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生態景觀小水池,一看就會,自己動手試試吧。
以前在園林古建工作時,見過一本書,書上有圖片、文字,描寫了如何自建小水池,印象深刻。
多想擁有自己的睡蓮池,看水裡小紅魚自由穿梭,岸邊開滿野花。
早春來了,突發奇想,荒地環境改造,自建生態景觀小水池。
首先準備工具,淘寶網上都能買到,鐵鏟、小鋤頭、鋸子、斧頭、厚塑料紙。
選好一塊空地,挖一個兩米五乘兩米五,深五十公分的土坑。
先清理荒草、雜樹、亂石頭,用鐵鍬挖泥,泥裡的雜樹根還要用鋸子清理乾淨。
土坑挖好後,把預先網上買的厚塑料紙裁好,平鋪底下,然後鏟土蓋一層泥,水池四邊做緩坡入水,這樣更自然,把塑料紙四邊都用泥埋上,整個水池都看不出塑料紙痕跡。
開始灌水,幸好旁邊就是龍頭河,二十八桶水倒入小水池,終於景觀水池初現。
因地制宜,從荒地上搬來幾塊大青石,壓在水池邊,鋪了一排青方磚,就當親水平臺,方便臨水觀魚。
荒地上有大片大片的青苔,用鋤頭去一片片鏟下來,就當草皮,拿回來一塊一塊平鋪在水池邊坡。荒地上還有很多小野花,都未到開花期,預先挖來移種在水池邊。
開始種水裡的溼地植物,把原先盆裡養的銅錢草、菖蒲、荷花種到水邊上,從網上買了睡蓮種子,埋在小盆裡,放水中沉入水底。水池邊還種了花菖蒲、水竺、花葉蘆竹。
花草都種好了,準備水裡的生物。用小魚網在河裡叉魚、蝦、絲螺放入水池。又去南禪寺花鳥市場買了十多條小紅魚,這樣水裡就開始動起來了。
生態景觀小水池施工完畢,下面就靠養了。
春回大地,氣溫一天天在回暖,小荷才露尖尖角,睡蓮葉也露出了水面,銅錢草、菖蒲、水竺、蘆竹越長越旺。
岸上的野花也終於開遍了水池邊。小水池看起來越來越自然了,花草與水池慢慢融合,人工痕跡慢慢淡了。
小紅魚一天天長大了,小蝌蚪變成了小青娃,爬上了睡蓮葉。
野貓、野狗、黃鼠狼、斑鳩、喜鵲等各種小動物都把小水池當成了它們的水源,常來飲水。不知名的小鳥還在水池裡痛快的洗澡,翅膀拍打水面,在青石板上整理羽毛,可惜這些只能用雙眼記錄,很難用鏡頭拍下來。
自建生態景觀小水池是不是很簡單,人人都可以做,方便、快捷,材料簡單,不需要做複雜的防水,養好了,看上去還很自然。
陳雷,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中國畫本科畢業,創辦墨緣畫室
點擊「墨緣畫室」加關注,或加微信公眾號:moyuanhuashi
個人微信號:QQ179758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