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工智慧(AI)發展可謂「氣勢如虹」,它已經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和環節,涉及智能製造、智能駕駛、智能金融、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交通等許多領域,已成為經濟增長的新興驅動力,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國家戰略和發展趨勢。為深入學習探討人工智慧應用與人才培養,推進人工智慧與職業教育深度融合發展,打造人工智慧與職業教育產教融合交流平臺,11月12日,秋高氣爽,天高雲淡,南京市科協「學會創新和服務能力提升」重點學術交流項目——「青年科學家論壇」在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舉行,論壇主題為「人工智慧和職業教育發展」。
江蘇省計算機學會副秘書長、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合作發展處副處長陳永,雨花臺區科普產業民營企業聯合科協秘書長、南京睿誠華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齊海龍,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技術創新總監徐楠楠,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質量控制管理辦公室主任李清,萊尼線纜(中國)有限公司機器感知&視覺工程師DeVan Davis等專家作主講嘉賓。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副巡視員張堅平、江寧區科學技術協會學會部郭濤部長、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副院長陳趙 ,黨委委員、副院長趙學洪,黨委委員、副院長刁愛軍和黨委委員、副院長、工會主席孔德麗等領導出席活動,南京機電學院全體教師與學生代表400多人聽取論壇報告。論壇由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科研及校企合作處處長李木香主持。
開幕式上,刁愛軍副院長向參與論壇主題分享的青年學者及與會嘉賓表示誠摯的感謝與熱烈的歡迎。他介紹,在人工智慧的時代要求下,高等職業教育須以培養具有工匠精神、數據素養、文化素養以及學習力與創新力的複合型人才為己任;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主動順應智能製造產業發展趨勢,成立智能製造學院,以學生為中心,堅持走「智能製造」特色發展之路。
張堅平副巡視員代表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對「2019青年科學家論壇」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他肯定了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圍繞 「智能製造學院」戰略發展主題,迭代升級人工智慧專業,打造人工智慧創新平臺,開發人工智慧特色課程,開展人工智慧產學研合作,形成了具有「機電特色」科協工作做法。他希望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科協抓住南京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慧創新應用示範城市的契機,構建人工智慧高職人才培養體系,緊跟科技發展步伐、緊貼行業產業發展需求,推動大數據、虛擬實境、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深入應用,探索人工智慧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促進人工智慧賦能學生成長,助力人工智慧賦能南京創新名城建設。
專家主題報告中,李清教授在《人工智慧時代下高職教育人才培養》報告中,指出人工智慧時代已經加速到來,人工智慧在不斷的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多方面的影響,人工智慧時代高職教育要想快速發展,也需不斷的反思與改進。李老師以生動鮮活的案例演示,讓我們感受到人工智慧時代加速到來,以及人工智慧帶來的影響,並從國家政策、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目標、人工智慧數學課程等四個角度反思人工智慧時代的高職教育變革,引發與會人員的深度思考。
陳永教授在《高職人工智慧技術專業建設概況》報告中,以江蘇省計算機學會行業專家和高職院校管理者的綜合視角,系統地分析了AI政策與行業發展趨勢、技術背景、產業人才的要求、專業建設探索和人才培養面臨的挑戰等人工智慧核心理念,並和大家分享了學會人工智慧技術服務專業建設計劃,給高職院校今後更好地開展人工智慧專業建設提供了方向指引。
齊海龍秘書長在《 XR人工智慧職業教育工具及場景探討》報告中,指出在人工智慧時代,XR教學雲平臺、XR CreatorX R+5G等工具可以在效率、成本、移動、虛實結合實操等方面助力AI職業教育實訓教學,為與會的機電學院師生們提供一種新的教學和學習工具。徐楠楠博士在《海爾人工智慧的應用與探索》報告中,全景式地展示了3D視覺技術、AI機器視覺在海爾工廠中的視覺缺陷檢測、機器人視覺定位引導、視覺識別分揀、高精度視覺測量及智能安防海爾場景的實際應用,讓與會人員感受到人工智慧給企業帶來的生產與管理方式變革。來自萊尼線纜(中國)有限公司DeVan Davis等三位外國專家在《 The auto industrial applications》報告介紹了國外視覺、機器人與PLC技術在行業中的實際應用及人工智慧未來美好前景。
本次論壇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思想深刻,既有理論的高度,又有實踐的深度,營造出了有利於創新發展的良好學術氛圍;引人深思,激發了與會人員對人工智慧和職業教育的合作發展和與變革機遇探索熱情,將產生深遠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科研及校企合作處老師 王子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