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作者:一翁
來源:南師國學堂
近日,網上有一個說法:節約者不會富,懂賺錢者會花錢。
有些人表示不認同,因為古人云「勤以修身,儉以養德。」勤儉節儉自古以來是傳統美德。
有的網友卻很贊成這句話,認為節約的人往往不會大富。因為越節約,就越不捨得花錢,就越沒有欲望,就越沒有動力,是富不起來的。
用一句老話來說,就是「小富由儉,中富由勤,大富由天。」
小富由儉
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這樣的人往往安於現狀安穩,覺得能湊合過日子就行了。
小富由儉,小富即安,常足也是另一種不足,因為不願改變現狀。
一般來說,在無法開源的前提下,節流往往就是通向富裕最快捷的途徑。
但是放眼望去,沒有誰是光省錢省下幾百萬幾千萬的,也沒有哪個家庭是靠節儉成為豪門的。
《愛情公寓》中,張偉被胡一菲稱為「貔貅」,可見其節約程度。
因為圖便宜不小心買到了假的48消毒液;
買劣質椅子,導致女朋友一坐上就摔了個跟頭;
一件襯衫從藍色洗成了白色,還把衣服洗到長蘑菇;
……
張偉將省錢之道運用的爐火純青,直到大結局,他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律師。
沒有錯,我們都說一粥一飯都來之不易,一絲一縷都物力維艱,節儉當然是一種美德。
但是節衣縮食一點一點的積累,總歸像愚公移山,難有大成。
中富由勤
欲急速致富者將不免於不義,而天道酬勤才是正道。
這年頭,只要不怕苦不怕累就餓不死,並且勤勞是財富的充分條件之一,勤能補拙,也能克惰。
在《當幸福來敲門》中,我們能看到一位瀕臨破產、窮困潦倒的業務員,妻子離家後,他帶著兒子四處奔走。
吃盡苦頭,歷盡艱辛,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他終於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與刻苦,獲得了股市交易員的實習工作。
最終成為了響噹噹的金融投資專家,獲得可觀的財富和尊重。
毋庸置疑,勤勞能做到很多事。
有句話說得好:實力、運氣不夠,勤奮來湊。
有且只有勤勞難以大富,真正富有起來除了勤勞,還需要天賦、膽識、機會的眷顧,缺一不可,因此勤勞能達到中富,走不到大富大貴。
但是,在「懶癌」、「佛系」這類高頻詞彙成為當代標籤,勤勞這一品質,其實很稀缺了。
因此,中等富有,也不是簡單的事。
大富由天
我們常常感嘆是:時勢造英雄,時也命也!
這聽起來像是失敗者的自我安慰,又像是成功者的謙虛之詞。
但是,不得不承認,命運有時候就是有那麼些不公,有能力的人與真正成功的人,從來不成正比。
每一個時代,大有成就者屈指可數,大富的始終只有一小撮人。
我們也會發現,只有「天時」、「地利」、「人和」完美兼具時,一個人才有可能獲得巨大成功。
古往今來莫不如此:沈萬三 ,胡雪巖,馬雲等大佬都趕上了歷史潮流,抓住了行業先機,他們發財倒也不奇怪。
然而,他們不是關起門來悶聲發財,而是真正做到「達則兼濟天下」。
沈萬三曾資助皇帝修長城,救助窮苦百姓。
胡雪巖熱心慈善與公益,在設立錢塘江義渡時,甚至直到破產才停止。
馬雲啟動「鄉村人才計劃」,助力鄉村教師;阿里巴巴常年招聘殘疾人當客服,讓他們可以靠自己的能力賺到錢。
「為富不仁,行善則不富。」
天道無親,恆予善人,這才大富之人的天道。
小富儉中求,中富勤中得,大富天所賜,想來也是有道理的。
本文首發格物讀書(gewuliangzhi),
閱讀是最美的姿態,每天我們相遇在格物讀書,用美文、聲音、故事和你說晚安。安然自若,格物相伴,讓我們一起學習,成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