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聰分析「貓狗拼」行業趨勢:拼多多有點野,京東還很穩,阿里該急了

2020-11-29 鳳凰山東站

2020年三季度財報季來臨,阿里、拼多多、京東陸續發布財報,分別向資本市場交上了自己的答卷。而據漢聰了解,總體上,阿里中規中矩、拼多多業績亮眼、京東穩如泰山。

而在收入和淨利潤指標上,三家公司都超出了市場預期。在用戶增長上,拼多多繼續保持高速,與阿里的年活用戶數量差距縮小至2570萬人,阿里用戶增長遭遇瓶頸,月活用戶數據不及市場預期。京東則保持原來的速度繼續增長。

而根據目前的電商行業趨勢,漢聰帶大家看看過去的第三季度大家的發展如何。

在用戶方面:拼多多京東快馬加鞭,阿里撞上天花板

阿里已經連續四個季度都是「7億人都在用」,但拼多多也變成了「7億人都在用」,京東變成了「4億人都在用」。據漢聰分析,一個季度下來,拼多多比阿里多增加3337萬用戶。現在拼多多跟阿里用戶差距只有2570萬,那意味著,今年年底拼多多的年度活躍用戶數量將超越阿里。

收入方面:阿里京東年入千億,拼多多加速變現

過去,淘系最強大的是服裝、美妝品類,毛利高、周轉快。京東牢牢佔據了3C電子數碼品類,客單價高、標品、市場空間夠大。拼多多則是從阿里和京東瞧不起的白牌、尾貨、農產品等領域切入,拿下的是毛利最低、經營風險最大的品類。

三巨頭一直在相互交叉融合。拼多多推出百億補貼,和國美合作,力推蘋果手機,都是在向阿里的互相試探。京東推出京喜,加大對日用消費品的資源傾斜。淘寶則在下沉,試圖用低價重新奪回丟失的市場份額。

賺錢方面:阿里盆滿缽滿,拼多多扭虧為盈

三季度一個最大的變化是,阿里、京東、拼多多全部都開始賺錢了。

阿里一直處於盈利狀態,過去三年每個季度的淨利潤規模在300億元左右。

京東也很早就開始盈利了。京東曾因為自建物流耗資很多,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但從2019年開始,京東已經連續七個季度盈利。

最大的變數是在拼多多。從2019年開始,拼多多季度營銷費就沒有低於40億元。相比營收規模達千億量級的京東,幾乎是京東的兩倍。

新業務方面:阿里拼多多大戰買菜,京東坐山觀虎鬥

今年國內整個網際網路行業,巨頭入局數量最多、競爭最激烈的當屬買菜大戰。目前,已經親自下場大力投入買菜業務的巨頭,包括拼多多、美團、滴滴,通過投資廣泛布局的是騰訊,既投資又多路人馬探路的公司是阿里,小範圍試探的是京東。

面對電商三巨頭平臺,無論商家想入駐哪一電商平臺,漢聰永遠都是商家堅強的後盾,助力商家企業更好的店鋪運營。

免責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

相關焦點

  • 「貓狗拼」行業趨勢:拼多多有點野,京東還很穩,阿里該急了
    2020年三季度財報季來臨,阿里、拼多多、京東陸續發布財報,分別向資本市場交上了自己的答卷。而據漢聰了解,總體上,阿里中規中矩、拼多多業績亮眼、京東穩如泰山。 而在收入和淨利潤指標上,三家公司都超出了市場預期。
  • 貓狗拼」成績單:拼多多有點野,京東還很穩,阿里該急了
    在用戶增長上,拼多多繼續保持高速,與阿里的年活用戶數量差距縮小至2570萬人,阿里用戶增長遭遇瓶頸,月活用戶數據不及市場預期。京東則保持原來的速度繼續增長。資本市場直接進行了「打分」。財報發布後,阿里和京東的股價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拼多多大漲20%。隨著股價變動,三巨頭的市值也發生變化。目前阿里依然是中國市值最高的電商平臺,但拼多多和京東正加速趕來,在市值上縮小差距。
  • 「貓狗拼」成績單:拼多多有點野,京東還很穩,阿里該急了
    2020年三季度財報季來臨,阿里、拼多多、京東陸續發布財報,分別向資本市場交上了自己的答卷,這是一次集中檢驗經營業績的時候。總體上,阿里中規中矩、拼多多業績亮眼、京東穩如泰山。在收入和淨利潤指標上,三家公司都超出了市場預期,其中,拼多多居然盈利了(Non-GAAP規則下淨利潤為正)。
  • 「貓狗拼」成績單:拼多多有點野,京東算穩,阿里提前到中年危機
    京東的下單總額也達到了2715億元。拼多多雖一如既往沒有參與公布GMV的數字遊戲,但這並不代表拼多多的缺席。天貓、京東和拼多多不變的江湖地位「貓狗拼」繼馬雲、劉強東,黃崢退出江湖後的第一場大戰廝殺:不死不休!
  • 繼阿里、京東之後,拼多多發布財報,「貓狗拼」大戰爆發!
    拼多多財報顯示,財報顯示, 拼多多Q2實現營收72.90億元,同比增長169.10%;淨虧損為10.03億元,同比縮窄84.55%;截至6月30日的12個月期間,拼多多平臺GMV達7091億元,同比增長170.55%。貓狗拼財報對比阿里淘寶、天貓月活躍用戶7.55億,較上季度新增3400萬。
  • 5歲拼多多崛起 「貓狗拼」三國鼎立時代來臨?
    誰能料想,曾經深陷「假貨門」的拼多多竟被「砍」出了國內第二大電商平臺,拼多多創始人黃崢也被「砍」成了國內第三大富豪。截至美股6月4日收盤,拼多多市值為793.67億美元,直逼京東的826.98億美元。京東和拼多多一直在爭奪老二位置,二者你追我趕,勢均力敵。這意味著,以「貓狗戰」的電商時代已徹底翻篇,「貓狗拼「三大巨頭正在拉開新一輪市場競爭。
  • 阿里「硬剛」拼多多?|智氪分析
    文 | Cecilia Xu阿里和拼多多又開始針尖對麥芒了!誰才是全網低價?自今年618拼多多開始「百億補貼」之後,整個電商行業就在價格戰的泥潭中步步深陷。阿里、京東、蘇寧都紛紛效仿拼多多,相繼開啟了各自的「百億補貼」計劃,甚至連計劃的名字都懶得換一下。
  • 貓狗獅拼不過多多
    文/DoNews 翟子瑤責編/楊博丞當多多用「紅心」在行業中攪起大風大浪之時,貓狗獅的「而這幾年異軍突起,甚至被用戶稱之為「low」的拼多多,用農村包圍城市的方式俘獲了用戶。拼多多雖然沒有造節,但簡單粗暴的百億補貼足以引起業內注意。在網際網路分析師丁道師看來,造節可以極大提高電商平臺的交易額,是一門穩賠不賺的生意。
  • 電商三巨頭財報PK:阿里最賺錢,拼多多用戶漲最猛,京東營收加速
    其中阿里還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年度活躍用戶最多,也最會賺錢;京東該季度則繼續穩健,在用戶增長上卯足了勁,淨收入也高於預期;拼多多後生可畏,瘋狂撒錢攬客,與阿里的年度活躍用戶差距縮小到2500萬,並實現首次季度盈利。吃瓜群眾看著熱鬧,冷靜的資本市場則用真金白銀投票。財報發布後,阿里美股市場跌2%,京東跌7.41%,拼多多漲20%。
  • 阿里、京東、拼多多……網際網路巨頭爭相入局,能否攪動四萬億家居...
    作為家居市場的一大掘金者,京東進軍家居的「野心」最早可追溯到2011年,京東家居家裝頻道正式上線,成為京東快速增長的重點品類之一; 2016年下半年開始,京東平臺上的新興品類及趨勢類目爆發力明顯,裝修服務自上線後複合增長率超過200%;絲漣、席夢思、TOTO等國際知名品牌陸續入駐京東商城。
  • 盈利不足十分之一,拼多多憑什麼市值高過京東?
    而拼多多的市值也一躍超過京東,達到1812億美元,成為ATM(阿里、騰訊、美團)之後上市市值第四的網際網路公司。京東的獲客成本在300元以上,阿里的獲客成本更是高達1000元以上。在活躍用戶數之和阿里系電商差不到3000萬情況下,拼多多能將成本壓到如此之低,讓人徹底相信了社交裂變的力量。因此,拼多多的盈利是個分水嶺,代表只要扛得住,前期用低價迅速吸引性價比敏感型用戶,中期用補貼收穫一二線城市用戶的模式,很有可能是行得通的。
  • 無懼「貓狗」 拼多多幫扶策略搭建市場命脈
    近些年,拼多多的橫空出世,徹底打破由阿里、京東完全主導的「貓狗」雙方對立型市場格局。從以一鳴驚人的百億補貼殺入市場,到「無底線」幫扶,帶動下沉市場。再到如今突破重圍後的虧損大幅收窄,拼多多可謂是在不斷上演屬於電商平臺的神奇,持續以幫扶策略搭建市場命脈。
  • 不和貓狗一起耍了?拼多多另闢戰場!
    不甩阿里、京東,拼多多要另闢戰場!我們都知道,目前電商領域的前三大玩家中,天貓、京東、拼多多必須擁有姓名。年中大慶618即將到來之際,三大電商之間的動作布局那是相當吸引我們的注意。其中,為了618,天貓、京東可謂是卯足了勁。
  • 淘寶京東拼多多果園的巨大魔力
    每天醒來,先是打開支付寶,收螞蟻森林能量,然後去芭芭農場澆水,接著打開淘寶京東拼多多,挨個澆水...... 01 5000萬人在拼多多澆水有數據顯示,僅2019年就有5000w+用戶在拼多多的多多果園澆水、種樹。
  • 「貓狗拼」上交三季度答卷,流量焦慮之下誰的處境更危險?
    同為傳統電商巨頭的阿里,營收增速從上季度的34%下滑至30%;而拼多多從上季度的67%增至89%。對比來看,京東該數據遜色於阿里和拼多多。阿里也出現放緩情況,但拼多多反而取得高增長。由於三季度為傳統電商淡季,再加上二季度空前的行業大促,因此京東和阿里在本季度並未能延續此前的增長趨勢。
  • 電商三巨頭PK:阿里吸金最強 京東營收之王 拼多多用戶增速驚人
    在以季度財報的計算範圍內,阿里巴巴和京東的營收規模早已是千億級別,甚至在衝擊2000億大關,而拼多多僅僅維繫在百億左右,短時間無法在規模上和阿里、京東並駕齊驅。 相比之下,阿里、京東儘管達到了千億營收規模,但增速卻持續穩定,維持在30%-40%之間。如果不考慮今年一季度受到了疫情影響,京東的營收增速甚至還超過了去年某些時刻。
  • 借道春節,韻達「站隊」拼多多?
    顯然,客源優勢集中在五環外的拼多多無疑是該症的重度患者。除了運力緊張與配送不足,春節期間快遞行業的另一個變化也可能給拼多多造成實際影響—— 原本「價格戰」愈演愈烈的通達百,在春節這種非常時期,大概率上會選擇「休戰」,甚至通過加收資源調節費或服務費,以此來穩定網絡。
  • 「貓拼狗」之中,國美為何花落拼多多?
    用國美零售CFO方巍的話來說就是:兩年來,從平臺到服務,再到今天資本層面的合作,國美與拼多多的合作日漸深入。撇開「貓狗」,國美為何會選擇拼多多?眾所周知,以傳統家電起家的國美,一直以來深耕的都是線下家電市場。
  • 核心電商企業的分析框架與拼多多「三分天下」的商業邏輯
    讓我們將視野放回2016年,在投資者認為大局已定的電商行業,拼多多為何可以在阿里、京東寡頭壟斷的格局下強勢崛起,並逐步三分天下?唯狗的本篇文章就從這個問題出發,從領先電商企業的競爭優勢開始,一步步分析拼多多崛起的本質不同;以及市場格局演化到今天,拼多多已經站穩腳跟,但在天貓、京東對品牌商品消費心智的獨佔下,拼多多又如何破局。PS:如果各位在某正式渠道看到了正式報告,不要驚訝,那就是唯狗本人。 電商平臺市場格局演變
  • 豐收季,阿里京東拼多多永輝等搶灘農貨市場,誰是贏家?
    產地端扶持:農業+技術、資金、人才,幫助產地實現科學、規模化生產目前阿里、京東、拼多多、永輝等零售巨頭在上遊的扶持主要包括以下做法:(三)拼多多——以技術撬動農貨供應鏈2018年,拼多多農副產品訂單653億元,2019年預計超1200億,成為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之一。除了產地直發等形式縮短供應鏈,目前拼多多也正在物流上發力,以技術手段重塑農貨供應鏈。今年初,拼多多推出電子面單系統,短時間內即成為世界第二,但仍允許商戶選擇其他電子面單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