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萬物生發的季節,從飲食養生角度來說,也是吃「芽」的好時節。
最為常見的芽類菜就屬豆芽了,豆子在發芽的過程中,不但外觀發生了改變,營養也跟以前大不相同。比如豆子中基本不含維生素C,但發芽後其含量大大增加,其中部分蛋白質也分解為各種人體所需的胺基酸,更有利於人體吸收。
其實,豆芽生長周期短,生長過程中受外界溫溼度環境影響小,不僅春季應景兒,而且是一年四季都「應季」的新鮮蔬菜。
那麼,你知道常見的黃豆芽、綠豆芽營養價值、烹飪方式究竟有什麼不同嗎?今天,小編就帶你一探究竟。
◆營養:黃豆芽更勝綠豆芽
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中,綠豆芽、黃豆芽相關數據營養成分對比如下:
從以上數據看出黃豆芽的蛋白質、維生素C、鈣、鉀、鎂等營養素的含量高於綠豆芽,而維生素B1低於綠豆芽,因此總體來說,黃豆芽的營養更勝一籌。
◆食用:皮膚長痘吃黃豆芽,口腔潰瘍吃綠豆芽
黃豆芽味甘、性涼,入脾、大腸經;居有清熱明目、補氣養血、防止牙齦出血、防心血管硬化、降低膽固醇、健腦等功效,尤其適合便秘、血脂高、皮膚長痘、脾胃溼熱等人群食用。
綠豆芽味甘、性寒,營養價值高於綠豆本身,具有清熱解毒、祛溼利尿、消暑除煩等功效,經常吃綠豆芽還能軟化血管和降血脂,尤適合小便不利、大便秘結、熱病煩渴、痰溼火盛、目赤腫痛、口腔潰瘍等人群食用。
◆烹飪:黃豆芽要搭配肉,綠豆芽要快炒
從烹調角度說,黃豆芽適合久炒,最好和肉一起吃,例如肉絲炒黃豆芽、水煮魚、燉肉湯。
酸湯小酥肉
綠豆芽含水量比黃豆芽更高,一般用來素炒,且烹炒時間一定要短。
在「中華豆芽宴」直播活動現場,資深級中國烹飪大師李志順曾用芽狀元天然綠豆芽烹飪了一份最為家常的「酸辣綠豆芽」,他在分享「豆芽秘籍」的時候就提到四個字「大火快炒」,在豆芽表面快要出水的時候,就得出鍋,這樣才能保證豆芽爽脆的口感。
李志順還提醒說,黃豆芽、綠豆芽均性寒,烹調時放點薑絲,可中和其寒性。
◆提醒:挑選豆芽要「一聞、二看、三認」
豆芽營養價值高,價格又很平民,在市場上極受歡迎。但經常有人問,豆芽品質良莠不齊,究竟怎樣才能選到真正安全健康的豆芽?記者採訪了全球產能最大的豆芽生產企業——芽狀元天然豆芽相關負責人,為您總結出以下幾點:
第一,聞氣味。好的豆芽聞起來很清香;而壞豆芽仔細聞,會有一股化學製劑的味道。以芽狀元天然豆芽為例,只用水和豆子生產,而且是350米深的優質地下水、達到出口標準的優質芽豆,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任何添加劑,保留了豆子原本的清香,很多消費者都說,芽狀元的豆芽吃起來有豆香味兒。
第二,看長相。好豆芽是有根須的,鬚根很長,這是符合生長規律的;而壞豆芽有的使用了無根劑,沒有根須。再有就是,好豆芽的顏色比較自然,會有一點泛黃;而壞豆芽由於使用了漂白劑等非法添加物質,一般看上去都特別白。
第三,認品牌,儘可能購買預包裝的豆芽。包裝豆芽相對於散裝豆芽,更乾淨,避免在運輸中產生二次汙染。芽狀元天然豆芽全部是環保材料包裝,而且在包裝上都有專屬的溯源二維碼,購買食用之前,可以先用手機掃一掃,就能看到這盒豆芽詳細的生產信息,目前,芽狀元是中國第一家實現「芽苗菜可追溯系統」的豆芽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