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黃巢起義給唐王朝統治以沉重的打擊,在唐王朝滅亡之前的二十幾年間,左右政局的已不再是皇帝,而是兵強馬壯的藩鎮勢力。
各地藩鎮在鎮壓起義過程中擴大勢力爭奪地盤,成為許多的割據勢力。其中最強大的是宣武節度使朱溫和河東節度使李克用。皇帝在兩個強大藩鎮的夾縫中求生存。
朱溫是通過黃巢起義發家的,黃巢起義時,他參加了起義軍,曾立戰功,受到黃巢的重用。但後來,他屢次被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挫敗,唯恐遭到不測,便叛變降唐。唐朝廷對他的叛降,十分重視,給予他高官厚祿,派他鎮壓起義軍並做了唐朝宣武節度使。
884年,黃巢進逼汴州,朱溫自知抵擋不住,卑詞厚禮,乞求李克用幫忙。李克用早有擴大地盤的野心,遂親率部隊赴援,打退黃巢軍。朱溫對李克用,表面上卑躬屈節,甘言奉承,實則暗萌殺機,陰謀殺害。
李克用此時還不滿三十歲,少年氣盛,屢勝之餘,驕矜異常。
朱溫在汴州城的上廝驛,大擺酒宴,盛情款待,為他慶功,對他恭維備至。而李克用卻傲氣凌人,乘醉出言不遜,朱溫氣忿難忍,索性提前下手,於是當晚派兵圍上廝驛,四面縱火,亂箭齊發,想一舉消滅李克用和他的隨從衛隊,李克用在大醉中被左右親信喚醒,在侍衛們的拼命保護下倉皇逃出,侍衛三百,全部戰死。從此,晉(李克用後為王)魏(朱溫後為王)結下了冤讎,形成水火之勢,相互攻伐達三十餘年之久。
李克用回到晉陽,本想立即出兵復仇,其妻劉氏力諫勸止,以為如此,反而虧理,不如奏請朝廷,請求討伐。於是李克用上書申訴朱溫之罪。而唐朝大臣中與朱溫素有勾結的不乏其人,都替他說話。唐僖宗聽信他們的主張,下詔勸說雙方和解。
888年,僖宗死,兒子李曄繼位,這就是昭宗。昭宗想依靠朝臣反對宦官,但是屢次失敗。朝臣和宦官相互敵視。於是朝臣宦官分別勾結藩鎮為外援,展開惡鬥。宦官結連李茂貞,他地盤雖不大,但也「頗有問鼎之志。」朝臣便接連朱溫。他們雙雙各為表裡。
900年,宦官劉季述等人合謀廢昭宗,乘昭宗酒醉,率禁兵進兵囚禁宗,令崔胤率百官請太子李裕即皇位。
此時,朱溫招集謀士商議,謀士們以為東漢末年,仍然是軍閥割據混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取得了有利地位,統一了北方,而在曹魏時,司馬懿發動政變,輔佐皇帝的曹爽沒有利用「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有利條件,交出了皇帝和政權,自己即被司馬懿誅滅。
由此,朱溫決定恢復昭宗位,挾天子以令諸侯,朱溫遣親信蔣玄眸到京城與崔胤密謀。崔胤有朱溫做後臺,於是率兵在901年,殺劉季述等,昭宗復位,昭宗復位後,崔胤向昭宗建議奪取宦官的兵權。
崔胤請李茂貞給兵三千,駐京城,想用外兵制宦官,但宦官韓全誨曾做過鳳翔監軍使,與李茂貞有關係,這樣,實際卻為韓全誨增強了力量,崔胤與昭宗謀殺所有宦官,計劃被韓全誨等探知。他拒絕接受一切命令,並禁止昭宗單獨召見朝官、崔胤催朱溫來奪昭宗,朱溫帶兵到河中,上書請昭宗去洛陽。韓全誨等」大懼「,劫持了昭宗和其家眷去了鳳翔。
902年,朱溫派兵圍攻鳳翔,斷決了城內的一所需、在攻城時,城下的人罵城上的人是「劫天子賊」、城上反罵城下的人是「奪天子賊」。久攻不下,最後,城中糧盡,又遇大雪,兵士、百姓餓死、凍死不少。
李茂貞被圍在孤城裡,毫無出路,只好投降。朱溫進城,宦官大小數人,皆被殺死。唐昭宗帶回長安。
903年,崔胤得到唐昭宗的同意,募精兵壯士六千六百人,作朝廷的衛兵發展自己的實力。朱溫暗中派壯士去募。崔胤不曾發覺。加緊訓練兵卒,準備武器;事情都被朱溫掌握了,開始對崔胤疑忌。
以至於朱友槍墜馬死,朱溫疑是的陰謀,決心殺崔胤。904年,朱溫派人殺死了崔胤。
朱溫怕昭宗住在長安被人劫走,便逼昭宗遷都洛陽,因為洛陽是朱溫的勢力範圍。他離開長安時,把長安的宮室、宮府和民屋全部拆光,把材料浮渭水入黃河,運往洛陽。這是中國歷史上破壞政治中心極少有的事件。
後來昭宗被迫遷徙,路過華州。有人見到皇帝夾道歡呼「萬歲」,昭宗哭涕著說「再不要喊萬歲了我不是你們的主子了,"在住宿的地方,對左右侍從的人說:「我這次漂泊,還不知哪裡才是歸宿「。說完大哭起來,左右人也陪著痛哭。
昭宗到陝州,秘密派人請求割據西川王建,準揚行密,河東李克用起兵來拯救,這自然是絕望的請求。從此,唐朝政權就從宦官手裡轉到朱溫手裡,昭宗成為傀儡。朱溫挾天子以令諸侯,聲勢更加顯赫。屢敗李克用,重創幽、淪二州劉氏,中原無其對手,勢力由弱轉強,超過李克用。
不久,李茂貞,李克用等人,虛張聲勢,說是要救昭宗,朱溫認為留下這個廢物,對自己不利,於是派養子朱友恭入宮殺死昭宗。事後,朱溫問謀士李振,對朱友恭應如何處置。李振引曹魏時司馬昭殺魏帝歸罪於動手的成濟的事例,說:「不然,何以塞天下之口?」
朱溫即以「放縱土卒劫掠商」的罪名殺了朱友恭,以滅口,昭宗被害後,主謀朱溫還假惺惺地在靈柩前痛哭流涕不久,他立了上三歲的皇帝即昭宣帝李祝、實際上,他只是朱溫奪帝位前的一個傀儡皇帝。905年朱溫殺昭宗的諸子九人。
朱溫急於要昭宣帝禪位,宰相柳璨等商議按照舊例,得經過封大國(國號),加九錫殊禮,然後受禪的次序。朱溫嫌辦事遲緩,大怒。905年,殺柳璨等。
907年朱溫強迫小皇帝李祝演了一幕禪讓的醜劇,把玉璽捧給朱溫,以示禪讓。朱溫稱帝,建國號,史稱後梁。朱溫就是梁太祖。次年便把李祝殺死。從此,唐朝名實俱亡。各割據政權紛然效尤,自稱帝王,遂開五代十國局面。
這個時期對於中國的影響和變化就太多值得一說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