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狗Q2財報對比:阿里整體數據搶眼 京東增速快

2020-11-23 TechWeb

TechWeb報導 8月16日消息 文/王卡卡

近日京東集團和阿里巴巴先後發布季度財報,從兩家股票均呈現上漲趨勢來看,華爾街對這一對相愛相殺的「老夥計」業績都還滿意。從財報對比數據來看,阿里佔盡體量大的優勢,整體數據上表現搶眼;京東則贏在增速快,勢頭猛。

貓狗Q2財報對比:阿里整體數據搶眼 京東增速快

阿里電商平臺收入是京東5

8月10日晚間,京東發布其上市以來帳面成績最好看的一次財報。2016財年第二季度京東淨虧損人民幣1.321億元(約合199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的淨虧損人民幣5.104億元減虧74%。基於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淨利潤為人民幣3.914億元(約合5890萬美元),而上年同期淨虧損人民幣1570萬元。

次日晚間,阿里巴巴發布其截至2016年6月30日的2017財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數據顯示,阿里營收為人民幣321.54億元(約合48.38億美元),同比增長59%。淨利潤為人民幣71.42億元(約合10.7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人民幣308.16億元下滑77%。基於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淨利潤為人民幣121.87億元,同比增長28%。

據阿里財報顯示,4-6月份,阿里中國零售市場的交易總額(GMV)為人民幣8370億元(約合126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人民幣6730億元增長24%。其中,來自淘寶平臺的交易額為人民幣5080億元(約合760億美元),同比增長19%。來自天貓平臺的交易額為3290億元(約合500億美元),同比增長34%。

這也是阿里巴巴最後一次季度通報GMV,未來將轉變成每年一次在年報中披露。

從電商平臺數據來看,阿里在這一部分的272.41億元的收入是京東55億元收入的5倍。阿里因規模大、體量大,在電商平臺收入方面佔據著絕對優勢,但這並不意味著京東在此季度毫無作為。

京東第二季度服務和其他項目(主要來自於電商平臺業務)的淨收入為55億元人民幣(約8億美元),同比增長67%。而阿里財報顯示,集團核心電商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47%至272.41億元。

阿里巴巴Q2零售業務的交易額(GMV)為8370億,同比增長24%。而京東Q2的交易額(GMV)160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

兩相比較可以發現,因絕對數值方面存在巨大優勢,阿里巴巴對京東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但同時京東的增長幅度卻大大超過阿里。

跑馬圈地不停息 燒錢大戰繼續

阿里一方面在持續對新業務加大投入,京東則仍然在進行跑馬圈地戰。

今年4月,京東旗下O2O平臺京東到家與眾包物流達達宣布合併。6月,京東又宣布與沃爾瑪達成深度合作,並獲得1號店等資源。

而獲得1號店後並不意味著京東距離盈利又近了一步,據黃宣德在財報會議中透露,京東合併了1號店的自營業務GMV,但並沒有合併1號店現有自營業務的收入,「去年1號店的GMV大概相當於京東GMV的5%,但由於今年1號店GMV沒有增長,所以如今在京東GMV的佔比大概為2%至3%。」

據悉,京東將投入10億元用於1號店的促銷活動,以及與併購整合有關的支出。

另一方面,阿里對新業務的投入也在加大力量。

此次阿里財報首次按四個業務分部公布營運情況:核心電商,雲計算,數字媒體和娛樂,創新項目及其他業務。

據阿里財報透露,雲計算業務營收為人民幣12.43億元(約合1.87億美元),數字媒體和娛樂業務的季度收入為31.35億元。雖然新業務收入增長可觀,但就目前來看,這些新業務都處於需要加大投入的階段。

阿里CFO武衛在財報會議中透露,阿里雲業務的收入的增長率仍然是三位數的水平,而且已經非常接近盈虧平衡。不過,在目前這個階段,阿里雲業務還是以擴大市場領先地位為主,而不是去追求盈利。

對於京東和阿里來說,貓狗大戰遠未結束,雙方在下一步布局方面仍然需要耗費大量資金,比拼仍在繼續。

雲計算布局成另一個競爭點

雲計算作為當前最熱門行業,眾多網際網路巨頭都已經開始在這一領域積極布局。最早涉足於此的是阿里巴巴的阿里雲服務,之後百度與騰訊、京東相繼召開雲計算峰會。

在京東發布第二季度財報後,董事長兼CEO劉強東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表示,

未來我們比較重資本的投入主要還是在雲計算這部分。

雲計算業務對阿里巴巴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本季度財報中,再次提到了阿里雲的收入,營收12.4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85億元上升156%。

目前來看,無論是先行者阿里還是後來人京東,給予雲計算的投入都遠遠未能獲得回報。未來,貓狗大戰的新競爭點極有可能就在這一領域發生。

 

相關焦點

  • 剛剛阿里發布財報,這一次「貓狗大戰」京東贏了?
    最新的戰事是,京東和阿里在物流板塊互相「封殺」。儘管明尼蘇達州事件後,京東受重挫,但花了2年修復之後,京東似乎又能跟阿里一戰了。京東新一季度的業績報表明其終於回到了自己穩步的發展「節奏」,尤其是今年疫情以來,京東依靠自建商城和物流體系,在整個電商市場裡逆勢增長。
  • 繼阿里、京東之後,拼多多發布財報,「貓狗拼」大戰爆發!
    在阿里巴巴與京東發布財報之後,這邊的拼多多也發布了最新的財報。怎麼說呢?原本以為京東與天貓的財報很是亮眼,但沒想到,拼多多的財報也同樣給我們帶來了驚喜。拼多多財報顯示,財報顯示, 拼多多Q2實現營收72.90億元,同比增長169.10%;淨虧損為10.03億元,同比縮窄84.55%;截至6月30日的12個月期間,拼多多平臺GMV達7091億元,同比增長170.55%。貓狗拼財報對比阿里淘寶、天貓月活躍用戶7.55億,較上季度新增3400萬。
  • 貓狗拼」成績單:拼多多有點野,京東還很穩,阿里該急了
    在用戶增長上,拼多多繼續保持高速,與阿里的年活用戶數量差距縮小至2570萬人,阿里用戶增長遭遇瓶頸,月活用戶數據不及市場預期。京東則保持原來的速度繼續增長。資本市場直接進行了「打分」。財報發布後,阿里和京東的股價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拼多多大漲20%。隨著股價變動,三巨頭的市值也發生變化。目前阿里依然是中國市值最高的電商平臺,但拼多多和京東正加速趕來,在市值上縮小差距。
  • 「貓狗拼」成績單:拼多多有點野,京東還很穩,阿里該急了
    在用戶增長上,拼多多繼續保持高速,與阿里的年活用戶數量差距縮小至2570萬人,阿里用戶增長遭遇瓶頸,月活用戶數據不及市場預期。京東則保持原來的速度繼續增長。資本市場直接進行了「打分」。財報發布後,阿里和京東的股價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拼多多大漲20%。隨著股價變動,三巨頭的市值也發生變化。
  • 電商三巨頭PK:阿里吸金最強 京東營收之王 拼多多用戶增速驚人
    作者 | 騰訊科技 孫實 圖表製作 | 騰訊科技 孫實 北京時間11月16日晚間,京東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至此,國內三大電商平臺(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全部發布了三季度財報。
  • 電商三巨頭財報PK:阿里最賺錢,拼多多用戶漲最猛,京東營收加速
    文 | AI財經社 劉雪兒編 | 孫靜11月16日晚,京東發布2020年三季度財報,電商三巨頭的季度比拼正式落幕。阿里和京東老當益壯,背負千億營收還能保持30%的增速。阿里最會賺錢,京東服務收入大增從營收上看,京東以1742億元排名第一,這是因為京東以自營電商為主,營收主要來自商品的直接銷售收入,而天貓、淘寶、拼多多作為平臺電商,掙的是廣告費和服務費。阿里的營收也不錯,達到1550億元,新貴拼多多的營收不到前兩位的零頭,只有142億元。其中,拼多多的營收增速最高,同比增速達到89%,高於30%的阿里和29.2%的京東。
  • 店寶寶:電商三巨頭財報齊發 拼多多最亮眼?
    近日,國內電商三巨頭阿里、京東、拼多多分別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就三家財報來看在今年三季度,三巨頭的營收均保持了穩定增長。就營收規模來講京東的營收規模依舊是三家中最大的,其中阿里和京東的營收規模都在千億以上,拼多度則兩個季度營收均超百億。
  • 「貓狗拼」行業趨勢:拼多多有點野,京東還很穩,阿里該急了
    2020年三季度財報季來臨,阿里、拼多多、京東陸續發布財報,分別向資本市場交上了自己的答卷。而據漢聰了解,總體上,阿里中規中矩、拼多多業績亮眼、京東穩如泰山。 而在收入和淨利潤指標上,三家公司都超出了市場預期。
  • 「貓狗拼」上交三季度答卷,流量焦慮之下誰的處境更危險?
    財報顯示,京東本季度營收為1742億元,同比增長29.2%,超出市場預期;淨利潤為76億元,遠高於去年同期的5.51億元。由於各項數據表現不一,股價跌超5%後再度轉漲,京東股價走勢出現反覆。截至發稿時,京東股價為85.26美元,跌幅為7.41%,市值來到1334.23億美元目前三家電商巨頭都已經公布其財報,二季度時各電商平臺均有著不俗的收入表現。
  • 漢聰分析「貓狗拼」行業趨勢:拼多多有點野,京東還很穩,阿里該急了
    2020年三季度財報季來臨,阿里、拼多多、京東陸續發布財報,分別向資本市場交上了自己的答卷。而據漢聰了解,總體上,阿里中規中矩、拼多多業績亮眼、京東穩如泰山。而在收入和淨利潤指標上,三家公司都超出了市場預期。在用戶增長上,拼多多繼續保持高速,與阿里的年活用戶數量差距縮小至2570萬人,阿里用戶增長遭遇瓶頸,月活用戶數據不及市場預期。
  • 「貓狗拼」成績單:拼多多有點野,京東算穩,阿里提前到中年危機
    京東的下單總額也達到了2715億元。拼多多雖一如既往沒有參與公布GMV的數字遊戲,但這並不代表拼多多的缺席。天貓、京東和拼多多不變的江湖地位「貓狗拼」繼馬雲、劉強東,黃崢退出江湖後的第一場大戰廝殺:不死不休!
  • 5歲拼多多崛起 「貓狗拼」三國鼎立時代來臨?
    電商界的一匹「黑馬」近期,阿里、京東、拼多多相繼公布了一季度財報,根據一季報顯示,京東2020年一季度實現營收1462億元,同比增長20.7%;阿里2020年第四財季實現營收1143.1億元,同比增長22%;拼多多2020年一季度實現營收65.41億元,同比增長44%。
  • 盈利不足十分之一,拼多多憑什麼市值高過京東?
    而拼多多的市值也一躍超過京東,達到1812億美元,成為ATM(阿里、騰訊、美團)之後上市市值第四的網際網路公司。京東的獲客成本在300元以上,阿里的獲客成本更是高達1000元以上。在活躍用戶數之和阿里系電商差不到3000萬情況下,拼多多能將成本壓到如此之低,讓人徹底相信了社交裂變的力量。因此,拼多多的盈利是個分水嶺,代表只要扛得住,前期用低價迅速吸引性價比敏感型用戶,中期用補貼收穫一二線城市用戶的模式,很有可能是行得通的。
  • 京東封殺申通:「貓狗」大戰,商家遭殃
    經過多年的發展,「物流快」在用戶心中已經成為京東的代名詞,可以說是物流幫助了京東崛起,但京東也為之付出了巨大的成本。 自建物流是一個笨重的模式,除了人力成本,倉庫也是一筆巨大的開支。京東財報顯示,2016年~2018年期間,京東在購置土地使用權、建造倉庫和購買倉儲設備等基礎設施上的投入分別為48億元、79億元和142億元。
  • 2018戊戌年,京東的水逆年
    京東是以阿里巴巴為對標的,也曾一度來這個目標很近。 還記得劉強東去年說話的那句話嗎?「五年內京東會超越天貓」。但僅僅過了一年京東的財報就顯示出了增長的疲態。在與天貓的對決中,今年天貓以將近50%的營收增速秒殺京東,天貓的增速是京東的兩倍。
  • 阿里「集齊」四通一達,京東系眾郵快遞入局成鯰魚?
    阿里「集齊」的四通一達2019年營收總額接近1500億元。而國家郵政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快遞業業務收入累計完成7497.8億元,四通一達的江湖地位可想而知,與此同時,五大快遞的營收平均增速更是超過行業增速25個百分點。雖然已是一片紅海,不過依然有眾郵快遞新玩家入局快遞業,而其背後是電商巨頭京東。快遞市場在2020年的混戰似乎已經打響。
  • 順豐與「阿里系」針鋒相對 快遞界一哥或被京東物流「逆襲」
    此外,隨著科技的發展,智慧物流技術正在被廣泛用於快遞物流行業,京東物流也不例外。近年來,京東物流積極打造智能化物流樞紐,這是京東物流整體架構體系中最核心的部分。從2014年首個智能物流中心「亞洲一號」在上海投入運營,到2019年京東物流智能物流園區投用超過25座。
  • 京東封殺申通?「貓狗大戰」再起,背後隱藏著什麼?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20日電(張旭)近日,阿里和京東之間的商戰因京東平臺暫停申通發貨功能引發關注,新一輪的「貓狗鬥」將再度開啟?快遞專家趙小敏告訴中新網:「京東物流8月18日提出的口號叫『開放』。從國家郵政局數據來看,申通的服務滿意度處於中遊,比它差的企業都還在合作名單裡,所以暫停合作並不是因為服務問題。」8月18日是京東物流8周年慶典,京東物流表示,未來將聚焦三大方向:開放、技術和全球化。
  • 京東健康上市獲批,大健康將迎來「三國殺」還是「貓狗大戰」?
    但如果仔細分析三者的優劣勢就不難發現,平安好醫生實力相對較弱,主要競爭還是會集中在京東健康和阿里健康之間,未來將會以「貓狗大戰」為主而非「三國殺」。平安好醫生被阿里健康、京東健康甩在身後平安好醫生的實力相對較弱,主要體現兩大方面。第一,無論從市值上還是營收上,平安好醫生都被阿里健康和京東健康拉下一個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