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發:以愛灌溉未來,「南湖之水」流淌進四川大涼山

2021-01-08 錢江晚報

紅船輕輕地輕搖著,一輪紅日溫暖下湖面波光粼粼。幸福一如南湖之水,不斷蕩漾開去,擴散到全國各地。

2014年,來到嘉興創業的王國發不忘初心,從大山中走出來回歸到大山中去。他經過風霜,歷盡坎坷,收穫成果,如今更是將點滴感恩從這新的家鄉回報到故土大涼山去,讓「南湖之水」流淌進四川大涼山。

艱苦度日,省下學費去打工

1991年6月7日,王國發出生於四川大涼山西衙門一個特別貧困的山區,是家中老大,有2個弟弟。在他10歲的時候父親因生病無醫療費不治身亡,永遠離他而去,那時最小的弟弟只有2歲,從此家裡失去了頂梁柱,媽媽體勞多病,靠親朋好友的救急,才勉強度日。

「當時我心裡想等我長大了我要掙很多很多的錢給媽媽,長大一定要好好努力爭氣點,對得起媽媽!」他暗暗發誓。那時王國發跟二弟在上學,沒有更多時間去幫助母親幹活,從小就遭受各方面的打擊。

時間如梭,幾年過去,因為繼父的到來,家裡稍微變得沒那麼艱難了,但也沒有餘錢。他媽媽的病因為資金、時間條件允許,一直無法得到治療。那時候,王國發的成績還不錯,也考上了縣裡高中,可是剛上一個學期,他就知道家中學費跟不上,況且還有兩個弟弟要讀書,壓力太大。

第二學期到來之際,媽媽給王國發準備了學費。他悄悄把它當做車費,開始在外打工生涯,從此走進社會。媽媽得知情況後,哭著喊他回來好好上學,哪怕借錢也上學。懂事的王國發只能安慰媽媽:「你放心,我一定會好好做人,不會讓你失望的!」他心裡暗暗想,一定要好好努力改變命運。

初出茅廬,有收穫有心酸

2009年,王國發只身前往浙江溫州一個小廠做雜工。他不怕辛苦,不怕累,努力學習技術做了一年。他的目標就是想要靠著努力,最終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經過一年沒日沒夜的學習後,王國發學了一身的本領,於是去了當地一個比較大的企業,正式成為一名技術工,底薪也還不錯,手上技術也慢慢得到管理人員的認可。不久他便成為了一名生產組長,專門負責管理生產條線。那時的王國發學會了管理、溝通、計劃、安排,為以後的創業埋下了伏筆,而這期間他也認識了各種各樣的人。

2012年的時候,他覺得時機成熟了,於是離開企業,開始接活自己加工。憑藉踏實勤勞肯幹的性格,他得到了很多客戶的喜歡,兩年下來也賺了不少,終於有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這時還年輕,沒有成家,賺錢的想法很多。」網際網路崛起中,王國發通過網絡認識了北京一個做學習教育卡項目的人,籤約後花了不少錢購回一批學習教育卡,結果這個項目一實施才發現非一人之力能夠做好的,也是只能作罷,自認損失。之後,他又看上了上海一個人工刻制工業品項目,籤約後卻被對方以各種藉口推脫,導致再次損失了一大筆費用。

擺過地攤、賣過衣服、賣過奶茶......陷入資金困境,欠下了不少債的王國發不斷從事各種賺錢的方式彌補損失。

重新出發,收穫愛情和事業

聽說毛衣生意特別吃香,2014年在一位堂姐的介紹下,王國發來到嘉興做毛衣生意。剛到嘉興做了幾個月,他便認識了現在的妻子。她跟王國發一樣的是做毛衣的,這時他心裡又萌發了「創業計劃。」

說做就做,於是王國發便跟當時的女朋友開始「夫妻店」創業,租下房子,買下設備,雖然房租還拖欠了半年,不過幾個月後也陸續開始招收員工了。這一年雖然辛苦,但對他們而言也是站穩腳跟了,這年他們回到家中還把婚結了,生活總算安定在嘉興了。

之後,孝順的王國發把爸媽一起接回嘉興生活,毛衣廠的生產力也在擴大,員工人數也在擴大,機器設備也在增多。「最值得驕傲的是,我從小惦記於心的事總算實現了,帶著媽媽做了手術,把媽媽的病治痊癒了。」王國發說,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的做小生意,穩定的生活,就是他理想中的生活。

感恩報本,回到家鄉做公益

「我從小的夢想就是想當一名老師,可以幫助更多沒有學費上學的孩子,只有靠知識才能改變命運。」王國發感嘆他的夢想沒有成真,但他一直想著他的老家大涼山。

王國發認為,要改變大涼山的面貌,必須從教育抓起。俗話說,助學一人脫貧一家影響一村。讓孩子們走出大山,把山外的世界、觀念帶回來,也許就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

過年過節的時候,王國發總是要回老家去。每當看到家鄉很多孤兒,老人吃不飽穿不暖時,他心裡都會莫名的心疼。想起小時候那種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他更能體會到他們的無助和無奈。於是,他更加下定決定要盡個人微薄之力給他們送一點溫暖,送一點關愛陪伴。

為此,他牽頭成立了大涼山「愛心口袋」,堅持「富腦袋」先行,在幫助弱勢家庭、寒門學子的同時擴大志願者隊伍範圍,讓每一位貧困學生都能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和祖國大家庭的溫暖,以「急他人之困,解他人之憂」為信念,持續走在精準助學的道路上。

「很多孩子冬天還穿著夏天的衣服、鞋子,蓋的被子到處都是補丁,吃粗糙的玉米飯、苦蕎,很少有一頓營養餐吃。」做公益路上,王國發依舊看到很多孩子因為沒學費而輟學,學校沒有像樣的桌子,狹小的教室坐著幾十名孩子,「看到的時候極為難受,只有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幫助他們。」

高山、平壩、河谷穿插其間,賦予大涼山豐富的農產品,品質優良但一直缺乏穩定的銷售渠道。於是,王國發便計劃帶領當地鄉親父老,藉助電商的力量幫助觸達潛在的買家,同時幫助商家找到優質的農產品貨源,促進農產品銷售,實現「造血式」助農。

「匯聚點滴愛心,接下來,我們將繼續通過平臺品牌建設,打造出一個高品質的公益平臺,集結志願者,發揮所長及興趣,聯合越來越多善心力量,形成公益聯盟,精確幫扶解決困境。」王國發在此呼籲更多的愛心人士能夠參與進來,一起關愛支持他們,讓社會充滿愛。

(圖片由供稿方提供)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現在和未來,南湖教育與您一同向前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杜娟 記者 李成河)2020年9月5日,曲江南湖教育聯合體有溫度、有情懷的《校長大講堂》在曲江海洋館兒童劇場舉行。曲江南湖小學和曲江第四小學的新生家長近1300人先後聆聽了曲江南湖教育聯合體總校校長穆懷宇分享的《什麼是好教育—我們在做什麼和你需要怎麼做》。
  • 2020年貧困山區捐贈地址,四川大涼山捐舊衣服怎麼捐,往哪兒捐?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會給孩子添加很多的衣服,但孩子長得快,丟了可惜,哪麼2020年貧困山區捐贈地址是什麼,四川大涼山捐舊衣服怎麼捐,往哪兒捐?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了解一下志願者胡秋根。貧困山區捐贈地址貧困山區捐贈地址作為中國最貧困地區,四川大涼山
  • 大涼山裡來了「熊貓牙醫」
    6月9日,正在涼山進行脫貧攻堅蹲點採訪的四川觀察記者走進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除了見證村民們生活的巨大變化,報導團隊此行還有一項特殊使命——把「熊貓牙醫」介紹給三河村的小朋友們。在村幼教點,記者將口腔健康繪本《熊貓牙醫》遞到小朋友手中時,這些大山裡的孩子們既好奇又開心。
  • 大涼山孩子的書桌
    如同一滴水能映出暖陽的七彩,大涼山孩子們的小小書桌,也折射出偉大時代對他們的牽掛。在決戰深貧的歷史進程中,對洛古阿呷們來說,書桌已不再是「奢侈品」。2020年9月初,在焦急又喜悅的等待中,19歲的阿作姑娘終於在南坪社區的新居裡,接到了綿陽師範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 什麼是未來社區?為什麼選在南湖?看完你就明白了
    8月13日,甌海區南白象街道,「南湖未來社區」項目一期用地已經拆遷清理完畢,項目招投標正在進行,預計10月開工。三年後,一座集鄰裡共享、生態集約、智慧服務於一體的南湖未來社區(以下簡稱南湖社區)將拔地而起。這個「未來社區」會是什麼樣?溫都記者專訪項目有關負責人、規划起草者,為你揭開神秘面紗。什麼是未來社區?
  • 四川:大涼山裡的小山村有了「愛心理髮室」
    「徐叔叔理髮室」位於海拔近3000米的大涼山深處西洛村,這間愛心理髮室的主人是2018年7月從自貢市榮縣來此駐村幫扶的省綜合幫扶工作隊隊長徐振宇。經過一年多的免費運營,如今,村裡的孩子都養成了定期來找徐叔叔理髮的習慣。6歲的沙馬子伍是這裡的「老顧客」,一年前他還要徐叔叔抱著才能穩坐在墊了個箱子的凳子上理髮,現在自己就能熟練地爬上凳子等著徐叔叔來剪新髮型了。
  • 四川比南湖強的公園叫成都「中心花園」,入場規則令人欽佩
    從山來看,四川在國內外有佛教名山峨眉山,從水的角度看,中國有九寨溝四個古城之一,如果在每個城市中心實施,公園自然是代表,但是四川公園很多,本地配得上中的哪一個是本地的「中心花園」?以成都為例。成都的名氣大多來自旅遊業,其中美味佳餚所佔比例超過一半。此外,成都市還有一些公園。
  • 旅行 南寧南湖公園 鬧市中的公園!
    南寧南湖公園 風景迷人 讓人感覺南寧太宜居了!廣西南寧的南湖公園,這是一座水體景觀與亞熱帶園林風光結合的公園。展現現代情韻的綜合性公園。南湖是南寧市區最大的內湖是毛橋江舊河道。唐景雲年間,邕州司馬呂仁徵集民工在此興建分流蓄洪工程,聚水成湖。
  • 摘掉「帽子」露出笑臉聽,大涼山的小朋友們在唱這首歌
    站在歷史交匯點上,回望過去五年輝煌成就,展望未來光明前景,新聞聯播從今天(11月28日)開始推出系列報導《「十三五」,我們這五年》,報導「十三五」期間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國家發展的壯麗圖景、人民生活的可喜變化,凝聚起奮進新徵程的磅礴力量。  四川涼山州是全國集中連片深度貧困地區之一,四川省最後7個貧困縣全都集中在這裡。
  • 銘嘉解讀:未來可期,南湖片區
    那麼,南湖公園會不會像紐約中央公園一樣將它周邊的區域帶動起來呢? 未來,沒有不期而遇,只會水到渠成 一座城市的未來,需要靠每一個人在當下的努力。努力過好當下,努力謀劃未來,讓未來水到渠成。
  • 大涼山為什麼這麼窮 你應該知道的七件事
    一位名叫木苦依五木的四川涼山彝族女孩用不到300字的篇幅寫下了父母相繼死去,自己想念母親的故事。   隨著「最悲傷作文」在網絡發酵,有人質疑這是槍手所為,中共涼山州委宣傳部還專門發出針對此事的調查報告,稱文章經過支教老師的整理。   很多網友開始捐款,但公益組織人士認為,涼山孤兒缺的不是錢,是愛。   大涼山貧困,但為什麼貧困?
  • 四川大涼山女孩寫悲情作文揭落後貧窮現狀
    文章的作者名叫苦依五木(筆名柳彝),一個來自大涼山的小學四年級彝族小姑娘。  一個多月前,新華社記者範敏達曾深入大涼山,近距離接觸了許多如苦依五木般的孩子,他用圖文的形式,記錄下了「不幸中依然保持純真、貧窮中依然渴望學習」的孩子群像。
  • 實拍樂至縣最知名的公園南湖公園
    樂至縣城市風光,原創攝影。樂至縣南湖公園美景,原創攝影。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又見荷花開,又聞荷塘飄香。樂至縣南湖公園美景,原創攝影。小橋流水,樂至南湖公園。花開南湖公園,原創攝影。
  • 四川大涼山龍眼,逐步崛起的龍之眼,龍眼-風頭-豹尾?
    (一).四川大涼山龍眼龍眼栽培龍眼原產中國,是中國南部的特產名果。它是長壽果樹,結果期長達100年以上,經濟效益高;對紅壤丘陵山地適應性強,栽培管理容易;果實營養豐富,甜味特濃,鮮乾果與糖水龍眼暢銷國內外。龍眼盛產於農曆八月(桂月),所以別名桂圓 。
  • 這個周末,來南湖沙山滑沙吧
    每個喜好旅行的人, 骨子裡都蟄伏著 想親近大自然的衝動, 你去過南湖沙山嗎? 這個周末, 呼朋喚友去自駕遊吧, 不需要做旅遊攻略, 帶上一些喜歡的食物和水,
  • 12小時跨年直播丨大涼山深處的童聲天籟
    四川廣播電視臺全媒體新聞中心聯合全省市(州)縣(區)融媒中心一起觀察四川人咋跨年看直播,戳這裡>>相約2021,愛在一起31日中午,直播連線了大涼山深處的普格縣大槽鄉小學的「妞妞合唱團」,跟著悅耳的童聲天籟一起跨年。
  • 國內外常見灌溉水過濾器有哪些?
    在農田灌溉系統中過濾裝置必不可少,水中的雜質主要分為物理雜質,化學雜質和生物有機雜質。在田間實際應用中,尤其是面積大的時候是非常必要的。有些小面積三兩畝的滴灌系統中目前見很多種植戶直接不裝過濾裝置,很多農戶說滴灌帶是一年一換,一次性的不會堵,但長期使用對於主管也會影響很大。
  • 大涼山的山娃娃假期開始啦!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大涼山的孩子們假期生活是什麼樣子的吧。7月,我們的合作機構-成都愛益行公益服務中心的志願者們又來到了大涼山昭覺縣,村小的孩子們已經考完了期末考試,開始了暑假生活。但是他們的假期好像與我們的想像的不太一樣,沒有遊樂場,沒有出國遊,也沒有補習班。
  • 子彈頭可比優居生活館南湖壹號直營店隆重開業
    子彈頭可比優居生活館南湖壹號直營店隆重開業:好禮享不停!  2019年6月22日上午,豔陽高照、鮮花相伴、鞭炮齊鳴,位於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的可比優居生活館南湖壹號店舉行了盛大的開業慶典。  子彈頭集團總經理陳永凌先生、可比優居門店負責人李志宏先生出席了開業儀式。
  • ...央視10套今日播出中國影像方志四川卷 ‖ 西昌:絲路天燈 照亮...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涼山之鷹 展翅騰飛 西昌戰役解放了西昌地區及毗鄰縣城21座,為大涼山地區廢除奴隸制度,完成民族改革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坐落在瀘山北坡的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是一座反映奴隸制社會形態的專題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