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封殺申通:「貓狗」大戰,商家遭殃

2021-01-11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連線Insight,作者 | 劉璐明,編輯 | 葉麗麗

京東封殺申通一事近期驚動整個快遞圈。

網際網路公司的物流之爭本質上是電商巨頭之間的較量。電商平臺在建立行業競爭壁壘的過程中,物流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京東與申通的火藥味,也在揭示著快遞公司「站隊」明顯,競爭激烈的殘酷現實。

事件開始於7月底,在京東商家論壇上,管理員發了一個公告,稱由於京東開放平臺與申通快遞、如風達、全峰快遞、佳吉快運、國通快遞、卡行天下等合同陸續到期,2020年8月31日之後,上述物流服務承運商將無法在系統發貨列表上被商家勾選,建議商家及時切換快遞供應商,以免影響正常發貨。

京東管理員發布的聲明,圖源網絡

眼看著離「封殺日」這一天越來越近,申通坐不住了。

其狀告京東行使霸權,稱京東「只有自己,沒有共生。」申通內部人士表示,嘗試與京東的相關負責人保持溝通,但問題至今沒有得到解決。

申通作為一家成立27年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被京東以強硬態度拒絕合作,顯然無法接受。

在雙方的隔空交鋒當中,也牽出了事件背後的第三位關鍵人物——阿里。

2019年3月,阿里巴巴以46.6億元人民幣入股申通快遞,並獲得其14.65%的股權。在隨後的7月,阿里又與申通籤署協議,阿里可在三年之內,購買一部分申通股東的股權,或部分申通股份。

在此之前的2017年,京東就曾停用百世和圓通,兩者都是阿里入股企業。

此次發生京東封殺申通事件,源於京東認為阿里未響應京東物流入駐提議在先。

按照京東的說法,阿里拒絕京東物流接入,京東也乾脆停用阿里系物流,這是「公平競爭」。

阿里投資了20多家物流公司,京東投資的物流企業也有10家左右。在物流領域,雙方早已是競爭關係,隨著阿里對物流的擴張,觸碰到了京東的核心腹地,而封殺便是一種反擊。

京東與申通的分手預示著快遞大戰的升級,但是這對電商平臺的商家和用戶來說,便面臨著二選一的難題,商家、用戶失去選擇權。建立護城河的同時,曾經兼容並包的網際網路公司們某種程度上正在變得更加封閉。

封殺阿里系物流

封殺其他快遞公司,最直接的原因是對自家物流體系的保護。

京東從2007年左右就已經開始布局自建物流體系,彼時,京東正式改版成為京東商城。快遞的時效性,成為用戶產生購物決策時的重要選擇要素,這是京東採取的差異化競爭。

2009年初,京東斥資成立物流公司,開始全面布局全國的物流體系。經過多年的發展,「物流快」在用戶心中已經成為京東的代名詞,可以說是物流幫助了京東崛起,但京東也為之付出了巨大的成本。

自建物流是一個笨重的模式,除了人力成本,倉庫也是一筆巨大的開支。京東財報顯示,2016年~2018年期間,京東在購置土地使用權、建造倉庫和購買倉儲設備等基礎設施上的投入分別為48億元、79億元和142億元。而京東物流僅2018年全年虧損就超過23個億,到如今這已經是虧損的第13個年頭。

京東物流倉庫,圖源京東物流官微

虧損之下,京東物流的野心不止於依附京東電商,京東想要再造一個「順豐」,而外部訂單也可以承擔緩解虧損的重任。

2016年,京東正式宣布物流業務對外開放,並於次年4月正式組建京東物流子集團,王振輝出任京東物流子集團CEO一職,他曾提出,京東物流要用五年時間將外單收入佔比提升至50%,整體規模達到千億收入水平。

在京東物流獲得外部訂單的道路上,阿里是一道阻礙,兩者的物流之戰早已埋伏千裡。

與京東在電商業務上互為競爭對手的阿里,沒有同意京東物流入駐淘寶,這涉及到的不只是物流,還有關鍵的用戶數據。

而隨著阿里在物流領域的投資和布局,市場上的物流公司逐漸被阿里收入麾下,京東不得不採取反制措施。

從2017年開始,京東就已經開始封殺其他物流公司。

這也是京東物流獨立出來的第二個年頭,這一年京東曾封殺圓通、EMS、百世、德邦等一系列快遞公司。蘇寧收購天天快遞之後,天天快遞也被京東列入封殺名單。

京東想做大物流的蛋糕,阿里系物流是最強勁的對手。

阿里的策略是打造菜鳥網絡,聯絡起全國的物流公司,通過投資併購的方式整合上下遊產業鏈。如今阿里已經成為百世物流的大股東、中通快遞的第二大股東、韻達快遞的第七大股東。

不過阿里入股申通的情況更加複雜,據Wind數據顯示,申通快遞最大股東還是董事長陳德軍。

申通快遞股權圖,圖源Wind

申通的回應也表明,「京東認為阿里是我們的大股東,是他們自己搞錯了,現在大股東實際上還是公司董事長陳德軍。」有觀點認為,目前阿里還沒有行權,所以在法律關係上,還不能算申通大股東。

但是對京東來說,阿里是否是大股東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阿里系物流在日益壯大。

一方面,菜鳥網絡可聚合阿里系物流,對京東物流形成強勁的競爭,另一方面,阿里投資快狗打車等即時配送平臺與京東收入麾下的達達集團形成對抗。

競爭早已一觸即發,阿里系物流觸碰了京東物流的護城河,雙方的戰爭卻也不止是在物流領域,物流與電商平臺的捆綁,讓雙方在支付和本地生活等多個垂直領域展開全面競爭。

「貓狗」物流大戰越加激烈

電商和物流的捆綁,從誕生之日便開始了。

某種意義上,物流和電商是相融共生的關係。在起初,物流公司只是承接電商的快遞需求,兩者之間的涇渭分明。

如今,中國快遞業務量已經連續6年居世界首位。目前全世界年快遞量約1000億件,中國佔了一半多,也就是說,相當於兩件快遞中有一件在中國。而在快遞總量當中,電商件佔快遞總量逾七成,預計2020年甚至達到八成。

在電商和物流都走向飛速發展期的當下,兩者之間長達數十年的相融共生的局面開始被打破。

菜鳥驛站快遞包裹,圖源菜鳥驛站官微

物流公司開始想要拓展電商市場,電商平臺也想將物流公司緊緊攥在手中。

為此,順豐曾推出「嘿店」,韻達曾推出跨境電商「優遞愛」,韻達速遞還曾公開表示,優遞愛將充分發揮韻達累積的物流網絡和技術基礎,完善布局全球跨境快遞服務,由此開啟韻達速遞國際化發展新的裡程碑。

物流公司野心勃勃,但是電商的蛋糕沒有那麼好分,最終這些快遞的電商業務也都沒有做大。

而電商平臺越來越壯大的過程中,則開始在物流領域布局。除了自建物流體系,還以投資佔股的方式布局。

這也造成了如今申通「貓狗大戰、殃及池魚」的局面,而他們之間的博弈也將決定著快遞行業的市場格局。

阿里系「四通一達」對抗京東、順豐是目前的趨勢,一旦其中有一方勢力壯大,勢必會對其他方造成威脅。

7月中旬,申通在繼推出自有快遞櫃品牌「喵櫃」後,在內部快遞網絡中大力推廣自建的快遞末端門店品牌——「喵站」,並有意藉此強化網點在末端市場中的話語權,協助網點降低末端配送成本,從而抑制全鏈路成本上漲壓力。

申通快遞總部明確在文件中表示:「喵站將避開與菜鳥驛站的競爭,並且要與菜鳥驛站形成互補。」

而京東、順豐也在加快快遞櫃的鋪設力度,申通又與菜鳥形成互補聯盟,京東在此時制約申通也不足為奇。

京東的物流布局速度也在加快。

在原本的一二線城市市場之外,京東近兩年也在通過物流的下沉,加快在農村市場的布局和積累,在京東物流率先一步打進農村市場,並進行有效布局的情況下,通過舉辦年貨節收穫一批下沉用戶,物流與電商融合的優勢顯現出來。

在下沉市場,京東仍在繼續探索,近期,京東物流推出了加盟制快遞品牌——眾郵快遞,主要為國內電商平臺、微商微店、新型電商、專業市場提供服務,主要聚焦於3kg小件和電商包裹。

圖源眾郵快遞官網

推出之後,眾郵的速度就在加快。今年6月,眾郵快遞宣布江浙滬全面開放,並表示將在2020年引入超300家一級加盟商。如今也已建立分撥中心180餘個,三方協作網點10000家。

這種加盟制模式,不同於京東物流的直營,又可以形成兩者的互補,直接對標阿里系「四通一達」物流公司。

京東持續地布局物流,它想要擁有的不只是物流網絡,而是物流網絡形成之後,打通潛在電商市場的新用戶。某種程度上,這也是當下流量見頂之時,電商平臺不得不通過物流開啟流量爭奪的第二戰場。

二選一之下,商家和用戶「被選擇」

「貓狗」大戰所殃及的池魚,還包括商家和普通用戶。

對於商家和用戶來說,在競爭中,「被站隊」了。

二選一,這似乎是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到最後必然走向的局面。「3Q大戰」時期,騰訊和360的用戶只能安裝其中一個;行動支付大戰時期,線下陣營被迫紛紛戰隊,微信和支付寶只能用一個;近期美團限制支付寶支付……

10年過去了,消費者的選擇權並沒有提升,有觀點認為,強迫商家「二選一」,是一種蠻荒的、霸權式的商業手段,但是這一情況卻越演越烈。

電商平臺競爭激烈之時,逼迫商家二選一的情況,已經多次出現。身在夾縫中的商家們,則是在二選一中「最慘的人」,他們被迫站隊的同時,需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在面對電商平臺的二選一時,一家受波及的家電企業負責人曾對媒體表示,看起來是二選一,其實是沒得選。如果下架某新電商平臺的店鋪,營業額會損失40%,如果拒絕下架,店鋪會被屏蔽,使得運營了十餘年的店鋪一夜消失,營業額損失60%。

事實上,這類措施已經有構成壟斷的嫌疑,從反壟斷經濟學角度看,電商平臺「二選一」屬於一種典型的圈佔市場行為,即利用市場優勢地位,以貌似合法的合同對商家實施縱向約束,進而「獨佔交易」,但是在國內,對網際網路公司的壟斷行為還有爭議,具體判定還有難度。

浙江墾丁律師事務所律師麻策此前曾表示,電商行業的確存在類似平臺「二選一」情況,他認為,這是一種不合法亦不合理的商業安排。「二選一」的行為也降低了整個市場的自由競爭格局,客觀上形成了「平臺霸權」。

對商家和用戶來說來說,京東封殺阿里系物流,一下子失去了不少選擇。從商家的角度看,很多商家在不同的平臺開店,但只會用統一的物流發貨公司,如果因此要改用好幾家,無疑增加了成本。對消費者來說,也有可能需要承擔更高的物流費用。

在經歷了滴滴快遞大戰、百團大戰、微信支付寶大戰等多輪戰役之後,人們似乎也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戰爭頻繁上演,贏者通吃。

但贏家後續的一些「壟斷」措施,用戶則被迫接受。

結束3Q大戰之後,騰訊曾連續開了十場診斷會,反思為什麼二選一會變成對用戶的傷害。對此,馬化騰提到過一句:用戶價值、保持初心。

服務於用戶,這是眾多網際網路公司在初創時期的初心,無論什麼時候,把用戶體驗放在第一位,才會是最終贏家。

相關焦點

  • 京東通知商家禁用申通發貨 快遞陷入「貓狗大戰」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京東通知商家禁用申通發貨,快遞陷入「貓狗大戰」京東通知商家禁用申通快遞發貨一事引發熱議。8月18日,有消息曝出,京東在賣家論壇發布通知,由於京東開放平臺與佳吉快運、國通快遞、卡行天下、申通快遞、如風達、全峰快遞等物流服務承運商的合同陸續到期,8月31日後,商家可能無法在系統發貨列表中選擇上述物流服務商,相關物流跟蹤信息也將無法在京東平臺展示,建議商家切換其他物流服務商。
  • 京東封殺申通?「貓狗大戰」再起,背後隱藏著什麼?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20日電(張旭)近日,阿里和京東之間的商戰因京東平臺暫停申通發貨功能引發關注,新一輪的「貓狗鬥」將再度開啟?京東暫停與申通合作京東在商家論壇上發布《關於合作快遞服務調整的通知》稱,由於京東開放平臺與佳吉快運、國通快遞、卡行天下、申通快遞、如風達、全峰快遞等物流服務承運商合同陸續到期。提醒商家8月31日之後,上述物流服務承運商可能無法在系統發貨列表中選擇,建議切換快遞公司。
  • 剛剛阿里發布財報,這一次「貓狗大戰」京東贏了?
    來源:投中網「貓狗拼」的電商舊格局又起了新變化。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斷了一切,但疫情也帶來了新的機會。電商以外,圍繞著零售數位化、本地生活的硝煙再次燃起。而這場全新的戰火裡,我們窺見,「貓狗大戰」似乎正在重新掀開序幕。
  • 京東回應禁止賣家用申通發貨:雙方合同已過期
    (原標題:京東暫停與申通合作,稱入駐阿里旗下電商平臺合作需求遭拒絕)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程子姣 陸一夫)8月18日,針對京東近日在賣家論壇裡掛出《關於合作快遞服務調整的通知
  • 京東宣布平臺禁用申通快遞,為啥網友評論一邊倒?
    隨著電商的盛世發展,快遞行業可謂是混得風生水起,雖說順豐成了眾多快遞商家的競爭對手,但賣家的發貨快遞大多數都是「三通一達」,除了京東有自己專屬快遞之外,很多時候都是前者的業務量居多,不過京東物流憑藉著「服務好、速度快」贏得買家們的歡心,有急用的商品需購買的時候,都是選擇了京東。
  • 韻達申通圓通聯手封殺極兔;山寨熊貓餐廳關門;拼多多日單過億
    韻達、申通、圓通聯手封殺極兔速遞。另據多家通達系加盟商透露,此前,申通、圓通已發布類似通知。 #點評:極兔9月中旬曾被曝出尋求百億規模融資,極兔燒錢搶市場的成長速度之快已引起了業內普遍「警覺」。
  • 封殺極兔,「通達系」打響「雙十一」第一槍
    10月22日晚,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消息,韻達、申通、圓通近日已經聯手封殺極兔速遞,理由是後者「正在發起傾銷」。市場普遍認為,「通達系」封殺極兔的背後,阿里巴巴和拼多多的平臺之爭才是重點。從韻達內網的《關於全網禁止代理極兔業務的通知》來看,韻達的封殺手段是禁止加盟公司代理極兔的業務,並退回所有已流入轉運環節的極兔快件,對違反規定的網點公司進行罰款或清退。據悉,申通、圓通也推出了類似舉措。上述手段不可謂不「狠」,而這場封殺實際上有著諸多先兆。
  • 繼阿里、京東之後,拼多多發布財報,「貓狗拼」大戰爆發!
    貓狗拼財報對比阿里淘寶、天貓月活躍用戶7.55億,較上季度新增3400萬。拼多多APP平均月活用戶數達3.66億,較一季度單季淨增7630萬;京東年度活躍用戶3.213億,較Q1的3.105億季度環比大漲1080萬。從APP的月活來看,天貓用戶是一枝獨秀,從增量來看,拼多多則領先京東與天貓。
  • 市民吐槽申通快遞速度慢,寄水果經常遭殃
    一些市民吐槽申通快遞速度慢,郵寄水果幾乎遭殃,這是極大的爭議。我寄一箱蘋果就三四天到貨結果蘋果箱好像泡水了,蘋果也壞很多。申通快遞差的要死,高新區08號客服人員態度非常惡劣,直接叫囂讓你投訴,因為投訴了也沒人管,簡直無語。
  • 京東健康上市獲批,大健康將迎來「三國殺」還是「貓狗大戰」?
    但如果仔細分析三者的優劣勢就不難發現,平安好醫生實力相對較弱,主要競爭還是會集中在京東健康和阿里健康之間,未來將會以「貓狗大戰」為主而非「三國殺」。平安好醫生被阿里健康、京東健康甩在身後平安好醫生的實力相對較弱,主要體現兩大方面。第一,無論從市值上還是營收上,平安好醫生都被阿里健康和京東健康拉下一個等級。
  • 京東推金屬狗LOGO 網友吐槽天貓京東「貓狗大戰」
    前天,京東商城正式宣布將360buy.com的域名切換至新域名jd.com。此外,原先以藍色為主調的「360buy」LOGO被更新成了一隻名為「Joy」的金屬狗,成為京東官方新的LOGO和吉祥物。由於競爭對手天貓的LOGO是只貓,外界調侃京東和天貓是「貓狗大戰」。京東商城表示,京東吉祥物「Joy」是一隻卡通金屬狗的形象,狗通常象徵著友好、正直、忠誠的品格,同時也具有高度的親和力,正如京東始終以來對「客戶為先」的堅持,以及對用戶體驗的不懈追求。
  • 京東UPS獲快遞牌照背後:申通順豐或受衝擊
    首頁 > 評論 > 關鍵詞 > 京東最新資訊 > 正文 京東UPS獲快遞牌照背後:申通順豐或受衝擊
  • 「貓狗大戰」臺企得利
    大陸電商巨頭京東商城近日在臺北招商,將一批臺灣品牌納入其「全球購」業務。臺灣電商起步比對岸還早,卻步履遲緩再三蹉跎。如何彌補這失落的10年?兩岸合作應是終南捷徑。  「貓狗大戰」臺企得利  早在2013年,大陸的另一家電商龍頭淘寶就已在天貓商城上設立臺灣館。
  • 阿里京東「貓狗大戰」上演五連戰 火藥味十足
    在阿里的天「貓」與京東「狗」,會師北京決戰雙十一之前,雙方陶醉「互撕」,已提前點燃雙十一大戰。  那麼,與往年相比,今年雙十一到底有哪些特點,以及哪些亮點?華商報記者幫你一一剖析解讀。其中包括天貓電商服務,菜鳥物流服務,蘇寧、銀泰等合作夥伴的線上線下資源等,以北京為核心,輻射整個北方市場,瞄準百萬商家和超過四億的北方消費者。  張勇公開表示,「北京是中國的首都,具有國際影響力,雙11的全球化和阿里巴巴的全球化,必須從北京開始。」  而又在10月19日,阿里巴巴召開北京戰略發布會,宣布天貓將不設上限向北京市場投入。
  • 「貓狗大戰」到臺島 臺灣電商趕搭大陸「順風車」
    大陸電商巨頭京東商城近日在臺北招商,將一批臺灣品牌納入其「全球購」業務。臺灣電商起步比對岸還早,卻步履遲緩再三蹉跎。如何彌補這失落的10年?兩岸合作應是終南捷徑。「貓狗大戰」臺企得利早在2013年,大陸的另一家電商龍頭淘寶就已在天貓商城上設立臺灣館。
  • 【資訊】小紅書直播間可掛淘寶商品連結;京東申通合作到期
    1、京東申通合作到期,阿里拒接京東物流成分手主因申通快遞與京東開放平臺合作到期一事引發關注,京東開放平臺回應:暫停合作是因合同過期,且未就續約達成一致。阿里巴巴成為申通實際大股東後,遲遲未接受京東物流入駐阿里旗下的需求。京東表示,出於公平對等的合作原則,只能與申通暫停合作。
  • 韻達申通圓通封殺極兔速遞?網點:極兔把同業都影響了 極兔:做好自己
    這也被外界解讀為韻達快遞正式宣布封殺極兔。據介紹,此前,申通、圓通也發布了類似通知。極兔是誰?東南亞頭部快遞公司,與拼多多有淵源據極兔速遞官網顯示,該快遞公司2015年8月在印尼成立,目前在全球擁有超過170個大型轉運中心、近15萬名員工,業務已經覆蓋中國、印尼、越南、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柬埔寨及新加坡八個國家,服務全球近20億人口。
  • 來自東南亞的極兔在中國內地被「封殺」,老家陣地也難保?
    而在此之前,早有消息稱申通、圓通發布過了類似的通知。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眾多快遞大佬如此忌憚,甚至不惜封殺一家在中國運營不到一年的快遞「新秀」呢?這一舉動背後又有什麼深意?「拼多多系」快遞,低價競爭、蹭網點或引眾怒今年三月極兔在國內開始運營,短短幾個月就以一己之力驚起千層浪。
  • 「貓狗」大戰 郵政電商也有新體驗
    「618」已成為電商巨頭們的又一輪集體狂歡,天貓和京東的「貓狗大戰」更是吸足了眼球。
  • 貓狗大戰、刪除體相繼走紅
    租車平臺51租車於8日發布一幅宣傳圖,內容以這段「戀情」的破裂為由頭,其文案所創造的「刪除體」由此走紅,各公司接龍文案大戰根本停不下來。【貓狗大戰】恰逢雙十二,各大電商的移動端也開始熱鬧起來。緣起天貓商城將圖標改成「藏頭」詞句,明示「真心便宜,不然是狗」。而以狗狗為虛擬形象的京東立馬用同樣的方式回應:「拒絕假貨,不玩貓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