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殺極兔,「通達系」打響「雙十一」第一槍

2020-11-29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資本偵探(ID:deep_insights),作者:鴻鍵,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雙十一主戰場的發令槍尚未正式打響,物流領域的狼煙已經燃起。

10月22日晚,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消息,韻達、申通、圓通近日已經聯手封殺極兔速遞,理由是後者「正在發起傾銷」。

儘管拼多多矢口否認,但其與極兔的曖昧關係一直備受行業關注,而「通達系」的背後站的是阿里巴巴。市場普遍認為,「通達系」封殺極兔的背後,阿里巴巴和拼多多的平臺之爭才是重點。

從韻達內網的《關於全網禁止代理極兔業務的通知》來看,韻達的封殺手段是禁止加盟公司代理極兔的業務,並退回所有已流入轉運環節的極兔快件,對違反規定的網點公司進行罰款或清退。據悉,申通、圓通也推出了類似舉措。

上述手段不可謂不「狠」,而這場封殺實際上有著諸多先兆。

極兔速遞是東南亞頭部電商快遞公司,今年3月開始在國內正式經營,藉助兇猛的價格戰,這隻「印尼兔子」發展迅猛。根據國信證券研報,截至8月,極兔日均業務量估計已經超過700萬件。

在快遞業,極兔是攪局者,其在搶「通達系」生意的同時,也擠壓了後者本就已在縮小的利潤空間。由於明顯的競爭關係,擦槍走火不可避免,但鬧到「封殺」的地步,還有更深層的原因,這其實也是貫穿於今年的行業主線:電商平臺在天上打架,快遞企業在地上鏖戰。

今年以來,電商平臺紛紛加碼物流。阿里巴巴入股韻達,增持圓通;京東物流收購了跨越速運,京東系的眾郵快遞起網運營;除了關係曖昧的極兔,拼多多還接入了國美旗下安迅物流。在資本市場,快遞公司參與二次上市熱潮,順豐股價一路走高,原本略顯乏味的快遞業,如今屢屢成了輿論焦點。

大事頻發的背後,電商平臺之間、快遞公司之間新一輪的戰火正在燃起,而這場「封殺」遠不是終點。

涇渭分明的平臺

回顧國內電商發展史,平臺相爭導致的站隊現象並不少見。具體到物流領域,隨著電商行業競爭加劇,平臺之間愈發涇渭分明,為防止被對手「卡脖子」,構建自有物流生態變得尤為迫切。

這也是拼多多需要聯手其他物流企業的原因。

在今年4月投資國美後,國美旗下的安迅物流已接入拼多多平臺。不過,外界關心的更多的是此次「封殺」案的主角——極兔快遞。

極兔快遞在印尼起家,目前已是印尼市場單量第一的快遞巨頭,其創始人和背後的資本關係都與OPPO和vivo相關,而拼多多黃崢又是段永平的「第四個徒弟」。基於明顯的人際聯繫,外界很難不有所猜想。

雖然入華時間不長,但極兔快遞聲勢一直不小。5月,極兔快遞傳出全網業務量突破100萬件的消息,7月日單量又增長至500萬。和拼多多相似,極兔快遞搶佔市場的手段也是「燒錢」,且據傳新一輪融資已在籌備當中,規模達百億元。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獲得資本加持的極兔快遞將繼續攪動快遞市場。儘管拼多多尚未對其與極兔快遞的關係有過明確表態,但增長迅猛的極兔快遞無疑能幫助其在京東、阿里巴巴的地盤外開闢一條新的物流通路。

在拼多多通過隱秘方式加大物流布局的同時,它的前輩京東和阿里巴巴也都在以各自的方式築高物流壁壘。

今年一季度,疫情催生的物流需求大量增加,但由於運力緊張和交通情況複雜,大部分快遞公司的派送效率不盡人意。在此期間,京東物流脫穎而出,為京東帶來了同比24.8%的活躍用戶數增長,增長趨勢也延續到了二季度。

基於已有的物流優勢,京東進一步發力物流,其不僅將物流業務延伸到了下沉市場,還積極動用資本力量補齊短板。

為自家業務砌高牆的同時,京東將非京東系的快遞公司排除出自家業務範圍。今年7月,京東向商家發布公告稱,平臺與申通快遞、如風達、全峰快遞、佳吉快運、國通快遞、卡行天下等合同陸續到期,建議商家及時切換快遞供應商。

在外界看來,京東此舉無異於「封殺」申通,但如果結合阿里巴巴對「通達系」的掌控力增強、京東物流接入阿里系電商平臺未果的情況來看,京東與申通的糾紛背後其實是京東和阿里巴巴的角力。

今年4月,阿里巴巴首次入股韻達,自此,「通達系」的所有成員都進入了「阿里系」的資本版圖。9月,圓通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已向阿里巴巴轉讓部分股權,此次轉讓的股份佔公司股份總數的12%。

和京東不同,阿里巴巴更擅長構建平臺協同物流資源的打法,而非親自下場送貨,菜鳥網絡便是阿里巴巴「平臺思維」的集中體現。從2013年創立後,憑藉由淘寶、天貓產生的海量電商件,菜鳥網絡成功拉攏來「通達系」共同發展。

不過,「通達系」之間本質上是對手,跟菜鳥網絡合作不意味著會擱置競爭,快遞價格戰頻頻發生。為了進一步把控和協同物流資源,阿里巴巴近年數次入股「通達系」各個成員,目前,阿里巴巴在百世、申通、圓通、中通的股東位置分別從第一到第三不等。

由於來自平臺的電商件是快遞公司的重要業務來源,巨頭角力的影響往往也會傳導至快遞行業。將目光從平臺轉向快遞公司會發現,平臺在天上打架的同時,地上的快遞公司關於電商件的戰火從未停歇。

掙扎的「通達系」

目前,電商件市場的主要玩家有「通達系」、順豐、眾郵快遞和極兔快遞,而從當前的形勢來看,最難受的角色非「通達系」莫屬。

在往日,憑藉和阿里巴巴的良好關係,「通達系」拿下來自淘寶、天貓的大量電商件,電商件也成為「通達系」的主要業務來源,但這一基本盤正在遭到新老對手的猛烈衝擊。

挑戰首先來自老對手順豐。2019年5月,順豐推出了針對電商件的「特惠專配」低價快遞業務,此後又進一步降低價格,對於3000票以上客戶的價格甚至降至4-5元/票,接近靠低價搶奪市場的「通達系」的定價水平。同年11月,順豐還通過聯手唯品會獲得了後者全年超5億的訂單增量。

雖然電商件利潤不及順豐的傳統業務,但其作為填倉件能大幅提高順豐的陸運資源使用效率,改善裝載率,因此對於順豐來說,電商件並非虧錢賺吆喝的買賣,而今年疫情的出現,更是催化了行業的此消彼長。

不同於採取加盟模式的「通達系」,順豐一直以自營模式為主,這意味著順豐能有更好的履約體驗和掌控力。今年上半年,順豐的營收達到711.3億元,同比大增42.05%,而「通達系」的營收增速要麼是負數,要麼僅錄得個位數的增長。

根據順豐中期財報,經濟件產品在2020年上半年共取得營收201.8億元,同比增長76.12%,佔總營收比例從22.89%大幅提高到28.38%,業務量同比增長240.86%,並「帶動公司市場佔有率大幅提升」。

圖源:順豐2020年中期財報

增速的巨大差異直接導致了物流行業的洗牌,順豐的市佔率從去年年底的8%增長至接近11%,超越了申通。反觀「通達系」,除了行業龍頭中通實現了市佔率小幅增長,韻達、圓通的市佔率變化不大,百世和申通則都出現了負增長。

從電商件市場嘗到甜頭後,今年8月,市場傳言順豐在組建一個電商件快遞網絡(即「電商快遞網」),並開放網點加盟,對於「通達系」來說,這意味「腹地」遭到持續侵入。更麻煩的是,除了「直營+加盟」並駕齊驅的順豐,京東系的眾郵快遞和極兔快遞也是不可小覷的新對手。

面對新老對手的進犯,「通達系」不得不通過繼續降低價格迎戰,行業價格戰再度惡化。今年上半年,順豐、中通、韻達、圓通和百世的單票收入均有超過20%的降幅,其中韻達和圓通的單票收入降幅甚至達到了28%和25%。

和旨在搶奪電商件市場的順豐不同,「通達系」原先的優勢本就是較同行低廉的價格,價格戰的惡化意味著利潤的大幅縮水。根據財報,除了圓通,「通達系」的其他成員上半年的歸母淨利潤均出現負增長,其中申通和韻達的淨利潤跌幅甚至達到了91.51%和47.47%。

在上述背景下,「通達系」的處境十分尷尬:一方面,平臺之間的競爭讓其不得不選邊站隊,但在獲得平臺支持的同時難免加深快遞公司淪為「管道」的風險;另一方面,曠日持久的價格戰消耗了大量糧草,要繼續戰鬥只能謀求外部資金支持。

也就是說,「通達系」獲得支持的選擇無非兩個:靠近阿里巴巴、融資,這也是目前市場上正在發生的大事件:

除了向外部尋求支援,受困於價格戰的「通達系」也在主動求變,比如在距離「雙十一」還有兩個月的時候就開啟了本年度的旺季漲價行動。在外界看來,「通達系」提前漲價更像是試圖中止價格戰,為財務「止血」。

但行業競爭不是「通達系」幾家說了算,極兔的出現,又新增了極大的不確定性。

在地上,想從低價競爭泥潭中脫身的「通達系」受到新老對手的牽絆;在天上,平臺借快遞能力鞏固地位、打擊對手的意圖日漸清晰。種種因素的合力下,企業間的劍拔弩張變得無法迴避。

一場事先張揚的「封殺」案就此上演。

相關焦點

  • 雙十一第一槍已經打響,一隻「兔子」被圍剿
    更長的銷售期預示著將會有更多的消費者,以及更大的物流壓力,就在所有人都在積極備戰雙十一的時候,一隻兔子的存在讓快遞江湖重新變得緊張起來,10月22日來自21世紀經濟報導的一篇文章《韻達、申通、圓通聯手封殺極兔速遞》成功擠上熱搜。文章中稱,10月19日,韻達發布了一則通知,正式封殺極兔。
  • 遭「通達系」封殺的極兔還能「蹦躂」多久?
    摘要:與往年相比,如今雙十一的熱潮啟動得更早,10月底電商平臺已經摩拳擦掌、不斷造勢,電商行業似乎迎來利好時代,但不少網民卻反映今年雙十一快遞慢了。11月1日上午,菜鳥發送的天貓「雙11」物流訂單量已破1億,新入局者「極兔快遞」等疑似因價格戰而遭封殺。
  • 再遭封殺後,除了抱拼多多大腿,極兔速遞該何去何從?
    近日,隨著雙十一第一波付定金正式開啟,快遞界也早已是暗潮波動。10月19日,韻達在內網發布了《關於全網禁止代理極兔業務的通知》,正式封殺極兔速遞(以下簡稱極兔)。實際上,自極兔於2019年底進入國內市場以來已經遭遇了多次封殺。據多家通達系加盟商透露,此前申通、圓通已經發布類似通知。那麼,這位遭到快遞界封殺的極兔到底是何方神聖?
  • 在遭封殺後,極兔速遞日單量超2000萬,通達系還坐得住嗎
    這位「不速之客」就是極兔速遞!對於日訂單量已經穩定在2000萬單的說法,極兔速遞方面沒有給出正面的回應,只表示這是公司的核心機密,不方便對方透露。不過,一位從事快遞行業的知情者表示,極兔快遞在國內日均2000萬單的業務量已是行業內無人不知的秘密。
  • 封殺、抵制不斷,極兔為何「殺不死」?
    來源:品玩作者:淺蟬原標題:極兔為何「殺不死」?從十月下旬開始,網上陸續傳出申通、韻達等通達系公司聯合封殺快遞界「黑馬」極兔速遞,嚴禁下屬加盟商代理極兔業務或與之合作,與之相伴的還有各種處罰措施。由於這次「封殺」事件,原本默默無聞的極兔速遞被外界關注、熟知甚至層層揭秘。原來這隻近期引起通達系巨頭忌憚的「兔子」起源於東南亞,今年三月開始在國內起網,用短短七八個月的時間達成日單量千萬,據極兔官方公布的數據,該公司在雙十一當天突破1600萬單。
  • 雙十一已過,極兔表現如何?
    那就是,極兔。  根據極兔公布的業績:在雙十一當日突破1600萬單。  據知,此次雙十一期間,極兔除了通過人員招聘儲備、三方驛站合作、增加車輛物料等的方式保障快遞運轉,提升消費者的服務體驗的同時,還採取了嚴格控量的策略,將業務量嚴格控制在2000萬之內,平穩度過了雙11。  極兔為什麼要合理控量?
  • 三通一達結盟封殺極兔:別放過那隻「兔子」!
    自今年3月份在中國正式起步,極兔便「勢不可擋」。在運作初期,不少原本經營通達系快遞的加盟商都對極兔就產生了興趣。而極兔快遞與通達系一樣以電商快遞業務為主,在4月已經接入了除阿里、京東外的11家主流電商平臺。
  • 外來品牌「極兔快遞」,為何引得通達聯合抵制
    極兔成立於2015年8月,是東南亞首家以網際網路配送為核心業務的科技型快遞公司,而在今年3月,極兔快遞才在中國發力起網。而此時,通達系已經經過了數年的網點建設,與順豐、京東與一眾二線快遞品牌形成了穩定的中國快遞局面。
  • 極兔速遞:一個被圍剿的「外姓人」
    竄動的極兔被通達系看在眼裡,更被他們背後的阿里看在眼裡,通達系需要一個機會來保證拼多多崛起的紅利不被他人分食甚至獨吞,阿里需要一個機會讓自己處心積慮整合多年的菜鳥體系不被後起之秀打破,尤其是不被與自己的直接競爭對手拼多多眉來眼去的極兔給打破。
  • 快遞黑馬遭遇「絆馬腿」 通達系抵制極兔速遞升級?
    在順豐、京東及「三通一達」佔據中國快遞市場超80%市場份額的背景下,一家來自東南亞的快遞公司極兔速遞異軍突起,近期卻遭遇「通達系」旗下營業網點聯合抵制。7月30日,通達系某上市公司內部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針對極兔速遞的抵制是旗下營業網點自發的行為,「從快遞派件來說,大部分是靠商家來自主選擇快遞公司,極兔速遞主要是靠低價策略,確實搶走了通達系的一部分市場份額。」據記者了解,通達系抵制極兔速遞的行為最近表現更加明顯,對此,極兔速遞方面則公開回應「不予置評」。通達系抵制升級?
  • 極兔為何「殺不死」?
    從十月下旬開始,網上陸續傳出申通、韻達等通達系公司聯合封殺快遞界「黑馬」極兔速遞,嚴禁下屬加盟商代理極兔業務或與之合作,與之相伴的還有各種處罰措施。由於這次「封殺」事件,原本默默無聞的極兔速遞被外界關注、熟知甚至層層揭秘。
  • 多家快遞巨頭聯合封殺極兔 極兔武漢網點稱配送正常
    極兔速遞華中球場街網點□楚天都市報記者 姚崗雙十一激戰正酣,快遞市場再起波瀾。近日,極兔速遞被「通達系」快遞公司下達「封殺令」,引發廣泛關注。極兔在武漢運營情況如何?這是一家什麼樣的快遞公司?為何異軍突起的極兔速遞會遭到封殺?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調查。
  • 極兔速遞低價搶量爭奪市場 通達系反擊:封鎖配送網絡
    一位通達系快遞員稱,目前針對日票1萬單、重量0.2kg以內的包裹,極兔速遞的價格是1.65元,中通快遞是1.95元起,其他通達系的價格也普遍高出極兔速遞兩到三毛。價格優勢讓極兔吸引了眾多依賴薄利多銷的電商客戶。根據自媒體驛站消息,9月份,極兔的全網日單量已穩定在800萬單以上,今年「雙11」極兔的日均業務量目標將衝擊2500萬單。 極兔進入國內市場時間尚短,無法短時間內建網。
  • 極兔攪動快遞雙十一
    極兔被通達系封殺了。這是上周在快遞行業最大的新聞消息,極兔是誰?為何又會被通達系封殺?媒體極其衝突性的話語描述讓這件事迅速登頂熱搜。具體的事情其實是:「10月19日,韻達在內網發布一份《關於全網禁止代理極兔業務的通知》,這份通知中只是限制了韻達各網點和極兔的合作,同時附加了一些懲罰措施。」這與封殺二字似乎沒有太大的關係,但聯繫到今年7、9月圓通、申通發布的通知,極兔自然而然在媒體上就已經站在了通達系的對面。
  • 極兔加盟商:每月要燒100萬,公司卻對普通加盟商沒有扶持
    10月19日,韻達速遞下發內部文件,宣布封殺極兔速遞,而此前,圓通和申通快遞也都對極兔速遞發布了「封殺令」。 極兔速遞是東南亞頭部電商的快遞公司,其創始人李傑是OPPO印尼公司的創始人。正是藉助OPPO在印尼的銷售網絡,李傑才得以在不到5年的時間裡將極兔速遞發展成為東南亞的快遞龍頭。
  • 韻達申通圓通封殺極兔速遞?網點:極兔把同業都影響了 極兔:做好自己
    雙十一來臨,各家快遞公司正在緊鑼密鼓進行備戰。10月19日,韻達快遞在內網發布《關於全網禁止代理極兔業務的通知》,引發市場熱議。通知中提到,韻達快遞下屬加盟公司(含承包區)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加盟極兔網絡及承包區;攬派兩端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代理極兔快遞業務。
  • 極兔京喜豐網,誰的資本與流量更具優勢?
    通達系單票快件平均價格與單票成本都在持續下行,為了獲取業務量,極兔維持低價競爭策略是必然的選擇。據業內人士測算,極兔每單虧損應該接近2塊左右,這預示了海量的資本投入。作為後入局者,不佔先發優勢,解決問題的方法很簡單,唯有「錢」之一字。
  • 來自東南亞的極兔在中國內地被「封殺」,老家陣地也難保?
    「拼多多系」快遞,低價競爭、蹭網點或引眾怒今年三月極兔在國內開始運營,短短幾個月就以一己之力驚起千層浪。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極兔速遞5月全網日均業務量突破100萬件,7月全網日單量已超500萬單,到了9月份,極兔速遞全網日單量已經突破800萬,甚至還定下了在今年「雙十一」日均單量衝擊2500萬的目標。
  • 三大快遞巨頭相繼亮劍,齊刷刷封殺「兔子」,極兔動了誰的「蛋糕」?
    「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這或許就是「通達系」快遞玩家們目前最真實的寫照,這一切源自一隻從東南亞殺入中國市場的「兔子」——極兔速遞。 據報導,10月19日,韻達在內網發布了《關於全網禁止代理極兔業務的通知》,正式封殺極兔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