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男孩楊某,就讀於阜寧縣第一高級中學,高三,母親徐某,46歲,全職媽媽,陪讀,楊某12月12日因不服從管教與母親發生了爭吵,隨後親手殺害了撫養自己17年的母親, 事後逃跑,母親屍體直到第二天才被發現,男孩目前已被警方抓獲、據周圍鄰居講,楊某的性格還可以,與同學關係普遍保持不錯,母親徐某性格偏內向。 12月13日,江蘇鹽城。阜寧縣第一高級中學高三學生將其母親殺死。當地宣傳部門向九派新聞證實,確有此事,警方已介入。
我自己是一個老師,在工作的這幾年裡看到了很多家庭教育的問題,都是由於父母的控制欲過強所造成的。說一個最近的例子,13號,星期天的時候。我班上的一個學生與媽媽鬧了很大的矛盾,把他媽媽的電話微信全部拉黑了,也不回家,家長找不到人,給我打電話。大家都挺著急,後來我通過班上同學找到了學生,跟學生溝通了一下,還是不願意跟父母聯繫。
晚上到學校後,我把學生叫到辦公室,詢問其緣由。原因是因為半期考試成績不理想,加上他媽媽聽同學說他在學校打遊戲,就直接告訴了他爺爺和姐姐,帶著他爺爺和姐姐,沒有給他任何一點解釋的機會,就一味地指責,一家人輪流罵他,然後他覺得很委屈很難受,就反彈了。
他告訴我,他爸爸媽媽在他小學的時候就離婚了,離婚的時候,夫婦都想要他姐姐,不想要他,給他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影響。加上他跟著他媽媽,他媽媽從來都不問他的意見,而是打著「我這是為你好」的旗號,任意的傷害他的面子和自尊,他從來沒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只能按他媽媽說的去做。以前小學初中都是通校,他不敢反抗,現在高中住校了,就敢反抗了。
後來我打電話和家長溝通了一下,勸說其尊重孩子,與孩子好好溝通,不要一味地指責和否定。學生和他媽媽也在辦公室裡和解了,但是我不知道這有沒有用。也許這一次,當著我的面,他們表面和解了。但是家長以後還是會用以前的方式去對待孩子,如果這樣的話,這個孩子還會反彈會反抗。家庭教育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多學會尊重孩子,而不是一味地去指責和否定,甚至是辱罵。
高中時期,我本人每天最沉默的一段時間你們猜是什麼時候? 是我爸我媽來接我的時候。 尤其是,明明一個人接我就夠了的一段路,他們經常會兩個人一起來。 我爸來接還好一點,他話不多,我可以享受一段難得的沉默時間。
如果車上有我媽,我就會被拋過來的問題壓得喘不過氣來。 是真點兒喘不過氣。 我學習的時候,想著要超過火箭班的同學,想著要維持班第一的排名,想著要考個好大學,想著不能退步,想著不能讓我爸媽失望,想著不能讓同學看不起,想著如果沒有好成績我整個人就廢了,想著各種各樣的事情。
這樣的思緒導致我整個人很焦慮,臉上的痘痘從來沒有停過; 晚上會整夜整夜地睡不著,只迷迷瞪瞪地睡兩個小時就要起來去學校跑操; 頭疼欲裂的時候聽著班主任講讓大家都向我學習,又不得不打起精神; 看著喜歡的姑娘跟別人玩得興高採烈,我只能站在很遠很遠的地方跟她招招手,如果沒被她看見整個人又會消沉下去; 很多事情都是我自身的原因,我知道。
但說實話,我一個小縣城孩子,只懂得學習是唯一的出路,只明白成績是唯一的王道,各種各樣的事情向我衝過來我只能抱著「只要成績好就能搞定了吧」的心思去面對。
我是真的非常不建議家長們辭去自己的工作,來陪孩子讀書。沒有必要!! 我們學校因為是全省數一數二的國家級重點中學,而且學生人數又很多,每個年級大概都有3000多人。再加上有很多學生都是外市、甚至外省跑過來讀書的。 所以,我們學校有挺多外地家長過來陪讀的。
我們校外的教師公寓裡,有幾乎一半都是出租給來陪讀的家長和孩子的。 我有時候晚上要守最後一節晚自習,下課就太晚了,就沒有回家,住在學校給分配的教師公寓裡。 然後,就經常聽到隔壁啊、樓下啊、對面樓啊,大半夜傳來各種怒吼聲、抽泣聲、嘮叨聲,真是不絕於耳....... 搞得我的心態都有點崩潰了.....怪不得其他老師們都寧願把房子租出去,換個遠點的地方,也不想住在教師公寓裡。
高三階段的孩子,已經有獨立生活、獨立思考的能力了。他們應該習慣於集體生活,而不是繼續在父母的庇護下。不然,也是「高分低能」而已。 而且,家長陪讀會無形中給孩子很大的壓力,他們會覺得父母做出如此巨大的付出,都是為了自己。 如果學習成績下降了,如果被老師批評了,如果模擬考試沒考好。他們都覺得沒有臉面面對父母。 自己的精神壓力也很大,這樣反過來又會導致成績下滑的。
這是一齣悲劇,也是人間慘劇。 這個問題的根源,在於內卷。好的職位越來越少,搶的人越來越多。作為父母,深深感覺焦慮。 而作為高三學生的孩子,對社會沒有體會,沒有感覺到社會的毒打,所以覺得父母有點焦慮過分。而母親感覺子女太不懂事,太不成熟。所以雙方不理解,從而發生衝突和矛盾。
我孩子在別人眼裡屬於極其優秀的人,從小學到高中一般都是學校年級的前幾名,高考也進入我們國家重點大學的本碩,但從小學到高中,她的成績一直忽高忽低,從不穩定,我們也一直處於焦慮之中。孩子也由於壓力很大,在進入大學後出現憂鬱症的早期症狀,後來及時治療才沒影響學業。 所以看到這件事,我作為過來人,只能感覺深深的無力感。
從來都是聽說兒子不服管教弒母,好像沒聽說過兒子不服管教要殺爹,但是管教你的,陪在你身邊的,恰恰是媽不是爹。母親害怕自己以後的孩子沒出息,嚴加管教,導致孩子壓力太大,然後母親恨鐵不成鋼,管得更嚴,也更難溝通。加上青春期的兒子有性別差異和年齡代溝思維了,更年期的婦女因為年齡和生活壓力脾氣更暴躁了,基本上雙方都聽不進去的。這個是個惡性循環。
他媽臨死前也不會覺得自己有錯,估計還在想:孩子,以後沒人管你了,你該怎麼辦?兒子殺母親的時候也不會覺得自己有錯,因為母親沒有聽過他想要什麼,他想要的不是自由,他想要的是平等。母親像看管犯人奴隸一樣對待自己,又沒有正確溝通的渠道,這種環境很壓抑的。
真正殺人絕對不是一時衝動,而是厚積薄發,就是吵架時某句話終於成為導火線。最後好奇的是,這種殺母的家庭中,父親在其中扮演一個怎麼樣的角色?我感覺從頭到尾他爹在划水,這個惡性循環的圈子他沒有參與過,甚至可能是煽風點火的那位。
據說此母親還是老師,為什麼高中生都高三了還要陪讀呢? 孩子大了,放心放手,子孫自有子孫福;跟青春期的孩子相處尤其要講究策略方法,再篤信"打是親罵是愛"、"棍棒下面出孝子"的老觀念恐怕行不通了!
一個剛出生的人,他餓了就想吃,困了就想睡,如果有事不如其意,就會哇哇大哭。嬰兒尚且有其所欲,作為更成熟青少年,他的欲望難道會更少嗎?相反,對於世界有了一定的粗淺了解之後,他充滿了激情,他渴望到籃球場上打籃球,渴望和女同學接觸,渴望和兄弟們一起打遊戲一起罵街,渴望去了解他想了解的知識,渴望去做他想做的事。
對於孩子的天性進行無限遏制,真是你家長所謂的為孩子好嗎?4000年前的大禹都懂得對洪水進行疏堵結合,你為什麼要對自己的孩子這麼蠻橫呢?況且,現在的孩子普遍營養條件好且生活在一個信息發達的網際網路社會,相較於同齡父輩,他們已經相當成熟了,他們有強烈的自主欲望,對自己的生活有著明確的想法。再把家長那套老的不能再老,俗的不能再俗的想法再安到他們頭上,是絕對行不通的。
而當下獨木橋般的高考,出於對物質焦慮的社會情緒又強化著家長們的管制欲望。
自打孩子出生,就盤算著興趣班怎麼報,幼兒園上哪所,哪所小學初中高中升學率更高。一個個孩子被送上流水線,孩子稍做了一絲「出格」的事,就厲行喝止,稍稍不如其想,就如驚弓之鳥,擔心孩子一下子成了社會的渣滓。
如此,孩子想掌握自己生活的欲望與父母的無微不至的「管控」所形成的矛盾愈演愈烈。
殺母案好像並不止這一起?
2011年3月,鄭州連南一名剛滿14歲的少年孟某因害怕母親向父親告發其偷偷抽菸,殘忍將母親和妹妹殺害,並偽造成入室搶劫的假象。
2016年1月,浙江金華四中學生徐力,因不滿其母對他的嚴格管束,趁正在臥室織毛衣的母親不備之機,用鐵榔頭向她頭部猛擊,導致母親當場死亡。 2018年12月,湖南沅江市,村裡12歲的男孩吳某康,親手殺死了他34歲的親生母親陳欣(化名)。
2020年5月,山東青島一名15歲高中女生,假借給母親按摩,用絲帶將其勒死。 2020年11月12日晚上十點半,南京一所高中的高三男生李某某難忍母親的說教辱罵,持菜刀將其殺害。
2020年12月13日,江蘇鹽城。阜寧縣第一高級中學高三學生將其母親殺死。
殺母好像在美國很流行? 作者孫隆基的代表作《殺母的文化:20世紀美國大眾心態史》,介紹的就是美國20世紀大眾文化的一個核心特徵,就是在男性至上和女權兩股潮流下,「合力」促成了所謂的「殺母」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