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李紈槁木死灰,只是人設,詩情畫意,才是真正的她

2021-01-09 我是思月

#紅樓夢#

李紈的父親是大學校長,系金陵名門,族中男女皆讀書。到了李紈這裡,父親突然改主意,崇尚女子無才便是德。不給她受正規教育,只讀了幾本列女傳,女四書,重點放在女紅。

這有點奇怪,我甚至產生了一個腦洞。李守中與賈政同是金陵人,二人交好,起了做親家的念頭。李紈和賈珠從小就定親,所以李守中按照賈府對兒媳的標準來養李紈。

那麼,做賈府兒媳標準是什麼?你且看看王夫人,邢夫人,尤氏,鳳姐,秦可卿。一個信佛,一個愛錢,一個懦弱,一個潑辣,一個美。共同點是:不讀書。

賈府奇怪,培養女兒很用心,賈敏與林如海琴瑟相合,感情甚篤,推測一下,也是個有才華的女子,不然怎麼和探花有共同語言?元,迎,探,惜,四個女孩對應琴,棋,書,畫,也算精細養育

但他們對兒媳的選擇,似乎更務實。首先,門楣得比自己略低。現成的例子:四大家族以賈府為首,互相聯姻,另三家都想把女兒往賈府送,但賈府女兒一個嫁給探花,一個進了皇宮,都屬「上」嫁。其次,做賈府兒媳,讀書不用太多,能理家才是好的。

從這個角度,大學校長的女兒卻不讀書,講得通。

書裡說李紈自賈珠去世後,帶著幼子過活,「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聞不問」。但這只是公婆眼中的她,並非全部。

探春起詩社,李紈興致很足,要掌壇,要擬題,還要當評委。

顯示出她的另一面。她才不是小傳裡說的不怎麼讀書。

這是父親心願,大面上也得遵守,但估計背地裡沒少讀。也有一種可能,在娘家確實不怎麼讀書,但嫁給賈珠後,紅袖添香夜讀書。

為什麼這樣講?因為李紈具備極高的詩詞品鑑能力。有些人寫字有天賦,你看他文章就能感覺到。但對文章的鑑賞力,不太可能無端擁有。書讀千遍,其義自現。品鑑文章的素養,非海量閱讀無法做到。

比如,你只看過梁曉聲的苦戀,會感慨女主人公驚世駭俗。但如果你同時讀過茨威格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就會知道,原來這樣的事並不少。

少見,才會多怪。多讀,才能分出好賴。

所謂李紈「槁木死灰」,只是她的人設,是她喪偶之後不得不的選擇。她未必喜歡稻香村,那裡「數楹茅屋」,外面「編就兩溜青籬」,下面「分畦列畝,佳蔬菜花,漫然無際」。

只是家長覺得一個寡婦,就該住這樣簡樸的屋子,才符合身份。沒有誰問李紈願不願意。他們給她雙倍月銀,雙倍年終分紅。使人覺得「厚道,不虧待守寡兒媳」。這是一齣戲,彼此無壞心,但戲就是戲。

李紈連懷念丈夫都不能人前提,不然一堆人來勸。勸也是善意,只是心裡苦是勸解決不了的。允許她正常表達情緒,或許比雙倍月銀更有利心理健康。但是,這不被允許。

開詩社,和小姑子小叔子在一起的李紈,表現出不一樣的自己,活潑許多。第一場詩,是李紈提議詠白海棠,賞雪聯詩也是李紈的提議。寶玉輸了,她罰他去櫳翠庵求一支紅梅。

這些富有美感,詩情畫意,是李紈另一面。非常珍貴而又真實的一面。甚至因為這段快樂的日子,她罕見任性一回,說: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她。

這麼分明的情緒,幾乎只有這一回。李紈為什麼不喜歡妙玉?我也略揣測一下。

妙玉入佛門是自願嗎?不是。只因小時多病,姑蘇僧道二人組說:得出家才能好。父母疼她,買了許多替身,不中用,這才不得不親自出家。

繼而父母死去,她跟師父在廟裡生活,雖帶髮修行,但也讀書認字,也寫詩品茶,也用丫環嬤嬤,還交往了一個閨蜜,邢岫煙。

佛法云:四大皆空。她哪裡空過啊?分明是佛門裡的閨秀。中秋夜湘雲與黛玉聯詩,她走出來說:太頹唐,有失我們閨閣面目。可見在她心裡,依然以「閨閣」自居。

賈母訪籠翠庵,誇她把草木侍弄得好,兩人說話雖少,但如果你懂茶道,就能看出門道。劉姥姥喝過水的杯子她嫌髒,說幸好自己沒用過,不然砸了也不給她。

暗暗請寶釵黛玉吃好茶,拿了名器給她倆用,卻拿自己家常綠玉鬥給寶玉喝茶,又偏說,你是沾她倆光,只你來,我才不給這好茶。

欲蓋彌彰。後來寶玉大雪乞紅梅,不就是一個人去的麼,黛玉也知道,必得他一個人去,旁人一起去她反而不會給。寶玉生日,妙玉送來拜帖。這哪裡是出家人應有的六根清淨?

妙玉生在佛門,卻種種矯情,言語大膽,做事出格。李紈雖生在繁花似錦中,卻不得不洗盡鉛華,孤獨度日。難免對她的恣意和矯情看不上。

妙玉住櫳翠庵。

「順著山腳剛轉過去,已聞得一股寒香拂鼻。回頭一看,恰是妙玉門前櫳翠庵中有十數株紅梅如胭脂一般,映著雪色,分外顯得精神,好不有趣。」

歷來寫梅花,最有名便是: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約黃昏。暗香浮動,或許是妙玉心思在動。

李紈住稻香村,除了茅屋籬笆,「有幾百株杏花,如噴火蒸霞一般」。那幾百株杏花,或許便是李紈藏不住的熱情。

李紈厭惡妙玉,妙玉卻在中秋夜繼詩時寫到:鐘鳴櫳翠寺,雞唱稻香村。雖是寫景,卻將這兩處相連。

妙玉是雲空未必空,過潔世同嫌,結局終陷泥淖。李紈是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

一樣的可憐人,要那虛名兒做甚。

END

今日話題:在《紅樓夢》中,你最喜歡的人物是誰

相關焦點

  • 《紅樓夢》中李紈真的是「心如枯井」、「竟如槁木死灰一般」嗎?
    《紅樓夢》中的李紈,是賈珠的妻子,是榮國府二房的長媳,但賈珠早逝,李紈年紀青青便成了寡婦,書中說她活成了"槁木死灰」。但是,如果不是萬不得已,誰願意活成槁木死灰呢?李紈有兒子在,她有最大的底牌,她怎麼會真的"心如枯井"呢?
  • 李紈剛出場時心如槁木死灰,後來卻有了青春活力,她都經歷了什麼
    李紈剛出場時心如槁木死灰,後來卻有了青春活力,她都經歷了什麼李紈是金陵十二釵之一,她本來是賈政的長子賈珠的妻子,但是卻因為賈珠早逝,只能年紀輕輕的就守起了寡,自此之後她就心如死灰,滿心裡就只有孝順公婆,然後養育好自己的兒子,但是我們看到了後面,就會發現李紈根本就不是一個心如槁木死灰的人
  • 李紈看起來默默無聞,與世無爭,其躁動的內心出乎你的想像!
    書中說李紈的父親李守中信奉「女子無才便有德」,所以便不十分令其讀書,只不過將些《女四書》、《列女傳》、《賢媛集》等三四種書,使她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這幾個賢女便罷了,卻只以紡績井臼為要,因取名為李紈,字宮裁。李紈因為自幼受到這樣的教育,再加上婚姻生活的不幸,雖然居家處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無見無聞。這就是李紈給我們的印象,不過是一個行走著的木頭,有氣的死人罷了。
  • 紅樓夢大觀園是少男少女的樂園,為什麼有兩個已婚女性入駐?之一
    《紅樓夢》大觀園裡住著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和賈府三春,賈寶玉等一干人,似乎大觀園裡住的都是未婚男女。大觀園是少男少女的精神家園,和生活樂園。然而大觀園裡卻有兩個已婚婦女,一個是李紈,一個是香菱。李紈是大觀園的常駐者,也是大觀園的管理者。
  • 紅梅白梅皆陪客:李紋李綺作為李紈的堂妹,真的只是副冊的陪客?
    這裡是少Xiao的Ak一47,七郎為您嘮叨不一樣的《紅樓夢》,今天聊一聊金陵十二釵副冊中,第七釵與第八釵,榮國府大佛爺李紈的兩個堂妹——李紋與李綺,講講她們的前世今生。再看看李綺——曹雪芹給她的評價,是通過脂硯齋的批註知道的,她的一字定評是「嫻」字。百度百科上對嫻字這樣釋義:形聲。從女,閒聲。本義:文雅;柔美文靜,莊重不輕浮。這裡的描寫好像要把李綺描繪成文雅柔美的金陵之釵,與李紋的「怡」字一聯繫,一對比,似乎李紋李綺是婚姻美滿、結局圓滿的幸運女兒,但她們姐妹既然上了金陵十二釵副冊上,自然是薄命司薄命冊上的女兒。
  • 李紈判詞「如冰水好空相妒」,作者是在諷刺誰?王熙鳳無端被打臉
    這個「如冰水好」妒忌李紈有兒子,收益地位都讓她不如。心理失衡機關算盡卻「送了卿卿性命」,成為後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笑談」並非「嘲笑、譏諷」,而是後世的議論、警醒和提示。就像現在品讀《紅樓夢》,談論感受書中人物都屬於「笑談」範疇。
  • 李紈放聲大哭內藏隱情,秦可卿的丫頭給出答案
    ①賈珠是榮國府賈母長孫,賈政嫡長子,李紈丈夫,賈蘭父親。不過在《紅樓夢》一開始,就已經死了。冷子興說他:「頭胎生的公子,名喚賈珠,十四歲進學,不到二十歲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②賈瑞是榮國公親派玄孫。祖父賈代儒是榮國公兒子,賈代善弟弟。(註:賈家京城八房沒有旁支,都是寧榮二公八個兒子的後代。
  • 繡春囊遺失,薛寶釵迅速撤離,李紈和尤氏詭異的笑容說明了一切
    這個觀點是與曹雪芹處在同時代的一位《紅樓夢》愛好者提出來的。他的名字叫做徐僅叟。那個時代還有個畸笏叟。當代的劉心武,對這個觀點也很以為然,認為很有參考價值,也是自有邏輯的。查抄大觀園的第二天,薛寶釵就火急火燎地想離開大觀園,引起來劉心武和那位徐僅叟的懷疑。
  • 李紈住的稻香村外,為何開滿紅杏花?賈政要「進去歇歇」就是答案
    寡嫂李紈一同入住代為照顧。李紈最看好的是稻香村,之後的數年時間,她帶著賈蘭就住在裡邊。  稻香村是大觀園內人工建造的一處村野茅屋。一切都是仿農戶規格而建,源於有名的「杏花村」。  王熙鳳想老來窮的機會都沒有……李紈不受老來窮,證明她的晚年母憑子貴得封誥命生活優越。  李紈的幸運,就得自作者給了稻香村外這「幾百株杏花,如噴火蒸霞一般」,「杏簾在望」四字從字面看也是未來有希望。
  • 王熙鳳給襲人穿灰鼠皮大衣,李紈摸平兒衣角,賈府不易察覺的心機
    《紅樓夢》是一部大悲劇,曹翁的高明之處正是從每個人人性的角度探究個人悲劇產生的源頭,曹翁稱為「痴」、「病」。李紈、襲人和王熙鳳三人,無論是正冊還是副冊,都入了薄命司,她們三人的「痴病」其實都一樣,正是爭榮誇耀四字。而這種病雖然在她們的身上體現得各不相同,但正是這種看上去無傷大雅的性格之病,造成了她們人生中不能承受的切膚之痛。
  • 紅樓夢才是真正的佛經
    人生有許多解不開的謎,一個人為什麼會遇到另一個人,一個人為什麼會愛上另一個人,一個人為什麼會恨另一個人。許許多多的糾纏,許許多多的相聚與離別,許許多多的想念與遺忘,許許多多的眷戀與捨棄,《紅樓夢》用「還」這個字來解釋,使這一切糾纏有了慢慢解開的可能。
  • 蔣勳:《紅樓夢》是一部真正的佛經
    我們不只是在讀《紅樓夢》,我們在閱讀自己的一生。   《紅樓夢》其實是一本暢銷書,三百年來,從手抄本流傳,到木刻活字本,到石印本,一直轉換成電影、連續劇,《紅樓夢》不但沒有隨著時間"退流行",《紅樓夢》在不同的世代,發生了久遠而廣泛的影響。
  • 紅樓夢女性人物賞析
    當探春的生母趙姨娘有意借她兄弟死後發賞銀事和探春慪氣,以發洩平日怨氣,和探春理家興利除弊種種果斷氣派,就更逼真 地揭示探春在家中的處境和她的感情天性。可以看出這一喜劇式的吵鬧固然寫趙姨娘的愚弱,作者卻也不無微詞地顯示探春的涼薄寡情。 到了抄檢大觀園才多方面地描繪出探春這個重要人物的形象。她敏感地預覺到這一醜事的嚴重含義。
  • 《紅樓夢》:把竹梢上的蝴蝶撕碎給你看,林黛玉為何死在春天裡?
    要說民間百姓對《紅樓夢》的理解也真夠深刻了,陪葬品——真的就是林黛玉們的標籤——為賈家陪葬。李少紅版《紅樓夢》被網友吐槽拍成了恐怖片,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魯迅說悲劇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給你看,而曹雪芹則把死去的東西,寫得花團錦簇,確實讓人後背發毛。一、黛玉的美好:只應天上有,人間幾無聞。<1>君子之風。
  • 曹雪芹在紅樓夢裡設置的五個小道具,看似不起眼卻寓意深刻
    今天我們來說一下紅樓夢裡的幾件重要道具,所謂道具,就是一些平時並不特別顯眼,但總能在關鍵時刻起到重要作用的物件。這樣的道具,紅樓夢裡很多,今天我只說最重要的五件。第一個道具是通靈玉。這個玉可以說貫穿了紅樓始終,正是因為這塊頑石,經由僧道的點化,成為一塊美玉,經歷了一番紅塵富貴,才有了紅樓夢一書,而男主角賈寶玉正是銜玉而誕,自始至終戴著這塊玉。
  • 王熙鳳連小紅是誰家的孩子都不知道,李紈卻了如指掌
    李紈年輕守寡,由於賈珠的早逝,李紈的生命之花也早早凋謝了。但是曾經李紈也是叱詫風雲的人物,表面和氣好像菩薩一樣,但李紈也是治家的一把好手,就不說她的父親李守中是祭酒,出生書香世家。就有一個人,連王熙鳳都不知道她的底細,李紈卻了如指掌。
  • 87版紅樓夢人物手繪,黛玉最美,王熙鳳最像,寶釵撲蝴蝶最風趣!
    關於她的畫作永遠不會少。由於是我國的經典,那麼小編認為用西方的油畫表現不是非常地合適。今天,就給大家帶來的是一組古風水墨的紅樓夢人物圖。黛玉最憐惜花,認為花落之後埋入土裡才是最乾淨的,於是為落花立冢,埋葬她們,為她們傷心流淚。但是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有感而發,想到了自己的悲慘命運,於是作了一曲《葬花吟》。至今難忘87版電視劇中黛玉在落花飄舞中流淚的場景,真是讓人心疼。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 《紅樓夢》裡最溫暖的一句話,簡簡單單卻直擊人心!
    《紅樓夢》第一主人公無疑是賈寶玉,也有人認為賈寶玉就是作者曹雪芹的化身,《紅樓夢》一書便是作者的自傳,是為自傳說也。初讀紅樓,極容易發生誤解的人物便是賈寶玉。只是你囑咐他們,抬了水,只擱在山門外頭牆根下,別進門來。」寶玉道:「這是自然的。」賈寶玉對於人性的體察和把握簡直細緻入微。妙玉是出家人,帶髮修行,和大觀園中的人接觸並不多,再加上性情孤介,對於她的理解就更乏善可陳了。李紈曾經說過」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他「,聰敏如釵黛也並不能很理解妙玉,」寶釵知他天性怪僻,不好多話,亦不好多坐,吃過茶,便約著黛玉走出來「。
  • 紅樓夢真正的歌者——陳力
    陳力的名氣並不是很大,就是在八七版《紅樓夢》開播的時候,一首首天籟之音從電視螢屏飛出,人們也沒太注意陳力的存在,也許這就是陳力的歌聲太有魅力了,結合劇情唱出了紅樓人的悲愴人生,讓人感動,讓人落淚,以致於只聞其歌,不見其人。其實,陳力確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在長春一汽做化驗員,但是她愛好文藝,是廠裡的文藝團體的一名歌手,經常在舞臺上演出。
  • 《紅樓夢》裡不起眼的小孩子賈蘭:越是缺愛的人越在意他人的目光
    但是很不幸,賈珠早早地就過世了,幼年失怙的賈蘭從此只能與寡母李紈相依為命。按理說,賈蘭作為賈珠唯一的骨肉,應該備受賈母、王夫人等人的愛護和關懷才是,然而並沒有。無論是賈母還是王夫人,目光都落在了銜玉而生的寶玉身上,對賈蘭的態度一直都是冷冷淡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