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轉型還是賣掉自己,這 2800 萬美元都是一個好的開始
這是黑莓轉向計劃的第二個季度。
昨天晚上,黑莓發布了 2015 財年的全年財報。在過去的 12 個月裡,黑莓度過了有史以來最慘澹的一年。但是,情況也沒有那麼糟。
截至 2 月 28 日,黑莓在過去的這個財季收穫了 9 年以來最低的營收,6.61 億美元,同比下跌 32%。然而去年同一時期,黑莓的營收同比跌幅曾經達到 64%。
去年 9 月,以積極削減成本為名的新任 CEO 程守宗開始著手「八個季度轉向計劃」:開源節流。剛剛過去的這個財季是轉向計劃施行的第二個季度。從目前的現狀來看,這一計劃進行的還不錯。
收入越來越少,但不虧了今年頭三個月,長期虧損的黑莓公司終於扭虧為盈了。相比起去年同期 4.23 億美元的虧損, 2800 萬美元的利潤雖然不多,但是意義重大。為了獲得今天這點微薄的利潤,黑莓正在經歷了相當艱難的轉變。
同時,手機也越賣越少在智慧型手機市場,Windows Phone 如果還有一點信心,那應該是由市場份額已經低到可以忽略不計的黑莓帶來的。黑莓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已經跌回了 8 年前的水平,在這一季度,它們僅僅賣出了 130 萬臺智慧型手機。與此同時,iPhone 在上個季度的銷量突破了 5000 萬。
曾幾何時,在美劇《緋聞女孩》中上東區姑娘們還用著黑莓手機的 2010 年,iPhone 的銷量還曾被黑莓壓制過一段時間。
但這一切都在計劃中黑莓也沒打算賣出更多手機,上季度黑莓用於手機銷售與市場的費用僅佔總體支出的 32%,而去年同期這個比例是 50%。
一家公司在規模足夠大的時候建立起自己的採購和生產渠道,在銷量下跌之後,賣出閒置的工廠和土地,其實是相對安全和明智的決策。
程守宗接任 CEO 後,將黑莓的發展方向定為四大支柱業務:硬體(手機),企業級軟體,增值服務和黑莓技術解決方案。
2013 年 12 月,黑莓將手機低端業務外包給富士康,並接二連三地裁員、賣出工廠和研發中心。這為黑莓爭取到的是時間,還有現金。黑莓在這個季度的現金和投資約為 327 億美元,相比起去年同期增加了 6.08 億美元——充裕的現金意味著黑莓有更多時間轉型成為一個服務公司,或者賣掉自己。
觀察黑莓的業務構成,可以明顯感覺到的一點是:手機正在變得不那麼重要,至少硬體產品佔營收比例仍然在持續下降。這一季度,手機產品帶來的收入僅佔全部營收的 42%,47%的收入來自增值服務和黑莓技術解決方案,而剩下的 10% 則來自企業級軟體業務。
一方面,黑莓的硬體產品線正在保持精簡。剛剛結束的 2015 年移動通信大會(MWC)上,黑莓只發布了一部曲面屏手機 Leap。
據早前曝出的資料,整個 2015 年,黑莓將只有 4 款產品在售,畢竟手機這種產品,並不是款式越多越能掙錢。
離開手機,轉向服務不再想著賣手機以後,黑莓正在積極把自己轉變成為一家賣服務的公司。
程守宗在這次財報中表示自己轉向計劃的第二部分的目標是「保持穩定的收入、可持續的盈利能力和現金流量。」
現金流來自服務。自誕生之日起,黑莓便是一家同時銷售手機與聯網服務的公司。在簡訊昂貴的年代,它的即時通信服務 BBM 一度是用戶選擇黑莓手機的重要理由。鍵盤和服務曾經是黑莓手機與競爭產品形成差異的兩極。
隨著手機的衰落,黑莓放開了服務與自家硬體產品的綁定。儘管,這在一定意義上,這打擊了自家手機業務。
面向個人的通信軟體 BBM 是第一個從黑莓走向其他平臺的服務:
2013 年 5 月,黑莓在開發者大會上宣布將把 BBM 移植到其他平臺。2013 年 10 月,BBM 在經過 1 個月的公開測試後,分別登陸 iPhone 和 Android 手機。2014 年 7 月,BBM 來到用戶數量僅僅略多於黑莓的 Windows Phone 平臺。根據黑莓官方公布的數字,BBM 到去年 6 月積攢了 1.6 億註冊用戶,當中活躍用戶為 8500 萬。
但 BBM 的開放太晚了。即時通訊軟體早已是一片激烈的戰場,WhatsApp 的活躍用戶數目前是 7 億,LINE 是 1.7 億,微信是 5 億。直到 2014 年 4 月才支持向多人發送圖片的 BBM 顯得簡陋而過時。
為了留住為數不多的黑莓用戶,黑莓還推出了 Blend 雲服務,讓黑莓用戶能夠在各平臺之間使用黑莓的即時通信、日曆以及雲服務。通訊軟體 BBM 之後,黑莓為非黑莓用戶推出了更多服務:BBM Meeting、BBM Money 以及即將發布的體驗套裝 BlackBerry Experience Suite。
黑莓的未來是廣闊的企業安全市場當那些原本只能在黑莓手機平臺上使用的安全服務,即使脫離了黑莓的硬體產品,在注重信息與隱私安全的企業市場,仍然是一樁有利可圖的生意。
2013 年,黑莓與三星達成合作,將企業安全平臺運用於三星旗下的 Galaxy 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產品。今年 3 月,這兩家公司的合作已經延伸到了硬體層面。黑莓、三星和 IBM 共同開發了一款平板電腦 SecuTABLET,專為政府和企業用戶設計。
SecuTablet 需要搭配 Secusmart 迷你 SD 卡使用。值得注意的是,Secusmart 是黑莓去年為加強數據加密技術收購的公司。在勒緊開支、賣地、賣工廠的今天,能令黑莓掏錢的業務很顯然與黑莓的未來息息相關。
此外,除了與特定廠商的合作,黑莓還加入了推廣 Android 的行列。今年 2 月,黑莓與 Google 達成了一項合作,為 Android for Work 設備搭載 BES12 安全服務。企業和政府機構可以使用黑莓的 BES12 服務管理搭載了 Android for Work 的設備。BES 是這家加拿大公司早前為企業服務和技術推出的應用,能夠管理跨平臺的設備與系統安全。
不過黑莓在企業市場並非沒有威脅,儘管黑莓在 2013 年便將 BES 帶到蘋果的 iOS 平臺。但蘋果一直沒有成為黑莓的官方合作夥伴,而是選擇與 IBM 結盟自己進入企業市場。
如果企業服務市場不能為黑莓提供足夠的利潤,它最後的下場可能也就是被賣掉。
黑莓在研發和銷售上都全面轉向收縮已經顯示了這一跡象。除此之外,黑莓上季度還成立了技術解決方案部門,將自己的核心技術以及 4.4 萬個專利授權出去。黑莓計劃在汽車、醫保等多個行業裡販賣這些技術產品和它們的使用權。
上個月,一則「黑莓將被三星以 75 億美元收購」的流言讓黑莓的股價在一夜之間上漲了 30%,這也是黑莓最近十年以來漲幅最大的一次。
市場對黑莓的全部期待可能已經只剩下賣一個好價錢。
自 好奇心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