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弘 我是個嚴肅的人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2021-01-11 新京報網


《射鵰英雄傳》


《仙劍奇俠傳3》


《步步驚心》


《平凡的世界》


《解憂公主》


《長歌行》

  頂著「古裝劇小王子」的頭銜出道,袁弘的演藝道路如同其他有內心追求的演員一樣,從未滿足於在一部作品中安靜地做一個美男子。

  所以,在當年《步步驚心》大火之後,他沒有繼續在古裝偶像劇的道路上奮馬揚鞭,而是轉向各種不同角色的嘗試,也因此,才有了後來《平凡的世界》裡他演繹的那個貧苦堅毅的農家子弟孫少平。

  不管是對演戲還是生活,袁弘偶爾賭氣和不服輸,但從不糾結。他只管努力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其他都交給命運。在他看來,重大事件的節點上,都是命運安排好的。

  雖然在微博上經常帶著一股輕鬆隨意的「不正經」氣息,私下聊天中的袁弘時不時會透露出一股嚴肅勁兒。他說自己小時候就少年老成,所以學生時代一直被同學叫做「老袁」。

  「我本質是很嚴肅的人。不能好好聊天,一聊天就容易聊嚴肅了。但日常能觸及到本質的時候也不多。」說完,袁弘又一臉陽光地笑了。

  A 兒時的夢想是做軍人、科學家

  袁弘1982年出生於湖北武漢,從小過著規矩周正、按部就班的少年生活,就連兒時被灌輸的夢想也是做一名解放軍或者科學家,保家衛國、為祖國建設做貢獻。

  但袁弘又有那麼一點的格格不入。一次,因為看了TVB律政劇,渾身熱血被點燃,寫了篇作文長大要當律師。結果,讀作文時身邊同學連連側目:這哥們怎麼想的?

  人在命運的交叉口往往是無意識地被推了一把。

  袁弘把自己考入上海戲劇學院的經歷也看做是,命運的安排。

  高考前,一個同學說,要考北京廣播學院,已經訂好了來回車票和旅店,他慫恿袁弘,「一起去吧,你只要跟家裡要來火車票錢,其他的跟我一起住就可以」。

  袁弘決定去試一試。

  他一路進了三試,老師要求演小品,他也不知道什麼叫演,就按老師說的去做,形體只會做廣播體操,老師說「那你就做操吧」。考聲樂,唱了一首劉德華的《忘情水》,配合一個手拿麥克風的深情狀,把老師都看樂了。三試之後,學校發來文化課考試通知,袁弘一想,就讀這個吧,北京廣播學院表演專業,也挺好的。

  結果袁弘的同學沒考上,要繼續參加上海戲劇學院在武漢的招生考試,並再次邀約袁弘陪他一起考。袁弘說我不考了,廣院要我了,但媽媽跟他說,「人家當時拉你考,你才能考上,現在人家考這個,你有考試經驗,去陪陪他」。就這樣,袁弘又參加了上戲的招生考試,並最終就讀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

  進入大學後,面對全班的文藝特長生,袁弘如同「段子」般存在著。別說表演經驗,唱歌跳舞也不拿手,就連普通話還說得一口武漢腔。為此,他狠狠練了一段時間,起晨功,每天早上起來壓腿、練臺詞。到了大三時的實習大戲,老師讓袁弘演男主角,那一刻,他找到了做演員的自信。

  B 拍《步步驚心》沒抱太大幻想

  袁弘上大學時正趕上國內偶像劇起步,不少港臺公司來挑演員。他剛一進大學就有臺灣經紀人想和他籤約,結果他把人家聊得很鬱悶。「我說我不籤約,我的目標是要進入北京或上海人民藝術劇院,做人民的演員。」後來他還是籤了經紀公司,籤約三年賺的錢超過了媽媽一輩子的工資,他很知足。

  畢業後,袁弘開始不間斷地拍戲,從電視劇《射鵰英雄傳》裡腹黑狡黠的楊康到《仙劍奇俠傳3》裡溫柔善良的雲霆公子,每一個角色都是風度翩翩的古裝美男。

  2011年《步步驚心》大紅大紫,袁弘也憑藉十三阿哥胤祥一角成為當紅偶像小生。十三阿哥瀟灑不羈而又重情重義,非常有觀眾緣。

  其實,在拍《步步驚心》的時候,袁弘已經出道七年,這七年裡他學會了一件事,不要對一部戲抱有太大的幻想和期待。所以,起初他也只是單純地被這個角色打動。「整部小說我最感興趣的人物就是十三爺,小說把他寫得特別帥、特別有範兒。他在國家權力最頂尖、最複雜的地方,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牽涉到巨大的政治經濟利益。在這種地方能灑脫瀟灑,來去自如,是大智慧。」

  《步步驚心》後,從《真愛惹麻煩》到《天使的城》,從《華胥引》到《長歌行》,袁弘開始嘗試不同風格的角色。在電影《槓上開花》中,他飾演一個有文身,脖子上掛大金鍊,穿花襯衫,踩著夾腳拖的小混混,拿著大哥的氣概,哼著「我不做大哥好多年」尋找著自己的明天。

  袁弘也在尋找,因為從出道就在演偶像劇,他試圖脫下「偶像演員」的包裝,幹點自己覺得有意思的事。

  C 減肥20斤只為演好農家子弟

  從《步步驚心》的「十三爺」到《平凡的世界》的「孫少平」,對袁弘是一次轉變。

  2015年,袁弘在根據路遙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平凡的世界》中,扮演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家子弟孫少平。一開始看小說的時候袁弘感到有點難以進入,因為這個角色離他太遠。可是後來看進去,覺得有意思了,他的第一反應是要演,「我自認為沒有偶像包袱。這個事我是可以做的,你們給我貼這些標籤,我就要證明給你們看,我不是那樣的。」

  帶著一點賭氣和不服氣,袁弘接下了《平凡的世界》。開始演了,才覺得真的很吃力。首先面臨的就是減肥,因為孫少平是一個在勞動中餓暈過去的中學生,得瘦到什麼樣。袁弘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減肥20斤,每天只吃很少的水煮菜葉,沒有油,水煮幾片肉,然後瘋狂地運動,從146斤左右減到126斤。一次在伏地挺身做完之後,袁弘躺在墊子上休息,直接睡著了。

  而劇中的孫少平也背負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家人期待他做個好學生以後當上村長,可是他不要體制內的工作,想要去陌生的世界闖蕩,吃不飽、穿不暖,加上還要乾重體力活兒,跟袁弘當時的狀態很像,在那一瞬間,他一下找到了孫少平的魂。

  「我總是想要求自己,做一個演員,演員就是什麼樣的角色都能演。」

 

 


微博已經成了袁弘和張歆藝秀恩愛的重要陣地。


微博已經成了袁弘和張歆藝秀恩愛的重要陣地。

 


微博已經成了袁弘和張歆藝秀恩愛的重要陣地。

  新鮮問答

  我沒成為自己討厭的那種人

  新京報:你的很多粉絲都覺得,以你的條件應該比現在更紅。

  袁弘:我覺得無論是粉絲還是身邊的朋友,是特別真心為我好,就像我家人一樣。我也相信我可以更好,我知道自己還有很多潛力沒有發掘,我能看到自己還在進步。

  新京報:婚後的你有什麼變化嗎?

  袁弘:其實結婚是很水到渠成的事,之前沒想過,中間也沒策劃,自然而然就發生了。肯定會有改變。婚前還可以出去浪一下,婚後男生會更加有責任感。單身沒所謂,幹嗎都行,想怎麼活怎麼活,但結婚後,要對家庭有責任。

  新京報:總的來說,你有成為小時候自己喜歡的那種人嗎?

  袁弘:我小時候不喜歡被規矩、被約束,很討厭成年人之間虛偽的溝通方式,喜歡簡單直接純粹的東西。現在的自己也不能說完全做到了,太難了。但是我沒成為自己討厭的那種人。最起碼小時候碰到現在的我不會討厭。

  朋友眼中的他

  愛操心、溫暖、熱心腸

  在圈內,袁弘和胡歌的友誼歷久彌新。兩個人是大學同學,從大學時就天天黏在一起,有段時間兩人正好一起在橫店拍戲,袁弘就天天跑去胡歌的劇組蹭盒飯。

  袁弘對朋友的好從粉絲髮帖就可以略見一斑,粉絲稱他「比當媽的還操心」,探班的時候,要是天熱下雨,或者現場太偏遠,他會給粉絲買喝的、叮囑帶傘、催粉絲不要晚歸注意安全。

  袁弘的精神世界包羅萬象,有網友曾經總結過他近些年推薦過的書,包括詹姆斯·沃森《不要煩人:科學生涯經驗談》、約翰·斯卡爾齊《來自12個星球的敵人》、道格拉斯·亞當斯《銀河系漫遊指南》、略薩《誰是殺人犯》、菲利普·津巴多《路西法效應》、張發財《歷史就這七八樣》等等。

  袁弘和張發財也是一對「神交」的朋友,兩個人曾經在長沙喝了整整一個晚上的酒。雖然這頓酒局約了很久,但袁弘堅持等到所有的錄製工作都結束,找到張發財說,這下咱倆可以踏踏實實喝了。張發財形容袁弘是「太陽能似的溫暖」。喝酒過程中,袁弘會不斷勸阻朋友,少喝點慢點喝,並不停找來各種吃的和水幫朋友解酒。

  袁弘曾經在微博上推薦過作家阿丁的書《無尾狗》,也因此和阿丁相識。雖然兩個人僅僅是「網友」,阿丁在辦自己的電子雜誌時遇到困難,袁弘二話沒說就出手相助。在阿丁看來,袁弘在演員裡很特別,「愛讀書、善良、三觀正,古道熱腸。」

  愛情篇

  一場「廚房轟炸」之後……

  袁弘和張歆藝最初相識在2014年合作的電視劇《解憂公主》中,兩人分飾男女主角。這不僅是二人的第一次合作,也是張歆藝第一次出演古裝劇。因為表演風格起初倆人互相看不慣,一個覺得對方表演隨意,一個覺得對方永遠端著演,轉個身都要帶範兒。

  《解憂公主》後,二人又合作了一部現代劇《穿越謎團》,彼此才有了足夠的了解,而愛情也隨之萌芽。

  拍完《穿越謎團》後,袁弘去參加了真人秀《真正男子漢》,在軍營裡他吃到了這輩子沒吃過的苦。心理和生理都在一個極限的情況下,袁弘告訴自己,能不能想點開心的事情,第一反應就想到了張歆藝的笑,那種大大咧咧、沒心沒肺的笑。

  錄完節目,滿身疲憊、累到浮腫的袁弘回到北京,約張歆藝吃飯。當時兩人還怕出去吃飯被人誤會,袁弘就跑到張歆藝家裡打算下廚露一手。一通折騰,差點把整個廚房炸掉的袁弘,大費周章地做了一頓飯。做完吃完後,因為太累,倒在沙發上就睡著了。弄得張歆藝在想這個人怎麼回事,是裝的嗎?

  在那頓「廚房轟炸」的晚餐之後,袁弘、張歆藝正式確立了戀愛關係。2015年5月20日,兩人公開承認戀情。

  這一場愛情也被袁弘形容為,命運的安排。

  兩個合適的人在一起,很奇妙的一件事就是從前不能容忍的小細節,到了這個人身上完全可以容忍。張歆藝性格爽朗,感性、隨意,袁弘則注重細節,連襪子也要歸類放清楚。但直到一天袁弘在張歆藝的一堆襪子中發現了自己的襪子。

  兩個人也堅定地維繫著遠距離的愛情。張歆藝在青島拍戲,袁弘就半年飛了七趟青島。張歆藝喜歡率性而為,袁弘都依她。「比如她說,老公,咱倆今天睡大街上,我說,行,我買帳篷去。」

  採寫/新京報首席記者 劉瑋 藝人供圖

相關焦點

  • 袁弘 我是個嚴肅的人
    在他看來,重大事件的節點上,都是命運安排好的。雖然在微博上經常帶著一股輕鬆隨意的「不正經」氣息,私下聊天中的袁弘時不時會透露出一股嚴肅勁兒。他說自己小時候就少年老成,所以學生時代一直被同學叫做「老袁」。「我本質是很嚴肅的人。不能好好聊天,一聊天就容易聊嚴肅了。但日常能觸及到本質的時候也不多。」說完,袁弘又一臉陽光地笑了。
  • 新京報APP上線「好新聞 無止境」
    「好新聞,無止境」,昨天,開屏頁上的這六個字,宣告新京報APP正式上線。昨天上午,新京報APP上線儀式在新聞大廈舉行。全新的新京報APP也正式登錄各大手機應用市場。作為一款專注優質原創新聞內容的資訊類APP,其上線標誌著新京報在媒體轉型道路上向前邁進一大步。
  • 姚櫓演配角搶戲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確實是這樣,我那幾年,每年只拍一兩部戲,掙點錢夠家裡人生活就得了,剩下的時間我什麼也不想幹,就是覺得厭倦。這跟我的性格有關,我這人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活得很任性。誰要是跟我說工作是他的全部,我肯定不會跟這人交心。2003年我最消極,就覺得人本來就是要死的,何必去苦苦爭這麼多呢?我那會不想拍戲,成天爬山、釣魚,羽毛球也是那時候練出來的說,打得特好,後來有人跟我說,我的路走偏了,工作也是一種修行。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開箱後發現有8個小盒,裡面裝有200餘頭活體鼠婦。 幾乎同一時段,成都海關查獲了8隻活體蠍子。這批蠍子來自英國的無申報品名進境郵件,過X光機時圖像異常,打開後發現8隻收納盒內均有一隻蠍子。經檢測鑑定,屬於南非扁石蠍,原產於南非,毒性弱,性情溫馴、稍微神經質。
  • ASMR七年「斷舍離」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最近這三年裡,馬克每天至少要聽兩個小時ASMR,他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ASMR帶來的是一種能夠穩定心緒的聲音,「我是ASMR『觸發音』的受眾,觸發音就是碰觸和摩擦物體的聲音,比如模擬掏耳朵的聲音、中性筆寫字的聲音,這些聲音有時會讓我起雞皮疙瘩,更多時候則會讓我心安。」 「ASMR主要給人帶來的是一種感官聯動的反應。」
  • 「籠中人」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 關注焦點  關在籠中、鎖著鐵鏈的精神病人,偶見於新聞事件,而記者採訪發現,這樣的「籠中人」其實是個龐大數字,僅河北省便有約10萬人。中國約有1600萬重症精神病人,其中10%有潛在暴力傾向,很大比例的這類病人成為了「籠中人」。  5月1日,《精神衛生法》施行,限制自由的手段被法律所禁止。
  • 北京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平谷農業科技創新示範區建設取得新進展。
  • 朱迅 輸了就輸了,但我絕不屈服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即便在2017年,體質不佳的朱迅曾飽受霧霾困擾,每次彩排都需要忍住咳嗽聲,但為了保證那一聲清脆的「過年好」,她服用了大量感冒藥,打了激素和消炎藥,噤聲了近30個小時,也要順利挺過4個小時的直播。  「春晚於我是一種巨大的榮譽感,而並非名利場。除非真的胳膊折了,腿斷了,只要有一口氣,我是必須要衝上去的。」
  • 記者:沙雪良 李凱祥 編輯:樊一婧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快訊(記者 沙雪良)昨天下午,北京舉行第146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 專訪| 蔡志忠:依舊頑皮,愛講故事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然後每個人都說「好好好!」 那三聯的人就讓開了,第一個人過來,我就籤名嘛,他就小聲說:「拜託,拜託,拜託畫個畫!」然後我就看他一眼,就在籤名裡面畫個小鳥。後面的人看到,就說「我也要畫小鳥」,我說:「行!」 這個就是小鳥的由來啦。
  • 一年春好處 何不詠而歸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訊(記者 曹雁南)經歷了連續幾日溫度宜人的天氣,明日北京氣溫將會攀上一個小小的高峰,最高溫度躍至28
  • 網紅瘦臉針「粉毒」的地下市場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此外,韓國新聞通訊社新聞1(News 1)在報導中表示,一名美得妥公司前員工稱,公司生產「粉毒」的過程中,凍幹機可能超過10年未滅菌。這名前員工認為,「粉毒」產量迅速擴張或許是造成產品問題的原因。2007年,美得妥公司曾將「粉毒」產量擴大了一倍,於是購買了更大的凍幹機。
  • YY直播,曹格駕到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嘗鮮」網絡直播只因愛女心切  新京報訊 (記者古珺姝)近日,曹格首次登陸YY直播的《大牌玩唱會》節目,成為繼黃致列之後第二個在YY直播「嘗鮮」的大咖。阿涵、白姐、文小靜三位從YY平臺藝人選拔出的候選人以「影子歌手」的方式登場,演唱《背叛》、《我要我們在一起》等歌曲,最終文小靜獲得「傾心」,與曹格合唱了《梁山伯與朱麗葉》。此外,曹格演繹了《我們是朋友》同名單曲,並爆料新專輯的所有歌曲MV皆由自己執導,這是繼由曾志偉任MV男主角的單曲《面具》之後第二次親自執導MV。
  • 導盲犬家門口「遛彎」被擄走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系服役近六年的黑色拉布拉多犬;作案麵包車為河北牌照,公安部門正進行調查  新京報訊 (記者李相蓉 李禹潼)「它叫喬喬,今年7歲半,黑色的拉布拉多,導盲犬,2016年2月22日上午八點左右,在北京市順義區馬坡鎮衙門村家門口,被一輛麵包車強行帶走,請好心人千萬不要傷害它。」
  • 穿越蛇文化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擁有一千個蛇頭舍沙,是印度神話中第一條出生的蛇類,也是印度三大主神之一毗溼奴神的重要隨從。毒蛇是死亡的象徵,他們躲在暗處襲擊人畜,但在舞蛇人的手裡,他們乖巧聽話,甚至有了宗教意義,或為人看家護院,或在廟宇和祭祀之處為神明獻舞。  即便是現在在印度城鎮和村莊的大街小巷,仍可以看到崇拜蛇靈的廟宇。它們仍被視為擁有無上法力的神,在人們為神明送上貢品和鮮花時,舞蛇人就在神像的四周吹起笛子,讓眾蛇與之共舞,仿佛為神明獻舞一般。
  • 城市牧羊人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羊一年要吃掉2000多塊錢的鹽,還得吃三四次驅蟲藥,這樣膘才能長得好」,他用啤酒瓶把藥片泡成水讓羊喝,「膘長得好,羔的質量才能好」。  一隻掉隊的綿羊被山腳的網欄阻隔,急得咩咩叫,周相紅放下鹽袋,把它抱進羊群。「5月就把羊毛剪了,堆在倉庫裡沒賣掉,以往都是外地老闆來收,能賣五六千元到萬把塊,因為疫情,一直沒人來收」。周相紅說。
  • 142座墓碑,15年「尋親記」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視頻|尋親15年:142座墓碑和100餘封「查無此人」的信。
  • 交通部:乘客安全是網約車底線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資料圖片/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要求加強對駕駛員駕駛經歷、交通責任事故、暴力犯罪記錄等背景情況核查  新京報訊 近期,網約車行業發生了多起危害乘客安全的惡性事件,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昨日下午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蔡團結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網約車行業不是法外之地,保障乘客安全也是網約車規範發展的底線。
  • 普通女性被看見的一年 | 追問2020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這也是為什麼在拉姆案件中,拉姆生前曾反覆報警無果,每次都被辦案民警認為是「家庭糾紛」而不了了之。雖然近幾年的熒幕上出現各類鼓勵女性解放身體的廣告話術,但回到現實生活中,主流輿論對女性身體的物化與指摘仍然像是活在上個世紀。與此同時,伴隨新型媒介技術的發展,各類性剝削手段的隱蔽性越來越強,成本越來越低,使得女性成為網際網路厭女文化的頭號狩獵對象。
  • 「盯著手機不理伴侶算家暴」,有些言重了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初看標題,我也有些錯愕。身為法官,對「家暴」之類法律名詞不免有些敏感。遂點開文章看了詳情。原來這齣自對廣州中院一位庭長的採訪。一些網絡平臺是為了增強標題吸引力採取一定程度的簡化,但「家暴」作為一個有特定指稱的法律概念,有必要避免類似的泛化解讀消解其嚴肅含義。其實,「冷暴力」是否屬於家暴,在法律層面一直有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