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考驗著企業擁抱變化、快速應對的能力。疫情防控當前,我市多家企業新增防護服生產線,加班加點為疫情防控一線人員生產防護服,一件件防護服體現了企業抗疫情、促發展的決心和力量。
新上項目
虎豹集團新增防護服生產線——
首批17000件防護服運達武漢
2月26日下午6點,江蘇虎豹集團總經理蔣迎春收到消息,由虎豹集團生產的首批17000件勞保級防護服已到達湖北武漢,供公安、保安、保潔等人員使用。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虎豹集團積極行動,向武漢捐款100萬元,並持續購置防疫物資馳援武漢。
由於防疫物資十分緊缺,虎豹集團決定發揮多年服裝生產技術優勢、人才優勢,向社會採購口罩生產線和防護服生產線,先期採購到兩條防護服生產線。「兩條生產線近百名員工加班加點,每天滿負荷生產,日產達到3500件。」企業生產總監張明銀介紹,未來幾天,還將生產35000件勞保級防護服陸續發往武漢等地。
同時,虎豹集團緊鑼密鼓採購口罩生產線,設備預計於3月初全部安裝到位,日產能將達到40萬隻。3月初,虎豹集團預投產醫用一次性口罩。「預投產的醫用一次性口罩將優先向政府捐贈,其次滿足學校和企業一線復工需求,最後向有特殊緊急需求的單位提供。」蔣迎春表示。
主動轉型
面對疫情,這家代加工企業選擇轉型——
層層把控,趕製醫用防護服
「這批裁剪好的布料沒問題。」2月29日上午,在江蘇威立安防護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內,檢驗工剛檢驗完一批新裁剪好的SMS無紡布,這些SMS無紡布將用於防護服的製作。
威立安公司是一家為波司登、諾詩蘭、探路者代加工衝鋒衣的企業,有著成熟的壓膠技術。面對疫情,企業選擇轉型生產醫用防護服。「一方面是當前形勢促使企業轉型,另一方面也是想為疫情防控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企業負責人蔡洪澤介紹,春節後,企業一邊申請復工,一邊申報防護服生產,於2月17日開始生產防護服。
製作車間內,一臺臺重機縫紉機快速運轉。工人們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雙手抓著無紡布料在機器上輪轉。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塊無紡布逐漸製成了一件防護服。「防護服的品質很關鍵,針距要保證每公分14針,線跡均勻、平直,不得有跳針。」女工劉宗琴向記者介紹工作要領。
記者注意到,每臺機器旁邊,都有一臺水壓儀。劉宗琴告訴記者,上、下午開工前,會將壓好的襠部無紡布放在水壓儀上檢測。「這個部位布料最易滲水,按照防護服水壓標準,如在標準最大值,無紡布沒有滲水,就可以開始製作。」
在壓膠車間,壓膠工正將一件防護服放在壓膠機上,對準縫紉縫隙壓膠。蔡洪澤告訴記者,在縫隙處壓上膠條,是防護服「身份」轉換的標誌,壓膠代表著該防護服具有醫用防護效果。壓膠完畢後,防護服將送至檢驗區,四名檢驗工將一件件防護服攤開,每人看一個部位:壓膠是否完好,布料是否完好無破損,拉鏈自鎖是否正常,不能有多餘的線頭。最終,經檢驗合格的防護服裝袋入箱。
蔡洪澤介紹,公司具備製作醫用防護服的資質,目前是幫助其他廠家代加工。公司已申報更高級別的資質,下周可望獲批。屆時,我們將生產自己品牌的醫用防護服。
校企聯手
揚州職大與久程公司聯合研製改良版防護服——
防護性能提高,穿脫更便捷
裁剪、縫紉、壓膠、檢驗、包裝……記者日前從揚州職大了解到,該校紡織服裝學院與揚州久程戶外用品有限公司聯合研製改良的民用級別防護服已投入生產,新款防護服採取了較新的生產工藝,提高產量的同時,也增加了防護性能。
「目前市面上的民用級別防護服縫紉的接口較多,每條接縫都需要壓膠,這意味著人工耗費多且成本高。」參與研製的紡織服裝學院教師戴孝林介紹,在老款防護服的基礎上,學院教師將防護服上的接縫壓縮到最少,「比如,原來帽子上有兩條接縫,現改為一條,肩膀原有接縫也進行改良,接縫減少成本降低,防護性能卻更高。」
該校紡織服裝學院院長徐繼紅介紹,改良後的「2.0」版本防護服更注重穿脫的便捷,「老版防護服採用尼龍子母搭扣,新版採用膠條封閉,防護性更佳。新版防護服採用無紡布面料,外層為特殊塗層,相對而言更輕薄。同時,新版本符合人體線條,穿脫更加方便。」
據悉,目前,企業已接到南京市衛健委、蘇州市衛健委等幾家單位約20萬套民用級別防護服訂單。
記者 吳忠祥 張旭 李彬彬 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