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路又稱霸居民區,野生火雞在美國泛濫,600萬隻雞真吃不完啊

2021-01-09 胖福的小木屋

對於美國人民來說,感恩節吃火雞和我們過春節吃餃子,已經成為了文化傳統的一部分,據2017年的統計,在感恩節期間,全美國吃掉了將近4500萬隻火雞。

從分類學角度來講,「火雞」是一個屬名,歸屬於雞形目吐綬雞科。在北美和中美洲森林中,火雞屬一共有兩個種:眼斑火雞(Meleagris ocellata)以及普通火雞(Meleagris gallopavo)。前者主要分布於尤卡坦半島的茂密森林中,並沒有被馴化為家養動物。而後者則是現代家養火雞的祖先,包括六個亞種:

1.火雞指名亞種Meleagris gallopavo gallopavo2.火雞中部亞種Meleagris gallopavo intermedia3.火雞大平原亞種Meleagris gallopavo merriami4.火雞墨西哥亞種Meleagris gallopavo mexicana5.火雞佛羅裡達州亞種Meleagris gallopavo osceola6.火雞東部亞種Meleagris gallopavo silvestris

根據科學家進行的DNA數據分析,現代家養火雞與墨西哥中部的指名亞種親緣最近,而與美國西南部等種群親緣較遠。這一結果進一步證實:野生的「火雞指名亞種」是今天全世界家養火雞的野生祖先,其馴化中心為墨西哥中部地區。

在如今的美國,民族普遍吃的是家養火雞,而野火雞在美國可以說處於泛濫狀態,它們堵路又稱霸居民區,還攻擊人類、車輛。野火雞可以說讓美國民眾十分頭疼。

野火雞的泛濫

在南北戰爭之前,由於森林消失和無節制的狩獵,像不受管制的獵人一天可能會獵殺10隻或18隻火雞,這種做法讓野火雞可以說瀕臨滅絕。

然而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美國許多州將火雞重新引入其原始棲息地。在火雞的原始棲息地,這種雜食動物在控制幾種植物和無脊椎動物種群數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野生火雞的數量開始大規模增加,並且開始在美國泛濫成災,目前,美國擁有600多萬隻野火雞,成為了美國民眾的噩夢。

野火雞之所以能夠在美國泛濫,是因為野火雞繁殖能力非常不錯,火雞產蛋期在每 年的3-9月,每產10-15枚左右即自行孵化。每年產蛋4-6個周期,每個周期產蛋14-20枚,最多28枚。另外,在缺乏雄性的情況下,雌鳥生產的未受精卵亦可孵化,而其所孵出的後代通常虛弱,並幾乎都是雄性。

它們還具有非常強的適應能力,可以很好適應人類社會的生活,在郊區,火雞能利用邊緣棲息地,比如樹林和開闊的空間,享用人類提供的無窮無盡的食物,尤其是鳥食。此外,本地的食肉動物,比如狼和美洲獅,也基本上從火雞的大部分棲息地上消失了。

另外,庭院餵鳥(Garden bird feeding)活動在歐美非常流行,這項活動起源於英國,1890-1891年的嚴冬,英國的報紙號召國民為鳥類提供食物來幫助它們度過難關。到了1910年,英國的 《笨拙》 雜誌(Punch Magazine)即宣稱庭院餵鳥已經成為英國國民最主要消遣娛樂活動。而承襲了英國文化的美國,庭院餵鳥也是僅次於園藝的主要業餘愛好,因此二月被定為「全國餵鳥月」。據統計,5300萬的美國家庭都參與到這項活動中。

而這些美國院子的餵鳥器也為火雞在寒冬提供了食物,幫助火雞可以在冬季生存。這些都助長了野火雞種群數量的擴大。

野火雞成為美國民眾的噩夢

因為野火雞非常適應人類社會環境,它們會成群結隊大搖大擺地招搖過市,最無所畏懼的司機也會提心弔膽。

野火雞還會稱霸人類居民區,美國小區居民經常抱怨野雞糟蹋他們的園藝和花園蔬菜,嚇唬小孩,並搶奪他們手中的餅乾,日出前吵醒他們。

在美國,我們經常可以看見這樣的情景,野火雞追著小孩滿地跑,尾隨大人,體長110-115釐米,重達20斤的火雞可以說殺傷力驚人,可以在人身上輕鬆留下了啄痕與瘀青。

火雞還經常會攻擊在汽車閃亮的外殼上的倒影。看到火雞啄自己的車,開車的司機往往會很震驚,不知道該怎麼辦。除此之外,因為野火雞數量的增加,許多民眾每天都要清理自家的野火雞糞便。紐約64歲居民瑪麗·珍·弗洛斯用耙子把自家院子樹底下的野雞糞和雞毛收集起來,裝滿了八個塑膠袋,足有112磅。在繁殖季節,人雞衝突更是在不斷增加。

2017年,麻薩諸塞州漁業與野生動植物部發布了全州公告,敦促居民保持警惕,因為「最近出現火雞對人和寵物進行攻擊的相關報導。」

該州在網上也發布了「如何防止與火雞發生衝突」的安全提示,表示可以通過發出響聲來嚇走火雞,或用掃帚扑打、用水管噴灑它們。

如何解決野火雞泛濫問題

美國各州嘗試了許多方法,控制野火雞數量,比如替野生火雞「結紮」,禁止餵食鳥類,屠宰部分火雞捐贈給食物銀行等。

那麼通過吃的方法呢?2019年,美國國內火雞肉消費量達到了53億磅(約240萬噸),人均16磅(約7.2千克),但美國民眾吃的多是家養火雞,早在公元前五千年,墨西哥的瓦哈卡地方就已經把野火雞馴化成家禽的,人工飼養火雞在美洲具有悠久的歷史,所以美國民眾一般都是吃家養火雞。

野火雞和家養火雞相比,身上難免會攜帶各種各樣的細菌,沒有這麼安全。而且捕獵野生火雞的成本比購買家養火雞要高得多。

除此之外,依照法律,野火雞屬於可狩獵物種,但在法定狩獵季開始前不得擅自獵殺,且狩獵前必須取得狩獵許可。

美國專家曾提議在狩獵季節,大規模捕殺野生火雞進行出口,美國火雞以其體型大、生長迅速、抗病性強、瘦肉率高而受人矚目,它被譽為「造肉機器」,還被美國營養學家推崇為高蛋白、低脂肪的「超級營養食物」。

但是正如剛剛說的,野火雞或攜帶當地環境可能存在的有毒物質和有害生物,未經嚴格的檢疫和檢測盲目引進或食用可能對消費者身體健康和生態環境造成隱患。另外,很多國家並沒有吃火雞的習慣,像法國、英國等歐洲國家與感恩節的絕緣。英國人不過感恩節,對他們來說,唯一一個最重要的節日是聖誕節。

而一些國家則不喜歡吃火雞,比如中國,中國人認為火雞脂肪含量都低,肉纖維粗,本身沒味道,肉特別幹,再加上火雞本身很大個,一般家庭很難吃完,不經濟。

從火雞的全球消耗量就可以看出,火雞並不是一個很大眾的食材,美國的火雞屠宰量在美洲佔比65%,產肉量佔比77%,這些主要都是美國民眾消耗完的。

總結

在這場人雞大戰中,美國完敗的原因,就是沒有在一開始遏制野火雞的繁殖趨勢,

由於它們和人類之間的衝突越來越多,尤其是在春季繁殖季節,如何控制野火雞數量,解決人雞矛盾,也是美國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相關焦點

  • 野豬在美國泛濫成災,人豬大戰美國大敗,600萬頭豬真吃不完啊
    在中國,野豬為三有保護動物,但是在美國,野豬卻是可以隨意獵殺的,野豬在美國可以說是泛濫成災,成為美國人民的噩夢,從80年代開始,美國一直想要控制野豬的數量,然而人豬大戰美國卻大敗,美國目前仍然有600萬隻野豬,並且這個數量還在不斷地上升。
  • 人學火雞叫 美國舉行野生火雞叫聲錦標賽
    國際在線消息:近日,在位於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市內的奧普裡蘭德會議中心裡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儘管那裡面沒有一隻活火雞,但卻不斷傳出各種火雞的叫聲。原來,這裡正在舉行一年一度的全美野生火雞叫聲錦標賽。比賽現場,150名參賽者一展喉嚨,看看到底誰叫得最像火雞。
  • 美國加州海狸鼠泛濫,一隻重達18斤,官方稱來不及吃
    說到野生動物泛濫,美國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之前有火雞、野馬。最近,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居民被另外一種動物困擾著,就是海狸鼠。海狸鼠對農作物、溼地、堤壩、路基造成了極大的損害。但是,這種齧齒動物卻很難被消滅。   上周四,加利福尼亞州魚類和野生動物部表示,海狸鼠已經威脅到了當地的農業和水利設施。該部門的官員出了一份報告,表明海狸鼠有著極大的營養價值,鼓勵居民捕捉海狸鼠並吃掉。
  • 美國火雞泛濫成災,偶爾還敢攻擊人,為何上不了中國百姓的餐桌?
    根據《地理》雜誌曾公布,美國位於美國新英格蘭的「野生火雞」達到了歷史新高,這已經不是吃不吃火雞的問題了,已經完全處於超負荷的狀態。 同時在火雞的歷史上還有這樣的情況,那就是美國赦免火雞的事件,所以這可能讓很多人更加愛惜火雞,不願意吃的原因,但是沒想到,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了這種趨勢。
  • 火雞在美國很受歡迎,為什麼在中國少有人吃,是不好吃嗎?
    ,我了解了火雞,知道了美國人在感恩節會吃火雞,當時的我還是無比羨慕的;在成長的過程中,吃過無數次洋快餐,各種各樣的炸雞漢堡,時常憧憬著,可能美國人在感恩節吃的火雞,就是炸雞漢堡的這個味道;前幾年,我的一位好友出國遊玩,回來後給我們講解了,她在旅遊期間的所見所謂,我好奇地詢問,那你在美國吃過火雞嗎?
  • 感恩節吃火雞的由來
    今年感恩節,約有4000萬隻火雞在十一月的第四個星期四難逃成為餐桌佳餚的命運。作為美國國家的自豪和美國家庭價值觀念的象徵,火雞當之無愧。但火雞又是如何躋身為感恩節的餐桌經典呢?如今已經無法確定最早吃火雞習俗是否是來源於1621年豐收慶典中清教徒和萬帕諾亞格人共享的火雞大餐。當時,野生火雞數量較多;移民領袖威廉·布拉德福德(William Bradford)在日記中提到那些火雞「數量繁多」。但是,日記僅存的篇幅中關於這次大餐的記錄僅有四個男人去「捕鳥」,而這種獵物既可以指鴨子或是天鵝等所有禽類。
  • 美國人大愛的火雞,為什麼在中國卻很少有人吃?火雞的魅力在哪
    雞肉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肉類,它的脂肪含量比較少,吃起來也不膩,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歡吃。另外雞肉的價格比較便宜,而且口感也比較好,能做出非常多不同種類的美食,比如白切雞,辣子雞,炸雞,叫花雞等等,受到很多人的歡迎。雞肉在國外也有不同的做法,比如美國的火雞。
  • 這種動物在加拿大泛濫,農民苦不堪言,中國吃貨嫌太難吃不想幫忙
    繼澳大利亞野兔、丹麥生蠔、美國鯉魚等泛濫成災之後,加拿大魁北克省烏塔韋區的農民們都快被野生火雞們折騰哭了……好歹野兔生蠔鯉魚還算是外來入侵物種,這種本國野生動物多到影響人類生活的還真是不太多見。火雞這種生物是在墨西哥被馴化的,野生火雞遍布北美。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後來有引進,但是不多,基本上都是預備著過節的時候吃的。按照中國標準的話,像這種過節必吃的動物就算一年只吃兩次,美國加拿大那麼多人怎麼著也得把它們吃到人工養殖才對……但是並不是啊。因為本身火雞肉就不好吃,再加上大洋對面那些人的烹飪水平太差,好生生的火雞烤熟了端上桌其實並沒有幾個人會認真吃它。
  • 號稱什麼都能吃的中國吃貨對戰美國火雞,結果如何?請恕我接受無能
    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我們開發不了的。 美國當地野生火雞數量暴增,多達500萬隻。而我們現在吃的,多是養殖場養殖的土雞、白羽雞,中國沒有火雞。中國人對火雞的了解,得追溯到歐美國家的感恩節。美國的感恩節等同於中國的春節,想像一下各位回家後暴漲的體重,就可以知道美國感恩節吃的有多豐盛。而感恩節的重要食材,就是餐桌最中央的烤火雞。一整頭一整頭的擺在餐桌上,是感恩節必不可少的食材。所以,美國養了不少的火雞。
  • 美國150人爭學火雞叫
    新華社電當「咯咯咕咕」的聲音從豪華的舞廳裡傳出時,請不要以為這是一群火雞在搗亂,因為一年一度的美國模仿野生火雞叫聲總決賽正在納什維爾的奧普利會議中心上演。今年約有150名參賽者角逐冠軍。  儘管全國野生火雞聯盟大會吸引了美國各地約4萬名獵手和參展人前往,但人們真正的關注焦點卻是模仿火雞叫聲比賽。
  • 美國25日慶祝感恩節 歐巴馬赦免火雞
    中新社華盛頓11月24日電兩隻分別名叫「蘋果」和「蘋果汁」的加州火雞今天成了全美數億同類中的幸運兒,在感恩節前一天,它們得到了「免死金牌」——美國總統歐巴馬當天親自赦免了它們。赦免儀式在白宮玫瑰園舉行,歐巴馬在兩個女兒的陪伴下發表了赦免講話。在短短幾分鐘的講話中,他輕鬆幽默的語言引得現場十幾次笑聲。
  • 感恩節為什麼要吃火雞 你知道火雞要怎麼吃嗎?
    這些清教徒們不堪承受統治者的迫害和歧視,先逃到荷蘭,9月初,乘船遠渡重洋,準備流亡美國。船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漂泊了65天,於11月終於到達了美國東海岸,在羅得島州的普羅維斯敦港登陸。當時,此處還是一片荒涼未開墾的處女地,火雞和其他野生動物隨處可見。時值寒冬,來到陌生的地方,缺衣少食,惡劣的環境正在威脅著他們的生命。
  • 將好多入侵物種吃到頻臨滅絕的中國吃貨,為何會抵制美國火雞呢?
    在我國有句俗話叫做「民以食為天」,可見吃對於我們老百姓來說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我們國家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美味佳餚更是數不勝數。而我們的廣大吃貨也是無所不用其極,只要是能入口的食材,全都被做成美食端上了餐桌。尤其是近些年,隨著交通的便利,有好多的外來物種來到我國。比如說前幾年非常流行的小龍蝦和牛蛙,它們在國外泛濫成災,沒有天敵,另老外無比的頭疼。
  • 感恩節通常會吃的美食——火雞
    感恩節(Thanksgiving),是美國的聯邦節日,在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慶祝;有時被稱為美國感恩節,以區別於加拿大的同名節日,(當然加拿大人說他們感恩節出現的日期比較早,這裡就不討論了,大家都能百度)。
  • 巨型蟒蛇泛濫美國佛州街頭,嚇壞民眾!官方:不如吃了吧
    但漸漸的,當這些寵物愛好者發現家裡的水箱已經放不下自己的「寶貝」,就不負責任地把它們丟到了野外.......  也有一部分蛇是從被颶風摧毀的寵物店裡自己跑掉的。  總之,慢慢地,巨蟒就這樣泛濫了。  一個名叫Mike Kimmel的獵人最近就發現,以前需要去野外捕捉的蟒蛇,現在常常會爬行到小鎮的街道上。
  • 美國人好奇為啥中國人不吃火雞?網友三連問,讓他們啞口無言!
    今日導讀:美國人好奇為啥中國人不吃火雞?網友三連問,讓他們啞口無言!我們都知道對於美國大多數的朋友來說,儀式感是非常重要的,每當到了1年當中過節的這一天,他們都會吃火雞,然後來慶祝節日。這個美食,對大多數的美國朋友來說都是很不錯的美食。
  • 美國人好奇為啥中國人不吃火雞?網友三連問,讓他們啞口無言
    今日導讀:美國人好奇為啥中國人不吃火雞?網友三連問,讓他們啞口無言! 我們都知道對於美國大多數的朋友來說,儀式感是非常重要的,每當到了1年當中過節的這一天,他們都會吃火雞,然後來慶祝節日。這個美食,對大多數的美國朋友來說都是很不錯的美食。
  • 火雞在美國非常火,為什麼中國人幾乎不吃?網友:來中國看看吧
    一說到美國的感恩節,印象最深的恐怕是他們餐桌上的火雞了吧。火雞在美國非常的火,是美國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但不少美國人也奇怪,為什麼中國人幾乎不吃火雞呢?中國的網友紛紛表示:來中國看看,你就明白了!中國人不吃火雞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在國內很不好買。日常的超市裡,基本上見不到有火雞肉賣。同時,也很少有中國的養殖戶養火雞。所以,很大一部分中國人都是沒有吃過火雞這種動物的。火雞這種動物成長周期比較長,飼養的難度也比較大,需要花費的成本也比較高,不是很高產划算。
  • 美國「大嘴魚」稱霸珠江?羅非魚都不是對手,釣友們卻不答應
    物種入侵事件,是指某種生物從外地自然傳入或人為引種後成為野生狀態,並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一定危害的現象。在過去物種入侵事件並不算頻發,但隨著人類交流的增多,許多外來物種,也被人類有意或者無疑的引進,從而造成一些物種入侵事件。
  • 南美巨蜥正接管美國南部,到處偷蛋吃,科學家憂其助長緬甸蟒數量
    據《紐約時報》報導,一種與狗體型相當的阿根廷蜥蜴正在『接管』美國南部地區,在佛州一些居民區和大沼澤地國家公園紮根,大量吞食海龜、短吻鱷和地面築巢鳥類的蛋。同時它們的存在可能進一步助長緬甸蟒種群的泛濫。南美大蜥蜴,會冬眠、會遊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