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陪讀,有的人認為那是有錢有閒人家的專屬,因為要有足夠的錢和時間才能做得到;也有人認為,那是一些家長自己無能,又想讓孩子替自己去出人頭地,如《長江7號》裡的主角。那麼,真實的陪讀群體又是什麼樣的人呢?他們又是怎麼樣工作和生活呢?作為福州陪讀群體中的一員,我就說說福州的陪讀現象吧!
我家孩子上小學時我也租在學校旁邊住著,但那不是名校也就沒有學區房存在,房租不貴。孩子在二三四年級時都送到託管班,午餐和晚餐都在託管裡吃,因為我們夫妻都在上全職的班。託管的夥食營養太差,孩子被診斷為特發性矮小症,五年級開始結束託管,而我則在薪資上做些讓步可以每天提前下班回家做飯,這樣才慢慢把孩子身高恢復到正常。

而我最初認識的陪讀,是周星馳的電影《長江7號》,一個在建築工地打工又貧困潦倒的父親,卻把孩子送進貴族學校上學,父子倆住在爬滿蟑螂老鼠的工棚裡。可能這個陪讀父親給人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了,後來也有網友在網上評論我是「典型的自己不會飛卻想讓孩子去飛」。說實話,我沒有電影裡的主人公那麼悽慘,我到最後的全職陪讀仍做了兩家公司的網際網路營銷顧問。
但在福州的陪讀群體中,我也認識農民工的陪讀家庭,女兒送進私立初中,父親在一個個體商人的店鋪裡打雜,收入恨低,母親還是一個身體有病不能工作的人,父親為了女兒能好好讀書,他在福州的三環外租民房住,早晚騎電瓶車接送女兒,他是我所認識的陪讀者中,經濟條件最為困難的家庭,這樣的陪讀家庭在福州應該不多。
有個福州郊縣的家庭父親在外省經商,母親和女兒在福州,女兒上福州的私立初中,母親到學校旁租房全職照顧女兒,這家經濟條件不錯,母親是全職陪讀。節假日的時候,母女倆又飛到外省和父親團聚一下。後來女兒也考上不錯的一類校,距離原先的初中學校有五六公裡路程,說是考慮到搬家麻煩,高中三年母親也是每天騎電瓶車接送。
私立學校旁邊的房子就算學區房了,因為租房陪讀的家庭不少,租金也就偏高一些,但能去那裡租房的,也都是無奈地接受了。

福州一中是福建省最好的高中,福州一中的學生有極少部分來自全省各地的,大部分是福州市區戶籍或學籍的學生。這所學校在福州三環外的大學城,因為離市區有些遠了,儘管學校有校車、還有定製公交,現在還有地鐵,但孩子花在路上的時間太多,是會影響學習的,因而陪讀也就比較多。
早期福州一中附近的居民小區很少,學校圍牆外一個小區就成為學區房,房東們很快發現了市場需求,很多人把一套房再隔成兩三個小套房,專門租給一中的陪讀家庭,租金當然不便宜了。離一中稍遠一點的一個公寓小區,也是一中陪讀家庭比較喜歡的,裡面約有上百戶陪讀家庭。但後來房租被中介和房東們炒得太高了,加上如今一中附近住宅小區已經很多了,陪讀家庭可選的租房範圍很大,這兩個最早的學區房小區又開始變冷了。
陪讀家庭在小區裡多了,有會做生意的家長就組建了陪讀群,開始時大家很熱心,總是討論著大家帶上孩子們去哪裡聚聚,但不知道為啥直到畢業了,陪讀的孩子們也沒有集體聚會過。我和幾位陪讀家長有過一次聚餐,那是很難得的聚會了。
有些會做著土特產生意的陪讀家長,在群裡賣點山茶油、大米、地瓜、水果等,還有會做包子、會包粽子的家長,小區裡私人定製生意還是很不錯的。
大部分陪讀家庭的父母都是要上班的,自己家在市區,又到學校附近租房陪讀,孩子花在路上的時間是少了,而上班的父母可真忙壞了,早晨要給孩子準備早餐,自己又得提前進市區,否則上班高峰期路上堵車就麻煩了。中午讓孩子在學校食堂用餐,而父母親得利用中午午休時間買好菜,下午下班後才不要去買菜。現在有線上賣菜的,可以預定送菜到家,陪讀父母又省事了一些。
我所在的小區裡,曾有一個陪讀媽媽累得在家裡哭出了聲音,影響到了樓上樓下的鄰居,被鄰居投訴到物業處,物業處又找房東去開導陪讀媽媽。可見,陪讀真是一件苦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