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兔為何「殺不死」?

2020-12-03 品玩

從十月下旬開始,網上陸續傳出申通、韻達等通達系公司聯合封殺快遞界「黑馬」極兔速遞,嚴禁下屬加盟商代理極兔業務或與之合作,與之相伴的還有各種處罰措施。

由於這次「封殺」事件,原本默默無聞的極兔速遞被外界關注、熟知甚至層層揭秘。原來這隻近期引起通達系巨頭忌憚的「兔子」起源於東南亞,今年三月開始在國內起網,用短短七八個月的時間達成日單量千萬,據極兔官方公布的數據,該公司在雙十一當天突破1600萬單。

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新角色,極兔之所以能有這麼快的成長速度,與拼多多的運單扶持有很大關係。事實上,因為極兔創始人李傑與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同出一門」的關係以及兩家公司在業務上的密切關聯,極兔被外界打上「拼多多快遞」的標籤。這次封殺也有了阿里系VS拼多多的意味。

但目前來看,這隻兔子很難被殺死。中國過度競爭的快遞行業,以及極兔的擴張策略,都讓它在看似嚴峻的封殺環境裡,能找到自己存活的縫隙。

雙11期間的快遞站江湖封殺令

在這次的「封殺」事件中,通達系公司的官方文件不可謂不嚴厲。例如韻達在內網發布了《關於全網禁止代理極兔業務的通知》,下屬加盟商不得加盟極兔網絡及承包區,在攬派兩端不得代理極兔快遞業務,違者將會被處以千元罰款,情況嚴重的還會被清退。

申通、圓通等也發布過去類似的文件。據媒體報導,十一月初圓通在內網發布了《關於代理極兔業務的處罰通告》,其中提到,該公司核査出144個分公司存在違規行為,對違規代理極兔業務的分公司處罰30000元。

不過據品玩向北京朝陽區一帶的多位圓通、韻達快遞員了解,總公司下達的文件對各網點的影響力和約束力較小,其中一位圓通快遞員甚至也是通過媒體報導才對「封殺」極兔事件有較為完整的了解。

「(通達系)總公司有了這些決策,下面的公司就會往外面放話,說對極兔的打壓如何如何,但是實質性的影響不大。」趙先生是遼寧大連某地區的極兔加盟商,在他看來,通達系上層發布的這些命令對末端網點的影響微乎其微。

在多年的發展中,通達系大多採取加盟方式發展全國配送網絡,加盟商按區域承包快遞業務,通常自負盈虧。因此,賺多賺少全在於各網點自身的努力。自極兔在國內起網以來,有其他快遞公司的加盟商順便做起了極兔的代理生意。對於他們來說,倉庫和快遞員都是現成的,同時具備一定的網點運營經驗,代理極兔也就是順便的事,還能再賺一份錢,何樂而不為?

但在通達系總公司看來,這就是「為他人做嫁衣」,因此決不能容忍自己多年來發展出的末端網點幫助競爭對手搭建起物流網絡,讓對手逐步發展壯大來瓜分自己的市場。封殺、抵制也就是由此而來。

初入中國的印尼兔子

極兔速遞的建立和發展最初是為了服務於OPPO的海外擴張。

2014年左右,OPPO旗下的得力幹將李傑被派往印尼開拓東南亞市場。在那裡,李傑不僅用四年時間將OPPO的市場佔有率從零提升到10%,更是在經營OPPO的過程中發現了快遞物流的巨大商機,創立了J&T Express。發展了四五年之後,這家快遞公司逐漸發展壯大,除了大本營印尼之外,逐步覆蓋到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六個東南亞國家,運單量一度達到印尼第一、東南亞第二。

2019年底,極兔將目光轉回國內,開始積極搭建國內網絡,但由於中途受疫情衝擊,直到今年三月才正式起網。據官網介紹,到今年九月極兔已經實現全國省市的配送網絡覆蓋,擁有運輸幹線1500多條,運輸車輛2000多輛。

圖源極兔官網據悉,由於極兔和OPPO,或者說步步高系的淵源,前期組網的時候很多OPPO、vivo的渠道商搖身一變,成為極兔的一級加盟商。雖說手機和快遞這兩個行業看起來關係不大,但一方面渠道商具有一定的下沉渠道資源,另一方面手機市場趨於飽和,渠道商急於另覓出路,極兔這匹「黑馬」正好為他們提供了新的機會。

其實不只是加盟商,據趙先生介紹,目前極兔公司中有不少來自OPPO的管理人員,「我跟OPPO體系裡的很多人關係都特別好。我相信極兔,等於相信曾經的OPPO」。

出於這種OPPO背書下的信任,趙先生從今年八月份開始承包了大連某地區的業務,正式加盟極兔。加盟費依據地區大小、貨量多少來決定,例如趙先生呈報的片區是「10+10」,即10萬元加盟費加上10萬元押金。

除了加盟費以外,其他投入也不小。在趙先生的網點內共有6個快遞員、3個司機和一些打包的人,再加上站長、客服等,如果配套齊全的話得10個人以上。除此之外還有倉庫租賃等前期投入,算上全部人力物力,一個月的成本要30萬左右。

在今年雙11之前,趙先生網點每天的單量在3000單左右,極兔方面給的派費是每件1.1元、1.2元左右,如果選擇和驛站合作,驛站會收取每單0.5元的費用,剩下的錢都是自己的收入。

除了派件,快遞網點還有一部分收入來源於收件。雙11前該網點的收件量大約是每天1000單。總的來說,「我們這個收派件量在大連算是高的」。

事實上該片區的寄件需求可能高於1000件,但是自身運力有限的趙先生並不貪心,只求在能力範圍內做好生意。「我去談客戶的時候,客戶給我發3000件,但我說只要1000件就行,多了也發不了。跟大客戶談生意的時候價格要優惠,一件掙個3毛錢也行。但是正常件的收費跟其他快遞的市場價也差不多。」

同時對於網點的轉手價格,趙先生也有一定的了解。他介紹說,現在極兔剛發展起來,加盟價格還不高。對比天天快遞來看,他們大連某網點每天收發件500單左右,轉手價格是20萬元,而他自己的單量是對方的8倍,雖說賣不上160萬,但是100萬元還是有可能的。

阿里系 vs 拼多多

當被問到通達系對極兔的封殺時,趙先生認為自家生意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同時也理解通達系的出發點,「快遞行業發展到現在,倒了很多公司。本來三通一達發展的很平穩,互相競爭也正常,突然有個人(極兔)擾亂了這個格局。拼多多如果把所有的貨都給極兔,那三通一達至少還得倒一個。」

趙先生提到的拼多多,也正是極兔引起其他快遞業巨頭忌憚的主要原因。據一些拼多多用戶的反饋,他們下單後的默認快遞正是極兔,而極兔官網上也將拼多多列在自己合作夥伴的首位。

圖源極兔官網事實上,從極兔在國內「出道」以來,它的身上就一直抹不掉拼多多系的標籤。除了目前所知的快遞業務合作,二者從前的淵源也頗為深厚。

前面已經提到,極兔速遞背靠OPPO系起家,OPPO的背後老闆段永平同樣是拼多多的投資人,再加上李傑與黃崢都受過段永平的提攜,可以說是「同出一門」。這甚至會讓趙先生這樣的加盟商產生這樣的認知:「拼多多和極兔背後是同一個老闆」。由此可見極兔內部人員也對拼多多和極兔的深層合作關係深信不疑。

除了這些「捕風捉影」的推測之外,極兔和拼多多的合作確實有著實實在在的好處。如果說極兔與拼多多合作是為了在國內快遞業分一杯羹,那麼拼多多在這件事上看到的則是搭建起獨立快遞體系的機會。拼多多的勁敵阿里巴巴早已瞄準快遞業,從2008年入股百世匯通以來,陸續對圓通、申通、韻達進行戰略投資,將它們都打上了「阿里系」的標籤,可以說快遞業的半壁江山盡入彀中。

而拼多多的起步晚於阿里巴巴,在快遞行業的積累遠不如阿里巴巴,對於電商平臺來說,物流渠道何其重要,如果拼多多不能扶植起自己的快遞公司,那麼將始終受阿里掣肘。因此,合作共贏對於拼多多和極兔而言都是有利的選擇。

趙先生通過自己的高層渠道了解到,二者合作之後,「拼多多一點一點讓極兔切入埠,讓所有網點都先吃得下,沒有問題了,才會逐漸增加單量。根據公司那邊給我的數據,現在拼多多百分之十的貨在極兔這邊,如果達到百分之百,咱們就爆倉了,徹底亂套了。」

這種循序漸進的發展模式也使人相信,極兔和拼多多之間有著長期合作的協議和默契。可以合理推測,隨著極兔快遞網絡的不斷完善,拼多多的運單會更加向它傾斜,而如果極兔能夠衝出重圍,也意味著拼多多終於可以在快遞業與阿里巴巴一較高下。

這次「封殺」表面上看是競爭激烈的快遞行業對黑馬的忌憚,但背後所呈現的還是阿里系與拼多多系之爭。

(出於個人隱私考慮,趙先生為化名)

相關焦點

  • 封殺、抵制不斷,極兔為何「殺不死」?
    來源:品玩作者:淺蟬原標題:極兔為何「殺不死」?從十月下旬開始,網上陸續傳出申通、韻達等通達系公司聯合封殺快遞界「黑馬」極兔速遞,嚴禁下屬加盟商代理極兔業務或與之合作,與之相伴的還有各種處罰措施。中國過度競爭的快遞行業,以及極兔的擴張策略,都讓它在看似嚴峻的封殺環境裡,能找到自己存活的縫隙。雙11期間的快遞站江湖封殺令在這次的「封殺」事件中,通達系公司的官方文件不可謂不嚴厲。
  • 「極兔快遞」殺進中國!低調的背後藏著生存的智慧
    極兔快遞悶聲殺進中國 中國快遞市場從不缺乏攪局者,但有些選手入場,低調得悄無聲息,卻長滿了獠牙。 歷經數月沉澱,殺入中國市場的極兔快遞(J&TExpress)終於浮露水面。由於極兔快遞出身海外,而且入局中國頗為低調,很多人對它並不了解,下面我來做個簡單的介紹。
  • 一針見血:拼多多是拼多多,極兔是極兔
    若僅此而已,這也不過是個國外企業試圖殺入國內快遞市場的故事。但李傑和J&T Express的特殊之處在於其背景。但僅因為創始人的關係,就為極兔速遞貼上「拼多多系」的標籤不太具有說服力。王衛也是拼多多的天使投資人之一,但顯然我們無法為順豐貼上「拼多多系」的標籤。03「極兔速遞不打算站隊」此外,從極兔速遞當下的業務看,其與拼多多的關係也沒有傳言那般密切。
  • 外來品牌「極兔快遞」,為何引得通達聯合抵制
    極兔成立於2015年8月,是東南亞首家以網際網路配送為核心業務的科技型快遞公司,而在今年3月,極兔快遞才在中國發力起網。而此時,通達系已經經過了數年的網點建設,與順豐、京東與一眾二線快遞品牌形成了穩定的中國快遞局面。
  • 快遞黑馬遭遇「絆馬腿」 通達系抵制極兔速遞升級?
    7月30日,通達系某上市公司內部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針對極兔速遞的抵制是旗下營業網點自發的行為,「從快遞派件來說,大部分是靠商家來自主選擇快遞公司,極兔速遞主要是靠低價策略,確實搶走了通達系的一部分市場份額。」據記者了解,通達系抵制極兔速遞的行為最近表現更加明顯,對此,極兔速遞方面則公開回應「不予置評」。通達系抵制升級?
  • 被「圍剿」的極兔:要麼打倒我 要麼讓我成為王者!
    問題來了:極兔到底是做了什麼,讓在國內快速市場佔比如此之高的通達系如此小心?極兔快遞是東南亞知名快遞公司,其創始人李傑曾是OPPO印尼公司的創始人。2015年,極兔在印尼成立,運營了兩年後,很快就成為日收件量達30萬的龍頭企業,在整個印尼快遞公司中排行第二;與此同時,極兔同步殺入馬來西亞、越南等國,所到之處,皆是所向披靡,最後一統東南亞,成為東南亞「快速之王」。
  • 再遭封殺後,除了抱拼多多大腿,極兔速遞該何去何從?
    10月19日,韻達在內網發布了《關於全網禁止代理極兔業務的通知》,正式封殺極兔速遞(以下簡稱極兔)。實際上,自極兔於2019年底進入國內市場以來已經遭遇了多次封殺。據多家通達系加盟商透露,此前申通、圓通已經發布類似通知。那麼,這位遭到快遞界封殺的極兔到底是何方神聖?又是為何落到如此地步的呢?
  • 極兔速遞:一個被圍剿的「外姓人」
    事實究竟是否如此,仍然有待進一步考證,但從時間節點上來看,極兔能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在國內當下一個已經成熟的快遞市場做到1000萬單,除了本身低價換市場的策略,背後很難不讓人發現拼多多的身影。 加上外界猜測的這一層關係,極兔入局國內快遞市場,似乎更像是為拼多多補完了最後一塊電商核心競爭力的拼圖,這可能也是三通一達如此犀利「封殺」極兔的原因。 不過,「煮熟的鴨子飛不了」。飛奔的極兔依附著拼多多顯然已經坐上了國內快遞行業的牌桌,自今年三月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直至今日極兔快遞就已覆蓋國內超90%區域,且大部分單量則來自拼多多。
  • 三通一達結盟封殺極兔:別放過那隻「兔子」!
    至此,這隻還不太知名的「兔子」,成功鬧了一回快遞大佬們的「天宮」。封殺令甚囂塵上後,所有人都在問,極兔速遞是誰?憑什麼是它?極兔速遞成立於2015年8月,公司自稱為東南亞首家以網際網路配送為核心業務的科技型快遞公司。
  • 極兔加盟商:每月要燒100萬,公司沒有任何扶持
    面對通達系的競爭,是靠低價和快速擴張迅速殺出一條路,還是穩住加盟商隊伍、提高服務質量,是擺在這隻"兔子"面前待解的難題。"雙十一"的擔心今年"雙十一",是極兔速遞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後的首場"大戰役"。極兔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為了備戰首次"雙十一",他們還讓管理層下沉到基層蹲點,現場辦公,隨時解決問題,確保"不會出現爆倉。"但在各物流公司陸續公布"雙十一"的數據時,極兔卻表示,"我們剛起網,和行業頭部相比還有差距,數據不具有參考性。"
  • 雙十一已過,極兔表現如何?
    那就是,極兔。  根據極兔公布的業績:在雙十一當日突破1600萬單。  2  遭其他快遞聯合封殺末端「蹭網」策略受阻  在網絡建設尚不健全的情況下,極兔能夠迅速崛起,離不開其採取的「蹭網」策略。而此次雙11大戰開始之前,韻達等老牌快遞企業紛紛放出消息,「封殺」極兔。雖說發布公告稱不受影響,但目前極兔網點密度不足,末端派送需要「蹭網」是不爭的事實。
  • 在遭封殺後,極兔速遞日單量超2000萬,通達系還坐得住嗎
    這位「不速之客」就是極兔速遞!對於日訂單量已經穩定在2000萬單的說法,極兔速遞方面沒有給出正面的回應,只表示這是公司的核心機密,不方便對方透露。不過,一位從事快遞行業的知情者表示,極兔快遞在國內日均2000萬單的業務量已是行業內無人不知的秘密。
  • 多家快遞企業禁止網點代理極兔,稱「蹭網」擾亂秩序和服務
    10月22日,有媒體報導稱,韻達在內網發布了《關於全網禁止代理極兔業務的通知》。此前申通和圓通都已發布類似通知。對此,韻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韻達股份,002120)和圓通速遞股份有限公司(圓通速遞,600233)方面對澎湃新聞記者均表示不予置評。上海極兔速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極兔)方面也表示不予置評。
  • 慶餘年:梅執禮到死都不明白,慶帝為何反悔殺自己?陳萍萍卻最清楚
    慶餘年:梅執禮到死都不明白,慶帝為何反悔殺自己?陳萍萍卻最清楚! 《慶餘年》中,慶帝絕對是一個非常大的陰謀家,從他做事大家就能看出來了。慶帝一直都是非常老謀深算的人,就算是對陳萍萍他也不是絕對的信任,所有人在他的眼裡其實都是一顆棋子罷了,包括他的兒子。
  • 極兔加盟商:每月要燒100萬,公司卻對普通加盟商沒有扶持
    進入中國市場後,極兔就在一路狂奔,但在鄉鎮網絡布局上,極兔顯然未能完全覆蓋,而是藉助了部分其他快遞公司的基層網點。面對通達系的競爭與封殺,是靠低價和快速擴張迅速殺出一條路,還是穩住加盟商隊伍、提高服務質量,是擺在這隻「兔子」面前待解的難題。
  • 極兔VS眾郵,你看好哪家?
    自3月初快遞觀察家平臺獨家率先披露了眾郵與極兔的起網運行情況後,後臺收到了大量讀者的留言,詢問關於加盟與起網情況,在此我們就了解到的最新情況回答粉絲的關切。|01極兔與眾郵還能加盟嗎?3月中旬,北京剛投入試運營,極兔快遞在北京的一位加盟商表示,從去年開始到現在已經投入200餘萬元,這其中包括庫房租賃、快遞員的儲備、車輛等物料的購入等成本支出,當然極兔的加盟商普遍有著較強的實力。各家的加盟規則中無不寫著一條,要求加盟商抗風險能力強。
  • 極兔京喜豐網,誰的資本與流量更具優勢?
    極兔是最不差錢的,OV渠道,給予極兔強大的融資能力。正是憑藉強大的融資能力、企業文化和耕耘數十年的OV 線下資源,極兔實現快速起網/起量,將電商快遞的競爭引入價格持久戰。 通達系單票快件平均價格與單票成本都在持續下行,為了獲取業務量,極兔維持低價競爭策略是必然的選擇。據業內人士測算,極兔每單虧損應該接近2塊左右,這預示了海量的資本投入。作為後入局者,不佔先發優勢,解決問題的方法很簡單,唯有「錢」之一字。
  • 緊抱拼多多大腿,跟三通一達大打價格戰,極兔能否攪動快遞格局?
    圖/極兔速遞營業網點(劉雪兒/攝) 極兔是今年殺出來的一匹黑馬,創始人李傑曾主管OPPO 比如從9月6日起,朱子熙的朋友圈裡,關於極兔的話題便從發貨轉成尋找二級加盟商,據稱總投入只需幾十萬元。 原極兔快遞員向海告訴AI財經社,他的老闆曾鼓勵幾個快遞員加盟,但沒有一個敢答應。「極兔快遞量少,不加盟的話按月給你發工資,一旦加盟就沒有工資,自己派件、收件,罰款要自己承擔,大家都不敢了。」
  • 封殺極兔,「通達系」打響「雙十一」第一槍
    市場普遍認為,「通達系」封殺極兔的背後,阿里巴巴和拼多多的平臺之爭才是重點。從韻達內網的《關於全網禁止代理極兔業務的通知》來看,韻達的封殺手段是禁止加盟公司代理極兔的業務,並退回所有已流入轉運環節的極兔快件,對違反規定的網點公司進行罰款或清退。據悉,申通、圓通也推出了類似舉措。上述手段不可謂不「狠」,而這場封殺實際上有著諸多先兆。
  • 極兔速遞低價搶量爭奪市場 通達系反擊:封鎖配送網絡
    極兔的站點還不全面,鋪設網點的數據肯定沒有達到通達系這麼多年的積累,如果通達系幾家快遞公司不允許代理的話,極兔就要自己建網點。除網點外,轉運中心也是快遞公司的核心布局,極兔官網顯示有78個轉運中心。以快遞老大中通為例,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網有90個轉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