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季結束後的高山茶園,夕陽,茶園,野樹,繁花,還有羊!

2021-01-17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早晨還沒醒,李麻花的微信便甩過來了:昨晚我一點半才睡著,太熱了,12點半的時候,室外溫度是27度!!這種天氣中午走在街上,隨便打個雞蛋都會熟悉,還不用帶鹽。今天我們上山避暑去。我順便上去畫幅畫。

嗯嗯,這傢伙,避個暑還不忘記賺錢,真是財迷。

於是我們擦上了姐姐送的安耐曬,再穿上阿迪的防曬衣,戴上FBB款的遮陽帽,開車出發去太姥山。這一次,不是為了採茶做茶,而是為了避暑。

不是去工作,心情格外好,副駕駛的村姑陳,幾乎要放飛自我,一邊薯片,一邊白牡丹,一邊雞爪,一邊橄欖汁,快活得不亦樂乎。

看天空,好藍。看大海,好深。看船,好快。看太陽,好像也沒福州那麼灼人。

5月中旬,高速公路兩邊的夾竹桃,盛開了鮮花,有純白、有粉紅, 在微風吹拂下,像迎賓隊伍一樣撲面而來,雪白粉紅的花朵,在陽光下帶著熱烈的笑容。當我們的車開過這一段,它們又撲向車尾,好像在向我們揮手告別。

福鼎也是熱的。

太姥山中午的溫度接近30度。

但不像福州那樣,令人有快被烤化的感覺。山上雖然熱,太陽也烈,但是有山風吹過,只要躲在樹蔭底下,便是滿滿的涼意,微風拂在皮膚上,還能令毛孔皺起一排舒服的小疹子。

太姥山上,除了種植茶樹,植物裡便是山梔子最多了。

從上山那一刻開始,遠處的山凹裡,近處的山坡上,東一片,西一片,山梔子們肆意地盛開著潔白的花朵,單瓣的,碩大的花,綻放在枝頭,遠遠望去,一片梨花般的白,映著綠葉綠枝,在豔陽下,明媚動人。

上山的路上,便幾度被滿坑滿谷的梔子花的芳姿,吸引得停下車來,駐足觀賞,拍照留念,再順手摘幾枝放在車裡,讓沁人的花香伴隨我們餘下的路途。

難怪時常喝到白茶裡,尤其是白牡丹裡,有梔子花的清麗芳香,原來,每一年5月中旬的這十來天時間裡,太姥山上的白茶樹們,是呼吸著梔子花那婉轉柔媚的花香在成長的。

讓村姑陳做一個大膽的猜想:許是茶樹們吸入了這些芳香分子,儲存在了身體裡,發芽長葉的時候,便把香氛附著在細胞裡。再得益於福鼎白茶几乎純天然的加工工藝,把這些細胞裡的物質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來,奉獻給所有茶客。

如果真是如此,那真應了六個字:好生態,出好茶。

上山的路開到一半,李麻花嘀咕了一句,今天車怎麼這麼少。

確實,從上山以來,只見過一輛下山的私家車,除此之外,便再也沒有遇上過一輛車,連平時按時間點準時發車的旅遊大巴,也不見蹤影。

3月4月的時候,採茶制茶高峰期,尋茶的茶商極多,一路上山,能遇上十多輛私家車,旅遊大巴至少兩輛。

而現在,人煙稀少,只落得個門庭冷落車馬稀。

春茶季結束了,人和車都少了。

正好給了太姥山休養生息的機會。

休息好了,就要準備採三春茶(秋茶)了。

茶農今天在壓餅。

早晨壓的是2018年的牡丹王餅。下午壓的是2017年的白露餅。

酷暑下的壓餅間裡,四個人正在有條不紊地工作著。

一個人搬運茶,一個人稱重,一個人包揉壓制,一個人攤晾壓好的餅。分工明確,配合到位,不一會兒,幾百個餅就壓好了。

房間的頂上裝著玻璃瓦,透光,卻不隔熱。剛進來便感覺溫度比室外高了3度,一陣熱,幸好開著大排檔裡常用的那種大風力風扇,才沒有被高氣溫和蒸餅機所釋放的熱氣燻得暈過去。

在壓餅間裡呆了一會兒,李麻花受不了了——受不了誘惑,決定親手去壓一個餅。

她先觀摩了一遍壓餅的流程,再測試了一下蒸汽的溫度,然後試調了一下壓餅機,便戴上手套,開始壓生平的第二個餅。

去年她壓了生平第一個餅,後來散開了,S師傅重新壓的,這這傢伙今天要一雪前恥。

李麻花就是有這種孤勇,老是喜歡挑戰自己沒做過的事。

比如,她一個學畫畫的,居然去寫巖茶。

話說壓餅師們一聽說李麻花要親自壓餅,都帶著笑讓開了,站在一邊,跟看猴子似的看著她。

她呢,鎮定地稱茶,鎮定地套上布袋,鎮定地上蒸汽蒸軟茶葉,再提下來包揉、打結,再放進餅模壓制,最後攤晾到水篩裡。

整個流程一氣呵成,以新手而言,堪稱完美。

S師傅說,不錯,有潛質,可以來我廠裡打工了。

我打開她壓的餅,還不錯,表面光滑,厚薄均勻,唯一的不足是,包揉不到位,餅有點歪。

她難得的紅了臉,解釋說,蒸得太燙了,揉的時候怕燙到手,只想著快點揉好,搶到了速度,便沒有注意圓度。

看來,欲速則不達,這個道理對於任何事情都適用。

下山的時候,去了後山頂上的茶園。

站在那裡,能看得見遠處的海,和海中間的小島。

倚靠在車上,吹著清冽的山風,呼吸著茶樹吐露的清香,憑海臨風,心情舒暢極了。

空氣是清新的,甚至有點甜,微風輕拂,草綠蟲鳴,鳥兒在呢喃,遠處的山谷裡,有一樹一樹的白花在盛開,不知名的高大的樹,開著不知名的花。

四周一片寧靜,沒有人,也沒有車。

偶爾的轟鳴聲從頭頂響過,是兩駕飛機在交匯,它們交匯在碧藍的天上,各有各的方向。不知道機上載著哪些人,飛向方,他們又有著怎樣的故事,或悲,或喜。

這座山,屹立在東海之濱,已經幾十萬年了。它看盡了滄海桑田,看遍了悲歡離合。

未來,它還將屹立在此,繼續看著數不清的紅塵往事。

夕陽西下,一群羊出來吃草。

夕陽,茶園,野樹,繁花,還有羊,構成了一幅梵谷筆下的田野,不,比梵谷筆下的田野還美。

我們沉浸在這清冷寂靜的氛圍裡,誰也不想說話。

生活在紛繁複雜的都市裡,難得有這片刻的寧靜,能好好直面自己的內心,細細想一想自己的未來。

李麻花突然問,你想不想去敲鐘?

我望著遠處的入海口,沒有作聲。

天上又有一架飛機飛過,是剛起飛的航班,正在抬升,不一會兒就變成了一個小黑點。

日落時分的航班,它的航程,會註定會經歷黑夜,也會經歷星光,但,無畏地前進,坦然面對所有的未知,是它的宿命,也是它的勇敢。

積極進取,是我們活著唯一不能選擇的事。

我轉過頭,輕輕地點了點頭。

這一天,是2018年5月17日。

春茶季結束了,今天,方大師家門口,沒有一輛車。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首屆高山有機茶園(洋頂崬)開採節在福建南靖縣洋頂崬茶園舉行
    4月15日,由漳州市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南靖縣農業農村局、書洋鎮人民政府、南靖縣茶葉協會、共同主辦的茶旅文化節暨首屆高山有機茶園(洋頂崬)開採節在南靖縣書洋鎮洋頂崬茶園舉行,這也是漳州地區首次舉辦這樣隆重活動。
  • 杉林溪高山茶種在哪? 大侖山茶園風光好
    (記者謝禮仲攝影) 記者謝禮仲/南投報導‧攝影      喜歡喝茶的人大概都知道杉林溪高山茶,但前往杉林溪的路途中,12生肖彎過了、龍鳳峽過了,進入了杉林溪,就是沒看到茶園,到底杉林溪茶種在哪?     杉林溪茶屬於高山烏龍茶,雖用杉林溪之名,卻不種在杉林溪,而是在附近的大侖山,根據現場的解說牌說明,那兒原本是整片的孟宗竹林,但1990年遭受孟宗竹天狗巢病,竹林全部枯萎死亡,林農為了求生存,紛紛改種具有更高經濟價值的烏龍茶。
  • 天賜的珍寶 困鹿山皇家古茶園
    困鹿山皇家古茶園在百度上一搜有很多,可是我還是忍不住想再次入手寫一寫,因為角度不同,看到的東西也不相同吧。可能是經常出入困鹿山,因此對於很多沒有去過的人存在的神秘感對於我們來說不存在的。請跟隨我的腳步一起去撩開皇家古茶園的神秘面紗吧。
  • 認領一畝茶園,脫貧一個茶農
    原標題:認領一畝茶園,脫貧一個茶農 4月21日,在丹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丹寨萬達小鎮聯合丹寨山水傳承茶旅文化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新型扶貧項目——丹寨扶貧茶園結對認領活動正式啟動。 此項活動中,參與者可每年出資4900元在丹寨認領一畝茶園(或490元認領一壟),幫助一個茶農實現脫貧。
  • 四川宜賓的神奇茶園,茶樹與梨樹竟交叉混種,屏山炒青就產自這裡
    近年來,隨著生態旅遊的出現,很多茶園對外開發,甚至很多茶園成為旅遊景點,人們對茶葉不再僅僅停留在品茶的階段,而是進入茶園,近距離接觸茶葉生產的全過程。親自採茶也是一次很好的經歷。位於四川省宜賓市屏山炒青高山富硒生態園便是其中之一。這裡被稱為「屏山炒青高山富硒生態園」,顧名思義,生產的茶葉是著名的平山炒。
  • 常寧市白竹村:施肥人忙,茶園楓醉
    衡陽晚報12月16日訊(通訊員徐瑞東) 新開高山茶園,土築小屋,蛇行石板古路,隨路而立的百年古楓,這一切不是在影視特效裡,而就藏在常寧天堂湖之尾、天堂山深處的白竹村。深冬的白竹茶園,施肥人忙,經霜後的古楓在寒風中紅豔醉人,它們用一身身挺拔的秀姿點燃白竹村脫貧致富之夢,成為天堂山最美的一道冬景。   白竹村是省級貧困村,以村民散居,山峻平地窄而著稱,歷年為常寧重點幫扶的對象。但自2017年始,新組建的村兩委利用得天獨厚的高山資源和扶貧資金,依託「塔山茶」品牌效應,打造高山雲霧茶基地。
  • 同安七彩池,深山茶園中的一塊翡翠,閩南九寨溝
    距離軍營村兩公裡外的高山茶園內,有一處形同月牙的高山湖泊,湖水蔚藍澄澈,從不同的角度看呈現出不同的顏色,這就是聞名遐邇的同安七彩池,好事者將之譽為閩南九寨溝。從軍營村口停車場往白交祠方向行不到500米,左拐上山公路上矗立著一座牌坊,這裡就是茶園的入口,山坡上大茶壺細水長流,造景別致。車輛只能停在茶園停車場,需步行千餘米前往七彩池。山路沿途所見儘是蒼翠的茶園,錯落有致,風光旖旎。茶園應該也在打造休閒度假產業,山坡上修建了不少小木屋,還有觀景涼亭、七彩長廊、遊客中心等配套設施。
  • 天兒冷了,茶園果園防寒防凍工作也要做起來!
    月平均氣溫低山5.5℃,二高山2.0℃,高山-0.5℃。月極端最低氣溫低山2.5℃,二高山-1.5℃,高山-3.5℃。鑑於以上天氣請況,預計12月將有3次降雪過程。4.適度修剪:適度修剪是常用的凍害後補救措施之一。對凍害程度較輕和原來有良好採摘面的茶園,採用輕修剪,清理蓬面,以利茶芽萌發。修剪程度寧輕勿深,儘量保持採摘面。對受害較重的則應進行深修剪或重修剪甚至臺刈。
  • 信陽一畝茶園認養機構電話
    信陽一畝茶園認養機構電話野謝之龍:收購時價格有無條件上漲?古茶樹是直接高級果實的選擇,古茶樹果實比較粗大,結果後在先部分再有去掉採摘的葉瓣,而已經採摘出去的部分則花節製作,故多採用直接採摘的方式以確保果品的質量。都說茶樹是生長在高山之上的植物。而在我國種植古茶樹還屬於稀有保護品種,更是別具一格。
  • 貴陽各茶園陸續開園 茶企100%復工復產
    隨著氣溫逐步回升,貴陽各茶園陸續開園,全市茶企100%復工復產,目前已生產春茶500餘噸。據統計,我市現有茶園面積28萬畝,主要分布在開陽、花溪、清鎮、烏當、觀山湖、修文等地,共有茶葉企業(合作社)近150家。
  • 文旅扶貧看三明丨大田:木屋「邂逅」茶園 村民腰包鼓起來
    本期,東南網記者帶你走進大田縣,感受木屋「邂逅」茶園帶來的華麗蛻變。扶貧客棧。大田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東南網12月28日訊(本網記者 陳豔豔 蔡曉卿)優越的高山環境、獨特的霧海景觀、滿目春色的茶園……誰也不曾想到,三明大田縣屏山鄉內洋村,這個曾經當地群眾口中的「窮鄉僻壤」,如今吸引了大批遊客慕名前來遊玩。
  • 南安鐵觀音春茶量增價漲品質升(圖)
    「五一」過後,南安多數茶園的鐵觀音春茶採摘進入尾聲,而部分茶園才剛吹響採茶的號角。今年鐵觀音採摘期間,晴朗天氣唱主角,茶葉品質也比往年好。記者獲悉,今年的鐵觀音春茶品質較好,相比去年,產量有所增加,鐵觀音春茶毛茶價格也有所上漲。此外,春茶採摘期又恰逢「五一」假期,這也直接帶動了鄉村休閒旅遊的熱潮,體驗茶園休閒旅遊的人群也有所增加。
  • 【茶人茶園】他鄉故鄉的茶園——喬治亞 (Georgia)劉茶茶園
    1991年蘇聯解體後,喬治亞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蘇聯之前,它屬於沙皇俄國的版圖。今天已經很少有人知道,這裡曾是重要的茶葉產區。前蘇聯消費的茶葉,百分之八十來自喬治亞。在《茶,一片樹葉的故事》中,有這麼一段故事:一個世紀以前,一個姓劉的中國年輕人,來到黑海地區,他帶來了茶種和茶苗,從此以後,高加索大地上風靡了一款劉茶。
  • 【普洱茶山】景東五棵樁徒步見聞 / 普洱鳳冠山古茶旗下的古茶園
    五棵樁古茶園位於山頂的山坳裡,茶園面積103畝,古茶樹有1000餘株,直徑大於20公分的有300餘株,很多茶樹高大粗壯,據推測有些古茶樹樹齡有上千年,年產春茶650公斤。至於為何被成片保留下來,免遭被砍的厄運,這裡面還有個有趣的傳說。據說當初來砍樹的人,遇上了強烈的暴風雨,由於天氣惡劣,這些人只好作罷。現在看有些古茶樹,還是有被砍的痕跡,但總體來說還是保留完好的。    徒步進入五棵樁古茶園,都要經過鄧家古茶園,這裡古茶樹樹齡600餘年,年產春茶約2.1噸。
  • 寧波茶園嘗試新模式 5800元一年可認養一畝地
    但是寧波有22萬畝茶園,如何提高茶葉綜合價值,打響寧波茶葉知名度,成為寧波農林部門補足短板的重要內容。記者從寧波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在寧波,有一些茶園開始嘗試新的經營模式。奉化南山茶場推出認養「私家茶園」活動,市民只要花5800元,就可得到1畝茶園一年的採摘權。而且,不必操心茶園管理,出產的「奉化曲毫」,有專業人員為你加工、包裝,打上專屬印記後送貨上門。
  • 清晨進茶園 踩著蛇尾巴
    清晨進茶園 踩著蛇尾巴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4.03.30 星期日     晚報訊 3月27日一早,家住嶗山景區太清宮附近的65歲村婦老唐到茶園查看茶樹時,不慎踩在了一條蝮蛇尾部,蝮蛇回頭一口咬傷了她的右腳腳脖子。老唐立刻叫來身邊的親友,驅車將自己送往了第八人民醫院治療。
  • 茶園中的「白娘子」——茶白毒蛾
    實際上在茶園中還存在著很多不同的毛毛蟲,它們都屬於毒蛾科大家族,目前茶樹害蟲名錄上能檢索到的茶樹毒蛾多達49 種。本文要介紹的是在茶園中不成群分布的茶園「白娘子」——茶白毒蛾。茶白毒蛾(Arctornis alba Bremer) 屬鱗翅目(Lepidoptera) 毒蛾科(Lymantriidae),是茶園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毒蛾類害蟲。分布普遍,西至雲貴川,東至東部沿海,北至山東,南至兩廣。該蟲以幼蟲取食茶樹葉片為害,影響茶樹生長。
  • 有機茶園裡的一道獨特風景線:粘蟲板
    有機茶是未來中國茶葉的發展方向但有機茶園的建設卻是一個長期努力、漸進的過程多年以來張天福有機白茶作為中國有機茶的倡導者謹記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使命作為有機茶園示範基地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前提下一直致力於生態有機茶園的建設
  • 日照:氣象與農業農村部門合作服務春茶種植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徐浩然 孫碩報導 5月25日,山東省日照市氣象局農氣服務人員與市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到東港區後村鎮石橋官莊茶園,了解茶葉種植氣象服務需求,並針對近期強對流天氣提供針對性的指導服務。
  • 茶園替兔籠 茶葉賽兔毛 滎經長毛兔退出,農戶增收看茶業
    一個個茶園替代了過去兔籠,滎經通過「多村一品」打造規模連片茶園,讓農戶又有了新的增收路徑。一度發展紅火 逐漸自生自滅4月28日,在滎經縣五憲鎮煙溪溝村六組農戶李永東的長毛兔養殖場,記者發現設計規模1100個兔籠的養殖場,僅有不到100百隻長毛兔了,其餘的要麼是養的肉兔,要麼是空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