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前陣子捐了30萬隻口罩給越南,但越南又捐給歐洲及鄰國超過百萬隻口罩。消息傳出,昨天引起臺灣民代們質疑捐口罩給越南的必要性,直指民進黨當局「外交」要做得踏實,不要給人家看笑話。
國民黨籍民代呂玉玲質詢臺外事部門主管吳釗燮時指出,臺灣的「口罩外交」第一批送出1000萬隻,第二批送出700萬,是依據什麼原則?吳釗燮表示,第一是看國家和地區大小,第二是看災情嚴重性。
呂玉玲追問,「你確定他們真的有需要嗎?」
民進黨籍民代何志偉也不解地說,捐贈越南口罩是否符合效益?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則表示,越南都在送別人口罩,我們還去送給他,不如直接把口罩送給越南送的國家就好了。
吳釗燮趕緊說,民進黨當局捐送口罩給別國和地區都是為了幫忙防疫,沒有政治目的,目前也沒有再捐口罩給越南的規劃。臺外事部門也強調,「捐口罩」給越南是經討論「互惠互利」的安排。
或許是要減少阻力與障礙,臺外事部門選擇用話術來隱瞞事實、甚至誤導臺灣民眾。臺媒指這種低劣的手法,著實令人厭惡。因為防護用品的問題,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黃子哲踢爆,臺外事部門不僅把臺灣民眾糊弄得團團轉,連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受騙上當。
日前,臺灣與美國籤訂「防疫夥伴關係聯合聲明」,還捐給美國10萬口罩,美國則「回贈」30萬防護衣。至少臺灣民眾以及媒體幾乎都認知臺灣和美國是「交換」防疫物資,而且還是用口罩換防護衣。臺媒指出,事實上,連陳時中都覺得「划算」,還點出10萬隻口罩相較30萬件防護衣的價格,其實相差甚遠。豈料一個月後,吳釗燮才吐露實情,那是「交易」不是「交換」。換言之,臺灣是「捐」口罩給美國,但美國則是「賣」防護衣原料給臺灣。
黃子哲表示,「防護衣原料也很珍貴,美國願意保留給臺灣,我們花錢買也不是不行,外事部門就大方誠實地說出來就好。」但口罩是戰略物資,民進黨當局不僅強制徵用,還用公帑投入生產。所以口罩怎麼用,臺灣民眾當然有知情的權利。
「臺媒指出,臺灣行有餘力,應該要對需要幫助的國家和地區給予幫助,這是人道關懷與「善盡國際社會責任」,相信民眾都會給予支持,但也要先自助才能助人。事實上,臺灣從疫情爆發以來一直都缺口罩,缺到就連臺軍中都曾經一度10人只配發一個口罩,可民進黨當局卻四處捐口罩,搞「口罩外交」……」
可是,見效了嗎?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夫人何晶的反應及德國外交部發言人表達感謝時絕口不提「臺灣」,讓島內一些網民玻璃心碎落一地,也讓民進黨當局借疫情勒索「國際空間」的企圖不見效,只「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