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無人煙的野外它們救人於危難,滿目瘡痍的廢墟中它們帶來生的希望。如果說犬是人類的好朋友,那麼搜救犬更是消防指戰員的親密戰友,訓練有素的搜救犬憑藉其特殊本領在地震廢墟、建築物倒塌、雪崩等各類救援「戰場」上屢立戰功,因此它們也被稱為「不會說話的逆行者」。
「跳!」身著火焰藍的訓導員許有林邊跑邊發出口令,身旁的搜救犬貝樂躍起翻過豎梯,快速經過獨木橋。每當,在伊犁州消防救援支隊鞏留縣大隊消防站對外開放日中,前來參觀的群眾觀看了搜救犬分隊訓練過程和技能展示,都會對搜救犬的表現感到讚嘆不已。
搜救犬進行科目展示
據悉,該搜救犬分隊為伊犁州消防救援支隊首個搜救犬分隊,於2010年組建,曾參與伊犁州「6.30」、「11.1」等五級以上地震救援行動。2018年5月正式將搜救犬分隊訓練基地調整至鞏留縣消防救援大隊,基地現共有4名訓導員和搜救犬。
搜救犬進行科目訓練
英俊、精幹的帥小夥兒許有林,是伊犁鞏留縣皮毛廠路消防救援站的一名二級消防士,也是伊犁支隊搜救犬分隊訓練基地的一名搜救犬訓導員。他的好搭檔叫貝樂,是一隻聰穎、機智的史賓格犬。在許有林的十年消防職業生涯中,其中三年都是和貝樂一同度過的,2018年5月,搜救犬分隊訓練基地調整至鞏留縣消防救援大隊後,許有林與貝樂一同來到了鞏留縣大隊基地,成為基地的「老」訓導員。據許有林介紹犬具有高度發達的神經系統,有靈敏的嗅覺、非凡的聽覺、敏銳的視覺等特點;犬的鼻子裡有2.2億個嗅覺細胞,是人嗅覺能力的300萬倍左右,能嗅出數萬種不同氣味;聽力是人的16倍,能在複雜的環境中進行聲音辨別;而且犬視覺發達,具有在微弱光線下視物的能力。成為一隻合格的搜救犬,需要在出生6個月時進行篩選,再經過8至14個月的嚴格訓練,最後通過搜救科目考核後才能「上崗」參與救援。在搜救職業的3年時間裡,許有林和貝樂相互見證了彼此的成長曆程。
訓導員許有林和搜救犬貝樂
訓導員期琴巴圖是一名四級消防士,2016年入伍。2019年期琴巴圖和另外三名訓導員一同在山東搜救犬機動專業支隊進行了為期半年的專業培訓。培訓結束後,期琴巴圖也接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夥伴」——一隻六個月大的馬裡努阿幼犬,第一次見到這位「夥伴」,就被它勻稱流暢的外形、矯健敏捷的四肢和一身烏黑的毛色所吸引,期琴巴圖當即給它取名為「黑影」。在問及為什麼要選擇當一名訓導員時,期琴巴圖說道:「在萬分緊急的救援現場,時間就是生命。在複雜環境下,生命探測儀往往會有誤差、易受環境因素幹擾,且只能搜救倖存者。而經過嚴格訓練的搜救犬,不僅能夠通過人體散發的一些細微氣味找到倖存者,為被困人員帶來生的希望,也能通過一些細微氣味找到受難者,告慰亡靈慰藉生者,搜救犬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作為訓導員當然也是無比光榮的」。
訓導員期琴巴圖和搜救犬黑影
當筆者來到訓練基地時,還沒等靠近犬舍,一隻敏感的「小傢伙」就捕捉到了陌生人的氣息,不停的吠著,它叫「果果」,生性頑皮。據訓導員張傳鵬介紹,剛到搜救犬基地時特別高冷,對其發號的指令總是「愛答不理」,這一度使得他感到無所適從,這時老班長許有林告訴他必須先與果果培養良好的親和關係才能更好地進行下一步訓練。從此,不管颳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張傳鵬除了吃飯和睡覺,大多數時間都和果果在一起,他們時而在綠茵場上嬉戲、時而在訓練場奔跑跳躍。經過近一年的悉心照料和陪伴,果果的服從性有了明顯的提升。
訓導員張傳鵬和搜救犬果果
有一次,搜救犬「伯爵」在訓練中不慎將腳刮傷,楊繼旭和張傳鵬迅速帶著「伯爵」去寵物醫院處理,生怕傷到腳筋,再也無法訓練,為了防止「伯爵」掙脫籠套後舔傷口引發感染,楊繼旭和張傳鵬輪流打燈陪伴看護,直到伯爵康復「出院」。也許是訓導員的陪伴和悉心照料感動了伯爵,自傷愈後伯爵從一個「不聽話」的幼犬逐漸成為一個「懂事的孩子」,對訓導員的親和力大大提高,服從性也有所上升。「這是伯爵第一次訓練受傷,我很擔心,如果可以我寧願替它承受傷痛。」訓導員楊繼旭說道。
訓導員楊繼旭和搜救犬伯爵
在時間的見證下,四名訓導員和他們的親密「戰友」演繹著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貝樂和其他3條幼犬已成長到現在的搜救能手,對各自訓導員產生了強烈的依戀性,在訓導員的指揮下,搜救犬們坐、臥、站、走都遵循口令、十分有序,一些難度較高的翻高低障礙板、過平衡架、躍過火圈、廢墟搜救等科目也能熟練地完成。基地堅持每日一訓練、每月一演練制度,定期開展搜救犬能力摸底考核,對搜救犬能力和訓導員能力進行綜合評估,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訓練方案。同時,基地不斷加大訓導員培訓力度、嚴格落實衛生防疫、充分做好後勤保障工作,不斷推進搜救犬分隊建設工作大步向前。截至目前,組織搜救犬分隊開展了18次地震拉動演練,參與了兩次伊犁州消防救援支隊36小時地震全要素拉動,在演練和拉動中能夠協同配合做到「人犬合一」,表現出了非凡的搜救能力。
在搜救犬分隊訓練場地,四名訓導員帶領著各自的「戰友」,一同揮灑汗水,一同成長,用特殊的方式,踐行自己的職責和使命,一道品味著搜救職業的苦與樂,也一道分享著訓練帶來的喜悅,訓練已見成效。搜救犬基地的成長是伊犁消防救援支隊整體戰鬥力的提升,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候,他(它)們能夠適應「全災種」「大應急」任務需要,衝鋒在前,救民於水火,助民於危難,忠實地踐行授旗訓詞精神,竭誠履行職責使命,向黨和人民群眾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來源:伊犁州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