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間犬舍都裝有空調和遮陽棚,這裡很快將迎來搜救犬入住。
記者從安徽省消防總隊獲悉,華東地區唯一的一個搜救犬基地即將在六安投入使用,訓練基地的主體建築已完工,明天進行工程驗收。昨天,記者提前來到基地對狗狗的新家進行了探訪。
基地:
主體建築目前已完工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六安市三十鋪鎮猴棗樹村,安徽省消防總隊搜救犬基地就坐落在該村的天業大道上。
安徽省消防總隊後勤部軍需營房處的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搜救犬基地主要包括綜合執勤樓、犬舍和三大訓練區,目前綜合執勤樓和南邊犬舍以及綜合訓練區已完工交付,明天將接受總隊的驗收。
工作人員介紹,為防止狗狗訓練時的噪音對周邊居民產生影響,基地圍牆內外還進行了綠化密栽,分層種植了喬木、灌木以達到吸音減噪效果。
住的:
15平方米的空調單間
在基地最南邊,有兩排不到4米高的小房子,每排6間,有著淡藍色的房頂和白色的牆面。
「犬舍共30間,其中6間是隔離犬舍,主要用來隔離生病的狗狗,以及在搜救行動後對狗狗進行隔離觀察。」工作人員介紹,剩下24間是普通犬舍,用於狗狗的日常居住和活動。「單間犬舍的居住面積約15平方米,設有休息區和活動區,每間犬舍都配有空調和電子溫度計以保證恆溫恆溼。」工作人員表示,每間犬舍就像一室一臥的小戶型,訓導員還可以通過電腦監控系統對犬舍環境進行調節。
記者看到每間犬舍都安裝了一個小的透明窗,工作人員介紹,這個叫觀察窗,不僅用於犬舍的通風透氣,更便於訓導員觀察狗狗的一舉一動。每間犬舍的活動區還安裝了遮陽棚,工作人員表示,搜救犬對居住環境要求比較高,為了保持陰涼通風的環境,他們特意安裝了遮陽棚,以便下雨天狗狗也可以在院子裡玩耍。
吃的:
夥食費每天50元左右
在綜合執勤樓的東邊,有三間相連的房間是總隊專門為狗狗建造的犬糧室操作間和治療室。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按照公安部的標準,每條搜救犬每天的夥食費為50元左右。為了保證狗狗們有足夠的營養,總隊還特別為狗狗們安排了一位大廚,專門負責它們的飲食。
據了解,搜救犬基地共有三大訓練區,南邊建的是綜合訓練區,用來進行搜毒、搜雷以及搜爆的訓練;北邊在建的是水上訓練區和山地訓練區,建成後將模擬坍塌、地震等情況進行搜救訓練。
「綜合訓練區佔地面積約六千平方米,訓練設備目前正在加緊製作中。」工作人員介紹,在建的山地訓練區分為上下兩層,地上可以模擬山地搜尋,而地下則可以模擬山地坍塌,16個坍塌點內部都採用混凝土澆灌。
據悉,建成後的搜救犬基地將掛牌為合肥市消防支隊特勤大隊搜救犬中隊,搜救犬中隊將服務全省的搜救工作。
狗狗們在合肥「不想家」
訓練時的表現比在東營還給力,7月中旬將搬入六安新家
本報訊 4月28日,本報報導了15隻搜救犬千裡迢迢從山東東營搜救犬基地來到合肥的事情。由於位於六安市三十鋪鎮的新家仍然在建,搜救犬一直呆在合肥打發時間。一晃兩個月過去了,搜救犬是不是已經習慣在合肥的生活了呢?
昨天,記者聯繫了訓導員邾亮。他告訴記者,狗狗們已經適應了在合肥的生活,比剛來時的訓練要積極多了。「我們收集了一些硬紙盒,訓導員藏在盒子裡讓搜救犬進行尋找。」邾亮介紹,由於設備有限,目前他們只能對搜救犬進行坐、臥、站、立之類的簡單訓練,培養它們執行口令的習慣。
不過,讓訓導員們意外的是,搜救犬來到合肥後普遍比在東營時表現得更積極,訓練時也更興奮一些,尤其是一條名叫「莎莎」的史賓格母狗。邾亮介紹,「莎莎」的爸媽都是優秀的執行犬,但在東營訓練時它一直表現平平,反而是到合肥後表現特別給力,每次訓練時都很興奮,執行動作也做得很乾脆。
邾亮透露,今年下半年這些搜救犬將要參加全國性的搜救犬業務技能比武,搬進新家後就要對它們進行正統的專項訓練。據悉,這些搜救犬將在7月中旬搬進新家。
本組稿件由王利祥 本報見習記者 張大為/文 本報記者 劉玉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