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鋅財經」(xincaijing),作者:阿殼、原文編輯:大風。
近日,隨著雙十一第一波付定金正式開啟,快遞界也早已是暗潮波動。
10月19日,韻達在內網發布了《關於全網禁止代理極兔業務的通知》,正式封殺極兔速遞(以下簡稱極兔)。
實際上,自極兔於2019年底進入國內市場以來已經遭遇了多次封殺。據多家通達系加盟商透露,此前申通、圓通已經發布類似通知。那麼,這位遭到快遞界封殺的極兔到底是何方神聖?又是為何落到如此地步的呢?
說起極兔,用慣了阿里系電商平臺的網友們可能對其並不熟悉。據公開資料顯示,極兔速遞於2015年8月在印尼成立,短短兩年時間拿下了印尼快遞界的霸主地位。
而其在去年9月就開始籌劃布局中國市場,自今年三月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僅半年時間,極兔快遞就已覆蓋國內超90%區域。根據國信證券研報,截至8月,極兔日均業務量估計已經超過700萬件。
極兔能在短時間內擁有突飛猛進的發展,補貼終端、打價格戰是極兔迅速搶佔市場的重要方式。據了解,以跨省快遞單價計算,極兔的價格普遍比通達系最低價還要低2到3元。
極兔迅速發展的背後,也讓其迅速成為了國內通達系快遞的「眼中釘」,今年7月,圓通總部下發了一封通知,內容顯示圓通禁止全國網點以任何形式代理極兔業務,終端不得為極兔提供代收代派服務。
申通快遞總部於今年9月25日發布內部通知,要求全網禁止代理極兔的業務。在最近韻達對加盟商發出的通知中也具體提到:韻達快遞下屬加盟公司(含承包區)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加盟極兔網絡及承包區;攬派兩端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代理極兔快遞業務。
除與通達系快遞打價格戰之外,極兔的迅速發展,與拼多多的背後助力,密不可分。
眾所周知,快遞若想發展好,離不開電商。極兔進入中國後,由於無法打入淘寶、京東的快遞需求,只能向蘇寧、拼多多靠攏。好在,拼多多的快遞量足夠大,足夠成為極兔對外「宣戰」的資本。
拼多多財報透露,其2019年訂單包裹達197億,日均包裹有5400萬個,同比上升77%。高盛全球投資研究部預計,2020年來自拼多多的快遞所佔市場份額會超過31%。
曾有業內人士表示,極兔的業務與拼多多關係密切,在後期有可能成為拼多多官方推薦快遞,也極有可能通過拼多多的補貼政策低價承接拼多多平臺的快遞業務。
拼多多與極兔背後淵源,還要從創始人的背景說起。
極兔速遞的創始人李傑還擁有著另一個身份:OPPO印尼的創始人、前任CEO。而OPPO是由步步高集團拆分而來,步步高創始人段永平與拼多多創始人黃崢亦師亦友,同時還是拼多多天使投資人之一,也正是這層關係成為了極兔與拼多多「緋聞」誕生的源頭。
二者雖對外並未直接表明關係,外界對極兔的隱形封殺也會讓極兔和拼多多捆綁得更加緊密。在當下快遞格局中,阿里手握菜鳥、綁定通達系,京東有京東物流支撐,只有拼多多落了單。增長迅猛的極兔快遞無疑能幫助其在京東、阿里巴巴的地盤外開闢一條新的物流通路。
看來,極兔與拼多多的關係一直處於曖昧階段,也是因為顧及到了來自阿里的壓力,但極兔「燒錢」搶市場的戰略,還是引起了業界的警覺。
本來就陷入了激烈競爭的通達系快遞不可能讓外部競爭者發展,使價格戰再度升級,於是便有了如今極兔被各快遞公司封殺的局面。
如今,在快遞市場進入門檻變得越來越高之際,倉配一體化投入開始變重,全鏈路的競爭也格外明顯。以電商業務為主,擁有通達系同款的「直營+加盟」的運營模式的極兔,目前的百萬日單量與通達系動輒千萬的日單量相比,體量上仍然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對於極兔來說,能否在封殺中活下來,或許,就要看其除了低價,能否為我們帶來新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