惆悵。浸過汗水的拖拉機趴在坡上酣睡入夢,犁,鏵,耙,鐮,這些辛勤的幫手平舒心裡的勞頓,集體歇息在角落的安怡裡,等待鏽蝕的催眠。

風從坡後吹來松林乾爽的濤聲,很遠很遠。

雀兒飛過村野炊煙嫋嫋的上空,很低很低。

光陰,向前的慾念無休無止。感慨在阡陌上追風,風不息。嘆雨,雨又回。「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李白的嘆息,千古落淚,朝暮相隨。

望一望遠山近野的堅韌和纏綿,剛毅的心也瞬息柔軟下來。

枯草蒼蒼,林海蕩蕩。迫近眼前的寒冷,註定是下一季節的徵服者。

早日到來一場厚實的大雪,該多好!刪除舊的餘念,塗平往昔雜緒,一切為白紙,重新起步。

此時,輕裝向前,迎朝暮,浴寒冽。撫琴彈奏光陰的韻律,一曲千古的歌謠徐徐飄來。「省己光陰速,一春度一秋」。合鳴著宋太宗那首《緣識》的詞賦,跳躍,留白,頓悟,總是在春天和冬天之間徘徊與輪迴。

<艾草獨白>

我,沒有端午節。

人類的私慾,把我高抬,又把我毀滅。

草木一青一黃,是我的年輪。

無需節外生枝,或什麼的添加額外的光環。

我並不美麗,甚至與同類一樣相貌平平。我有我的春夏秋冬,安怡平靜地生息在天地間多麼幸福。

春的稚嫩,夏的繁華,秋的金黃,冬的歸屬。一生順怡,安好。

誰在夭折我和我的同伴?摧殘我們的身體和尊嚴?苟且,不是我們生存的目地。

我,我們有自已的理想和追求,為大地披錦添綠,讓綠海的波浪蔓延到天涯海角,便是我們子子孫孫慶幸的榮履。

詩和遠方是我們的意境,風臨雨顧是我們的柔懷,朝夕雲霞為我們靚姿。

四季崢嶸 ,有我的堅韌倔強。

江山多嬌,有我的霓裳添愛。

渺小,我不膽怯,蓬勃家族血脈連天奔湧。

我善良,願與萬物交友。

我痴情,甘為天地獻身。

一蓬艾草,點綠心靈。

一季艾草,壯麗人生。

你每點下一個贊,我的心上就多開出一朵花來。更多原創美詩:

我們墜落 破碎 掉入深淵 但我們終會被託起 被治癒 我們無所畏懼

掉頭一去是風吹黑髮 回首再來已是雪滿白頭

別人用溫柔形容你 我用你形容溫柔

轉身易 回頭難 小夜曲悠揚 斷腸人聽起來 分外憂傷 別笑我荒唐

把詩經用草木唱和 吟喜悅盛大和落花滿地 來一杯花釀 來一場淺醉

作者 |原創詩文|【作者簡介】萬加強。萬裡藍天,雪山。出版兩部警營詩集:《仰望警魂》,《警旅歌魂》。出版散文記事文學集:《日出林口》。出版知青詩集:《知青草》等四部書藉。部分文學作品散見各報刊雜誌併入書獲獎等。系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黑龍江作家協會會員。林口縣楹聯家協會主席,林口縣作家協會副主席等職。( 開篇句子來源各處侵刪 感謝美文佳作)圖|可愛雯(手寫)(圖來源堆糖侵刪 感恩美圖美字)

相關焦點

  • 抖音愛你我已不再是幼稚的少年是什麼歌 那個女孩歌詞完整版
    「愛你我已不再是幼稚的少年」這首歌還挺好聽的,最近在抖音上經常能刷到,據了解,這首歌是張澤熙演唱的一首歌曲。2018年的時候發行的。愛你我已不再是幼稚的少年什麼歌  「愛你我已不再是幼稚的少年」這首歌叫做《那個女孩》,由張澤熙填詞、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發行於2018年8月11日。
  • 當年的「五道槓少年」和「不屑弟」近況如何?一個民辦、一個哈佛
    這兩個主人,今天我們要講的故事,在人生的際遇上,卻是天壤之別,當年的「五槓少年」和「不屑弟」,現在已經長大成人了。一所私立大學,一所哈佛大學。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應該是當今許多父母的共同心聲,為了讓孩子在學習中獲得優越感和領先地位,父母們可謂千篇一律。但孩子的成績真能與將來的發展相聯繫嗎?很明顯,許多時候,孩子的未來仍然與父母的想像大相逕庭。
  • 想和你一起去遠方,一起點燃心中的希望
    ,卻依舊選擇為心中的夢想義無反顧,心懷憧憬的你,曾在最美的年紀裡渴望著到達心中的遠方,望著屬於自己的天空,心中充滿希望,希望的火花在青春裡點燃,心懷夢想的我們在青春裡追尋著心中的夢,詩與遠方的夢境裡,帶著點點希望的光芒,我們曾在青春裡,追逐著最美好的夢。
  • 倉央嘉措:想愛,想自由,我只是太渴望做「自己」的少年
    「若不是命運的作弄,我還是那個鮮衣怒馬縱情歌唱的少年。我尋找我的天涯,夢想爬上月亮,……我是如此渴望自由快樂的生活,希望過一場有愛的人生……」任誰讀了這段文字,都懂得這是一個充滿狂放的夢想,渴望獲得愛和自由的少年。 可是,一旦這個少年,有了「活佛」的身份,是不是連你也會感慨命運的捉弄?
  • 普裡莫·萊維詩歌精選:風躍出群山,自由疾馳在無盡的原野
    寫作了「奧斯維辛三部曲」(《這是不是個人》《休戰》《被淹沒與被拯救的》),以及其他建基於其化學家身份和大屠殺倖存者經歷的小說、散文和詩歌作品。他的詩擊敗了西奧多·阿多諾的宣言——「在奧斯維辛之後寫詩是野蠻的」。在奧斯維辛之後,普裡莫·萊維以詩歌之眼凝視人的存在。以下幾首詩摘自《不定的時刻:萊維詩選》,中信出版集團,武忠明譯。
  • 當年,大江南北萬人空巷看《渴望》
    ▲2018年9月14日《北京日報》17版「悠悠歲月,欲說當年好睏惑,亦真亦幻難取捨。悲歡離合,都曾經有過,這樣執著,究竟為什麼……」上世紀90年代,這首由毛阿敏演唱的電視劇《渴望》主題曲傳遍大江南北,劇中人物的悲歡與真情引來無數唏噓。
  • 《北運河書》:詩人谷禾對古老河流的深情回應
    在書中,北運河有時作為現實的河流在詩中顯現,沿岸的風物、景色盡收於作者筆下,通過纖毫畢現的雕刻,仿佛都生出了詩的靈性;有時又作為徵象而顯現,精神性的存在和日夜流淌,也帶上了詩人獨特的氣質,並和北運河的歷史構建起了微妙呼應。詩人和北運河,融為一體,血脈相連,共同見證著時代和大地。而《北運河書》作為一本詩集,是一位詩人對古老河流所做出的深情回應。
  • 「你是迎面而來的風」,詩人楊牧病逝
    根據臺灣媒體報導,3月13日,詩人楊牧病逝,終年80歲。 楊牧1940年出生於中國臺灣花蓮,本名王靖獻,最早筆名其實不叫「楊牧」,而是「葉珊」,1966年赴美國伯克利攻讀博士學位,見證了1960年代的美國平權運動,並將筆名改為楊牧,嘗試以詩介入社會。
  • 紅星專訪|王二冬:致力於為快遞小哥「代言」的90後詩人
    初中三年級,還是個中二少年的王二冬,就曾將許巍的歌詞「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硬湊到自己的詩歌中。那時的王二冬不懂詩歌,只知道詩歌是豎著排列的短文字。為賦新詞強說愁、中二少年無處安放的青春,是他那時詩歌創作的主要內容。王二冬「我不認為我中學創作的那些作品是詩,那只是少年多情的一些囈語,但卻是很好的寫作訓練。」
  • 在原野中捕捉詩意的精靈(新作評介)
    《我的原野盛宴》被稱為張煒「迄今唯一的一部長篇非虛構作品」。在此之前,我們熟悉的是作為小說家、散文家和詩人的張煒。「野地」「莽野」「大海」「葡萄園」等是其文學譜系和精神譜系中頻現的意象和關鍵詞。共襄這場「盛宴」的既有「我」和家人,也有小夥伴、採藥人、獵人和打漁人,還有與「我」共同生活在這片原野的360餘種動植物。作品的前三章似一首雋永的田園敘事詩,其間不乏曲折生動的泥屋探秘和林中冒險故事,間或有人與動植物和諧共處的動人場景。林中老人講述的自然傳奇更為這首寫實的敘事詩帶來了幾分魔幻色彩:林子裡的精靈會請客,各種野物會潛入人類的居住地偷酒喝,每個領地裡都有一位野物擔任「灘主」(管轄者)。
  • 杭城這所中學走出一群「雨巷詩人」,據說都和戴望舒淵源頗深
    如果說當年的戴望舒因為不幸與陰霾,被困在「雨巷」中久久走不出,那麼新一代「雨巷詩人」,他的學弟學妹們,則是走出了「雨巷」,看到了明媚天空:少年從雨巷來——改編自戴望舒《雨巷》揣著雅集一卷,獨自彷徨在寂靜、闃然又晦澀的年華裡
  • 劉慈欣——黃金原野
    文/劉慈欣 圖/九代火影麥克和愛麗絲等待著第二個太陽的出現。透過「黃金原野號」的後舷窗,他們望著遙遠的太陽,從這海王星軌道外的太空看去,太陽只是一個剛顯出圓盤形狀的星體,它的光雖能夠在艙壁上投下影子,但已經感覺不到任何熱度。
  • 詩人陳燦
    如果讓陳燦給自己一個稱謂,他覺得應當是 「戰士詩人」。1982年,陳燦從安徽懷遠走出,從杭州出發成為一名戰士。懷遠,這片皖北土地,自古將才輩出。但是,陳燦找到了另一種方式,在「軍人與詩」的對視之間,以深刻的理想主義情懷和富有才華的書寫在兩極之間橫來渡去。三十多年來,他的身份在變:士兵、大學生、機關幹部。
  • 當「生命」和「高考」二選一時,當年這兩位少年的選擇,讓人佩服
    大家都知道,生命更加可貴,失去生命,就意味著一切都消失了,如果將別人的生命和自己的高考放在一起,讓你二選一,你會選哪個?也許你會說,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很無聊的問題,但是在2014年的高考,就有考生遇到了這樣的選擇題,兩位少年的選擇,讓人佩服。
  • 渴望自由, 追求真理,徐志摩和他的新月派抒情詩
    徐志摩,著名新月派現代詩人,散文家。他倡導新詩格律,對中國新詩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也是新月詩社成員。1918年赴美國學習銀行學,1921年又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他深受西方教育的薰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1931年乘飛機由南京飛往北平途中墜機去世。
  • 《少年的你》:乖寶寶變罪犯?這個少年究竟經歷了什麼?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少年的你》,其實國內的青春片已經不少了,並且很少有青春片能超越之前的老經典,但是這一部作品卻將青春與現實相結合,讓兩個少年提前感受到成人世界的冷漠,那將又會是怎樣一副光景?這部電影的製作班底是《七月與安生》的原班班底,相信許多人都已經看過《七月與安生》這部電影,也是十分的出名。
  • 霜降之際、雪落原野:他將虔誠的靈魂留在故鄉
    但最終,烏日娜老師並沒有選擇將《雪落原野》只留在硬碟之中。因為它飽含著布仁老師對於民歌最深切的熱愛。打開《雪落原野》的專輯小冊,布仁老師的好友DeezhHailar寫下了這麼一段話「聽到烏日娜姐說布兄認為民歌是頂極的音樂作品時,我恍然悟到,原來民歌才是他真正想歌想唱,想用靈魂去理解和表述的珍寶。」即使是未完成,《雪落原野》卻依舊珍貴。
  • 推薦| 少年詩人申雨霏詩集《雨霏時間》,賀敬之題寫書名(附作品)
    點擊播放 GIF 0.0M少年詩人申雨霏作者簡介zuozhejianjie申雨霏,女,2010年4月出生,湖南永州人,現就讀於廣東清遠市清城區鳳鳴小學四年級7歲開始寫作,8歲起發表作品,9歲加入中國詩歌學會、清遠市作家協會、清遠詩社和廣東省小作家協會,系全國年齡最小的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之一,出版詩集《雨霏時間》。已在《詩刊》《詩歌月刊》《中國青年報》《揚子晚報》《中國青年作家報》《中國少年兒童》等多家報刊發表作品近200篇(首)。
  • 風再起時,咱們一起默默地哭泣吧!
    風再起時為何,風總是會將我的思緒帶回到過去,為何那雨夜總是將我炙熱的面龐無情的冷卻,然而,當風雨來臨,我依然習慣獨自矗立在那寒風與冷雨的混合體之中,去靜靜的聆聽雨的聲音,去用心感知風那如刀的撫摸。風再起時,我感到的是一絲絲的寒冷,即便是在難耐的盛夏時節,然而卻是那風,讓我想起了心中曾經跳動的旋律,那旋律,雖已漸漸的流逝,但我在風的懷抱之中,一次又一次地將那旋律深深的在心中響起。空氣是會流動的,也許就因為如此才會有了風,風是多情的,因為她總是會將曾經黃色的世界漸漸的撫慰成令人愉悅的綠色,但風又是無情的,那參天的大樹,有些時候總是捺不住她摧枯拉朽的威力。
  • 一枕新涼一扇風
    「亂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宋代詩人劉翰的《立秋》一詩對「立秋」的描述形象客觀,立秋之日天氣轉涼,夜間的烏鴉因為涼意鳴叫著散去,只留下玉屏孤獨的立在那裡。夜深人靜之時,枕邊吹來陣陣涼風,如同扇子在扇。半夜醒來,起身到院子裡,秋聲已無處可尋,在明亮的月色裡,只看見滿臺階的梧桐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