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大涼山龍眼
龍眼栽培龍眼原產中國,是中國南部的特產名果。它是長壽果樹,結果期長達100年以上,經濟效益高;對紅壤丘陵山地適應性強,栽培管理容易;果實營養豐富,甜味特濃,鮮乾果與糖水龍眼暢銷國內外。龍眼盛產於農曆八月(桂月),所以別名桂圓 。
四川涼山州龍眼生產概況涼山州龍眼栽培歷史較悠久,沿安寧河及金沙江中下遊海拔 800~1600米的區域均有種植,多為實生繁殖樹,德昌縣尚有百年左右樹齡的龍眼老樹。在涼山州獨特的氣候條件下,龍眼結果早,定植後第二年至第三年即可結果,果實成熟期遲,品質優,市場競爭力強。但目前涼山州龍眼主要以零星栽植為主,大面積栽植較少,本地品種多,優良品種少,品種單一,加之管理水平低,生產不成規模。總之,龍眼栽培業在涼山農業生產中佔有一定地位,今後應繼續充分發揮它的優勢和生產潛力,適當擴大栽植面積,提高產量和品質,以滿足市場的需要。
(二)龍眼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
溫度對龍眼的生育影響較大,是外界環境中影響程度較強的因子,總的看來,它喜溫忌凍,年平均溫度20~22 較為適宜,對低溫相當敏感。
2.水分
龍眼在亞熱帶果樹中,屬比較耐旱的樹種。雖然涼山州龍眼產區降雨量在900-100毫米之間,從年降雨總量來看,是足夠龍眼生長所需的,加之乾濕兩季分明,冬春乾旱,夏秋多雨,恰好比較適宜龍眼各生育期對水分的要求。但長期乾旱造成缺水,在果實發育期間,對果實增大有一定影響,應注意果實生育期土壤水分的保持和供應,才有利於穩定高產,但旱後驟雨,易導致裂果。採果之後,果園土壤也應有一定水分,才能使秋梢正常抽出。根系生長旺期(6~8月),必須保持足夠水分,以利根系迅速生長。
3.風
微風有調節氣溫和助傳花粉的作用。安寧河流域在龍眼開花期風大,氣候特別乾燥,夾有大量黃沙微塵,易使雌蕊柱頭沾染沙泥且乾燥凋萎,影響授粉導致坐果率下降。因此,選擇果園位置,設置防風林,品種選育,矮化樹形以及採取其他預防措施均顯得十分重要。
4.土壤
龍眼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從涼山州主要龍眼產區的大體情況看,大部分都栽植在丘陵山地的紅壤土上,但龍眼對此類土壤有廣泛的適應性,只需具備較為深厚的土層(1-2 米),注意果園土壤的改良熟化,在正常管理下,龍眼植株一般都能獲得一定的產量,且果實品質良好。
(三)龍眼的技術要點
繁殖技術(1)高壓育苗龍眼高壓育苗歷史很久,也稱空中壓條、圈枝和駁枝。高壓樹能保持母樹優良形狀,且樹冠較矮化,結果早。但繁殖係數較低,只適合在有較多優良品種母本樹的產區應用。高壓繁殖多在2~8月,採用塑料薄膜包裹。具有操作簡便,成本低,保溼好,無需澆水,髮根快,成活率高,高壓期間受氣候影響小等特點。
(2)嫁接育苗①砧木苗的培育:一般選擇葉子大,生長旺盛,木質較疏鬆,較抗鬼帚病的品種,如福眼、水漲、烏圓等作為砧木,嫁接成活高,生長快。
(3)高接換種技術目前涼山州龍眼產區實生樹的比例較大,且多為地方品種,果小,品質差,經濟價值不高。通過高接換上良種,是改造品質低劣果園,迅速提高產量和品質的有效途徑。通常採用嵌接法,每段接穗長7~10釐米,上有兩個強壯的芽眼,按植株大小,一株可同時接8~15個接穗。由於嫁接的枝數多,接後四五個月即可形成直徑2米左右的樹冠。
2.栽培技術
(1)定植龍眼樹在春秋兩季定植均宜,有霜害的地方以春植為好。一般於春梢和秋梢萌發前,或充實後栽植。植後注意澆足定根水。
(2)土壤管理幼樹龍眼園的株行間,可以套種,套種作物必須在樹冠之外,防止與龍眼爭肥水和傷根過多。間作作物的種類以豆類(花生、大豆、印度豇豆等)蔬菜、甘薯為好。一般結合間作作物的管理,每年中耕5-6次,每2-3月施肥一次,年施肥4-6次,以加速樹冠的形成,提早投產。在定植後35年內,還需要進行擴穴改土。龍眼樹進入結果期後,增施肥料是獲得豐產、穩產和促進果。
3.樹冠整形
(1) 整形修剪 合理地修剪有利於形成良好的樹冠,培養強壯的母枝實現年年結果,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2)疏花疏果 龍眼樹大小年結果現象比較嚴重,龍眼是從頂端抽惠開花結果的大小年開花發芽多少不一所以要實現年年豐產,實時做好適量的疏花蔬果是很重要的。
4.採收 涼山州龍眼果實採收期大致在8-9月份,當果皮由青色變為黃褐色或者青褐色,果實柔軟有彈性,呈現濃甜味則完全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