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監總局:外賣平臺發展不應回到蠻荒時代

2020-12-03 中國青年網

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中央廚房模式:實體店不一定要有就餐場所,關鍵看能否保障食品安全

●家廚共享模式:沒有實體店、沒有許可證的,可參照對小作坊、小攤販的管理辦法

●外賣平臺:外賣出了問題,若平臺不能提供入網商家真實信息,則由平臺提供賠償

「沒有實體店將禁止送外賣?」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網絡餐飲服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後,外賣圈就被這樣的新聞標題刷屏了。

新規中「利用網際網路提供餐飲服務的,應當具有實體店鋪並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這一條,最受關注。只有製作空間,沒有就餐空間,算有實體店嗎?家廚等共享模式根本沒有實體店,還能做外賣嗎?新規之下,第三方外賣平臺模式是否也面臨挑戰?針對這些問題,食藥監總局相關負責人回應了本報記者提問。

網絡餐飲,必須要有實體店鋪?

「有實體店說明具有食品生產能力,有許可證說明有法律資質,如果發生食品安全問題,消費者能夠在監管之下找到責任主體,這是最起碼的制度設計。」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介紹,目前一些外賣品牌採用中央廚房模式。中央廚房模式可以實行統一原料採購、加工,精簡了複雜的初加工操作,操作崗位單純化,工序專業化,有利於提高餐飲業標準化、工業化程度。

「17飯」是出生在網絡的外賣品牌代表,採用中央廚房模式,且沒有堂食。記者實地走訪北京勁松七區725號的「17飯」店面,看到其牌匾上寫著「17飯生態廚房」。該店大門口正對著取餐口,記者問能否現場點餐,店員回答:「不接受現場下單,你用手機訂,還有優惠。」

目前,市場上的中央廚房模式主要有兩種:

「17飯」和「笨熊造飯」等類似於加盟或合作。一位曾和「笨熊造飯」品牌合作過的餐飲老闆告訴記者:「我們與『笨熊造飯』籤訂協議,他們提供中央廚房的製作標準,使用我們飯店的證照,我們只負責加工,每個月結款。」記者看到,「17飯」勁松店公示的證照是「北京馨春園清真醬肉坊」。

上海的「盒馬外賣」等則是直營,從食材、加工到配送全程由外賣品牌自己把控。去年「盒馬外賣」在上海拿到了屬於自己的《食品經營許可證》,並且明確其餐飲服務經營範圍在網際網路領域。此類中央廚房,其食品安全的責任主體更為明確。

不少消費者認為有實體店就意味著可以到店堂食,那中央廚房模式的外賣,算有實體店鋪嗎?

食藥監總局相關負責人回應:《食品安全法》對場所的要求主要是基於保障食品安全的目的提出的,並未限制是否應當具有可供消費者就餐的場所。《辦法》也只對許可條件進行了進一步的細化,並未限制是否應當具有可供消費者就餐的場所。

家廚外賣,沒有證件如何監管?

另外一種網絡餐飲新模式家廚共享,因平臺商家都是家庭廚房,幾乎都沒有食品經營許可證,也沒有實體店,所受爭議更大。

有網友對家廚共享模式提出這樣的疑問,說出了很多人對家廚外賣食品安全問題的擔憂:「沒有營業執照,沒有食品經營許可證、衛生許可證,吃壞了算誰的?」

此次徵求意見稿出臺後,記者發現,曾在家廚共享模式這個賽道上創業的「鄰食」「丫米廚房」已經下線了客戶端,「覓食」也不再提供家廚外賣服務,只有「回家吃飯」還在堅守。

「回家吃飯」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也在密切關注《辦法》的發布。『回家吃飯』的模式是共享經濟,不同於傳統餐飲經營狀態,也不適用於當下既有的法律法規,希望政策能給市場創新以空間。」

食藥監總局相關負責人就家廚共享模式的監管給出了具體回覆:如果「回家吃飯」平臺上的店鋪符合《食品安全法》等法律規定的條件,則可以申請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如果不符合發放食品經營許可證的條件,則可以根據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等具體管理辦法執行。

「家廚的食品安全隱患還是很大。如果沒有買賣,送給親朋好友,法律沒必要幹預,但如果成為商事活動,涉及公共利益,就應辦理證照。經營者自己也需要控制法律風險,如果真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出現生命危險,個人要對所有債務承擔連帶責任,而註冊公司則可享受有限責任待遇。」劉俊海說。

據「回家吃飯」相關負責人介紹,其在食品安全方面不斷加強自身監管,要求上線家廚實名認證、持健康證、廚房環境符合一定標準。並為消費者在保險公司投保食品安全險,住院費用最高賠償2000元/次。

外賣平臺,明確哪些經營職責?

近年來,網絡訂餐行業快速增長,據中國烹飪協會統計,2016年全國餐飲收入3.58萬億元,其中網絡訂餐市場規模突破3579億元,佔比10%。

網絡訂餐的迅速發展,主要得益於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的快速成長。但第三方平臺跑馬圈地式的高速發展也讓不少黑作坊混雜其間,帶來食品安全隱患。

食藥監總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部分網絡第三方平臺對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審查不嚴,造成一些無證經營者上線經營,還有部分網絡餐飲服務提供者公示信息虛假,隱瞞、誤導消費者。

此次徵求意見稿在釐清商家、第三方平臺與監管部門責任的同時,著重細化了第三方平臺的職責:對餐飲服務提供者實地審查、實名登記、審查公示食品經營許可證、籤訂協議明確食品安全責任,並對餐飲服務提供者的經營行為和服務進行抽查和監測。

此外,消費者再也不用擔心外賣出了問題,找不到商家賠付。《辦法》明確規定:網絡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繫方式的,由網絡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賠償。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賠償後,有權向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追償。

「外賣平臺的發展不應回到蠻荒時代,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外賣所從事的經營活動,主體和買賣關係都是真實的,本來就受到法律約束。此次徵求意見稿進一步細化各方責任,再次體現了網際網路再大也大不過法網。」劉俊海說。

相關焦點

  • 食藥監總局對沙門氏菌進行風險解析
    食藥監總局對沙門氏菌進行風險解析嬰兒餵食沙門氏菌汙染乳粉或可致敗血症甚至死亡□ 本報記者 王 嘉日前,食藥監總局組織有關專家對「法國召回疑似沙門氏菌汙染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事件進行風險解析。專家稱,嬰幼兒配方乳粉可能被沙門氏菌汙染的原因眾多,生產環境空氣潔淨度不達標,工作人員接觸生產設備等生產環境而間接汙染產品,生產設備滅菌不徹底,消費者對嬰幼兒配方乳粉不當衝調或衝調後長時間放置使得細菌繁殖等因素,都可能導致沙門氏菌汙染。經梳理發現,國內外均對嬰幼兒配方食品制定了嚴格的限量標準及生產操作規範。
  • 食藥監總局回應膠水牛排:卡拉膠合規使用無風險
    原標題:食藥總局回應「膠水牛排」:碎肉≠劣質肉 卡拉膠合規使用無風險封面新聞記者 許雯12月30日,針對近日網上流傳的澳洲肉類市場流入大量「重組牛排」「膠水牛排」,是用「次品肉塊+肉膠」拼接等說法,國家食藥監總局做出回應稱,肉的重組技術目前在國內外被廣泛應用
  • 國家食藥監總局:御宮坊、純蜜島等品牌蜂產品不合格
    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28日訊 (記者 段丹峰)中國經濟網記者從國家食藥監總局官方網站獲悉,在2014年第三階段第二批食品安全抽檢中,國家食藥監總局對蜂產品進行了專項檢查,主要包括蜂蜜、蜂王漿、蜂產品製品三個產品細類。   抽檢項目包括品質指標、食品添加劑和微生物指標等共27個。共抽檢217家企業的440批次產品。
  • 食藥監總局禁止奶粉包裝印嬰兒圖片
    ,日前,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國家衛生計生委、工商總局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規範母乳代用品宣傳和銷售行為的通 知》。《通知》明確,如有需要,醫院應從零售渠道購買母乳代用品,並保留購物小票和發票。嚴禁醫療機構接受母乳代用品生產經營單位的饋贈和贊助,不得收取 回扣、獲取利益;嚴禁母乳代用品生產經營單位在醫療機構做各種形式的推銷宣傳;嚴禁醫療機構及其人員向孕婦及其家庭宣傳、推銷母乳代用品。
  • 食藥監總局發布提示:關注甲氨蝶呤片誤用風險
    人民網北京5月8日電 (曾璇)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最新一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本期通報品種為甲氨蝶呤片。甲氨蝶呤作為一種葉酸還原酶抑制劑,臨床主要用於腫瘤和免疫疾病治療。為使廣大醫務人員和患者了解該藥品的誤用風險,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本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
  • 食藥監總局:擼串要烤熟 電烤好於炭烤 可減少致癌物
    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烤串類肉製品消費提醒:夏季溫度高,適於細菌繁殖,容易導致食物腐敗變質,存在食物中毒風險,提醒消費者吃烤串時儘量選烤熟烤透的肉串。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高溫烹飪或將食物直接放在火上,會產生如多環芳烴和雜環胺等有害物質。
  • 國家食藥監總局:85批次染髮類化妝品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3月15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發布通告稱,經黑龍江省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所等檢驗,標示為江蘇愛美斯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等33家企業生產的85批次染髮類化妝品不合格。不合格產品的問題是實際檢出成分與批件配方及標籤標識成分不符。
  • 美可高特、紅果奶粉檢出阪崎腸桿菌被食藥總局通報
    長城網8月7日訊(記者 鄭光昊)記者今日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獲悉,近日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告了關於2015年第三階段國家嬰幼兒配方乳粉專項監督抽檢中2批次嬰兒配方乳粉檢出阪崎腸桿菌的情況。  2015年8月6日,國家食藥監總局接到報告,美可高特(中國)羊乳有限公司2015年6月16日生產的規格為365克/罐的「美可高特」牌「配方羊奶粉(1)」和寧夏紅果乳業有限公司2015年6月19日生產的規格為900克/罐的「紅果」牌「優爾特智冠嬰兒配方奶粉(1)」檢出阪崎腸桿菌。美可高特羊奶粉。
  • 食藥監總局曝光4批次問題食品 蘇寧易購豬肉脯檢出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夥伴網訊 1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關於4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7年第121號)》,曝光4批次問題食品,全部來自天貓、蘇寧易購兩大網購平臺,其中蘇寧易購銷售的一款豬肉脯檢出食源性致病菌沙門氏菌。
  • 昆明外賣平臺食品安全問題堪憂:吃出蟑螂蒼蠅
    無證美團外賣餐館衛生環境堪憂  近幾年,三餐、夜宵甚至水果都通過外賣平臺解決的人群越來越龐大。7月15日,艾瑞諮詢發布《2016年中國外賣O2O行業發展報告》,報告顯示,外賣用戶規模增長速度非常快,同比增長67%。
  • 國家食藥監總局:10臺醫療器械產品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近日發布2017年第21期國家醫療器械質量公告。為加強醫療器械質量監督管理,保障醫療器械產品使用安全有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對Nd:YAG雷射治療機、B型超聲診斷設備2個品種55臺的產品進行了質量監督抽檢。  被抽檢項目不符合標準規定的醫療器械產品,涉及2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2個品種3臺。
  • 嬰幼兒奶粉註冊制配套細則出臺 國家食藥監總局權威解讀
    (2)復配食品添加劑中含有的不在最終產品中發揮功能作用的輔料,如不能提供配方用量,可不在配方用量表中列出,同時應說明不能提供的理由。但在標籤配料表中標示的所有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劑,都應在配方用量表中列出。
  • 江蘇食藥監:正規疫苗可查 不要輕易放棄打疫苗
    記者昨日從江蘇省、南京市食藥監部門獲悉,全省已開展疫苗生產、經營和使用單位的自查和排查工作,同時食藥監部門也提醒市民不要恐慌,更不要輕易放棄打疫苗。          全省排查疫苗相關單位   昨天,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通知,要求各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督促本轄區藥品生產、經營和使用單位,認真核對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發布的每一個涉案嫌疑人員信息,凡與已公布的涉案嫌疑人員有過疫苗交易或存在從非法渠道購入疫苗、向個人銷售疫苗行為的,應在2016年3月25日前主動向當地縣級以上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或公安機關報告
  • 猴姑餅乾養胃案再開庭:「養胃」是廣告語 食藥監局越權
    海澱區食品藥品監督局(以下簡稱「海澱區食藥監」)認為超市發廂紅旗店銷售的江中猴姑餅乾產品標籤上有「養胃」字樣,不符合相關法律規定,遂對該超市作出行政處罰。海澱區食藥監認為,該商品標籤不符合《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20條第2款規定「食品的標籤、說明書,不得含有虛假、誇大的內容,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於2014年11月18日向超市發廂紅旗店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隨後,李某以此為證據,以侵權為由將江中公司起訴至法院。
  • 蠻荒搜神記全新世界觀視頻:神話時代眾生相
    暢遊首款採用CyrEngine3引擎打造的次時代MMOARPG大作《蠻荒搜神記》今日爆光了全新的世界觀實錄視頻。出自《山海經》的經典故事背景將在融合樹下野狐「蠻荒三部曲」的新奇設定後,全新亮相在玩家面前,為玩家呈現一副遼闊而浩瀚的上古山海經史詩畫卷! 洪荒伊始,萬物有靈。
  • 真有煮不爛的「豬肉鉤蟲」?食藥監總局回應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近日就網上「豬肉鉤蟲」傳言作出了說明。
  • 食藥監總局關於修訂含木糖醇注射劑說明書的公告
    總局關於修訂含木糖醇注射劑說明書的公告(2017年第68號)根據藥品不良反應評估結果,為進一步保障公眾用藥安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決定對含木糖醇注射劑(包括木糖醇注射液、注射用木糖醇、木糖醇氯化鈉注射液、複方胺基酸注射液(18AA-V)和門冬氨酸鉀鎂木糖醇注射液)說明書【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等項進行修訂。
  • 「搶」執照,「搶」公章,這是回到了蠻荒時代嗎?
    怎麼感覺是發生在頻繁出現大漢的時代呢?這些營業執照也好,印鑑也好,在古代都可以被稱為「璽」。沒想到,蠻荒時代也沒有搶玉璽的,怎麼到了現代文明社會,反倒是「搶」的事件頻發。兜兜轉轉,還是發現大漢和璽之間有那麼一丟丟關係,因為是漢傳玉璽,所以現代社會,每當出現「搶」的時候,大漢怎麼能缺席呢?!扯得有點遠了。
  • 食藥監總局通報十起保健食品虛假廣告,我省「99齡維他醋」上榜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周星11月1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10起保健食品虛假宣傳廣告的通告,其中,我省「99齡維他醋」上榜。通告全文如下:總局關於10起保健食品虛假宣傳廣告的通告(2017年第204號)近期,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在網際網路上監測到10起保健食品廣告宣傳內容存在含有不科學的功效斷言、擴大宣傳治癒率或有效率、利用患者名義或形象作功效證明等問題,欺騙和誤導消費者,嚴重危害公眾飲食用藥安全。
  • 大學生在外賣中吃出老鼠 咬到尾巴還以為是海帶根
    原標題:餓了麼外賣中現老鼠?湖南益陽食藥監介入調查新京報快訊(記者潘佳錕實習生董夢圓)今日(7日),湖南城市學院學生杜先生向記者反映,6月5日他在餓了麼平臺訂了份外賣,在配菜中發現老鼠。涉事餐廳表示,老鼠不可能出現在配菜加工過程中,已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