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河北第一菜」的金毛獅子魚,外形特別驚豔,魚的全身「金毛」抖起,活像一頭威風凜凜的雄獅。色澤油亮的「金毛」之上,掛著一層橘紅色的番茄醬汁兒,透著無限喜慶。此菜色澤靚麗,形態逼真,刀工細膩,口感鮮嫩香醇,酸甜可口。
烹製這道菜有嚴格的原材料和技藝要求。它選用3到3.5斤的新鮮鯉魚或草魚,要斬成40來片,每片帶有魚皮,片長15釐米左右,剪出200來條肉絲,肉絲掌握粗細均整、不斷不粘,對操作要求的精準度特別高。比如油溫火候,涼了不能定型,熱了會粘在一起,稍有差池,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金毛獅子魚的製作方法:把魚頭從下唇劈開,掰開鰓蓋,魚頭朝左,魚背朝外,平放在砧墩上,用刀從魚體中部斜剞鰓部,然後依次再剞6—7片,將魚的兩面剞好,用剪刀將剞好的片剪成細絲。用雞蛋、團粉、麵粉調糊,均勻地掛在魚身上,旺火起油鍋,溫油入魚,邊炸邊抖動,使鰓部撐開,細絲散開,定型。
炸至金黃色,如獅子金毛豎起,擺放在魚盤內。將團粉、白糖、番茄醬、料酒、鮮湯、醬油等各種調料兌好的汁入油鍋,待汁爆起時,放入切好的蔥、姜、蒜末以及玉蘭片、香菇、火腿等配料,攪勻澆在魚身上即成。
說到「金毛獅子魚」不能不提到它的創製者袁清芳。1952年,在河北省八大城市烹調技術表演賽中,袁清芳烹製的「金毛獅子魚」獲得高度評價。這道菜也是河北省烹飪界參加1983年全國烹飪鑑定會的名菜。該菜代表河北參賽,榮獲大獎,並走進中南海和人民大會堂,成為國宴上一道大菜。
袁清芳烹製注重口感,滑炒講究滑嫩,軟炒講究軟嫩,爆炒講究脆嫩,每道菜都給人不同的口感享受,早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追捧他的美食家們說,品袁清芳的菜如同聽梅蘭芳的戲,回味無窮。為適應消費者的不同口味,現如今,「金毛獅子魚」在以往單一酸甜味的基礎上,創新增加了鮑汁味、魚香味等多種口味,不僅有酸甜口的,還有鹹口的,還可調製成一半鹹香、一半甜香雙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