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賈惜春趕走丫環入畫,體現了她一石三鳥的智慧

2020-11-26 搜狐網

原標題:《紅樓夢》:賈惜春趕走丫環入畫,體現了她一石三鳥的智慧

《愷叔說紅樓夢》第119期

《紅樓夢》第74回寫道,王熙鳳和王善保的媳婦等人,在抄檢大觀園的時候,發現惜春的貼身丫頭入畫的箱中,有一大包金銀錁子,約有共三四十個,又有一副玉帶板子和一包男人的靴襪等物。

入畫因此黃了臉,跪下哭著說:「這是珍大爺(賈珍)賞我哥哥的。因我們老子娘都在南方,如今只跟著叔叔過日子。我叔叔嬸子只要吃酒賭錢,我哥哥怕交給他們又花了,所以每常得了,悄悄的煩了老媽媽帶進來叫我收著的。」

事情的真相真的是像入畫說的那樣嗎?

第二天,賈珍的夫人尤氏剛好過來榮國府,惜春便將昨晚抄檢的詳情告知尤氏,又命人將入畫的東西一概要來給尤氏過目。

尤氏說:「實是你哥哥(賈珍)賞他哥哥(入畫)的,只不該私自傳送,如今官鹽竟成了私鹽了。」

尤氏的話,足以證明了入畫所說的都是事實。然而,惜春還是堅持要讓尤氏把入畫帶走。

不是已經證明了入畫是冤枉了的嗎?為什麼惜春還是要堅持把她趕走呢?

因為惜春的心裡早已種下一顆要出家的種子。從之前惜春和出家的智能兒關係最好、並開玩笑說要出家,到惜春讓眾人猜的詩謎的答案是佛前海燈,種種跡象說明惜春已經有了想要出家的傾向。

而她要出家,首先就要斷了和自己最親近的人的牽絆。

惜春從小就是由入畫伺候的。而入畫是一個忠心耿耿的丫頭,把惜春伺候得好好的,在這次大觀園抄檢之前並沒有什麼過失。

而由於惜春的母親早逝,父親賈敬又只顧著修道升仙,哥哥賈珍更是只顧著吃喝玩樂,可以說她從小就是和入畫相依為命的,她們之間的感情很深厚。

對此,惜春認為,和入畫相處的時間越長,就越會不舍,等到日後自己要出家時,會更捨不得扔下入畫。

與其擔心日後會依依不捨,不如趁當下做個了斷。由尤氏把如畫交帶回寧國府,是最好的選擇。

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入畫能把惜春伺候好,同樣也能把像尤氏這樣的主子伺候好,加上入畫基本上不會犯錯,所以尤氏不可能會待她太差。而且,入畫能和自己的哥哥同在一個府上,日後她哥哥把賈珍賞賜給自己的東西交給入畫,也是名正言順,無需再私自傳送、蒙受不白之冤了。

表面上惜春把入畫趕走,是很狠心的行為,但其實她是很維護入畫的。當尤氏罵入畫」糊塗脂油蒙了心的」的時候,惜春挺身而出,反批評尤氏說:「你們管教不嚴,反罵丫頭」。

之後惜春更是狠批寧國府的不堪,說:「如今我也大了,連我也不便往你們那邊(寧國府)去了。況且近日我每每風聞得有人背地裡議論什麼多少不堪的閒話,我若再去,連我也編派上了。」

按理來說,惜春是從寧國府出來的,只不過因賈母疼愛、接過來暫住在榮國府,最終她還是要回到寧國府去的。

然而,惜春跟尤氏這樣說,其實隱含了兩層意思:一、她要和寧國府這個是非之地斷絕往來,自己不想捲入那些不堪的流言蜚語之中。二、惜春不是榮國府的人,不可能長期留在榮國府。日後如果她要出嫁的話,還是要從寧國府出嫁的,寧國府才是她的娘家。在這種情況下,惜春堅決斷絕和寧國府的關係,說明她已經不打算出嫁。不出嫁,在當時惜春就只有另外一條活路了,那就是出家。

尤氏並沒有覺察到惜春話中有話,於是說:「誰議論什麼?又有什麼可議論的!姑娘是誰,我們是誰。姑娘既聽見人議論我們,就該問著他才是。」

對此,惜春冷笑著說:「你這話問著我倒好。我一個姑娘家,只有躲是非的,我反去尋是非,成個什麼人了!」

正所謂「來說是非者,正是是非人」,惜春是深諳此道的,所以她堅決遠離是非,不做是非人。

除了不做是非人,惜春更是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我不了悟,我也捨不得入畫了。」那惜春到底了悟了什麼呢?

她了悟的是:「不作狠心人,難得自了漢。」這句話應該怎麼理解呢?

在我看來,惜春認為只有狠心把和自己最親近的入畫都捨棄了,自己才是真正看破了紅塵,才能了結了在塵世間的紛紛擾擾。

除了捨棄入畫,惜春更是要和以尤氏為代表的寧國府斷絕關係,她於是說:「我清清白白的一個人,為什麼教你們帶累壞了我!」

惜春的這句話,正觸到了尤氏心內的痛處,因為尤氏也知道寧國府「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她生怕再有人說這些話。

然而,經惜春這樣一說,尤氏知道家裡的醜事已經傳到千裡之外了,於是惱羞成怒,對惜春說:「怎麼就帶累了你了?你是千金萬金的小姐,我們以後就不親近,仔細帶累了小姐的美名。即刻就叫人將入畫帶了過去!」說完,尤氏便賭氣起身去了。

惜春最後補了一句:「若果然不來,倒也省了口舌是非,大家倒還清淨。」

由上可以看出,惜春是鐵了心要和寧國府斷絕關係。把入畫送回寧國府,和尤氏等寧國府的人不再往來,這樣就不會再產生那麼多的口舌是非了,惜春反而能因此落得清靜。

人越清淨,離佛也就越近。

綜上所述,惜春雖然年紀輕輕,但其實她是一個很有智慧的女子。在捨棄入畫這件事情上,惜春可謂是用心良苦,她這樣做,其實蘊含了一石三鳥的智慧:一來成全了入畫和自己哥哥住在同一個府裡,不會再重演因私自傳送物品而引來的是非;二來寧國府太多專能造謠生事的下人,入畫回歸寧國府,還能助尤氏一臂之力;三來惜春斷了和入畫、和寧國府眾人的關係,這樣自己就可以安心出家了。

可見,只有越懂惜春捨棄入畫的苦心,你才會越懂這個小女孩的大智慧!

對於惜春和《紅樓夢》,你的看法是怎樣的呢?歡迎在下面留言和我互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她最後為什麼要出家?
    惜春是賈府的四小姐,賈珍的親妹妹,紅樓四春之一,金陵十二釵正冊排名第八。惜春是賈府姐妹中年齡最小的,她出場不多,所佔筆墨很少,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她會畫畫以外就是在抄檢大觀園後冷血趕走入畫一幕,被尤氏說成「心冷口冷」之人。而且根據判詞,惜春的最後結局是出家為尼,每日與青燈古佛為伴。
  • 《紅樓夢》暗用山石伏線,繡春囊一石三鳥,可惜風流靈巧的晴雯了
    《紅樓夢》全書分兩大部分,賈寶玉家的錦繡富貴噶然截止於第七十四回惑奸讒抄檢大觀園,矢孤介杜絕寧國府。此回的引線是繡春囊事件。《紅樓夢》暗用山石伏線,繡春囊一石三鳥,可惜風流靈巧的晴雯了。繡春囊是用五色絲線纏成的且上面有春宮圖畫的香囊,香囊又名香袋、花囊。
  • 87版紅樓夢人物手繪,黛玉最美,王熙鳳最像,寶釵撲蝴蝶最風趣!
    關於她的畫作永遠不會少。由於是我國的經典,那麼小編認為用西方的油畫表現不是非常地合適。今天,就給大家帶來的是一組古風水墨的紅樓夢人物圖。小說中對她的描述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黛玉第一次進賈府,沒有看到她的人,卻先聽到了她的笑聲。王熙鳳長著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韻。這樣對比一下上面的畫,感覺還是非常形象的。眉眼之間畫出了她的聰明和狠辣。
  • 《紅樓夢》人物小紅
    #紅樓夢人物原來是怡紅院的丫環,後來賈寶玉住進怡紅院,她就成了賈寶玉的丫環。因為名字中含有玉字衝撞了寶玉和黛玉而改名小紅。小紅雖然只是大觀園中一個三等小丫頭,起初在榮府是個極不起眼,在怡紅院做些灑掃、燒茶爐子、餵鳥澆花的雜役,甚至寶玉都不認識她,但她很了不起。在第二十四回,紅玉替寶玉倒茶,被秋紋、碧痕斥罵。小紅與賈府眾丫頭不同,她的獨特性格,和高標的才幹。
  • 《紅樓夢》前三章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半部《紅樓夢》作為描寫古代上層社會落沒的書。書中展示了上層社會的衣食住行、花團錦簇。但是書中有些細節卻叫人細思極恐。1.補天石疑是被僧道誘拐進紅塵。那補天石明明在無稽崖呆得好好的,剛修出靈性就遇到了一僧一道在他旁邊談論修仙的不易、人間的富貴。這分明是勾引補天石去享富貴,畢竟好逸惡勞是生物的天性。
  • 87版《紅樓夢》作曲耗時四年半:一入紅樓,終身不醒
    9月6日,在北京奧林匹克音樂季上,《紅樓夢古典之夜》再次唱響那一首首紅樓夢曲,讓人夢回紅樓。 悽婉悲傷的片首音樂,如今已經成為《紅樓夢》音樂的「標配」,網友說:只要一響起這個音樂,感覺《紅樓夢》就在眼前。 鑄就整個紅樓夢曲靈魂的人,叫王立平。
  • 87版紅樓夢有多用心?黛玉進賈府下轎時的一雙手,整整畫了兩小時
    87版《紅樓夢》從播出至今,已經32年了。自87版《紅樓夢》電視劇播出之後,著名導演謝鐵驪又拍攝了89版電影《紅樓夢》,李少紅更是在2010年範圍內進行全國範圍內的大規模選角,後被稱為新版《紅樓夢》。然而,雖然後來劇組的資金以及拍攝條件等較87版要優越很多,但至今為止,87版《紅樓夢》仍是無法超越的經典。其中,演員選角是最大成功。
  • 傻大姐的傻,已成了《紅樓夢》中的經典?
    》中有一個不起眼的的粗使丫環,名字叫傻大姐,雖說出場僅有二次,卻都帶來重大的"紅樓"事件。 恰好碰見賈母身邊的粗使丫環傻大姐正笑嘻嘻地迎面而來。 於是,這隻引發海嘯的"蝴蝶"不經意間閃亮出場。只見她手裡拿著個"花紅柳綠的東西",正準備拿去與賈母看。 邢夫人拿過來一瞧,原來是只繡得華麗精彩卻不堪入目的"五彩繡香囊",嚇得趕忙死緊攥住,警告傻大姐不得告訴他人,"以後再別提起了。"
  • 紅樓夢:天上掉下一個林妹妹,她長著一雙大腳還是長著一雙小腳?
    今日對了坎兒,這丫頭想必就是她了。 在這裡,王夫人明確說晴雯長得像林黛玉,而晴雯是長著一雙小腳的。 《紅樓夢》第七十回,一天大早襲人讓寶玉去外屋幫忙。原來晴雯和麝月兩個人按住溫都裡那膈肢呢。寶玉披上灰鼠襖子出來一瞧,只見他三人被褥尚未疊起,大衣也未穿。
  • 紅樓夢是一股清流,體現了在古代對女性的尊重
    《紅樓夢》是了不起的。它在中國古典文學裡面,帶來了一個全新的空前未有的東西,就是把女人當人,對女性尊重。封建社會把人不當人,尤其是女性。還有「三言二拍」裡面那些女性,總是搶劫、欺騙、拐賣的對象;《金瓶梅》裡的女性,是以受侮辱受蹂躪為樂為榮的卑賤汙獨的形象;<水滸傳》裡的孫二娘、顧大嫂,是「母夜叉」「母大蟲」的形象;扈三娘是無意志,無感情,全家被梁山好漢殺了,卻聽憑宋江指配給曾是她手下敗將的王矮虎,從此自自然然地人了梁山一夥,好像是個機器人似的形象;潘金蓮和潘巧雲,則是活該在英雄好漢的刀下剖腹開膛的形象。
  • 古代的丫環是什麼地位?只知道她地位低,但沒想到這麼低
    丫環的由來其實在古代早期,「丫鬟」一詞指的是一種女子的髮飾,後來,只是因為婢女大多都梳這種髮飾,才稱婢女為「丫鬟」,年輕的婢女稱作「丫鬟」,年老的婢女稱為「老媽子」或者「嬤嬤」,相信《還珠格格》裡的「容嬤嬤」讓大家印象深刻,其實她也是丫環,只不過因為是皇后的乳母,有皇后做靠山,地位比其他下人高了一點而已。丫環也有分別?
  • 貼身丫環要走,齊白石苦苦挽留:別走,做我兒媳吧
    這或許體現出了齊白石最大的自信,也暴露了齊白石最大的自卑。因為,對於書畫而言,晚年時的齊白石自信之至,無需再努力和要求,世人都必定會認可,他總是說自己在詩書畫印四個方面,畫是最差的,恰恰說明了他對於自己繪畫的自信——他越是「貶低」自己的畫,世人反而會愈發推崇他的畫;
  • 趣遊大觀園 細品紅樓夢1:賈寶玉就是這塊石頭的化身
    一:南門廣場銜山抱水建來精,多少工夫築始成。天上人間諸景備,芳園應錫大觀名。大觀園是一座 極富特色的古典園林,也是87版紅樓夢的影視拍攝基地,在書中被稱作是「京門玉戶神仙府 ,桂殿蘭宮妃子家」的顧恩思義殿就在這裡。
  • 《紅樓夢》李紈槁木死灰,只是人設,詩情畫意,才是真正的她
    #紅樓夢#李紈的父親是大學校長,系金陵名門,族中男女皆讀書。到了李紈這裡,父親突然改主意,崇尚女子無才便是德。不給她受正規教育,只讀了幾本列女傳,女四書,重點放在女紅。這有點奇怪,我甚至產生了一個腦洞。李守中與賈政同是金陵人,二人交好,起了做親家的念頭。李紈和賈珠從小就定親,所以李守中按照賈府對兒媳的標準來養李紈。
  • 上萬隻鴨子衝入田地消滅害蟲,網友:一石三鳥!
    有可能是一種動物、一株植物、一棟建築,或是一個地區的風俗習慣,都能讓人大開眼界。這些是宅在家中無法觀察到的事情,可見旅遊的意義所在了。說到泰國,相信小夥伴們都不陌生。泰國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國家,擁有著一些較為奇特的風俗習慣,每年都能吸引不少遊客前去旅遊觀光。泰國有多奇葩呢?上萬隻鴨子衝入田地消滅害蟲,究竟是怎樣一個場景,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87版《紅樓夢》之小紅劇照:受人欺負的三等丫環,結局最幸福
    《紅樓夢》中小紅的原名叫林紅玉,因為犯了主子的名諱,繼而改名叫小紅,她原本在寶玉房裡當差,做的都是一些粗活,講明了就是個三等丫環,因為人長得漂亮又聰明,所以常常遭到其他丫環的排擠,處處受欺負,甚至被其他丫環譏諷「你也配端茶倒水」,好在,小紅時來運轉,被二奶奶發現了她的聰慧和機巧,進而成了王熙鳳身邊最貼心得力的丫環
  • 賈母那麼多丫環,為何獨寵傻大姐?她是真傻還是裝傻?
    《紅樓夢》中也有這樣一個人物就是賈母身邊的傻大姐。《紅樓夢》中的老爺、太太、公子、小姐、丫頭、婆子那都是個頂個的聰明靈透,為何賈母偏偏喜歡一個傻大姐?即便她「總有越禮之處」,賈母也不責備她,反而縱她四處遊玩。再看茜雪、金釧、晴雯、芳官這些聰明的,說打就打,說攆就攆了,到底呆大姐有什麼本事,叫賈母如此寵愛她呢?
  • 從三場大戲,看《87版紅樓夢》如何設計場景
    接下來,我就以劇中三場大戲為例,和大家分享一下,劉寶俊如何設計《87版紅樓夢》的場景。場景一:秦可卿出殯秦可卿出殯,是《紅樓夢》裡第一場大戲。原著裡面,秦可卿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她是寧國府第五代女主,賈蓉的嫡妻,身份極其尊貴。同時,她又是公公賈珍心愛的女人,公媳二人有扒灰之好。
  • 一入紅樓深似海,三讀《紅樓夢》,箇中滋味皆不同!
    我們一生,不可能只讀一本書,但若能讀透一本書,實在是一種造化。閱讀,是筆者的一個愛好。雖然不能與一些大家相比,但也有自己的一些心得。在所讀的書裡,最喜愛的莫過於曹雪芹先生的《紅樓夢》了。曾三讀《紅樓夢》,箇中滋味卻皆不同。第一次接觸《紅樓夢》,還是讀初一時的暑假。記得那次放暑假前,與小夥伴一起去學校旁邊的書店裡淘了幾本書,有《愛的教育》、《童年》、《寄小讀者》、《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其中《紅樓夢》是我最感興趣的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