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社會都會呼籲要懂得感恩的時候,感恩是匱乏的,人們會強調那些他們沒有的東西。比如衛生間,是最髒的地方,所以用「衛生」來命名。之所以感恩仿佛變得膚淺和廣泛,是因為人與人之間不再有深刻的關係,人們痛恨那些令人討厭的,指責那些有問題的,哪些關係令人痛苦就屏蔽掉,最後只剩下孤獨。
實際上,沒有任何關係會給人帶來不幸,人之所以不幸是因為人本身感覺不圓滿。如果一個人內心感覺不到圓滿,就會終生向外尋找。而且,在一遍又一遍地體驗到孤獨的過程中,在身後留下一連串未能持久的關係。「愛欲其生,恨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實際上,我們並不需要一個關係來創造快樂、幸福、圓滿,這些其實是「內在」於我們每個人自身的。只有內心沒有,才需要去外面尋找和體驗。我們的快樂、幸福以及圓滿不存在於外在關係中,將這副重擔壓在你所愛的人的肩上,他們將永遠無法負擔...
我們的幸與不幸都是自身在外面世界的呈現,而所有的外在關係都是為了讓我們體驗到真實自我的路徑,世界都是為你鋪陳的。如果能夠改變看待外界的視角,自然會對你周遭一切發生報以深深地感恩。比如一個人的東西被偷,他很可能沮喪,但是因此可能讓他避免了更大的損失,我們目光有限,才會認為這樣的發生對我們是不公平的、有問題的,很多事其實都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只是有的事情我們得要很久才知道或者沒有被我們注意到,但不等於不存在。
要對某樣事物心存感激,不要厭惡它,要正視它,承認它是禮物,哪怕你一時不明白它的寶貴之處,這種感恩的心態能夠改變一切,因為事物的發展取決於你看待它的心態。
生活的功用就是為我們的成長提供完美的工具、完美的遭際和完美的環境,讓你成為更好的你。所以,熱愛你的敵人,擁抱生活中的每個時刻和每種境況,把它們當做珍寶,當做完美的禮物。
如果不明白生活本身,我們很難真正地去感恩什麼,每當說到感恩都像說一句「謝謝」一樣稀鬆平常,「感恩」的偉大含義被稀釋地只剩下「感恩」兩個字,甚至只剩下了一個叫做「感恩節」的節日了。
我們不必糾結於是傳統節日還是洋節,如果能讓我們反觀自身,我們已經多久不懂得感恩,需要被提醒,我們已經有多久習慣了這些善大美好的字眼,而不再追問躲在文字背後的深意。如果沒有感恩作為生活的背景,寬恕、同情、善良都是懸空的,而感恩是自然而然發生的,離自己越近的人,越能感受到生活豐富的賜予,反之,就是抱怨、責問和深深地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