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河北新聞網上讀到一條記者任學光採寫的消息,「2019十大石字號傳統特色美食」發布。消息稱為深入挖掘石家莊傳統特色飲食文化,石家莊市於今年8月啟動了2019石字號傳統特色美食評選活動,活動吸引了超百家名吃、名店報名參選。一款叫「金毛獅子魚」的美食獲「2019十大石字號傳統特色美食」稱號。「金毛獅子魚」是怎樣一款美食,您吃過嗎?
記得33年前,我的家鄉河北趙縣,有一家最豪華的飯店叫燕南春飯店,飯店的大廚是城南東湘洋村的司鳳來,他是一級大廚,煎炒烹炸無所不能。「金毛獅子魚」是他的拿手菜,據說這「金毛獅子魚」號稱河北第一菜,其外形特別驚豔、魚的全身「金毛」聳起、畫風如威風漂凜的雄獅。色澤油亮的「金毛」之上、掛著一層橘紅色的番茄普汁兒、更是得喜慶熱烈。此菜色澤金黃、形態逼真,刀工細膩、鮮嫩香醇、酸甜可口、口感滑爽細膩。那形狀、那味道叫人至今難忘。
不過那時候的趙縣人的生活水平並不高,「金毛獅子魚」更不會常做,飯店賣得最火爆的反倒是諸如蒜薹炒肉、木耳炒肉、麻辣豆腐、排骨之類的家常菜,所以,如果餐桌上了「金毛獅子魚」或松鼠魚便是招待有身份的貴賓。
「金毛獅子魚」是河北石家莊的傳統名菜。查資料得知它始於民國初期。孔潤常先生是河北著名文化學者,美食專欄作家,據他介紹,「金毛獅子魚最早由石家莊中華飯莊名廚袁清芳創製。袁是河北餐飲界泰鬥級大師,最早提出了翼菜的概念。1951年他在借鑑抓妙魚的技法基礎上,經過上百次試驗改進、終於在選料、配料、操作方法、刀工處理、掛糊兒、炒制、烹汁、火候等各個技法和環節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研製成功了他的代表菜——金毛獅子魚。」
烹製這道菜有嚴格的原材料和技藝要求。選用3——3.5斤的新鮮鯉魚或草魚,整理後要斬成40來片、每片帶有魚皮,片長15釐米左右、剪出200來條肉絲,要粗細均整、不斷不粘、工藝十分繁複、要求操作精準。比如油溫火候,涼了不能定型,熱了會粘在一起,稍有差池,成品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金毛獅子魚的製作方法:鮮淨鯉魚一尾,把魚頭從下唇劈開,掰開鰓蓋,魚頭朝左,魚背朝外,平放在砧墩上,用刀從魚體中部斜剞鰓部,然後依次再剞6——7片,將魚的兩面剞好,用剪刀順刀路將剞好的片剪成細絲。用雞蛋、團粉、麵粉調糊,均勻地掛在魚身上,旺火起油鍋,溫油入魚,邊炸邊抖動,使鰓部撐開,細絲散開,定型。
起大油炸至金黃色,如獅子金毛堅起,擺放在魚盤內。將團粉、白糖、番茄醬、料酒、鮮湯、醬油等各種調料兌好的汁入油鍋,待汁爆起時,放入切好的蔥、姜、蒜末以及玉蘭片、香菇、火腿等配料,攪勻澆在魚身上即成。
「石字號」傳統特色美食評選活動始於2008年。當年,家鄉石家莊趙縣的石塔燒餅和驢百味飯店雙雙入選石家莊市「石字號」傳統特色美食十大傳統特色美食及十家傳統特色美食品店。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