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9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子醜寅卯
辰巳午未
申酉戌亥
從清晨到日暮
十二時辰,循環輪轉
茂名人對美味的痴迷
貫穿於一天的十二個時辰
每時每刻都是盛宴
讓我們開啟「時空之門」,
「茂名十二時辰」,
記錄下你熟悉卻又不曾見過的茂名,
帶你見識不同的茂名美食!
遊走在城市的街頭,
是否試過驀然停下,
只為那縈繞在鼻間的香味?
人間煙火味,最難按捺是食慾。
一日之計在於晨。
早餐,
正是喚醒晨起身體活力的「鑰匙」。
說起茂名的早餐,
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 白粥撈粉 。
那麼,
茂名的十二時辰,
就從探尋白粥撈粉的奧妙開始吧!
在大部分早餐店,
白粥和撈粉一直居於餐牌上的「榜首」。
軟、綿、滑,
是人們鍾愛白粥的原因。
早晨,人們處於睡眼惺忪的狀態,
食慾不強。
一碗白粥,可以給腸道帶來舒適,
從而激活味蕾。
單吃白粥,有點「寡」?
會吃的茂名人怎麼可能讓這種事情發生!
撈粉 也就「應運而生」。
卷粉、河粉、食慣嘴粉、拉粉 等,
品種繁多,
總有一款是你的「心水」。
配上秘制的韭菜油,
怎一個香字了得。
除了白粥撈粉,
很多早餐店的又一主打便是 牛腩粉 。
一碗正宗的茂名牛腩粉,
全靠師傅的手藝。
他們憑藉多年的經驗,
調配好各種配料和湯汁,
再熟練掌握牛腩的烹煮火候,
甚至煮每一碗粉都嚴格控制好時間,
這樣才能呈現一碗牛腩熟而不爛、
湯汁濃香的滿分牛腩粉。
作為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
茂名有不少風俗習慣一直流傳,
如做年例、冼太夫人信俗等。
這些風俗,
不但傳承了好心茂名精神,
還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願。
農曆正月最後一天為「正窮節」,
「正窮」即「蒸窮」,
意為將窮苦病患從人世間「蒸發掉」。
這天,
茂名人喜歡做艾籺。
因艾有闢邪之效,
相傳「正窮節」吃艾籺
可使身體健康,無病少痛。
不但「正窮節」,
平常茂名人也喜歡做籺。
每個市場,
也總有幾檔賣籺的,
甚至還有銷售籺的專賣店。
白色、紅色、黃色、黑色的籺
按順序圍攏在一大蒸籠裡,
特別吸引人眼球。
不同顏色的籺,餡料也有所不同,
有綠豆、木瓜絲、
椰絲、花生、芝麻等,
口味有甜也有鹹。
咬上一口,有軟糯感,
炒制過的餡料也齒頰留香。
其實,
茂名人特別善用米粉、糯米粉,
除了籺,還有薯包籺、小米糕、
水籺、糖心餈、芥菜包等各種特色小吃,
足以讓人食指大動。
廣東人不可一日無湯。
說到廣東的飲食文化,
最著名的莫過於廣東的靚湯。
作為廣東的一個沿海城市,
茂名更是將靚湯的精髓
發揮得淋漓盡致。
忙碌了一個上午,
到了午飯時間,
茂名人最渴望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靚湯。
無論是在自己家裡,
還是在外吃飯,湯是少不了的。
茂名人深諳藥食同源之理,
在煲湯的同時加入各種藥材,
不但湯好喝,
更能起到養生保健的功效。
「回來吃飯嗎?給你留了湯。」
這一碗碗端上餐桌的靚湯,
不僅代表著美味,
還飽含了對家人的關愛。
茂名是水果大市,
每個時令有著不同的水果。
尤其夏天,
五彩繽紛的水果帶來視角衝擊的同時,
還能消暑解饞。
除了原始吃法,
茂名人還愛一種吃法——水果撈。
蘋果、雪梨、桃子、火龍果、
番石榴、西瓜、哈密瓜、香蕉……
各式水果分類切成小塊,
任顧客挑選。
挑完後,
店家會在水果上撒陳皮生薑粉、
酸梅粉等「秘料」,
帶來不一樣的口感。
當然,消暑的又一「神器」,
那就是果汁。
打包一杯鮮榨橙汁
或牛油果益力多去上班,
也是不錯的主意。
一邊幹活,一邊享受,動力十足。
仍記得,讀書時期,
街上有不少美食「小攤」。
每每到了下課時間,
就會去買上幾個水晶餃,
或者半個簸箕炊回家慢慢品嘗。
近年來,
茂名在積極創建國家衛生城市,
市容市貌煥然一新,
乾淨整潔的街道受到群眾點讚。
而街上小攤也沒了蹤影。
沒了蹤影不代表這些美食消失了。
走進街頭巷尾的小巷子裡,
或者直接在市場,
就能吃到這些回憶中的味道。
簸箕炊,
是茂名的傳統小吃之一,
因其採用竹篾編制而成的簸箕
為盛具而著稱。
製作簸箕炊,
需要放磨成漿的米粉
於簸箕當中上鍋蒸煮,
待一層熟透後再逐漸添加,
一般都有三層以上。
「老闆,來一個簸箕炊。」
一聽到顧客的喊聲,
賣簸箕炊的老人就熟練地拿起小刀
在簸箕炊上「飛舞」幾下。
一瞬間,
一個表面光滑平整的簸箕炊就被剮成格狀,
再在表面放上香油、芝麻,或橄欖菜等,
入口細膩富有彈性,
軟滑而不黏牙,味道香濃而又不膩,
這味道絕對令人難以忘懷。
對於茂名人來說,
晚餐可不能馬虎。
因為這是勞累一天後,
慰勞自己和家人最好的「禮物」。
無雞不成宴。
無論是家常便飯還是親朋好友聚餐,
雞總能佔有一席之地。
白切雞做法非常簡單,
在烹雞時,
不加任何的調味原汁原味白煮而成。
當所有菜都上桌後,
即可斬雞擺盤。
此時的白切雞吃力來口感嫩滑,
熟而不爛,配上醬油,味道絕了。
當然,雞還有N種吃法,
像隔水蒸雞、蔥油雞、鹽焗雞、
瓦崗燒雞、泥焗雞、田七雞、豬肚包雞……
做法不一,味道也各有千秋。
除了在家裡可以吃雞,
街頭巷尾的吃雞店也數不勝數。
想吃雞,想吃靚雞,
想吃各種不同口味的靚雞,
來茂名就絕對錯不了。
狗肉滾三滾,
神仙站不穩。
當夜幕降臨,
華燈初上,
各狗肉店正是最紅火的時候。
店家會早早把狗肉備好,
然後明火燻至狗皮金黃色,
斬塊炒香。
食客根據自己的喜好,
挑上一定量的狗肉,
再加上狗腳等入瓦鍋,
配上紅棗、枸杞、北芪等滋補藥材,
加上大小茴香、香葉、陳皮等
配料在煲裡燉煮翻滾。
因狗肉老嫩不一,
一般嫰的狗肉煲二十分鐘即可,
稍老的狗肉則需燉至四十分鐘。
夾起一塊塊香脆金黃的狗肉,
沾上醬料,
在入口的瞬間即可感受到跳動的味蕾。
再喝上一碗狗湯,
齒頰留香,回味無窮。
茂名人也會「玩轉」狗肉,
或是加入一些淡菜、黃花菜燉煮,
又是另一番境界。
此外,還可挑上幾隻花蟹,
來個花蟹狗肉煲,
除了香,還有鮮!
在高大上的餐廳吃炒粉炒麵,
畫風有點奇怪?
此時,
接地氣的宵夜檔或是最佳選擇。
在茂名的夜晚,
紅火的宵夜檔,爆起的油煙,
是吃貨們最期待的一餐。
炒粉、炒田螺、
燒生蠔、炒花甲 ……
只有你講不出的,
沒有茂名宵夜檔「炒」不出的。
大火爆炒,
煙火嫋嫋,陣陣香味撲鼻而來。
食客們都迫不及待,
恨不得就守住鍋邊,
從老闆手中接過那一碟碟美食。
尤其是燒生蠔最撩人。
在燒烤網上,
一隻只生蠔和蒜油混為一體,
慢慢地等待著。
直到發出滋滋的聲音,
隱約中還可以看到蒜油跟隨生蠔一起「跳動」,
逐漸「圓潤」起來。
趁著熱騰騰,一口一個,
入口即化,幸福感爆棚。
炎炎夏日,
邀上三五知己圍坐在一起,
喝一口啤酒,
吃幾個燒生蠔,聊聊天,甚是舒暢。
夜已深,人未困。
在音樂餐吧裡,
仍有不少人泡在其中,
聽聽歌,放放鬆。
精緻的裝修,昏暗的燈光,
現場的駐唱,特別有情調。
人們喜愛點上一份花生、
一份刀拍青瓜,
或者再來一份牛排、燒雞、
水煮魚、水果沙拉、薯片、涼拌牛肉……
各式各樣的中西菜式
和下酒小吃從人前經過,
香氣四溢,賣相誘人,
引得大家食慾爆漲。
而這些,都只是前菜,
重頭戲在各種美酒。
啤酒、葡萄酒、洋酒、雞尾酒等,
一應俱全。
在美食、音樂和舒適的環境下,
舉起酒杯慢慢品嘗,
盡情享受夜色下賦予的浪漫時光。
早餐吃豆漿油條就司空見慣了,
那麼凌晨時分的豆漿油條,
你又吃過嗎?
酒過三巡,不少人已暈頭轉向。
「深夜的酒,不如凌晨的豆漿」,
一家街頭豆漿店的廣告詞
成功俘虜了不少人心。
除了經典的原味豆漿,
食客還可根據自己的愛好,
加入紅豆、雞蛋、芋圓等配料。
加料之後的豆漿會比較粘稠,
但絲毫不影響豆漿淡淡的香味,
且口感極為豐富。
吃一小塊油條,喝一口豆漿,正!
夜已過半,
食客「覓食」的腳步仍沒有停止。
深夜食堂有著人們無法抵擋的誘惑力。
粥,是深夜不錯的選擇。
黃鱔粥、海鮮粥、白鴿粥
是茂名最有特色的深夜粥品。
只見,在忙碌的廚房裡,
廚師從水池抓起一條生猛的黃鱔,
用嫻熟刀法剔骨、取肉,
以最快的速度將其下鍋,
既保留黃鱔骨、肉中滋補的黃鱔血,
又讓粥水與黃鱔高度融合,
所有的精華都被注入粥內。
一煲煮好的黃鱔粥被捧到人們面前時。
相比市區的沉寂,
此時的博賀漁港熱鬧非凡。
博賀漁港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漁港,
漁文化底蘊深厚。
站在港口上,看著漁民凱旋,
歡喜地帶回各式「蝦兵蟹將」,
內心竟有一種按耐不住的激動。
漁船剛停靠在港口,
一筐筐海鮮尚未落地,
人們就已圍了過來。
花蟹、蝦姑、斑節蝦、大魷魚、
墨魚仔、巴浪、沙錐、龍利、黃花魚、
剝皮魚、白鯧、馬鮫魚 等,
讓人眼花繚亂。
隨後,
這些時令海鮮將被送至茂名人的餐桌,
成為一道道美食。
每座城市,
都有它獨特的味道。
即便是不同的時辰,
也有差異。
誠如茂名,
從晨曦到日暮,
十二時辰裡的美食不停變換,
只為滿足你的味蕾。
茂小布推薦
文/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梁奈
圖/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岑穩 李顏東 陳國漢 吳昊
茂名發布編輯部
編輯:詹翔閔
初審:柯柱基
終審:孫廣宇
來源:茂名晚報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