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總有諮詢者找我表示強烈擔憂,說分手後和對方做朋友,怕一直就被當朋友了。
我就奇了怪了,分手後一沒冷淡,二沒拉黑,三沒新歡,怎麼搞得像分手後做朋友很慘一樣?
我們很多想挽回的小夥伴,想做朋友還做不成呢,想加回微信好友都在一直奮鬥。「分手後能做朋友」這麼高的起點,你怎麼就慘了?
因為能夠做朋友,這說明你們之間的關係並不惡劣,還能友好相處,這已經比很多分手鬧到老死不相往來的情況要好太多了。
再說,姑且算男女之間有純友誼吧,但和前任之間怎麼可能有純友誼,首先要挽回的你就沒有純潔的動機了,時刻潛伏在對方身邊以朋友身份噓寒問暖,等待合適的時機再次一舉拿下。
有你這樣心懷鬼胎,對方和你做朋友不是羊入虎口嗎?
網上有一句話很經典,為什麼分手後不能和前任做朋友?因為——一見面就心軟,一擁抱就會淪陷,哪怕多看一眼,也會想重新擁有。
不過失戀中的人最容易的就是情緒誤事,看不準找不好時機,調節不好自己的心態。
說和你做朋友,是對方「羊入虎口」,但一開始你不能讓對方知道你是老虎啊,羊要是看到老虎不是一大老遠就跑了,你哪裡還有機會進一步靠近。
我們常說的「控制需求感」就是偽裝,讓對方以為你對ta沒有企圖,你完全尊重ta的意願,眷戀過去不意味著糾纏。
你明明就是一個心機boy或者girl啊,只是將「同意分手」當成了一種暫時性策略。哪裡做朋友就是你妥協,你就是弱者了?
還有,分手後對方還願意和你做朋友,說明還是對你有情義在,或者說你能夠提供給他某方面的價值。有情義有價值,差的不就是二次吸引和矛盾解決嗎?
下面我來說說怎樣從朋友走到複合。
一.不要強行做朋友
我們和一個人自然成為朋友的過程不是說「我們做朋友吧」「好」。其實分手後能做朋友也往往以和平解決分手問題為基礎。如果分手後兩個人矛盾反而激化,會使得雙方關係從戀人到迅速疏遠的境地。
有些人矛盾還沒結局就強行提出做朋友,對方只會覺得現在和你關係沒那麼好,也能一眼看出你不懷好心。
分手後能做朋友固然好,但如果做不了也不要過於逼迫自己。其實不是為了挽回,現在的你也是做不到和對方做朋友的。畢竟剛分手,你還沒放下,而ta又時時刻刻在你腦海,那是真的很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以及內心的需求感。人生已經那麼辛苦了,何必這麼殘忍地對待自己呢。
對方也一樣無法心平氣和的面對你。也不願「自討苦吃」。
做不了朋友,就挽回來看確實少了一條穩妥的途徑,但不做朋友有不做朋友的挽回方法。我們可以人的記憶規律曲線或者說斷聯來重塑ta對你的印象。
所以呢,如果你們分手後沒有做朋友,也不用擔心,方法比困難多。
二.保持朋友應有的界限
我是很敬佩將前任都變成朋友的人的。比如說徐靜蕾,每一任男友都變成了很好的朋友,在事業上甚至還會不遺餘力地幫助她。
分手後和前任做朋友這件事本身不難,難的是,對於挽回的人來說,你要忍受一段時間「只能是朋友」的煎熬。
你可能因為知道對方的動向而時時刻刻關注,可能因為有對方的聯繫方式想ta的時候就忍不住想「打擾」,看到什麼和過去有關的回憶就想分享給ta。
更要命的事,你不知道對方在幹什麼,更容易胡思亂想,尤其看到對方關注了哪個別的異性或者怎麼樣,心態分分鐘崩塌。
很多分手後想通過做朋友來挽回沒挽回成的,都是因為管得太寬,管對方吃飯睡覺在幹嘛,還管ta和哪個異性多說了一句話。看到對方身邊有了別的曖昧對象就必然失態,針鋒相對。最終激怒對方,功虧一簣。
因為你很容易模糊「戀人」和「朋友」的界限,很多時候意識不到你們已經分手這個事實。
我知道控制住內心的需求感很難,我建議的方法是,在和前任做朋友的時候,不要拒絕身邊還不錯的異性,可以和他們dating,身邊有幾個潛在發展對象,你對前任的需求感能降低很多。不要怕前任介意,如果介意,那是ta先越過「朋友」的界限了。
還有一定要有自己豐富的生活,而不是重心都在前任身上。我們知道挽回的成功率不是百分百,你可以以時間、金錢、感情為賭注,但不要以整個人生來投入。
三、做朋友期間核心是自我重塑
我在開頭說了能夠做朋友,說明你在這場挽回之戰中已經佔據了有利地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當你有所改變的時候,你能夠及時有效地將你的改變傳遞給前任。能夠做朋友很好,但你什麼都不做,是無法再次對ta形成性吸引力,更無法讓ta對你形成情感依賴的。
不要覺得有聯繫方式能見面多接觸就行了。只是朋友你還頻繁找對方,很容易越界。剛開始的時候比起想著怎麼去說服對方重新和你在一起,或者保持聯繫,不如適當減少聊天頻率,多專注於自我提升,每次給對方全新的體驗和吸引點。
否則你確實很容易掉進你們擔心的友誼區,然後做一輩子的朋友,我想這一定不是你願意的結果。所以呢,在做朋友的同時一定不要忘了去改變。
我想你們會走到分手,一定是存在某些問題的。這些問題如果不妥善解決,不僅很難推動關係的進展,勉強複合了也可能再次分手。
至於具體是什麼樣的問題,這就需要你自己來復盤感情以及分析了,如果你分析不出來,也可以向身邊感情經歷豐富的人請教,或者你也可以寫在留言區,我來幫你看看。
四、不動聲色傳遞價值展示自己
傳遞不能刻意為之,太過刻意就像一個努力討要糖果的孩子,別人可以給也可以不給,而你沒有主動權。愛情是一場博弈,博弈你們之間的地位差,而地位差決定了你們之後的相處方式是平等,還是卑微。
當你有所改變的時候,不要告訴對方,我為你做了什麼什麼,而應該是,我為自己做了什麼什麼。就算你的改變是為了挽回他,但在說的時候,也得說成是為了自己而做出的改變。其次,你沒必要說什麼,他又不是瞎子,一頓飯的功夫,他就完全可以看見以及感受到你的改變。
做朋友是為了挽回的權宜之計呀,這個推進關係的過程怎麼能少了小小的心機?不過一定要注意把握時機,要在對方對你完全沒有防備,或者明知你的心思也默認配合的時候。
只要做朋友,其實你提出邀約見面的機會就有了許多,親密關係是一種通過近距離接觸逐步打開對方對於外界的屏障而達成深度融合的關係,簡而言之一定要有激情、親密和承諾。
激情靠吸引力,親密但是靠理解,而承諾是靠信任。
朋友主要是親密和理解。假如你們已經達到了,那麼就差愛情中最關鍵的要素——激情。兩個人見面的時候,你可以運用一些心理學效應,重燃對方對你的激情。
1. 利用心錨,喚起他的感官,讓他記憶深刻。
你們見面的時候,如果只是隨手找一家附近的餐廳,或者最近的電影院,平平無奇地看場電影,那就沒辦法給他留下深刻記憶,可能沒多久他就淡忘了。最好選擇一個能夠喚起他感官反應的地方。
比如說,一家味道特別香,養了許多隻貓咪的咖啡館。他在之後聞到咖啡香,見到小貓咪可能都會想起你。再比如說,和他一起去一家泛著油墨香氣的書店,那麼之後他在看書的時候聞到書中香氣可能都會想起你。當他這麼頻繁想起你的時候,他一定會覺得根本忘不掉放不下你,還會不和你提複合嗎?!
2. 利用吊橋效應。
吊橋效應是指當兩個人走在一座危險的吊橋上時,這時候剛好有異性走來,你對他心動的可能性很大。因為你會將吊橋引起的心跳加速錯誤歸因為是他讓你心動。所以這麼好的效應怎麼可以不用起來呢。
怎麼用呢,比如說你可以和他去遊樂場的驚險項目,當他在過山車上心跳加速時,他的大腦也會以為是你讓他心動。類似的還有,一起看鬼片等驚險刺激的事情。
3.欲擒故縱
如果你已經努力在推進關係了,但對方就是不主動提複合,這種情況下你需要欲擒故縱。
人都是擁有的時候不知道珍惜,但一旦失去了才知道有多珍貴。而且,心理學的賦予效應告訴我們,沒擁有的時候不會覺得多難受,但是擁有後再失去就會非常難受
根據認知失調理論,人們對於那些耗費了巨大精力才獲得的東西會更加珍惜。
這裡也是,你前面大可以盡情對他好,然後再突然抽離。這時他的感覺就好像從雲層跌入懸崖,巨大的落差感會讓他發現你有多麼重要,以及他多麼離不開你。
常常我們也是不支持主動挽回者主動提複合的,因為前期你做的已經足夠多了,最好對方主動提複合,才是我們要的結果。當然,這就要看你的道行和段位了。
挽回中我們反覆強調心態。和前任做朋友的時候心態尤為重要,因為你將無法從感情的煎熬階段抽離,必須要學會調節和忍受。
挽回不是離不開,而是我愛你。
你是出於愛去挽回的,而愛沒什麼好卑微的。
挽回有些時候,可能比重新追求一個人難度更大。重新追求的時候,你們之間不存在任何的負面印象;而挽回的時候,你們之間可能會因為相處和分手時的種種,導致對方對你的印象並不好。
所以,你去挽回,可能會碰壁,會撞南牆。甚至你已經很努力了,但就是挽回不了。你的心態就崩了,懷疑自己是不是根本就不應該挽回。
其實呢,沒有該不該,只有願不願意,而這也是心態的問題。
杯子裡還剩半杯水,悲傷的人覺得,我還剩半杯水;樂觀的人會覺得,我還有半杯水。不同的看法,就會有不同的心態。
同樣,當被拒絕的時候,你可能會想,被拒絕了真難受啊,也可以認為,拒絕是複合之母,我離複合又近了一步啊。挽回沒有失敗一說,只是太多人堅持不到後來。
心態不要崩。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裡有句話:當你全心全意夢想著什麼的時候,整個宇宙都會協同起來幫助你。
這講的其實也就是吸引力法則,當你堅定地朝著目標積極努力的時候,你的挽回也會變得越來越順暢,那也就沒什麼是你的阻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