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本文內容譯自D. Caroline Colie, Ph.D 的著作《Encyclopedia of DOG Breeds》。由於英文水平有限,且對犬標準相關術語不夠了解,若有錯誤,還望行家指正。請知悉。
拳師犬源於兩種中歐部已經滅絕了的犬種:體型大的一種是丹齊格伯連巴塞爾(Danziger Bullenbeiser)犬,體型小的一種是布拉班特伯連巴塞爾(Brabenter Bullenbeiser)犬。「Bullenbeiser」的意思是「咬公牛(的狗)」(bull-biter),這些狗曾經被用來追逐森林中的大型獵物(野豬、鹿,以及小熊),與這些獵物周旋圍困,直到獵人趕到擊殺。這就要求狗不僅要足夠強壯,還要有敏捷性,嘴吻要寬,顎骨有力,而且鼻子要向後縮嵌入臉部,這樣就算是嘴吻咬住獵物不松的情況下,鼻子依然能呼吸。
在鬥牛運動中也同樣需要這樣的狗。這項運動在很多歐洲國家都非常流行。在英格蘭,英國鬥牛犬是這項運動中最青睞的犬種,而在德國,則用大體型的獒犬類狗狗。
大約19世紀30年代,德國獵人們開始嘗試努力創造一種新犬種,把伯連巴塞爾犬和獒犬進行雜交以追求狗的體型;和梗犬類雜交以追求狗狗的堅韌性格,最後,和鬥牛犬進行雜交。最終產生了一種又強壯又堅韌又靈活的狗狗,身體呈流線型,有強有力的咬合。
當鬥牛運動被禁止以後,這些狗狗往往是供給屠夫用,用來管控屠宰場的牛。
到了1895年,一個全新的犬種,拳師犬現世了。儘管為什麼名字取為拳師已經不得而知了,但大概是因為德語裡面的「boxl」,在屠宰場的時候,這些狗狗被這麼叫。
拳師犬是第一個被德國警方和軍隊採用的犬種。到了1900年,這個犬種成為了一種通用犬種,作為家庭寵物,甚至狗展展示的犬種。AKC隨後認可了這個犬種,但直到20世紀40年代,這個犬種才逐漸成為最受歡迎犬種,最終登頂美國最受歡迎犬種排名的第四位。
拳師犬是一種愛玩、精力充沛、好奇、專注、感情外露、有奉獻精神、外向的狗狗。對於一個愛運動,生活方式活躍的家庭,拳師犬會是一個最佳的伴侶。牠們會比較固執,但是對於口令會很敏感,能積極響應。對於陌生狗可能會較有攻擊性,但是和家庭其他犬只或寵物會很友好。
拳師犬需要得到每天腦力和體力的消耗。牠們喜歡奔跑,但牠們的運動也可以用牽著繩小跑和遠距離散步來滿足。
牠們不太能適應炎熱的天氣,也基本上不適合生活在室外。有的會打鼾。
毛髮僅需要梳一梳去除死毛即可。
主要關注病症:拳師犬原發性心肌症、主動脈瓣下狹窄、CHD
次要關注病症:胃扭轉、甲狀腺功能減退、角膜糜爛、結腸炎
偶見病症:腦瘤、先天性脊髓病
建議體檢項目:甲狀腺、髖部、心臟(動態心電圖)
壽命:8~10年
註:對炎熱很敏感。白色的拳師犬容易耳聾。乙醯丙嗪會導致劇烈藥物反應。
拳師犬集有型優雅與力量敏捷於一體,堪稱典範。身體方正,結實,肌肉發達。步伐輕鬆自如步幅闊,自信驕傲。
頭部是最顯眼的,有一張寬而呈鈍角的嘴吻,表情警惕。被毛短而光滑。牠們非常適合作為工作性的看護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