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農民挖出了「蛇洞」,考古專家喜出望外:下面有一座千年古墓
文/一休道
湖北的來源,是因為位於長江的中遊和洞庭湖的北部。簡稱為「鄂」。襄陽是楚文化、漢文化以及三國文化的發源地,是古代經濟及軍事的重要之地,有著「華夏第一城池」、「兵家必爭之地」以及「鐵打的襄陽」等稱呼。在湖北襄陽的一座小山村裡就曾發現了一座戰國將軍的墓地。
事情發生在1972年,湖北一個名為施坡村的小山村裡,一位農民正在地裡幹活,在挖土的時候,挖出了一個洞口,然後就在農民往下查看的時候,卻發現裡面有東西動,就爬行的蛇蟲一般,嚇得農民一位挖到了「蛇洞」,急忙跑了回去。之後他又將此事告訴了村子裡的人,於是幾個膽大的就一起去查看「蛇洞」了,後來發現不過是植物的根須在動而已。
但是,他們在地面又看到了磚砌的地下建築,就想到這可能是一座古墓了。此事引來了襄陽縣的考古學家們,在查探過之後,發現這可能是一座千年前的戰國古墓,頓時變得喜出望外。但是在考古隊挖掘古墓的過程中,臉色逐漸變得難看了許多,因為他們在古墓中發現了一個25米深的盜洞,洞口直達古墓的墓室,考古專家的興致也漸漸變得淡了下來。
在經過了半年多的挖掘中,考古隊挖出了上百件青銅兵器,這意味著這座古墓是一位戰國將軍的古墓。而在這上百件的兵器中,一件被腐蝕的特別嚴重的兵器吸引了人們的目光,經過了上千年的土壤腐蝕,此劍的劍身已經殘缺不堪了,剩餘的劍身長為39釐米,寬為3.5釐米,劍柄為圓筒形狀,在劍身上還有「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10個銘文。
可見這把青銅劍便是聞名世界的吳王夫差劍,考古專家看到這把曠世寶劍之後,興奮的直呼,幸虧盜墓賊眼睛瞎,丟下這麼一把曠世寶劍。這把毫不起眼的青銅劍中,專家還發現了一個難解之謎,那便是這把之後差不多4釐米寬的頸部卻刻著10圈同心圓的紋飾,同心圓下面還刻著短線的紋飾,在用遊標卡尺對同心圓壁進行了測量之後,發現他的厚度竟然之後0.1毫米,這即使是現代的數控工具機都難以做到如此完美,更何況是當時的手工製造。這也那個這把青銅劍顯得更加珍貴無比。
一休道觀點:吳王夫差劍是青銅兵器中難得的珍品,據《史記》中的記載,吳王夫差非常的喜歡製造兵器,並且還親自參與。他的父親便喜歡收集寶劍,而吳王夫差也是隨其父親,至今我國出土的吳王夫差劍已經有9柄了,吳王夫差如果不當君王的話,一定是一位技術非常高的鑄劍師了。對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
參考文獻《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