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緣起,朱溫挾天子以令諸侯只是前奏,他比曹操更著急

2021-01-08 江陽沽酒客

唐末,黃巢起義給唐王朝統治以沉重的打擊,在唐王朝滅亡之前的二十幾年間,左右政局的已不再是皇帝,而是兵強馬壯的藩鎮勢力。

各地藩鎮在鎮壓起義過程中擴大勢力爭奪地盤,成為許多的割據勢力。其中最強大的是宣武節度使朱溫和河東節度使李克用。皇帝在兩個強大藩鎮的夾縫中求生存。

朱溫是通過黃巢起義發家的,黃巢起義時,他參加了起義軍,曾立戰功,受到黃巢的重用。但後來,他屢次被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挫敗,唯恐遭到不測,便叛變降唐。唐朝廷對他的叛降,十分重視,給予他高官厚祿,派他鎮壓起義軍並做了唐朝宣武節度使。

884年,黃巢進逼汴州,朱溫自知抵擋不住,卑詞厚禮,乞求李克用幫忙。李克用早有擴大地盤的野心,遂親率部隊赴援,打退黃巢軍。朱溫對李克用,表面上卑躬屈節,甘言奉承,實則暗萌殺機,陰謀殺害。

李克用此時還不滿三十歲,少年氣盛,屢勝之餘,驕矜異常。

朱溫在汴州城的上廝驛,大擺酒宴,盛情款待,為他慶功,對他恭維備至。而李克用卻傲氣凌人,乘醉出言不遜,朱溫氣忿難忍,索性提前下手,於是當晚派兵圍上廝驛,四面縱火,亂箭齊發,想一舉消滅李克用和他的隨從衛隊,李克用在大醉中被左右親信喚醒,在侍衛們的拼命保護下倉皇逃出,侍衛三百,全部戰死。從此,晉(李克用後為王)魏(朱溫後為王)結下了冤讎,形成水火之勢,相互攻伐達三十餘年之久。

李克用回到晉陽,本想立即出兵復仇,其妻劉氏力諫勸止,以為如此,反而虧理,不如奏請朝廷,請求討伐。於是李克用上書申訴朱溫之罪。而唐朝大臣中與朱溫素有勾結的不乏其人,都替他說話。唐僖宗聽信他們的主張,下詔勸說雙方和解。

888年,僖宗死,兒子李曄繼位,這就是昭宗。昭宗想依靠朝臣反對宦官,但是屢次失敗。朝臣和宦官相互敵視。於是朝臣宦官分別勾結藩鎮為外援,展開惡鬥。宦官結連李茂貞,他地盤雖不大,但也「頗有問鼎之志。」朝臣便接連朱溫。他們雙雙各為表裡。

900年,宦官劉季述等人合謀廢昭宗,乘昭宗酒醉,率禁兵進兵囚禁宗,令崔胤率百官請太子李裕即皇位。

此時,朱溫招集謀士商議,謀士們以為東漢末年,仍然是軍閥割據混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取得了有利地位,統一了北方,而在曹魏時,司馬懿發動政變,輔佐皇帝的曹爽沒有利用「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有利條件,交出了皇帝和政權,自己即被司馬懿誅滅。

由此,朱溫決定恢復昭宗位,挾天子以令諸侯,朱溫遣親信蔣玄眸到京城與崔胤密謀。崔胤有朱溫做後臺,於是率兵在901年,殺劉季述等,昭宗復位,昭宗復位後,崔胤向昭宗建議奪取宦官的兵權。

崔胤請李茂貞給兵三千,駐京城,想用外兵制宦官,但宦官韓全誨曾做過鳳翔監軍使,與李茂貞有關係,這樣,實際卻為韓全誨增強了力量,崔胤與昭宗謀殺所有宦官,計劃被韓全誨等探知。他拒絕接受一切命令,並禁止昭宗單獨召見朝官、崔胤催朱溫來奪昭宗,朱溫帶兵到河中,上書請昭宗去洛陽。韓全誨等」大懼「,劫持了昭宗和其家眷去了鳳翔。

902年,朱溫派兵圍攻鳳翔,斷決了城內的一所需、在攻城時,城下的人罵城上的人是「劫天子賊」、城上反罵城下的人是「奪天子賊」。久攻不下,最後,城中糧盡,又遇大雪,兵士、百姓餓死、凍死不少。

李茂貞被圍在孤城裡,毫無出路,只好投降。朱溫進城,宦官大小數人,皆被殺死。唐昭宗帶回長安。

903年,崔胤得到唐昭宗的同意,募精兵壯士六千六百人,作朝廷的衛兵發展自己的實力。朱溫暗中派壯士去募。崔胤不曾發覺。加緊訓練兵卒,準備武器;事情都被朱溫掌握了,開始對崔胤疑忌。

以至於朱友槍墜馬死,朱溫疑是的陰謀,決心殺崔胤。904年,朱溫派人殺死了崔胤。

朱溫怕昭宗住在長安被人劫走,便逼昭宗遷都洛陽,因為洛陽是朱溫的勢力範圍。他離開長安時,把長安的宮室、宮府和民屋全部拆光,把材料浮渭水入黃河,運往洛陽。這是中國歷史上破壞政治中心極少有的事件。

後來昭宗被迫遷徙,路過華州。有人見到皇帝夾道歡呼「萬歲」,昭宗哭涕著說「再不要喊萬歲了我不是你們的主子了,"在住宿的地方,對左右侍從的人說:「我這次漂泊,還不知哪裡才是歸宿「。說完大哭起來,左右人也陪著痛哭。

昭宗到陝州,秘密派人請求割據西川王建,準揚行密,河東李克用起兵來拯救,這自然是絕望的請求。從此,唐朝政權就從宦官手裡轉到朱溫手裡,昭宗成為傀儡。朱溫挾天子以令諸侯,聲勢更加顯赫。屢敗李克用,重創幽、淪二州劉氏,中原無其對手,勢力由弱轉強,超過李克用。

不久,李茂貞,李克用等人,虛張聲勢,說是要救昭宗,朱溫認為留下這個廢物,對自己不利,於是派養子朱友恭入宮殺死昭宗。事後,朱溫問謀士李振,對朱友恭應如何處置。李振引曹魏時司馬昭殺魏帝歸罪於動手的成濟的事例,說:「不然,何以塞天下之口?」

朱溫即以「放縱土卒劫掠商」的罪名殺了朱友恭,以滅口,昭宗被害後,主謀朱溫還假惺惺地在靈柩前痛哭流涕不久,他立了上三歲的皇帝即昭宣帝李祝、實際上,他只是朱溫奪帝位前的一個傀儡皇帝。905年朱溫殺昭宗的諸子九人。

朱溫急於要昭宣帝禪位,宰相柳璨等商議按照舊例,得經過封大國(國號),加九錫殊禮,然後受禪的次序。朱溫嫌辦事遲緩,大怒。905年,殺柳璨等。

907年朱溫強迫小皇帝李祝演了一幕禪讓的醜劇,把玉璽捧給朱溫,以示禪讓。朱溫稱帝,建國號,史稱後梁。朱溫就是梁太祖。次年便把李祝殺死。從此,唐朝名實俱亡。各割據政權紛然效尤,自稱帝王,遂開五代十國局面。

這個時期對於中國的影響和變化就太多值得一說的了。

相關焦點

  • 五代十國這段歷史,為什麼很少被人提及?
    五代十國的歷史之所以很少被人提及,簡單來說,就是當時整個社會烏煙瘴氣,亂得連專業人士都不願意去總結記載。 在這段時間裡可以用戰火不斷來形容,短短幾十年:五代(907年-960年)、十國(902年-979年),就存在了十幾個國家。
  • 歷史上的曹操真的是漢賊嗎?
    在《三國演義》中曾經稱曹操為漢賊,是因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長期把持著漢朝朝廷。那麼曹操真是漢賊嗎?其實許多人只看到了表象。 首先,大漢天子早已成為傀儡。
  • 五代十國:朱溫開道,郭威墊後,開啟史上最糟糕時代,多虧趙匡胤
    朱溫一悶棍下去,大唐完蛋了,人家可是過足了皇帝癮,成為五代的開啟者-後梁。造反,對朱溫來說屬於重操舊業,他當年跟隨黃巢起義,一路打到唐王朝的老巢,還成立了臨時政府,跟大唐對著幹,後來雙方妥協,朱溫投唐,混了個節度使。朱溫的才能不比黃巢差,可惜他不會寫詩,沒有留下「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名句,不過倒是沒關係,朱溫很快就以獨特的形象讓後人記住了他:荒淫!
  • 如果曹操沒有得到挾天子,劉備得到了,劉備有可能實現漢室再興?
    如果曹操沒有得到「挾天子」的機會,而被劉備得到了,那麼劉備有可能實現漢室再興嗎?筆者可以武斷地告訴題主:就算劉備有了「挾天子」的機會,劉備也不可能實現漢室再興!為什麼這樣說呢?下面列舉三個理由。一,漢獻帝是個燙手山芋,不是誰都敢拿到手上的。
  • 這個商人不滿足於賺錢,想學呂不韋、曹操,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
    一個商人利用大數據將全國人民的錢財往自己的身上聚集,使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贏者通吃」,「富甲天下」,讓全國人民都給他一個人打工,而且還是打長工,這得有多大的野心?一個商人掌控金融,想做金融業帶頭大哥,金融是國之根本,一旦金融亂了,經濟就會全面崩潰,而且就像雪崩一樣,非人力能夠抗拒,這得有多的野望啊?是想學史上最巔峰的商人呂不韋嗎?一個商人參股、控股數十家媒體,操縱輿論,這是想效仿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來個「挾媒體以令天下」嗎?
  • 五代十國記後梁篇13(結局)-篡唐祚朱溫稱帝,損德行二代亡國
    它雖然滅不了其它諸侯,但其它諸侯也奈何不了它。這就形成了一種各藩鎮相互制衡的局面,在這種局面下,沒有任何一方能夠取代唐朝自立為帝。 而如今魏博牙軍被剪除,最強藩成了梁國的小弟,原先平衡的局面就此被打破,這樣就使得唐朝政權被滅成為了可能。 但這種說法其實有些牽強。
  • 為什麼很少有人提及五代十國?主要是因為太過於複雜,難以縷清
    就是因為五代十國的歷史過於複雜,所以很少有人願意提及這個時期的歷史,畢竟短短七十多年,卻發生太多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放眼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這樣的時期實在少之又少。至於五代十國究竟怎麼複雜呢?不妨讓我用簡單的故事帶你了解一番。
  • 朱家天子真不是吹的,炎帝朱襄氏時可就穩坐華夏江山了
    而在這百家傳承文化中,尤以其中能夠稱王稱霸的姓氏文化,更值得我們世人觀摩研習和祟尚。在我華夏歷史上可是有一個十分有名的朱家天子時代,它之所以有名是因為那個時代的創建者是一個平民小混混朱重八,更因為他以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廣納英豪,並且一舉成功後,信守諾言分封了天下英豪眾多為王。其實你別看這一代的朱姓子孫朱重八確實落魄,但朱姓氏族在這之前並不是沒有為王過,而且最遠可以追溯到遠古的炎帝時代。
  • 閩國:五代十國時割據福建的政權
    閩國是五代十國時以福建為中心的割據政權,王潮與王審知兄弟奪取福建,為閩國的建立打下堅實根基。那麼閩國是如何建立與滅亡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割據福建中和元年(881年),壽州民軍首領王緒響應黃巢,率軍攻克固始,俘獲王潮、王審邽、王審知兄弟三人。
  •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一代梟雄曹操的詩詞人生
    曹操是開創魏晉兩代的奠基者,在民間故事的傳說中,奸險狡詐、心腸狠毒,為達自己的野心抱負,狹天子令諸侯,而在史學家眼中,他卻是結束東漢末年諸侯分立,奠定魏晉兩朝百年一統的第一人,那麼真正的曹操是什麼樣的人呢?奸詐狡猾還是豪氣千雲,我們不妨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他。
  • 他是東漢最後一位皇帝,被曹操拿來做了一件大事,封號挺有意思的
    一說到東漢最後一個皇帝,大家是不是非常清楚啊,沒錯,他就是漢獻帝劉協,這個劉協一生可謂波瀾壯闊,不過呢,總的來說人家比上一個皇帝還是要好一些,畢竟他還算善終,那麼就來說說他的職業生涯吧。王允呢與董卓義子呂布串謀把董卓做掉,不久王允又被人殺了,劉協又落入董卓部將李傕、郭汜手裡,後來這倆貨又發生內訌,劉協藉機逃走,時任兗州刺史的曹操趁此機會迎接劉協進駐洛陽,於是拿劉協做了件大事,就是著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
  • 歷史上的五代十國時期有多混亂?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其實很難去評判,但是換一種問法,在古代哪一個朝代最亂,這個答案就很容易得出了,那就是五代十國。其實從人們對這一時期的總稱——五代十國,就可以看出這段期間內,所爆發的戰亂一定不少,是歷史上一次不能被忽視的大分裂時期。五代包含公元907年大唐滅亡之後,在中原地區先後建立的割據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五個朝代。
  • 沒那麼神奇,只是袁紹激怒曹操的手段
    建安五年正月,也是官渡之戰的前期,袁紹奉漢獻帝的衣詔討伐曹操,命部下陳琳寫了一篇討伐曹操檄文《為袁紹討豫州》。其中便提到了曹操設立了發丘中郎,和摸金校尉等官職,專門做盜墓的勾當。他親自率領將士下墓,挖掘墓中的金銀財寶。被他盯上的墳墓全部被毀壞,無一完好。
  • 沈劍心:我停更了!武庚:我宅崩了!三國喵來了……
    沈劍心:我停更了!武庚:我宅崩了! 三國是我期待已久的朝代 有很多我喜歡的歷史人物 特別是這位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梟雄
  • 曹操被稱為曹賊,劉備被叫大耳賊,你知道孫權有什麼稱呼嗎?
    三國中,塑造了無數經典的形象,其中曹操、劉備和孫權作為一方霸主,其性格特點也是非常的鮮明,我們知道曹操被稱為曹賊,劉備被叫大耳賊,那你知道孫權有什麼稱呼嗎?曹操是一個有著雄才大略的梟雄,同時也是書中公認的漢賊,挾天子以令諸侯,所以對手通常稱他曹賊。在曹操死後,他的兒子很快就代漢自立,也印證了這一說法。
  • 曹操的墓為何跟兒媳婦的墓在一塊?原來他有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
    ——喬治·屈維廉 東漢末年,天下分崩離析,梟雄曹操趁這個時候崛起,挾天子以令諸侯,用武力統一整個北方。之後更是試圖南下剿滅孫權劉備,意圖一統天下,結束戰爭。 赤壁之戰中,孫劉聯盟將曹操的大軍打得丟盔卸甲。曹操狼狽逃回北方,荊州丟了不說,三國鼎立的局勢也就此形成。曹操在也無力南徵,孫權與劉備也難以北伐,三國鼎立之勢就此形成。
  • 三國殺神曹操原畫有多細節?雙瞳代表魏蜀,動作直接K神照片改編
    被大家熟知的神司馬懿的原畫已經是老生常談了,本期給大家重新審視神曹操的原畫,看看其中有哪些大家並沒有看懂的細節,如果發現了新大陸,別忘了給畫師點個讚哦!最引人注目的當然是神曹操的異色瞳孔,看起來像是帶了美瞳。其實一隻眼睛藍色象徵著大魏,另一隻眼睛為紅色代表蜀漢。可以理解為當年青梅煮酒和劉備商討天下大勢的情形。也可以理解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天子代表漢朝,曹操代表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