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豆寶奶奶(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最近幾年,丈夫陪產逐漸流行起來,因為分娩過程通常都十分辛苦,產婦自己要面對冰冷的手術室和陌生的醫生護士,還得「奮力生娃」,有丈夫在身邊,可以增加安全感,緩解緊張。
每個進過產房陪產的爸爸,都會淚目:老婆可太不容易了!當媽的真偉大!可有的準爸爸進了產房,自己比產婦更緊張,幫不上忙不說,還給醫生添了不少「麻煩」。
陪產奶爸回過神來,發現寶寶正在被醫生「打」,瞬間怒了
小張的妻子快到預產期了,昨天上午,妻子說今天感覺還不錯,沒有不舒服的地方,還和小張一起收拾衣櫃,打掃衛生,到了下午妻子突然說,好像感覺到宮縮了,但是不確定是不是假性宮縮。
等到晚上十一點,妻子喊他:你快過來,破水了!小張當時腦子嗡的一下,但立馬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打120叫來了救護車,帶著之前準備好的待產箱,之後通知了自己和妻子爸爸媽媽。
到了醫院,辦完一切手續,小張陪妻子進了手術室,四位老人在外等著,經過了三個小時的努力,妻子順利生下寶寶,耗費了太多體力,妻子直接就昏睡了過去。
小張擔憂地詢問醫生,醫生說就是累得,他這才放下心去看孩子,卻不想看到了這樣一幕:孩子被醫生倒拎著打屁股,沒兩下孩子就開始哇哇大哭。
小張當時也沒多想,立刻出聲制止:「你幹嘛呢?為什麼打我孩子!」醫生見孩子哭了,也沒什麼問題,才耐心地向他解釋。
小張聽了,羞愧不已,馬上為自己魯莽的行為向醫生道歉,並表示了感謝。
為什麼新生兒不哭,醫生也會想法設法地,把孩子弄哭呢
很多新手爸媽,碰到小張這種情況,都會對醫生和護士「非要弄哭新生兒」的行為,感到很不理解,甚至會誤解他們在傷害孩子,有這種想法的爸媽,你知道嗎,科學證明:新生兒不哭不行!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通過臍帶呼吸,而出生後,他就需要進行自主呼吸了,寶寶出生後的哭聲,不僅僅代表他和世界的初次見面,也說明了寶寶具備自主呼吸的條件,心肺功能正常。
醫生也常常根據這個,來判定寶寶健康與否,是不是需要進行下一步檢查,有的新生兒沒有自己哭的時候,醫生會拍打屁股或腳心,這都是正常的,想要去陪產的爸爸們要注意了,可不要因為這個再誤會醫生了!
不哭的新生兒,多半有這幾方面問題,醫生要及時發現處理
1)寶寶缺氧
頭胎寶寶如果是順產,通常會折騰孕媽很久,整個產程時間會很長,導致寶寶待在產道的時間過久,從而造成缺氧。
這樣的寶寶離開媽媽後,就不會哭,就像我們成年人因缺氧而窒息一樣,對於新生兒來說,哭也是需要很大力氣的,缺氧的寶寶當然做不到。
2)呼吸道堵塞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呼吸完全依靠臍帶,他來到這個世界上,第一個需要自己解決的問題就是呼吸。
由於是第一次使用這個功能,之前也沒有進行過練習,呼吸時難免口腔鼻腔和呼吸道,會吸入一些羊水等異物,把整個呼吸系統堵塞,所以他也就發不出哭聲了。
3)中樞神經受損
孕媽在懷孕期間,不小心傷到寶寶,或者生產過程中難產使用器械助產,都會損傷寶寶的大腦中樞神經,致使寶寶不會哭,通常這種情況,寶寶還伴有無力等症狀。
4)麻醉藥物的影響
在分娩過程中,可能會用到麻醉藥,一定劑量是不會對胎兒有影響的,但有時就會抑制寶寶的中樞神經,從而導致寶寶不哭。
以上無論哪種情況,醫護人員都要及時發現,並對寶寶做緊急處理,醫生強迫他們發出哭聲,是在確保孩子沒有出現以上幾種情況,這樣他們才會放心地,把寶寶交給寶爸寶媽。
今日話題:寶媽們,你家奶爸陪產了嗎?有鬧出什麼笑話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看法
PS:本文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擴展一:寶媽分享經驗,產房裡凍得人直哆嗦,不是錯覺孕媽要有心理準備
擴展二:「奇怪了,今天生的都是男寶」,聽到護士閒聊,寶媽不由心頭一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