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深圳:對不起,重慶成都,和珠三角掰手腕的只能是長三角!一種觀點認為,現在內循環,美國持續和中國脫鉤,沿海優勢會下降。未來是一帶一路和中西部的天下,多關注下中西部,重慶GDP今年勝過廣州就是個預兆,以後這邊勢必要崛起,像沿海地區的太高房價先別急著接盤……
重慶
對此觀點不敢苟同,沿海很難降,在資金找不到更高收益率的標的物前,沿海一二線房子是投資保值品。重慶那個是媒體的噱頭,人口多一倍,面積11倍大,不能單純比較。中西部會作為產業轉移,城鎮化偏低的目的繼續政策扶持,但一線城市、珠三角長三角還是國家的重中之重,每年的財政轉移遠遠高於其他省份。
應當看到,內循環是不得已的,即使美國脫鉤,歐洲、東南亞、日韓等一樣要做貿易,要吸引外資的,這一點沿海優勢還是非常大的。
世界上本沒有中心城市,吸血吸得多了, 也變成了中心。以前沿海地區左手吸內地,右手吸外貿,當然發展最快。現在內循環為主,大家互相吸,就看誰吸血能力強。
深圳
就城市群來看,成渝片區可以集聚西南二億人口的資源,是三大城市帶以外最強的第四極,但跟廣州深圳短期內還是沒法比的。像深圳吸全國資源,各類人才源源不斷湧入,成渝無法蓋其鋒芒。
廣州深圳:對不起,重慶成都,和珠三角掰手腕的只能是長三角!應當看到,外貿縮減不是暫時性的,外貿在中國經濟中的佔比和地位,2008年以後就開始顯著下降了。
無非是相對下降還是絕對下降的問題。但即便少吸點外貿的血,珠三角繼續可以吸華中、華南幾億人,對手是長三角,根本不是成渝。
深圳
以上觀點你有異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