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是珠三角的3.78倍,人均GDP只佔其60%,長三角經濟如何破局?

2020-11-26 騰訊網

關於長三角強還是珠三角強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息過,如今珠三角升級為粵港澳大灣區,與長三角一起角逐世界級城市群,那麼珠三角對比長三角,到底有何異同,優勢和劣勢分別是什麼?今天蔣老師就給大家深入探討下:

第一,長三角不斷擴容,珠三角「無地自容」

2019年長三角經濟協調會在安徽蕪湖召開,會上作了一個決定,長三角擴容,將安徽全省納入長三角範圍內,屆時,長三角的面積已經增加到21.17萬平方公裡。而粵港澳大灣區的總面積是5.6萬平方公裡,主要是廣東省的9個城市加上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相比之下,長三角的面積是粵港澳大灣區的3.78倍。

長三角橫跨上海、浙江、江蘇、安徽三省一市,還有很大的擴張面積,而粵港澳大灣區僅僅為廣東省的一部分,以及香港和澳門兩個面積狹小的特別行政區,所以,面對長三角的不斷擴容,珠三角已經「無地自容」。

第二,經濟數據對比

從人口來看,長三角2.25億人,粵港澳大灣區7264萬人口。無論是人口還是面積,長三角都是粵港澳大灣區的3倍。

但從人口和面積來看,長三角是遠超大灣區,但是我們能說長三角就比大灣區強嗎?

顯然不是,城市群不是攤大餅,主要還是看經濟效率:

首先我們來對比GDP和人均GDP,根據2019年GDP數據統計顯示,長三角GDP為20.1萬億,大灣區GDP為10.86萬億。大灣區經濟總量約佔長三角的54%。

其次我們來看人均GDP,長三角是8.9萬,大灣區是14.95萬。從人均GDP來看,大灣區是長三角的1.67倍。

最後我們來看地均GDP,長三角每平方公裡的經濟產值是0.94億,而大灣區每平方公裡經濟產值是1.94億。大灣區的地均GDP是長三角2.06倍。

第三,結論

長三角勝在經濟規模,大灣區勝在經濟效率,兩大城市群都是中國衝擊世界級城市群的先鋒代表,隨著兩大城市群的滲透式發展,長三角越來越像一個「省」,而這個「省會」就是上海,而大灣區越來越像一個「市」,城市之間的交流和聯繫會越來越緊密。

兩個城市群,分別代表了城市群的不同經濟發展模式,長三角未來最大的阻礙是產業協同,因為橫跨三省一市,很多產業無法協同式發展,所以在經濟生產效率上,比不上大灣區,而大灣區目前最大的「麻煩」是,群龍無首,大家都知道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都有龍頭,而粵港澳大灣區有香港、深圳、廣州三個中心,要想粵港澳大灣區衝擊世界級城市群,甚至走向領先位置,那麼勢必要打造一個超級中心,這個超級中心,會落在哪個城市呢?歡迎參與話題討論!

相關焦點

  • 預計長三角第二大經濟城市蘇州將超越珠三角第二大城市廣州GDP
    蘇州是長三角第二大經濟城市,廣州是珠三角第二大經濟城市,今年兩座城市的競爭更加激烈。 本人預測蘇州經濟五年內超越廣州,上半年蘇州經濟增速比廣州高出3.5%,最近三年廣州先後被深圳重慶超越
  • 未來十年,長三角會被珠三角超越嗎?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雖然名字都帶三角,然而長三角是三省一市全域,面積35.8萬平方公裡,相當於兩個廣東省的面積。而珠三角僅僅只是沿珠江兩岸分布的廣東省內9個城市,面積僅有5.6萬平方公裡。俗話說雙拳難敵四手,珠三角經濟發展再好,也難以匹敵長三角幾十個城市,幾億人口的體量。
  • 珠三角超越長三角的跡象越來越明顯!珠三角時代來了?
    珠三角強大的金融實力將踏平長三角的優勢;珠三角超越長三角的跡象越來越明顯,這種趨勢將深刻的改變我國經濟、城市發展。 珠三角超越長三角 珠三角和長三角從近代以來便是我國最具有代表性的兩大經濟板塊;當前我國四大城市群: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其實能夠代表中國整體經濟的也只有長珠三角。
  • 廣東gdp排名2019 2019年廣東省各市gdp排名表
    廣東是我國經濟總量第一大省,位於華南珠三角地區。全省陸地面積為17.98萬平方公裡,下轄21個地級市(其中2個副省級市),常住人口1.1521億人。  2019年,廣東省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7671.07億元,人均GDP 94172 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 13651 美元)。
  • 長三角VS珠三角,如果一定要分出個勝負,你希望是誰?
    兩大城市群無論是人口密度還是經濟在全國所佔的比重都是很高的一個體現。圖(1)長三角15市衛星圖 首先我們看圖(1)長三角15市(以下簡稱15市)的衛星圖,華東平原面積非常大,15市僅僅只佔一部分,並且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15市相對分散,城市與城市之間均有綠地相隔。
  • 未來十年,長三角會被珠三角超越嗎?說出來你別不信
    粵港澳大灣區範圍包括9座城市+2個特別行政區,面積5.6萬平方公裡,人口超7000萬,2018年GDP為10.867萬億。 長三角城市群範圍包括3省1市,共計26座城市+1個直轄市,面積35.8萬平方公裡,人口2.25億,2018
  • 長三角將成為世界首個"全球區域"
    計算機識別研究發現,1975年,長三角地區所有城市都是獨立的。到了2000年,這個區域已出現一體化趨勢,如上海和蘇州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2000年以後,江蘇南部的無錫和常州實現了一體化;江蘇北部的南通「吞併」了很多小城市,實現了與周邊小城市的一體化。從專利數據來看,近10年長三角地區跨省之間、跨市之間聯合申請專利的數量增長了5倍多。
  • 廣州深圳:對不起,重慶成都,能和珠三角掰手腕的只有長三角
    廣州深圳:對不起,重慶成都,和珠三角掰手腕的只能是長三角!一種觀點認為,現在內循環,美國持續和中國脫鉤,沿海優勢會下降。重慶那個是媒體的噱頭,人口多一倍,面積11倍大,不能單純比較。中西部會作為產業轉移,城鎮化偏低的目的繼續政策扶持,但一線城市、珠三角長三角還是國家的重中之重,每年的財政轉移遠遠高於其他省份。 應當看到,內循環是不得已的,即使美國脫鉤,歐洲、東南亞、日韓等一樣要做貿易,要吸引外資的,這一點沿海優勢還是非常大的。
  • 中國工程院院士:長三角將成為世界首個"全球區域"
    計算機識別研究發現,1975年,長三角地區所有城市都是獨立的。到了2000年,這個區域已出現一體化趨勢,如上海和蘇州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2000年以後,江蘇南部的無錫和常州實現了一體化;江蘇北部的南通「吞併」了很多小城市,實現了與周邊小城市的一體化。從專利數據來看,近10年長三角地區跨省之間、跨市之間聯合申請專利的數量增長了5倍多。
  • 葉檀:50年一次的大機遇 年輕人 扛上包去長三角珠三角城市新區!
    我們繼續看好重要城市群,長三角、珠三角、成渝。長三角和珠三角是中國最耀眼、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城市集群,閃爍在地球城市群星之列。現在,長三角、珠三角已經是重要城市群,未來會更大,如果我現在是年輕人,一定會進入這兩大城市群,分享未來發展的紅利。請注意上述文件重點,推動建設用地資源向中心城市和重點城市群傾斜,鼓勵盤活低效存量建設用地,控制人均城市建設用地面積。
  • 剛果金面積是遼寧省16倍,人口是遼寧省2倍多,經濟呢?
    剛果(金)國土面積廣闊,同時也是一個人口大國,全國總人口8956.14萬人,是非洲第四(僅次於奈及利亞、衣索比亞、埃及)、世界第十六人口大國。 我國遼寧省總面積14.86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4351.7萬人;與我國遼寧省相比,剛果(金)的面積接近遼寧省的16倍、人口規模是遼寧省的2倍還多,那麼經濟層面上又如何呢?
  • 珠三角地區人均GDP13萬元 接近高收入國家水平
    新華社(資料圖)廣東省統計局發布2018年廣東區域經濟發展情況分析新快報訊 記者王彤 通訊員嚴潔報導 廣東省統計局近日發布了2018年廣東區域經濟發展情況分析。分析指出,2018年珠三角地區生產總值81048.5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30182元,達到中等偏上、接近高收入國家或地區的水平。
  • 長三角與珠三角企業搶人才 珠三角招工優勢漸失
    信息時報記者調查發現,長三角部分企業紛紛南下招人,更加劇了本地人才競爭。  長三角的用工企業將觸角伸到佛山的現場招聘會,這是否會給佛山本地企業帶來招聘壓力,業界對此暫無定論。不過,近幾年珠三角人才市場的招聘數據顯示,普工、技術工明顯向長三角轉移。早在幾年前就被媒體大肆渲染的珠三角「人才危機」論,會否在今年的人才市場出現?專家表示,這要等到3月以後才能揭曉。
  • 長三角各指標全面超越珠三角 重返經濟舞臺中心
    第2頁:建議制定長三角合作法規 第3頁:推倒那堵「看不見」的牆 最近10年,在私營經濟的推動下,這種融合正在前所未有地展開。  重返經濟舞臺中心:長三角衝動前所未有  早報記者 劉秀浩  今天的長三角在各個經濟總量指標上都已經超過了珠三角,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引擎之一。
  • 全國296城開發投資吸引力:上海第一 長三角佔50強3成
    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城市排名普遍上升,全國投資吸引力前50名城市中仍有多數位於這兩區,東北、西北地區僅3個城市進入全國前50名,多數城市吸引力較弱。房企投資熱情不斷增加,其中國企佔比較大,由於城市去庫存節奏加快,多個重要城市庫存已不足3個月,房企面臨囤地的抉擇,有些房企拍下地王之後,選擇與多家公司共同開發,分擔控制成本。就目前來看,簡單而言即是經濟發展快速,產業前景良好的地區,開發投資吸引力較強,而失去人口紅利,產能過剩未能完成轉型的城市,庫存無力消耗,投資吸引力自然要進一步下滑。
  • 合肥一經濟強縣長豐縣,實現人均GDP75363元,有望撤縣設區
    合肥市中國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是一個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還是綜合交通樞紐,這個地方經濟發展的好,文化發展的也好,城市建設也不差,它有很多的榮譽稱號,比如說世界科技城市聯盟會員城市、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中心城市、中國四大科教基地,在2018年的評選中榮獲了中國內地城市綜合排名17名,由此可見合肥市是一個多麼優秀的城市。
  • 千億元磁懸浮高鐵的背後,是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大競賽-虎嗅網
    長三角與珠三角,進入了史無前例的大競賽。長三角萬億出籠,搶跑未來長三角是中國經濟的心臟。在中國經濟版圖大洗牌之後,長三角正在變成一個省。交通強國的進程上,浙江、上海和江蘇搶先放大招,做了其他城市想都不敢想的未來布局。
  • 西班牙面積是廣東省2.8倍,人口是廣東省41%,經濟呢?
    如果把西班牙與我國廣東省相比的話,廣東省總面積179725平方公裡,西班牙國土面積是廣東省面積的2.8倍;廣東省常住人口為11521萬人,西班牙人口數量約為廣東省人口數量的41%。
  • 江蘇各縣級市對比,GDP和人均GDP哪個城市更強?你覺得呢
    江蘇各縣級市對比,GDP和人均GDP哪個城市更強?你覺得呢,因為這裡說明的人均GDP的數據,是2017年末常住人口的數據,有的城市無法參照,請以最近的正確數據為基準,作為參考,另外南京市下面都是區沒有縣級市。
  • 長三角珠三角最具就業吸引力
    從工作地域選擇上,2019屆高職畢業生在長三角地區就業的佔比最高,其次是珠三角地區。 數據顯示,2019屆高職畢業生就業比例較大的行業類是建築業(就業比例為11.1%)、教育業(就業比例為7.8%)。與2017屆相比,到「教育業」就業的高職生比例增幅也較高,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