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少Xiao的Ak一47,七郎為您嘮叨不一樣的《紅樓夢》,今天聊一聊金陵十二釵副冊中,第七釵與第八釵,榮國府大佛爺李紈的兩個堂妹——李紋與李綺,講講她們的前世今生。
七郎曾經撰文曾猜測,金陵十二釵副冊上的薄命女兒有————呆香菱與悍金桂;素岫煙與美寶琴;情尤三與苦尤二;怡李紋與嫻李綺;稚喜鸞與喜四姐;隱秋芳與穩慧娘。李紋與李綺在副冊佔第七、第八位,曹雪芹給她們的一字定評前者為「怡」,後者為「嫻」。今天講講她們倆的故事傳說。
按照脂硯齋在四十九回的幾則批註,李紋與李綺兩姐妹是《紅樓夢》前八十回的不寫之寫之人,在後四十回會有重要章節。就像小紅與茜雪在後四十回有「獄神廟慰寶玉」的段落出現。曹雪芹給李紋的一字定評為「怡」,在百度百科是這樣解析:1.形聲。從心,臺(yi)聲。本義:和悅的樣子。怡然自樂。——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心曠神怡。——宋-範仲淹《嶽陽樓記》。2.喜樂的,使人心神感官愉快的。怡,樂也。——《爾雅》。可以看出曹雪芹想把李紋刻畫成,一個自己快樂而又能給別人快樂的女孩。
再看看李綺——曹雪芹給她的評價,是通過脂硯齋的批註知道的,她的一字定評是「嫻」字。百度百科上對嫻字這樣釋義:形聲。從女,閒聲。本義:文雅;柔美文靜,莊重不輕浮。這裡的描寫好像要把李綺描繪成文雅柔美的金陵之釵,與李紋的「怡」字一聯繫,一對比,似乎李紋李綺是婚姻美滿、結局圓滿的幸運女兒,但她們姐妹既然上了金陵十二釵副冊上,自然是薄命司薄命冊上的女兒。而李紋的「怡」與李綺的「嫻」,只是曹雪芹耍得一個障眼法,其目的是反其意而用之——其中有著對李紋李綺姐妹,甚至李紈的諷刺。
金陵十二釵副冊上的人物,在前八十回中按照戲份的重要性可對半分成兩組:一半的人戲份特別充足,形象也十分鮮明——如尤二姐與尤三姐姊妹倆;另外的一半則好像是來充數的,比如李紋與李綺這對親姐妹,喜鸞與四姐兒這對堂姐妹。李紋和李綺這對姐妹,雖然名義上是榮府大奶奶的堂妹,正裡八經的千金小姐,但在同時到達榮國府的四根水蔥兒中,她們的地位與身份高不成、低不就,處於一個不尷不尬十分微妙的境界。
同她們一同出場的寶琴與岫煙都有本色兼出色的戲份——寶琴一出現便得到賈母的賞識,立刻逼著王夫人認作乾女兒,而此回的回目就叫「琉璃世界白雪紅梅」,是寶琴一出場就暗出上了回目。接下來便是寶琴披鳧靨裘紅梅下立雪,薛小妹新編懷古詩。而邢岫煙的戲份開始並不顯山露水,而隨著劇情的抽絲剝繭,她的形象躍然紙上——岫煙訪妙玉恰逢寶玉,對怡紅公子談論的一大段話,促使寶玉醍醐灌頂,「恍如聽了焦雷一般」,可以說對於寶玉將來出家的宿命,起到了若有若無的推導作用。
細數下來,全書出現李紋、李綺姐妹的名字一共出現九次,而卻都是出個名字,並沒有戲份,更無什麼藝術形象。甚至於蘆雪廣群芳眾豔齊聚的宏大場面,曹雪芹用一支神來之筆描寫寶玉、黛玉、寶釵、湘雲、鳳姐的穿著,與她們一起入住大觀園的寶琴身穿賈母剛給鳧靨裘,而拱腰打背的岫煙穿著家常衣服。而作為榮國府二房的長媳李紈的堂妹的李紋李綺卻獨沒有提,只是籠統地粗略地提到一句「只見眾姊妹都在那邊,都是一色大紅猩猩氈與羽毛緞鬥蓬。」
筆者曾撰文寫道——能上金陵十二釵畫冊,入駐薄命司,在情榜上有名的女子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四大家族的千金小姐或主子奶奶;進出或入駐大觀園或魂歸太虛幻境;與寶玉也就是絳洞花主或神瑛使者有交集。李紋李綺姐妹倆是李紈的堂妹,應該是屬於小家碧玉型。在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開篇有對李紈的詳細介紹:「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為國子監祭酒。族中男女,無有不誦詩讀書者……。」後有脂硯齋的紅筆書評:未出李紈,先伏下李紋、李綺。
總觀李紋、李綺的出現出場,不如薛寶琴的大張旗鼓的描寫,也不如邢岫煙的細水長流的刻畫,但其姐妹的出現雖為補託李紈的故事傳說,卻也是泛泛之筆。後四十回有對李紈賈蘭母子大書特書的情節,做為李紈的拾遺補缺之筆,李紋李綺姐妹自然也是大寫特多之人,至於情節內容,既然上了金陵十二釵副冊,自然也是薄命司的薄命女兒了。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少Ⅹiao的AK一47,一枚沉醉於《石頭記》的膠東兒郎,每天嘮叨不一樣的「紅樓夢」的趣聞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