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生殺死陪讀媽媽:遊戲所害?管教過嚴?缺乏父愛?

2020-12-05 飛魚勸學

近日,南京玄武區的一名高三學生李某某,在深夜用菜刀殺死了為他陪讀的母親,這個新聞令全網震驚。

這要是放在古代,就會被稱為「弒」。古人用字細緻有別,「弒」和「殺」是不一樣的,「弒」強調「以下犯上」,是違背君臣、父子等倫理綱常的一種犯罪行為,比如臣殺君,子女殺父母。「弒」在古代是一種「重罪」,不可饒恕!

據媒體報導,李某某在兩個月之前,還因為成績提高了300名以「優秀學生代表」的身份獲得了學校的表彰,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個「優秀學生代表」殘忍弒母?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種原因:管教過嚴。

附近周圍的鄰居都曾反映,李某某和母親謝某經常發生爭吵,而謝某又是一名教師,對孩子的要求非常嚴格,因為孩子成績也不錯,所以對其寄予了厚望。然而,由於期望過高,加上管教方法又不對,激發了孩子的逆反心理,最終悲劇發生。

第二種原因:缺乏父愛。

陪讀孩子的是媽媽,而孩子的父親卻很少來關照孩子,這是孩子高三年級,最為關鍵的時期,據說,孩子父親偶爾周末才會來他們租房的地方來看一次,鄰居也很少看見孩子父親的身影。但是,這種觀點也有網友反對,因為從這個學生《一封給父親的信》中可以看出,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其實非常深遠,孩子曾用幽默的口吻調侃他和父親的關係。

第三種原因:遊戲所害。一個最直接的證據就是,這次矛盾的起因就是因為「學生沉迷於遊戲」。我們可以設想,孩子本是的成績很優秀,而母親又寄予過高期望,突然看到孩子「沉迷於遊戲」,所以引起了母親的擔心,而孩子正「沉迷在遊戲」中,或許思維還未能從中清醒過來,或許乾脆是受到了遊戲裡面相關內容的影響,最終孩子對他的母親下了毒手。

第四種原因:父母教育失位。

通過梳理李某某的成長曆程,我們發現,在李某某小時候,小學和中學階段,主要是由父親進行陪伴,而到了高中階段,則由母親進行陪伴陪讀。

在家庭教育的角色扮演上,無論是從父母的性格和性別特徵,還是從孩子的成長規律來看,母親這個角色都更適合在幼兒階段和小學階段對孩子進行陪伴教育。

而在初中和高中階段,由於孩子逐漸長大,認知上逐步擴寬,性格上逐步獨立,心理上略有逆反,這個時候最好主要由父親進行陪伴和教育。

而本案中的李某某則剛好相反,已經逐步成長的李某某,在認知和性格上都更加獨立,開始具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觀點,而母親的嘮嘮叨叨則更加快速地引發了李某某的叛逆心理和報復情緒。

如果是由父親進行管教,可能就更具有智慧,更講方式方法,更能從內心和孩子進行思想情感交流。

這個悲劇可以引起了很多人的震撼和深思,母親為了孩子的學習而選擇陪讀,最終卻被自己陪讀的孩子殘害了性命。

作為正在教育路上或陪讀路上的所有父母,我們究竟應該從中獲得什麼啟示?

第一,成績不應該成為父母的唯一追求,孩子也不應該成為父母的唯一寄託。

武志紅曾經在《家為何會傷人》這本書裡面說到兩種不健康的家庭模式:①心中「煩」丈夫,只能愛兒子;②心中「沒」丈夫,只管愛兒子。

無論是其中哪一種,「妻子」都會將所有的精力放在「兒子」身上,「兒子」成了母親的唯一追求和寄託。

這種「母愛」肯定也是有問題的,雖然「兒子」是母親培養的對象,但是「兒子」也同時成為了她控制的對象,這種「母親」,雖曰「愛之」,其實「害之」。

同理,成績也不應該成為父母的唯一追求。

如果父母在陪伴、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把成績當成了最高追求或唯一追求,那麼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就會被忽略,學生在成績的「高壓」下極有可能做出極端行為。

第二,孩子最受不了的不是「毆打責罰」,而是「辱罵嘲諷」。

無論是小學生還是初中生、高中生,他們都有「自尊心」,如果父母通過語言來「辱罵嘲諷」孩子,他們即便是不能反抗,也會在心裡記仇。

到了他們可以反抗的年齡,他們則毫不猶豫地會反抗父母。從某種角度來說,孩子可以忍受來自身體的傷痛,但是很難忍受對心靈的傷害。

這種「辱罵嘲諷」比「毆打責任」,更容易在孩子們心中留下傷疤。

從孩子的角度來看,「辱罵嘲諷」就不應該是一個父母所為,「辱罵嘲諷」孩子說明他們根本就不愛自己。這一點,家長一定要記住。

第三,學會運用「不管之管」的心態和方法,來教育管理孩子。

所謂「不管之管」,就是「站在不管的立場來管孩子」,該管的時候一定要管,可以不管的時候,何必去管?這是一種智慧的管理方式。

表面上看似「未管」,實際上「孩子已經被管得很好了」,用道家思想來解釋就是「無為而治」。該管時務必嚴厲,不應該管時則不要輕易幹涉孩子。

放手讓孩子去發展自己,管理自己,父母有時候可以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欣賞、觀看、提醒、幫助孩子。

結束語:

無論如何,孩子弒殺了自己的親生母親,這都是一種罪孽。就算是孩子父母管教過嚴,孩子受遊戲影響,也不應該弒殺自己的母親。

這也可以反映出,孩子平時的思想品行還是有些問題,父母過於追求學習成績,忽略了對孩子思想品行的教育和引導,這也是這齣悲劇的原因之一。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江蘇高三學生將陪讀母親殺害續:父親的角色、從頭到尾在划水
    17歲男孩楊某,就讀於阜寧縣第一高級中學,高三,母親徐某,46歲,全職媽媽,陪讀,楊某12月12日因不服從管教與母親發生了爭吵,隨後親手殺害了撫養自己17年的母親, 事後逃跑,母親屍體直到第二天才被發現,男孩目前已被警方抓獲、據周圍鄰居講,楊某的性格還可以,與同學關係普遍保持不錯,母親徐某性格偏內向。 12月13日,江蘇鹽城。阜寧縣第一高級中學高三學生將其母親殺死。
  • 江蘇17歲高三學生將陪讀母親殺害 網友透露多個細節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謝夢麗報導:近日,江蘇鹽城市阜寧縣17歲高三學生將其陪讀母親殺死一事,引起網友廣泛關注。案發前曾發生爭吵 網友透露楊某與同學關係挺好據不具名網友透露,17歲男孩楊某就讀於阜寧縣第一高級中學,今年高三。其母親徐某,46歲,是位全職媽媽,在縣城觀湖書院小區租房陪讀。
  • 高三學生殺害陪讀母親,那個最愛你的人,再也回不來了
    一例是:17歲男孩楊某,就讀於阜寧縣第一高級中學,高三,母親徐某,46歲,全職媽媽,陪讀,楊某12月12日因不服從管教與母親發生了爭吵,隨後親手殺害了撫養自己17年的母親,事後逃跑,母親屍體直到第二天才被發現,男孩目前已被警方抓獲……還有一例發生在上月13日,南京市第十三中學17歲高三男生李某,也是因為母親說教自己,不服母親管教,然後情緒激動用菜刀將母親殺害,同樣也是長期與母親存在矛盾
  • 17歲高三學生殺害陪讀母親,評論湧入100萬心疼:那個最愛你的人,再...
    這兩天,江蘇一則17歲高三學生殺害陪讀母親的新聞,迅速竄上熱搜。  警方通報結果顯示,2020年12月12號上午,因不服家庭管教,17歲高三學生楊某(男,17歲),與母親發生爭吵,後在肢體衝突中致其母死亡。
  • 一位普通的高三陪讀母親
    大家好,我是曹老么,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高三學生的陪讀母親。 離高考還有不到200天,在陪讀這兩年多以來,心情可以說是五味雜陳,一天一個心情,有喜有愁,有苦有甜,有焦慮有煩躁……有時候一想到娃娃,就想到無數陪讀家長的心酸。
  • 江蘇一高三學生殺害陪讀母親:網友哀嘆又反思:可憐天下父母心?
    01 心理扭曲釀悲劇 奪命的陪讀 地點為江蘇阜寧縣,時間是12月13日,事發該地湖書苑小區。 一位陪讀母親,被正在讀高三的孩子殺害。該小區附近的商戶工作人員稱確有此事。
  • 南京高三學生殺害陪讀母親,母親曾是教師,鄰居稱經常聽到爭吵聲
    就在近日警方給出通報,南京某高中有一位高三的學生李某,他忍受不了母親對自己的管教和辱罵,在情緒衝動的情緒下拿起了菜刀砍向了自己的母親
  • 毛坦廠陪讀媽媽的「畢業季」:廣場舞團的告別
    這天開始,毛坦廠中學1.3萬餘高三學生陸續離校參加高考,車從各地湧來接人,其中不乏外省車牌。「畢業」不僅僅屬於這些即將奔赴考場的學生,也屬於那些離開故鄉來毛坦廠陪讀的家長。以年計算的陪讀生活,在他們生命中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跡。陪讀爸爸劉鴻(化名)認為,和孩子租住在同一間屋子內,「一處處一年或幾年」,以後很難再有這樣的經歷。「這也是一種歷練。」
  • 母親辭職陪讀被殺,17歲兒子被抓卻稱不後悔:我可以不用學習了
    近日,江蘇一17歲高三學生殺害陪讀母親的新聞,迅速竄上熱搜。在警方的通告中,男孩「不服管教」「爭吵」「發生肢體衝突」這幾個詞語醒目又刺眼。我不後悔:可以不用學習了!這幾年,不知道有多少家庭關係,因為這些詞語破裂,孩子跟父母之間的矛盾,似乎在每個家庭都發生過。但不管什麼情況下,都不是成為孩子對父母下手的理由。
  • 毛坦廠中學最牛陪讀奶奶,7年把3個孫子陪進985
    在我國,高考是最公平的人才選拔制度,因為只有通過高考的選拔,學生們才有機會就讀一所不錯的大學,而好大學就是升學率的保障!所以每一名高三學子都希望自己能夠考上好大學。可是大家都知道,我國考生眾多,而好大學錄取的人數又有限,所以每年高考的時候很多學生都考不上理想的大學。對於那些高考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來說,高考復讀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母親陪讀管教嚴,被其孩子殺害:別人家的孩子,可能活得很痛苦
    我讀高中的時候,挺羨慕那種有父母陪讀的學生。因為我從小學開始就寄宿,一直到大學畢業,父母也沒怎麼去過學校,心裡還是挺期待父母去我看看我生活的學校是啥樣的。不過在我所生長的環境裡,孩子自己扛著大包小包去上學的並不少見。
  • 「孟母三遷」新解:陪讀不言苦 拳拳父母心(圖)
    陪讀上班族 奔波於三地之間  在「陪讀」大軍中間,上班族無疑是最普遍,也是最辛苦的,工作和孩子要兩頭兼顧,整天在單位、學校、家三地之間來回奔波。  一個下午,記者敲開了一個普通陪讀家庭的房門。房間約二三十平米,只有簡單的書桌和兩張床,桌上堆著滿滿的書,陪讀學生小林正在吃母親送來的午飯。
  • 用12年時間去賭2%的概率,為孩子放棄工作當陪讀媽媽,到底值得嗎
    文|一凡我有一個朋友,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她就從高中一線教師崗位主動退了下來,去學校後勤部管學生宿舍了。孩子上二年級後,她更是直接從學校調離了教師的崗位。這種崗位上的調動,不止是工資上差距,也會直接影響到她在事業上的聲望和地位。南而她做出這樣義無反顧的決定,都是為了可以更好的照顧自己的孩子學習。
  • 兒子讀高三,陪讀媽媽做的午餐,三菜一湯,簡單營養,孩子特喜歡
    兒子讀高三,陪讀媽媽做的午餐,三菜一湯,簡單營養,孩子特別喜歡吃。家裡離學校比較遠,我成為了陪讀媽媽,每天負責接送,還有一日三餐。中午都是我和兒子兩人用餐,今天的午餐三菜一湯不足30元,發個朋友圈。婆婆說我吝嗇,有的家長說,素菜太多,也有朋友評論,這樣的菜健康又好吃,值得推薦。
  • 陪讀媽媽的分享
    我是一位辭職了三年選擇陪讀的媽媽,當時第一由於工作壓力太大心情糟糕到崩潰,常言說,壓死駱駝的是最後一根稻草。我終於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了。以前我對這句話是沒有想法的,因為沒有體驗過,所以感覺不痛不癢不明不白。
  • 17歲男生與陪讀母親衝突,致其死亡!原因披露
    這兩天,網上流傳一則令人痛心的消息……消息稱↘12月13日,江蘇鹽城,阜寧縣第一高級中學高三學生將其母親殺死。從爆料網友處獲悉,事發於鹽城阜寧縣觀湖書苑小區,死者是一位母親,她的兒子在讀高三,為了照顧兒子的日常生活,這位母親在學校旁邊的觀湖書苑小區租了房子,不想卻把性命丟在了這間出租屋裡……據爆料,她讀高三的兒子有重大嫌疑。記者走訪了當地居民,附近商鋪工作人員稱,「(小男孩性格)是不錯的,和同學關係挺好的,和母親吵幾天架了,他媽媽是挺內向的一個人。」據介紹,當地警方已介入。
  • 17歲男生與陪讀母親衝突,致其死亡!警方:已抓獲
    這兩天,網上流傳一則令人痛心的消息:12月13日,江蘇鹽城,阜寧縣第一高級中學高三學生將其母親殺死。從爆料網友處獲悉,事發於鹽城阜寧縣觀湖書苑小區,死者是一位母親,她的兒子在讀高三,為了照顧兒子的日常生活,這位母親在學校旁邊的觀湖書苑小區租了房子,不想卻把性命丟在了這間出租屋裡……據爆料,她讀高三的兒子有重大嫌疑。記者走訪了當地居民,附近商鋪工作人員稱,「(小男孩性格)是不錯的,和同學關係挺好的,和母親吵幾天架了,他媽媽是挺內向的一個人。」據介紹,當地警方已介入。
  • 探訪安徽毛坦廠中學 高考臨近陪讀家長比孩子還緊張
    位於大別山深處的毛坦廠鎮,因這所中學催生出特殊社會生態。從陪讀家長的生活點滴、商業形態乃至發展趨勢,無不因高考而轉;從這所中學走出去的學生們,亦對極為嚴苛的學習狀態詬贊各異。  為此,錢報記者近日深度探訪毛坦廠鎮,試圖從小鎮的形形色色,來還原一個真實的毛坦廠中學。
  • 女兒作文全篇歌頌媽媽,爸爸怒了:物質的富足不是父愛缺失的理由
    女兒這麼一說,爸爸再次被刺激到了,開始情緒激動地把自己所做的奉獻如數家珍的告訴女兒。女兒的衣服是爸爸的錢買的,國內國外旅遊、機票花的是爸爸的錢,吃的喝的也是爸爸的錢買的,房子是爸爸買的。爸爸為女兒做了那麼多,結果功勞都變成媽媽的了,心理極度不平衡,直至語無倫次。甚至喊話媽媽,讓媽媽出來說句公道話。
  • 新加坡陪讀就能拿綠卡!陪讀、工作、身份,一舉多得
    為了照顧這些小留學生的衣食起居,監督他們的學業,不少中國媽媽放下工作前往海外陪孩子讀書、生活,最終催生出帶有中國特色的特殊人群——陪讀媽媽。根據新加坡移民局規定,來新加坡留學的小孩(持學生準證),其媽媽、外婆或奶奶中的一人可以申請陪讀準證,在新加坡合法、長期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