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北京優美河湖,宛平湖原生態吸睛,北小河水至清仍有魚

2020-12-06 北晚新視覺網

淺水灣裡,一群群小魚穿梭在水草和荷葉間;蘆葦叢中,喜鵲、翠鳥時隱時現;棧道上,遛彎的市民扶老攜幼,在碧水旁享受著秋高氣爽。周末的宛平湖,很美。

2019年度北京優美河湖正在評選中,24處河湖入圍評選名單。這些河湖或加強配套,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場所;或還原自然原生態,為京城添綠。

依水建公園 水至清仍有魚

朝陽區的北小河從北苑起至匯入壩河,全長15.88公裡,其中的一段橫穿望京新城北部。河水與道路之間雖然不過二三十米寬,但綠樹成蔭讓這裡顯得格外安靜,街上汽車的發動機聲也減小了很多。

4800米的紅色健走步道,圍著河道繞了一個圈,早上的步道上是老人多,中午12點半,開始有大量上班族出現在這裡,他們都穿著襯衫西褲,來這裡飯後遛彎。

「走完這個,長度大約七千步,坐辦公室太缺乏鍛鍊了。」整個健走的過程,幾乎都在樹蔭下面,「感覺水邊比寫字樓下涼快,下午還要上班,所以不能出太多汗,河邊最舒適了。」

河邊大樹下面的樹坑由水泥砌成,恰好給遛彎的人們提供了便利的座椅。一位女士把隨身攜帶的水杯、手包和播放器放在上面,自己站在一旁練起京劇動作,她的小狗乖乖地趴在身邊,不時張望著路過的人們。

北小河的河水清澈見底,水量不大流速不快,恰好給孩子們提供了玩耍的條件。河堤一處樓梯坡下,一位女士帶著兩個孩子正在好奇地張望,尋找水草之間遊過的魚群:「我們住在河北邊的小區裡,以前水臭的時候,我老得囑咐孩子們不要到這兒玩。」

小河對孩子們有天然的吸引力,她常常看見放學後的孩子們從河堤上走過,還有的孩子拿個網抄在河邊撈小魚,一玩就是一兩個小時,「水乾淨了,我就能放心帶著孩子來玩了。」

樹苗變森林 市民主動「護水」

通惠河位於西城區月壇地區的河段,長度不過1.88公裡,沿途穿過七個社區。由於河道距離道路較近,一些沿河的河段沒有條件設置寬闊的綠化帶,不過每隔不遠便會有個小花園。白雲疊翠公園便位居其中,它南北寬不過幾十米,東西長度也不過兩百米,卻成為了附近很多老人和孩子的「活動中心」。

「公園吸引老人,現在的老人常常幫忙帶孩子嘛。」在這裡遛彎的老先生,坐在涼椅上看著在空地上玩耍的孫子。他在附近住了幾十年,提起這個小公園,一次次變化都記在心上——二十年前這裡蓋著一棟小樓,後來小樓拆掉改造成小花園,條件卻並不讓附近的人們滿意,「鋪上了地磚,旁邊也有草坪,但是樹木稀少。」

隨著越來越多的樹苗種在小花園裡,又經過幾年的生長,樹苗變成了「森林」,草坪、灌木、樹木錯落有致。小花園與河堤有一米多的高度差,之前是高臺階,現在則改修成了幾十米寬的臺子,每一層之間高度差不過半米,還有坡道方便老人們步行來到水邊。

「之前河水與花園是兩個相對獨立的景觀,現在這種做法,真正是把二者融合起來了。」很多市民說到,隨著近些年的建設,「城裡河邊的環境都挺優美的,只要家門口有水就有公園。」

熱心的市民在遛彎的同時,也在隨時監測著河道的情況,用月壇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的話說,除了街道辦事處長期監控著水質,「河裡有啥情況,都有社區工作人員和熱心居民反饋給我們。」

南北都是景 男女老少皆宜

相比城市裡,市郊的人口密度相對低,但一些沿河花園的周末也頗為熱鬧。位於房山區大石河上的一處小島便是其中之一。

大件路跨越大石河的公路橋把這個小島一分為二,北側叫做「紅領巾公園」,南側叫做「夕陽紅公園」,兩個公園都不大。周末的上午,公園裡已有不少前來散步的人。讓大家感覺方便的,是道路兩側兩個公園的入口處,都設置了寬闊的停車場。

兩個公園看上去頗有些差異,北側的紅領巾公園裡樹木較多,一處處被小橋棧道、石臺階圍起來的小型水面上生長著各種水生植物;南側的夕陽紅公園更顯寬闊,且甬道大都為斜坡而不是臺階。夕陽紅公園南側的大石河水面上有幾處綠洲,不時有野鳥出沒。

「人家這公園的名字叫得好,紅領巾公園裡面方便看魚看水草,適合孩子們;夕陽紅公園適合遠觀大石河的水面,而且都是坡道,適合我們老年人。」遛彎的老先生說。

兩個公園通過兩條穿過公路橋下的小路相連,這種設計也讓前來遊園的市民感覺貼心:先帶著孩子到紅領巾公園滿足好奇心,待孩子跑累了,全家再到夕陽紅公園,坐在斜坡的草地上或是水邊的觀景臺上休息。

野鳥引遊人 原生態最吸睛

說起野鳥出沒,同樣在這一點上吸引著遊客的,還有豐臺區的宛平湖。這處坐落於宛平城外、永定河畔的公園,常年吸引著長槍短炮,就是因為這裡既交通方便,也有寬闊的永定河保證環境貼近自然。

宛平湖沿著河堤有一圈約有百米長的棧道,可別小瞧這條棧道,遊客們特別喜歡它。棧道圍起來一片淺淺的水面,淺水裡面種植著荷花等水生植物,清澈見底,非常吸引孩子。一大群野鴨在這裡生息繁衍起來,老人帶著孩子餵野鴨餵魚,其樂融融。此外,棧道凸出於河岸,視野更好,無論是觀景還是拍鳥,棧道都是最佳地點。

宛平湖的上遊不遠處,就是門頭溝區的門城湖。門城湖裡面有「跌水」——也就是很矮的水壩共12座,在永定河補水之後,把珍貴的河水留在了這裡,也留住了一些魚類。河岸大都是土坡,戲水的孩子們可以很方便且相對安全地蹲在河邊戲水玩耍,河邊的大柳樹則是釣魚人天然的涼棚。

此次入圍候選的平谷區花峪水庫,並非嚴格意義上的旅遊景點,沿著山路走過,碧綠的湖水就在腳下,與旁邊的殘長城相映成趣。

「平谷山多,像這樣的地方,沿路就能觀賞,非常原生態。」平谷區河湖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說,「郊區治理河湖,一般不再使用河床硬化之類的手段,而是保持河湖的原走向、原寬度。在這種理念下,與大自然特別貼合。」

建議

市民期待設施更加人性化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市民們對一些河段還有些建議。房山區的紅領巾公園和夕陽紅公園禁止釣魚,有人建議放開;而西城區通惠河邊的一位老先生發現,常有釣魚人用大量餌料「打窩子」,這樣可能對河水造成汙染,且在一些步道較窄區域,坐著的釣魚人可能會給過往行動遲緩的老人帶來不便,因此他建議適當管理。

北小河望京段的小花園環境挺好,但是廁所密度不高,且距離較遠。多位在這裡休閒的老人都提到希望增加一些廁所。在一些河段旁邊的樹叢裡偶爾能看到有人隨地小便,這也是因為缺少公共廁所。

在一些郊區的親近水體的公園裡缺少便利店一類的設施。雖然有遊商出售飲料食品,但仍難以滿足遊客的需求。而在釣魚人、攝影人聚集的河岸邊,常見地上菸頭較多,既需要及時清理,也需要這部分人提高環保意識。這些位於河道邊的公園、花園都是開放式的,所以也會有居民帶著寵物前來遛彎,而寵物隨地大小便後,一部分市民並不清理,而是一腳踢到路邊。

門頭溝門城湖的一位遊客指著河邊的菸頭說到,「這兒的環境很自然,我覺得這裡不適合擺放垃圾桶,河道這麼長,不能指望管理員到處檢查督促,還是得咱自己知道珍惜環境。」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張碩 文並攝

編輯:tf10

相關焦點

  • 放魚養水!30餘萬尾魚「落戶」孝婦河
    淄博11月21日訊 今天上午,淄博市「放魚養水」碧水保護工程啟動儀式在孝婦河溼地公園舉行,出席儀式的領導、志願者和市民代表,共同將1萬餘斤30餘萬尾鰱魚、草魚、鯉魚放入孝婦河。淄博市「放魚養水」碧水保護工程,是在科學評估河湖庫水域水質影響因子和水生生物種群的基礎上,通過增殖放流適宜的魚類,將水體中過多的營養物質轉化遷移出水體,有效降低水體中有機物含量,防止水體富營養化,改善和淨化水質。現場,一名孩童小心翼翼地將魚放入孝婦河。
  • 日照市打造山青水秀岸綠景美河湖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在加快建設山青水秀美麗日照的生動實踐中,日照在涵養水源、興修水利工程的同時,敢於下「重拳」、動「刀子」,向河湖違法行為「亮劍」,全力打造「山青、水秀、岸綠、景美」的河湖,悉心守護城市「水安全」。
  • 排查整治2900多處各類河湖問題 持續開展河湖環境整治
    有記者提問,自我市全面實行河長制湖長制以來,能感覺到河湖面貌發生了明顯改善。那麼,在推動實現河長制湖長制有名、有實、有能的過程中,煙臺市的主要做法是什麼,取得了哪些具體成效?張永安回答說,實行河長制湖長制,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決策部署,是破解治水難題、保障水安全的重大制度創新。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是非常切合煙臺實際的,2017年中央、省部署全面實行河長制以來,我市將河湖管理和保護工作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從最早的河流生態環境沒人管,到河長制湖長制有名有實有能,煙臺一路走來,發生了看得見的變化。
  • 「十四五」我國重點流域將力爭有水有魚能遊泳
    新京報訊(記者 鄧琦)「十四五」我國重點流域將努力實現「有河要有水,有水要有魚,有魚要有草,下河能遊泳」的目標。7月27日,生態環境部召開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推進會。他表示,這次規劃編制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更加注重生態要素,建立統籌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的規劃指標體系,強調在目標設置上有所突破。
  • 「十四五」我國重點流域將力爭有水有魚能遊泳(新京報)
    「十四五」我國重點流域將努力實現「有河要有水,有水要有魚,有魚要有草,下河能遊泳」的目標。7月27日,生態環境部召開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推進會。「我們提出了『有河要有水,有水要有魚,有魚要有草,下河能遊泳』的要求,希望通過幾年的努力,讓斷流的河流逐步恢復生態流量,生態功能遭到破壞的河湖逐步恢復水生動植物,形成良好的生態系統,對老百姓身邊的一些水體,進一步改善水環境質量,不斷滿足老百姓的景觀、休閒、垂釣、遊泳等親水要求。」
  • 北京市民臭水中放生500斤活魚 魚入水即翻肚
    不知他們是否想過,在這裡放生,魚能存活嗎?  探訪  圍觀者稱很多魚入水即翻肚  北京晚報記者隨即來到放生的地方採訪,有居民證實確有此事。「潮白河裡一直有放生的,但一次放生這麼多魚,我是頭回見。」目擊者柳先生說,放生的車輛懸掛北京牌照。當時吸引了很多好奇的市民圍觀。
  • 專家視角|《河湖健康評價指南(試行)》出臺背景和目的意義
    加強河湖管理保護,維護河湖健康生命,保障河湖功能永續利用,是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根本要求,也是保障我國水安全的根本舉措。出臺背景人類社會的長期發展得益於健康河湖提供的清潔水資源和優美水環境。但是,隨著經濟快速發展,我國出現人口、資源、環境嚴重失衡的局面,西方發達國家曾經「先破壞、後治理」的發展模式在我國一些地方重演。
  • 南平松溪落實河湖長制初見成效
    ,「但是今天回家看望老父母時,卻驚訝的發現河水清了、河岸綠了、茂密的樟樹林、頗有韻味的溼地公園,我的鄉愁又回來了」。 的確,松溪河變了,這條松溪人民的母親河變了。 松谿縣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以來,松溪河長人把實現河流「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生態」的總目標定為不變初心,松溪河長人出方案、立小組、設機構,有機制、有監督、有考核,見河長、見行動
  • 一文暢遊魅力瀋北:一河七湖多溼地 兩岸六區十八景
    在瀋陽跑者的心中,這裡交通方便,地鐵直達,風景優美,賽道開闊,是「跑馬」的絕佳賽道。  豔陽秋日,瀋北蒲河花香醉美賽道。近年來,瀋北新區致力於打造「生態瀋北,活力新區」,將瀋北新區建設成為瀋陽城市後花園,成為瀋陽乃至東北休閒度假勝地。蒲河,正是該區展示錫伯文化特色,精心打造的一條集體育、文娛、休閒、養生、居住於一體的城市文化內河,一條匯集水利、生態、文化、景觀於一體的生態景觀公園。
  • 以魚淨水、養魚富民保護清清黃河水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海濤 成利軍地球人都知道黃河水是渾的,但黃河在位於濟源與洛陽之間的幾十公裡河段,卻因為有了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這大壩上下遊幾十公裡的河段卻是舉世罕有的清清黃河水。如何保護好這一方清清黃河水?12月18日,記者在濟源市了解到,他們的做法是——運用太極的「收放」理念,在小浪底水庫中同時「收魚」和「放魚」。看到記者不解,濟源漁業技術推廣站站長原淵介紹,收魚就是將容易汙染水庫水質的網箱養魚全部收起,放魚就是往水庫中科學投放具有淨化水質功能的鰱魚等魚苗。
  • 北京聯手北三縣共同建設這個國家級項目
    讓濱河綠道貫通,重點河道通航,打造文化展示區、生態景觀區、疏解整治提升區。-------這是大運河北京段將構建的「一河、兩道、三區」發展格局。北京市水利規劃設計研究院匯報了《潮白河(北京段)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規劃》,各相關單位和部門就河道規劃、建設管理、河長制、堤內村莊、汙水治理等方面,進行了交流和探討。各方一致認為,需儘快建立工作聯動機制,加強溝通、協商、合作。劉光明同時強調,潮白河作為北京東部地區重要河道,連接副中心和北三縣,做好河道規劃,對京津冀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三十餘萬尾魚种放入孝婦河 淄博「放魚養水,以魚淨水」碧水保護...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胡明 通訊員 莊明春 淄博報導11月21日上午,淄博「放魚養水,以魚淨水」碧水保護工程啟動儀式,在孝婦河溼地公園音樂噴泉廣場舉行,現場三十餘萬尾魚种放入孝婦河。據了解,淄博充分發揮水生生物在提高水體自我淨化能力中的重要作用,積極運用漁業增殖放流技術,科學調控優化水生生物組群,有效防治水體富營養化,加快遷出水體汙染因子,著力打造「以魚養水、以魚淨水」的水環境治理模式,推進水汙染防治科學化、精準化、長效化,為打好打贏「碧水保衛戰」提供支撐保障。
  • 2015北京燒烤聖地全攻略 15個京郊聚餐自駕戶外遊
    原標題:2015北京燒烤聖地全攻略 15個京郊聚餐自駕戶外遊   後河吃「饞嘴魚」 享徒步快樂   後河是北京地區風景比較秀美的「野景點」之一,交通方便,柏油路一直延伸到山根,是一個比較經典的休閒與自虐相結合的野山,非常值得一去。
  • 以「河長制」擘畫水生態文明建設新藍圖
    走進金寨縣斑竹園鎮金山村,只見村落青山點綴、綠水環繞、生態優美,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呈現眼前。金山村位於大別山高山地區,境內溝壑縱橫交錯,竹根河支流南流河穿村而過,千百年來哺育著境內優秀的歷史文化與人文景觀。近年來,金山村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道路,積極踐行新時期治水管水工作總基調,全面推動「河長制」生根見效,促進水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的臺階。
  • 臭水中放生500斤活魚 魚入水即翻肚
    不知他們是否想過,在這裡放生,魚能存活嗎?  探訪  圍觀者稱很多魚入水即翻肚  北京晚報記者隨即來到放生的地方採訪,有居民證實確有此事。「潮白河裡一直有放生的,但一次放生這麼多魚,我是頭回見。」目擊者柳先生說,放生的車輛懸掛北京牌照。當時吸引了很多好奇的市民圍觀。
  • 這些別墅有山,有河,有河,讓我們看看他們在哪裡?
    有很多烏魯木齊別墅,基本上都是沿著山建的,他們相對偏遠,安靜,大部分沒有水,但也有一些別墅區有河,湖,水庫等,根據我過去一年對烏魯木齊社區的訪問,根據「河」(湖),有六個由烏魯木齊建造的別墅區,按照烏魯木齊和湖建造了六個別墅區?你有鄰居嗎?
  • 宛平傅氏:宛平傅氏名人
    為清宣宗曾孫,原姓愛新覺羅,後以名為姓。河北宛平(今北京市)人。自幼飽學,於經史子集,無所不窺。三十歲後 潛心習畫,窮研家藏書畫名跡。任教北平國立藝術專和學校。一九五零年赴臺灣, 書課徒為活,其後任國立參灣師範大學教授,又曾在香港大學及新亞畫院講學.溥氏擅畫山水、人物、花卉。其山水取法宋元,線條柔韌,又好用點苔,具文 人畫意,尤以小景山水為佳。
  • 水至清則無魚並不是告訴我們要渾水養魚!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昨天忽然看到了水至清則無魚這句話,養魚老道想起了一個故事。在我開魚店的時候有一位老哥養殖了一缸草金,至少也養了兩年了,雖然他把魚缸放在了辦公室中,但是卻沒人願意去欣賞他的魚,因為魚缸水質太混了看不清魚在哪,但是草金卻一直可以生活得很好,於是乎他逢人便說的一句話就是:水至清則無魚,渾水養魚它就不容易死。
  • 【美麗河湖】浙江紹興:讓每一條河道都成為一道風景線
    2013年以來,乘著浙江「 五水共治」的強勁東風,富有光榮治水傳統的紹興人,突出源頭治理,攻克重點、難點,落實治本之策,紮實推進治水,著力打造「水網鄉通、山水相融、城水相依、人水相親」的河湖水環境,加快構建具有獨特韻味的詩畫江南水鄉。  迪蕩湖華美蛻變 成為紹興版西湖   迪蕩湖位於紹興市區,是紹興二環線內最後的成片水域。
  • 蕭山「幸福河湖」系列作品|一條河與幾代人的相守——聞堰老虎洞河...
    為彰顯治水成效、凸顯治水人物、講述治水故事、挖掘歷史文化,我們組織編撰「幸福河湖」系列作品,以文化人、以史銘古、以事感人、以景動人,引領全民治水、護水、愛水的良好風尚,深化踐行「兩山」理論,努力打造溼地水城的蕭山樣板,厚植蕭山生態文明底色,賦能高質量發展,繪就美麗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