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馬島戰爭中,阿根廷真的沒有勝算嗎?看美國的站位就懂了
馬島戰爭是1982年4月到6月間,英國和阿根廷為爭奪馬島的主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雙方交手十分激烈,然而阿根廷這邊明顯處於被動狀態,但英國是佔據優勢的一方,即便阿根廷通過蘇聯提供的情報,摧毀了英國皇家海軍的謝菲爾德號驅逐艦,不過付出的代價是很大的,再加上後續蘇聯的站位,使得阿根本輸得很慘。
那麼這場戰爭,阿根廷真的沒有一點勝算嗎?從一定角度上來說是的,看看美國的支持知道了,直接對阿根廷實施制裁,頒發了武器禁運政策,這讓阿根廷的武器供應斷層。雖然說阿根廷也不是沒有國家給予幫助,但相對於美國和蘇聯來說,簡直就是螞蟻跟大象的區別,並且這些國家都是一些無利不起早的群體。
本來在戰爭開始之前,阿根廷就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達到了600%以上,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達11.4%,製造業產量下降為22.9%,整個國家慢慢陷入癱瘓狀態。如此一來矛盾就滋生了,內亂也隨著爆發,而一年後又爆發和英國的這場戰爭,阿根廷完全沒有任何底牌取勝。
國內經濟不行,意味著軍工業也會受到英雄,假如英國沒有美國的硬性主持,靠著自己的工業實力一樣能夠將阿根廷給耗趴下,兩者的實力不是一個級別的。最後這場為期74天的馬島戰爭宣布結束,上萬阿根廷士兵成為俘虜,雙方犧牲人數加起來只有900多人,並沒有造成很大的傷亡。
這場戰爭之後,阿根廷也是慢慢的沒落了,本來擁有的優勢全部煙消雲散,假如國內經濟沒有出現問題,馬島戰爭又取得勝利,那麼現在的阿根廷在世界上的地位必定有一席之地。你們覺得阿根廷的實力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